刘媛
偏头关遗址
“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这是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出任都察院右副御史、山西巡抚的何乔新对军事重镇偏头关给予的高度评价。“宁”指宁武关,“雁”指雁门关,“紫塞”即指长城,宁武关、雁门关与偏头关一起,合称明内长城上的“外三关”,这三关呈鼎立之势,为“三晋之屏藩”“晋北之锁钥”,拱卫着整个山西北部,进而也保护着大明帝国首都(今北京)的西大门。外三关在太行山以西,过了太行山往东还有明内长城的“内三关”,即紫荆关、倒马关、居庸关,距北京城仅咫尺之遥。
偏头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东衔管涔山,西濒偏关河,因东仰西伏,又称偏关。明《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载:“本关突出晋阳西北,如人首之偏,故以偏关名。关城四面皆山,形若覆盂,虏如登高下瞰,城中历历可数,且山谷错杂,了望难及。”《偏关县志》记载,城临偏头关,县名即来源于偏头关。偏头关遗址在今偏关县城,关城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改筑,并置偏头所,太原镇总兵驻此,此后宣德、天顺、成化、弘治、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均有增修。关城形状不规则,东西长约1100米,城高10米,東、西、南三道城门均建有瓮城,现南门至西门一带城墙的砖石大部犹存,西墙、北墙多为夯土墙,东部城墙已毁。偏关城四面环山,地处盆地,随着东高西低的山势,像一只头枕塔梁山、卧于关河川的巨犀,因此又称“犀牛望月”城。
偏关县城里的地标文笔塔颇负盛名,建在偏头关东南一公里的高岗上,创建于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为砖石八角形楼阁式空心塔。基座二层,塔底部周长29米,塔高35米,外观形似文笔,故名“文笔凌霄”塔。从二层开始,每层四个窗洞,内有楼梯可以登顶。今该塔保存完好,站在塔前俯瞰,偏关县城全貌一览无余,也可遥见对面山头上的护城塔。
明偏头关辖边墙四道,根据《山西省明长城资源调查报告》记录,今偏关县的明长城遗址有墙体59段共119945.5米,关堡34座,敌台98座,马面214座,烽火台241座。从分布位置看偏关县境内的长城,大体是西边一道像弯弯曲曲的长撇,东边一道像弯弯曲曲的长捺,北面有东西走向的断续长墙,境内烽火台、城堡关口密集。其中偏关城以西桦林堡地段的寺沟长城20余公里,长墙曾全部包砖,各处河口敌楼高耸,甚为壮观。寺沟村就坐落在黄河边,村里有一座护宁寺,各处建筑颇为精巧,站在寺院台阶上能看到墙外的黄河。
偏关县文笔塔
桦林堡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载:桦林堡“设于黄河东岸,西岸尽虏帐也,东岸樵采耕牧之人日与虏对,最为难防。关河口密迩偏关,虏马尤顷刻可到,冬春冰结,偏关守备布兵摆守,时当戒严”。黄河从偏关县万家寨镇老牛湾村进入山西,其中在偏关县境内长32公里,流经15个自然村,至天峰坪镇寺沟村进入河曲县境内,沿着这段黄河筑有长城,称为“黄河边”。这一带的防卫形势到了冬天格外严峻,平时黄河两岸山高水深,不易通行,但到了冬天黄河结冰,人可以轻易从冰面上通行,而河面上的所有动作都能被长城上的戍边将士清晰把握,这个时候方能格外显出黄河边长城的功能和威力。
寺沟长城往南进入忻州市河曲县境内。沿着黄河边寺沟长城继续北上几公里是石卯关,再北是关河口关,再北即为万家寨,今人熟悉的“引黄入晋”工程的万家寨水利枢纽就修建在此处,从这里引黄河水供应太原、大同等地。坝顶的一侧修了一条凌空铁索桥,游人可以从桥上晃晃悠悠地走到桥对岸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境内,从桥上看黄河及两岸峭壁更为壮观。明长城的军堡“万家寨”位于万家寨村公路旁河道一侧,深沟里凸起一座高峻的孤台,上面依据地形筑起石墙,墙下即是黄河,站在公路边远观如同一个巨型盆景。万家寨堡有石券的门洞,堡里还有几块石碑,今堡内已无人居住,各种建筑多坍塌。
