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翠(四川科技馆)
科普产业是基于科普市场的需求,面向国家、社会及广大公众提供各种科普产品及服务活动的产业。是由科普产品的创造、生产、传播和消费四个环节所组成的。在实际生活中,科普产业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系统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也是科普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和条件。
科普产业是一项新兴的产业,是由政府作为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向广大公众宣传科普知识、供给科普产品的创新型产业。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普产业应运而生。其肩负着国家交予的社会历史重任,其宣传的产品和内容新颖和多元化,是一个多业态交叉且高度集成的产业。此外,科普产业是在利用市场运行机制,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其长期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也能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求,并提高我国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1]。
生态系统是英国著名生态学家A.C.Tansly在1954年首次提出来的,指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生活环境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在自然界中,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他们与生活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自适应、自调节和自组织功能的复合体。生物和环境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组分在功能上实现了统一。正如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而我国很多地方在改革开放之初,为了经济发展,没有遵循自然规律,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走了弯路,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对人民群众的生活也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理论。
产业生态学是产业生态学家针对产业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自然系统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比拟生物新陈代谢的过程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基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运动规律而提出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任何产业中的企业都与其所在的环境共同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而企业所处的环境,主要包括企业本身、政府主管部门、风险承担者、供应商、消费者、股东等利益相关者的产业组织系统以及企业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等环境系统[2]。而且,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主体是企业,不是生物群体,因此,产业生态系统较自然生态系统更加复杂。
科普产业系统组成的要素与产业生态系统基本上大同小异,也分为科普产业组织系统和环境系统两大类。其中科普产业组织系统主要包括上、中、下游科普产业组织群落以及产品消费市场;而环境系统则包括技术、人才、信息在内的各种资源系统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系统和支持性组织系统等,见表1。
表1 科普产业生态系统组成要素表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物种流、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其中物种流是指生物种群在整个生态系统内部及系统间随空间变化的状态,这种变化方式使得不同生态系统之间产生了一定的交流和联系,极大提高了生态系统整体的服务功能;能量流则是在生态系统内部流动的各种能量,这种能量流在传递的过程中会不断递减,但能量的质量却在逐渐提升;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各个营养层之间进行传递,并联结起来构成了物质流;而信息流则是生态系统中的生命之间相互传递的信息。一般来说,物质流和能量流在生态系统中的联系比较紧密。本文基于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对科普产品的生态模型进行研究。
自然界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是单向的,因此,基于能量流的科普产业生态系统模型中的能量流也是单向进行的,且数量逐渐递减,质量逐渐提升。在日常生产运行中,科普产业组织运转所需的各种能量,主要依靠外界供给,而外界所提供的各种资源使得科普产业组织内部能量流动,实现产业组织发展的动力来源。
众所周知,科普产业是新兴产业,是一种集高科技、科技产品制造及科技文化传播于一体的新兴产业[3],因此,其能量流也基于这三种产品被分为三大类。具体来说,是上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科普产业研发部门通过接受外界在技术、人才、资金和信息等资源方面的支持,进行相应的科技研发,获得了科技成果,实现了能量的存储,而中游的企业群落通过上游组织的科技成果转让,并从外界环境中获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等方面的资源支持,产生一定的能量,将上游组织转让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同时形成了自身的能量,及生产制造科技产品;而处于下游的企业群落,将中游企业群落制造的科技产品进行规模化生产,并通过产业化和市场开拓,形成自身的能量,将这些科技产品扩散出去。由此可见,在这一过程中,科普产业组织需要不断摄取营养品,以补充和积蓄自身所需的能量,从而组成了科普产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而在能量流传递的过程中,随着其质量越来越高,有效地推动了科普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是维系生物群落生命的结构基础,通过食物链的形式进行物质的传递和转化,形成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在科普产业整体生态系统当中,物质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基于物质流的科普产业生态系统,一般是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普产业研发部门等组成的上游科普产业组织生态群落提供智力支持;中游的科普产业生态群落将上游提供的智力支持进行产业化;下游的科普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科技场馆维护单位则承担着科普产业规模化的责任。
在科普产业整体生态系统当中,物质流传递的过程,其实就是产业组织系统及资源环境系统将本系统中的各种物质要素转化为受市场欢迎的科普产品的过程。而且,在物质流循环的过程中,资源环境系统需要不断向上、中、下游的各个群落提供其所需要的物质,与此同时,上游的群落也持续向中游及下游的企业群落提供一定的物质支持[4]。此外,在物质流传递的过程,不是单向进行的传递,而是一种循环,即同一种物质可以在整个生态链条中被生物多次利用,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
基于信息流的科普产业生态系统中存在的大量复杂信息,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中,信息更是庞大繁杂,因此,在科普产业生态系统中,既存在着系统要素之间的内部信息交流系统,又存在着与外界其他生态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
科普产业生态系统中的内外信息流是双向流动的,十分庞杂,作为科技产业的组成部分,必须在这庞大复杂的信息流中找到准确、可靠的信息,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为此,相关科普产业组成要素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加强上、中、下游以及支持性组织与环境组织的协同进化,实现信息的共享,并借助这些共享的信息,实现更健康地发展,从而更好地向人民群众提供科技产品,宣传科技文化[5]。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生态学和产业生态学理论,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个方面对科普产业的生态模型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希望能对我国科普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