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强奎
摘 要: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建设好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必须拓展选拔教师的视野,抓好教育培训活动,强化实践研修力度,健全发展激励机制,壮大教师队伍和深化教研型师资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对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重要论述;思政课;教师队伍;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7-0017-03
思政课堂是学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渠道,而思政课则是教师落实立德树人、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担当者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载体。利用好思政课堂平台与上好思政课,关键在于抓好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上好思政课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让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人上思政课。学校在有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宣传教育中,既要研究如何选聘好积极向上、分析理解能力强、善于表达的师资人才,也要研究好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积极为这支队伍成长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2]至于如何建设好思政课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拓展选拔视野,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保证这支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习近平关于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讲话为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相关机制,也指明了方向,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拓展思政课教师的选拔视野
术业有专攻,思政课教学并非任何人都能胜任。思政课教师应该是双高型教师,即指思想品德高尚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养水平高的教师。对照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综合要求,引进新教师时首要考核的就是思想与品德。在社会生活领域,思政课教师在家庭与社会交往中应该成为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表率,应该热心关注社会现实,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三尺讲台上,思政课教师要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和人文关怀,关爱学生发展,注重礼仪礼节,注重师生平等,关注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的思想,成为引领社会思潮、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传播正能量的主导者。在师风师德建设方面,思政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与现实生活中要遵纪守法,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正确,言谈举止中要充满正能量,成为师生中的思想标杆与社会公德的积极维护者和践行者。在专业知识方面,思政课教师个人知识的积淀要注重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尽可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有关,教师在知识结构、知识广度与深度方面要做到科学合理。高校在选聘思政课教师新进人才时,要求应聘者的专业背景尽可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哲学、法学、历史、党史等。当然,也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尽管有的教师不是思政专业出身,但是他们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后从事思政课的教学与研究,也有不少做得很不錯,甚至成为教学名师与教育专家。因此,对于最初专业为非思政专业的教师人选,如果其思想道德高尚,思想政治理论基础扎实,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兴趣浓厚,教学科研潜能大,也可将其引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加以培养,而不是一概拒之于门外。
二、抓好思政课教师的教育培训
思政课与时事政治紧密相连,内容也随着党情、国情、民情与世情在不断变化。作为思政课教师也应该不断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来汲取思政教育专业前沿知识与最新的教育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3]信息化与价值多元化时代的思政课应该坚持大众化、时代化,不断与时俱进。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也在不断完善、丰富与创新,尤其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必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紧跟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征。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应该教到老、学到老、总结到老,不断关注现实问题与理论前沿,及时完善与丰富教学理论、教学案例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这就需要学校制定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制度,抓好教育培训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提升学历、做访问学者和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新教师必须进行上岗培训和以老带新的师徒模式培养。通过各种专题教育培训和全国思政课骨干教师暑假基地培训,获得教学技能、前沿理论和掌握一定的教学信息技术,不断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增强自信,全面提升教师教学综合能力。新教师通过教育培训,能在短时间内提升教学技能,从优秀教师那里间接获得教学经验,缩短成长时间。思政课教师的教育培训应该注重综合性、系统性,通过培训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以掌握经典理论,通过培训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各种专题教育培训来学习、把握主流意识形态与增强新时代教书育人使命感,通过校际同行教师交流、专家讲座来汲取教学经验与拓展知识,最终形成思政课教师内外兼修,资源共享,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共一家,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格局,为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建设、师资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学机构建设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生态。
三、强化思政课教师的实践研修
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的底气与自信,既来自于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又来自于对现实的调查研究与实践锻炼。习近平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4]思政课教师在课余必须不断学习、“充电”,既要学习教育理论知识,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研修。这就需要相应的配套政策与基本条件,尤其是社会实践研修需要相关经费。在大专与本科院校,有的学校经费少,过去15元、20元的生均课程建设费用常常划拨不到位或挪作他用,导致思政课教师不能适当开展社会实践研修活动。2018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规定了本科院校按本、硕、博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20元,专科院校每生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加强以教研室(组)为单位开展教师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
