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卉
【摘 要】小学科学是近年来的新兴学科,在新课标中,“做与思”的结合,指在学习的同时,强调学生动手和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推动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笔者在实验教学中也发现:科学涵盖广泛的动手实践内容,即做与思的融合能够促进学生高效地学习相关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培育其钻研科学的精神。这也与科学教育的目标一致: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并激发学生科学探索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如何在教学中融入“做与思”、不断提升“做与思”融合的质量,便成了当前小学科学教学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关键词】小学科学;做与思;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1-0159-02
Strategies of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doing and think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Haicang Affiliated School of Xiamen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Fujian Province,China) WEI Hui
【Abstract】Primary school science is an emerging subject in recent years. I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the combination of "doing and thinking" means that while learning, students are emphasized on hands-on and experimentation, which stimulates students' interest in exploring science, and promotes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 life. The author also found i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that science covers a wide range of hands-on practical content, that is, the integration of doing and thinking can promote students to learn relevant knowledge efficiently, and can also enhance students' scientific experiment ability and cultivate their spirit of studying science. This is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goal of science education: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enlightenment to students, stimulate their interest in scientific exploration, and initially cultivate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Therefore, how to integrate "doing and thinking" into teaching and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integration of "doing and thinking" has become a major task facing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science; Doing and thinking; Integration strategy
一、借助先進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学习思考
传统教学通常采取的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方式,长此以往,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不大,兴致不高。同时,因为受到各种各样,如教学时间短等因素的制约,教师大多直接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很少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因此学生极易产生思维惰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各种新型教学设施的出现,教学资源变得丰富起来了,教师则可以利用丰富的资源,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如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与教材相关的文字、图片、数据、视频、动画等与电子课件有机融合,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同时,感官的刺激也能促进学生的脑力、思考力的发展。
二、创设各种各样的疑问,让学生产生疑惑
教师要用心设计教案,设计实验项目,预估问题和设计问题,但不能包揽问题的提出,而要让学生在看到实物、现场实验后提出多种疑问,教师再结合科学知识予以解答,有时也可以让有心得体会的学生解答。教师的适当设问,能使教学过程脉络清晰,事半功倍。因此,要鼓励学生的质疑、解答学生的疑问,做到教学相长,相互推动,做到“做与思”融合。因为学生对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取的技能和知识印象更深,其进步也会更快。
例如:在“酸奶的制作”一课中,在酸奶制作好了以后,教师让学生观察这两瓶奶,对比他们有什么不同,并提出问题。学生们很快就提出了部分问题:牛奶是怎样发酵的呢?为什么加了发酵粉的牛奶会更稠呢?为什么发酵后的牛奶气味有一些酸呢?牛奶的这些变化是发酵粉引起的吗?牛奶会因为酵母粉发霉吗?霉菌和酵母是同类吗?霉菌的生存环境是什么样子的呢?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后,应当对问题进行整理,最终形成问题集合,将其投放至小组进行探讨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推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出质疑,做到了“做与思”的结合。毫无疑问,在实践操作中提出的问题是具有代表性的,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则避免了问题的重复,提高了效率,是非常明智的。问题的解决又是在学生的集体思考下完成的,在多维度的问题下,学生不断地获取新的思考方向,教师也可以在全体学生都难以解决问题时适度介入,起到引导作用。
三、优化课堂互动,促使学生参加试验操作
传统课堂上师生间的课堂互动缺乏,课堂并不活跃,多以教师提问为主。为了加强课堂互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可采取根据不同标准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中,推进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教师在旁答疑解惑,多去认可学生的观点,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并在完成实验操作后对学生积极地进行评价,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与生活接轨,引入生活实例,做到“做与思”的融合
教材内容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着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联系生活实际,引入生活实例,推进学生认知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在联系生活时,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在教学引导时要做到有针对性,使学生在“做与思”时达到理念融合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生命怎样延续”时,教师通过“鸡蛋”这一生活实例引入“卵生与胎生”的概念,引导学生将科学与生活接轨,提出问题:卵生与胎生的区别是什么?什么动物是卵生的?什么动物是胎生?除了这两种,还有什么特殊的繁殖方式?学生通过平常生活的积累形成相关的概念,做到生活与思维融合。又如,在“植物繁殖的奥秘”相关教学中,教师首先在课前布置了作业,让学生自主地了解一些植物,自我开展调查,探索植物的繁殖方式。在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对找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整合,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实验操作过程,教师则在一旁起引导作用,最终得到了植物通过植物传粉、种子传播、植物结果繁殖,并且可以通过“扦插”这一特殊形式达到繁殖效果。在设计方案展示时,各个小组都有着独特的想法,教师对于优秀的小组给予肯定,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可以让学生整合集体思维,形成操作方案,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这样,生活与思考、生活与实验得到了有机结合,就更能体现科学教育的效能。
五、结语
为促进“做与思”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融合和运用,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水平及学校情况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中应以学生兴趣为起点,开展富有趣味的活动,将“做与思”有效结合。教师还要合理引导学生对“做与思”进行探讨,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相关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科学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使其具备探索、解答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田凡.刍议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有效融合的策略[J].科学咨询,2020(11).
[2]曾瑞芳.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有效融合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8(10).
[3]王文平.科学课教学中“做与思”有效融合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2).
[4]梁天纯.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有效融合的策略[J].小学科学(教師版),2018(02).
(责任编辑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