偏关寺沟长城
老牛湾堡
从万家寨堡沿着长城继续往北,就到了乾坤湾。黄河在此转出一个巨大的“太极鱼”,今有乾坤湾观景区,有明门、八卦台、乾塔、坤阁、神牛犁河雕塑、人行景观步道、景观墙、三不猴观景亭等。登上乾塔和坤阁都可以放眼远望乾坤湾山水全景。
从乾坤湾继续往北是老牛湾,在黄河边修有老牛湾堡。这里是从东而来的长城第一次与黄河交汇的地方,老牛湾村也因此而闻名天下,今这里修有长城旅游公路“零公里”处。老牛湾堡为明成化三年(1467年)所建,堡南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砖砌空心敌楼,雄踞崖上,俯视黄河。长城到老牛湾之后虽抵黄河岸边了,但并未跨黄河西去,而是顺黄河的东岸南下,经万家寨、关河口、寺沟至河曲县,然后才越黄河进人保德县境内逶迤西去。直到甘肃兰州,长城和黄河最后分别,这期间曾四度相逢,并且在很多地段结伴而行。
老牛湾的长城从东而来,老牛湾堡往东有滑石涧堡、白泥窑堡、草垛山堡、五眼井堡、小元茆堡等。长城继续向东,抵晋蒙界的丫角山,这是一个重要的长城地标,《明世宗实录》卷三二二载:“自偏头宁武雁门东抵平刑关为山西长边,自右卫双沟墩至东阳和镇口台一带为大同紧边,自丫角山起至双沟止一百四十里为大同紧边,自丫角山起至老牛湾止一百四十里为山西紧边。论长边则大同差急、山西稍缓,论紧边山西大同并急,此皆密迩河套,譬之双阖门户,自丫角山起至老牛湾止为左阖,山西岁守之;自丫角山起至双沟墩止为右阖,大同岁守之,均为紧要信地。是山西前日并力守左阖门户尚不能支,今分力守大同右阖岂将无忧乎,近年虏不敢犯者,以三关备严故也。”从这段文献可看出,丫角山为明大同镇、山西镇的交会处。附近内蒙古清河县有口子上村,口子上村东山长城跟前曾竖一通高1.2米、宽63厘米、厚14厘米的石碑,上刻“山西西路地方参署都指挥佥事郭汾管丫角起东西两路边界”,并署有“万历贰拾柒年陆月吉旦立”。这块碑也说明,丫角山即明长城山西镇与大同镇的交界。口子上村的东山叫柏杨岭,这里修筑了柏杨岭堡,柏杨岭村东南400米处有南北两条长城交会。
偏关县水泉堡附近长城
偏关老营堡
丫角山一带筑有三道长墙,一路是将军会堡西至丫角山的十里边墙;一路向西沿内蒙古清水河县、山西偏关县界抵黄河老牛湾;一路向南进入偏关县老营。将军会堡在今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隔着长城西临口子上村,口子上村有“四公主德政碑”,四公主是清康熙皇帝的女儿,封固伦公主,下嫁喀尔喀草原蒙古王,曾长期在此居住。口子上村旁不足一公里处是清河县的老牛坡村,村庄治理颇有成效,如今已成了内蒙古自治区一处人文生态俱佳的旅游观光景区。
丫角山以南,沿着长城修筑了众多城堡。水泉堡“土筑于宣德九年,万历三年砖包。周二里零一百二十步,高三丈五尺。二十四年创筑附堡一座,二十八年砖包,一面连旧城,三面周一里零五十一步,高亦三丈五尺。原设防守,隆庆二年改设守备。所领见在官军一千四员、名,马、骡二百匹、头,红门隘口一处,市堡一座”(《宣大山西三镇图说》)。1968年起,响应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水泉堡成为北京军区“长城沿线战斗村”,附近明长城的砖被拆下来搬到了地下,两期历时13年共计挖出土砖地道8900米,其中砖砌约4500米,成为现存全国规模最大的战备地道,地道利用的砖均为明长城上的砖,地下长城因此得名。今偏关县水泉村及红门口正在以此为核心资源建设大景区。
老营堡“设在极邊,与大同接壤。山坡平漫,虏如越塞而逞,即三岔、五寨、岢岚、河曲,皆可一驰而至”(《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城堡平面为矩形,坐北朝南,由堡城和南关、北关组成,有3座城门,现城墙较为完好,大部分包砖已被拆掉。堡内有“四圣阁”,祀鲁班、福神、禄神、财神,西门外还有一座小石拱桥,名“宁边桥”。今堡内所居人口依然较多,站在村内抬头即见长城。偏关县的长城遗址之多为全省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