规定:“本科院校按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40元,专科院校按每生每年不低于30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思政课教师的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并逐步加大支持力度。”[2]教师队伍建设经费的相关明文规定在高校落实还是不太理想。只有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严抓落实,相关拨款才能到位。有的学校曾因拨款经费不足,影响了教师常规性学术交流和实践能力锻炼。其结果是,有的思政课教师因缺乏现实体验与第一手素材,在教学中重理论轻现实,照本宣科地讲一通大道理,说服力不够。长此以往,终究会影响思政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各高校应参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费用标准,加大对思政课教师外出考察、学术交流、师资引进、师资培训的财务支持力度,这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健全思政课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
促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必须全方位健全发展的激励机制,尤其是健全思政课教师职称评聘、人才培养、工资待遇等激励机制迫在眉睫。过去在一些综合性本科院校、理工科类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受重视程度不够,思政课教师也常被边缘化,严重影响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与课程建设。目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要求按照公共课教师职称的评聘标准来实施,单独设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聘类别,而不是按照人文社科一般专业的要求来评聘。对此,《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做了相关规定[2]:一是充分肯定思政课教师的特殊性,要求单独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别职称评聘系列;二是要求把思政课优秀教师纳入“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四个一批”等高层次人才项目;三是因地制宜设立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相应增加学校绩效工资总量;四是把思政课教师作为学校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五是党和国家设立的荣誉称号要注重表彰优秀思政课教师;六是对思政课教师优秀代表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七是深入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计划,逐步扩招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生。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发展激励机制的特别制定,目的在于要求全国高校按照党和国家的文件精神来打造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使其有章可循、有制度作为根本保障。
五、壮大思政课教师队伍
根据教育部明确规定的思政课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很多高校都存在思政课教师紧缺的问题。基于历史原因,高校思政课师资的缺口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补充到位。目前,一般学校针对思政课教师短缺现象,根据思政课师资缺口、师均上课时数、大小班上课情况来确定聘用兼课教师人数,常聘用一些辅导员和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党政人员,或者是一些外校的专家以客座教授的形式作为师资补充。为解决思政课教师短缺问题,“高校要积极动员政治素质过硬的相关学科专家转任思政课教师。采取兼职的办法遴选相关单位的骨干支援高校思政课建设。各地应对民办学校指派思政课教师或组建专门讲师团。制定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2]。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党政部门要加强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统筹解决好思政课教师缺口问题。为了补充师资缺口,一是在校内聘用党政部门领导、学生辅导员和相关专业学科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二是从校外聘请兼职思政课教师,比如地方党政部门优秀领导干部、企业优秀高管、优秀律师等。兼职思政课教师可以缓解师资不足的情况,以自身经历和现实素材作为鲜活的教学案例,吸引学生并增强教学效果,为推进“三全”育人的思政課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创造更好的教学生态。为确保教学质量,需要对外聘思政课教师进行规范化管理,根据学校教务处教学文件精神、思政课教学目标与要求,制定专门的外聘思政课教师管理规则,对外聘教师的基本要求、申请程序、岗位职责、兼课报酬等方面加以制度明确和规范管理。
六、打造教研型思政课师资队伍
在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改革创新过程中,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5]思政课教师既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熏陶学生,也要以广博的知识、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滋养学生。这就需要把思政课教师锻造成教研型教师。教研型思政课教师是指既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又注重思想政治专业理论研究,以理论研究促进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教师。从两者的逻辑关系看,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就难有先进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提升源于先进的教学理论;同样,没有鲜活的教学实践,也难有教学理论的长足发展与创新。探索思政课教学与经济社会的联动关系、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转变与心理状态变化的规律,完善教学手段与方式方法,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与国外相关学科教学发展动向,研究主流意识形态与思政课教学的关系,提升教师自身学习能力与教学能力等,这些都需要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研究、总结、完善和创新。因此,既要注重如何上好思政课,也要注重如何研究好教学理论,以理论研究、经验总结、实践检验、不断完善来提升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有效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多留心眼、多思考、多总结、多开展教学观摩、比赛与评课活动。另一方面,教师个人尽可能地申报教学改革课题和人文社科课题,以此开展基础教学理论研究,夯实教学科研基础;以教学科研团队的方式推进精品课程建设,积极培养年轻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研究与社会实践调研,推进思政课程建设和教师实践教研能力。高校应积极抓好教学、科研并重型思政课教师建设,使之最终成为高质量思政课教学之源、教师个人可持续发展之源和立德树人之源。
参考文献:
[1]本报评论员.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20(1).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
2019-08-15(1).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249.
[5]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4-05-
17(1).
■ 编辑∕丁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