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平
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文综历史试题第42题(以下简称“中共会议题”)向考生提供了“中国共产党建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间部分重要会议示意图”,图中显示了中共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大、八七会议、中共六大、遵义会议、七大和七届二中全会等十次会议的信息,设计的问题是“从图中任选两次会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会议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并说明其原因”。此题对考生的解答要求是“明确列出两次会议,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体现了以SOLO分类评价法作为理论依据制定评分细则。此类试题在近十多年全国卷和自主命题的地方卷中持续出现,其共性是把学生的解答效果和呈现的学科素养的高低运用SOLO分类评价理论由低到高进行不同层次的评估。这类试题的神奇魅力在哪里?笔者以本题为例略陈一二。
一、SOLO分类评价法与“中共会议题”
1.知识、能力、素养的有机统一
“中共会议题”的设问方式看似平淡,却又比较刁钻,既体现了知识立意与能力立意有机结合,又凸显了对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五个方面学科素养不同程度的考察,体现了知识、能力、素养的有机统一。
本题依托“中国共产党建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间部分重要会议示意图”这个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设计新问题。考生首先要从地图中选择两次党史上的重要会议,属于“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要求;接着考生要再现两次会议的背景、内容、评价等知识,属于“调动和运用知识”和“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要求,这些都属于基础层次的考核要求。命题者设计的核心问题是“简析两次会议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情况,并说明其原因”,属于“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的高层次要求,与前边设问比较,体现了较强的能力考核的层次性和梯度性。同时,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在本题中“润物细无声”般地呈现。从图中选择两次党史上的重要会议,属于考察考生时空观念方面的素养,因为“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简析两次会议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情况,并说明其原因”,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方面的素养,其中要求考生确定“两次会议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情况”,渗透了家国情怀,涉及两次会议的评价,需要运用唯物史观。由此可见,本题对于考生四个方面的能力考查要求、五个方面的历史学科素养的呈现“全覆盖”,将知识、能力、素养有机融合。
“中共会议题”的命题者没有像其他试题那样提供直接的参考答案,只是提供了“示例”,评分标准的关注点主要有:观点是否正确、史实是否准确、论证是否充分、表述是否清晰四个维度。历年来各地高考阅卷组一般都对考生的四个维度分三个等级来评分,对“观点”的基本要求是做到观点正确、认识全面和能辩证认识问题;对“史实”的基本要求是做到准确无误,对“论证”的基本要求是做到史论结合及有条理性,对“表述”的基本要求是能否做到思路清晰、表达确切、通顺。从上述不同等次的评价标准的差异来看,体现出学生学习质量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基本原因,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处于不同的认知阶段和学科素养层次。这类试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其设问类型属于“S0L0分类评价法”。
2.热点、时代、历史的有机契合。
高考从来不回避对热点问题的切入,每年的高考试题都会在回应主要社会热点的时代关切方面大做文章,培养考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中共会议题”正好契合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党中央号召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動这个重大热点问题。从“中共会议题”来看,命题者关注的是与当代国内外大事密切相关的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能体现国家意志、被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大事和热点。既从现实热点问题取材,又能充分联系本学科主干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三备考复习的最后冲刺阶段,必须将时政热点问题与历史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将热点问题学科化,科学整合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做到同类知识专题化,真正做到热点问题复习的有效性。
3.材料、情境、问题的有机融合。
“中共会议题”体现了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有机融合。“两次会议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情况”问题,角度独特新颖。本题从新角度、新情境深化拓展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强调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方法和历史思维过程的考查,是高考历史学科命题思路改革的必然趋向。
二、基于“中共会议题”的备考策略反思
鉴于“中共会议题”的命题特征,有必要反思备考策略,实现精准备考。
第一,立足学科基础,升华学科能力,循序渐进地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高三复习应考中,基础知识最有价值、最能体现素质水平。学生必须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才能逐步学会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能力,从而循序渐进地培育的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解答“中共会议题”,首先要对表格中出现的几次主要会议的背景、内容、意义等基本史实有透彻的了解,再通过比较找出其中的联系。这就要求同学们必须先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然后才能达到“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方面的能力要求。在考场上具体的解题过程中,就是即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最后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
第二,熟练运用唯物史观,提高高阶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近年来高考对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来分析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可能离开具体的历史问题情境。而对历史情境的分析和阐释,必然依赖于必要的历史知识,这是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平时教学和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必须将构建时空观念与培养历史解释素养有机结合。通过构建历史时空观念,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中,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在特定历史时空中阐释历史,把握其内在逻辑,将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或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放入某种因果框架中,通过不同方式“还原历史”,从而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
第三,坚持有品位的专业阅读,引导学生开展有选择的专业阅读,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从近年来的命题素材选择和考核要求,尤其是适应SOLO分类评价法的要求来看,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首先必须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好地更新专业知识,长期坚持有品位的专业阅读,才能真正以“不变”应对全国卷的“万变”。读书是教师须臾不能懈怠的人生功课,是当下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也是每一位优秀教师的习惯和成长的重要途径。学生要适应全国卷的要求,务必在教师的引领下加强一定的史学阅读,提升历史专业素养。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人文社会科学,现行高中历史课程用科学历史观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历史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作为历史教师,首先要精通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课标所涉及的主要专题史、地区史、国别史、断代史和史学理论知识、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等,同时要具备广博的知识面。这些都要求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把高中历史学科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融会贯通。教师的史学观念、史学知识必须有一个新的提升。建议广大师生可以有选择性阅读陈寅格、钱穆、白寿彝、陈旭麓、茅海建、罗荣渠、齐世荣、吴于廑、马克垚、钱乘旦以及斯塔夫里阿诺斯、保罗·肯尼迪、费正清等多位历史学者的著作。广大师生只有提高专业水平,提升学科驾驭能力,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地复习备考。
第四,重视典型高考试题及高质量模拟试题的精讲精练,重点关注解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教师须精选精编试题,强化讲练结合,在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解题能力上下功夫。解题能力是指解题时学生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体现。材料型问答题是如今高考历史的两大基本题型之一,也一直是困擾学生难以得高分的题型。从“中共会议题”来看,对于考生论证问题和规范答题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在高三的复习训练过程中,应从审题、回忆教材、列提纲等方面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训练过程中,要善于归纳、比较、分析、总结材料题、问答题的类型和特点,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体能力;通过对一定量的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地归纳、比较、分析,发现自己思维训练过程中的症结,及时解决,从而有效地提高主观题的得分。解题能力主要是练出来的,要通过一定量的有序的训练,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才能逐渐提高,偷懒、少做、不愿做是学习的“天敌”。
教师要引导学生规范答题。从历年来SOLO分类评价类试题学生的解答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在文字表述层面——也就是非智力因素方面比较弱。SOLO分类评分法实行“采意给分”的评分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高考阅卷时要对学生的文字叙述进行认真分析,从中分析学生能够达到的不同层次,依据标准最终判定。这一根本性转变,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不仅能够做到文通句顺,还要做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就历史学科而言,尤其是上述阐释类的设问,就是要求学生做到“论从史出”和“史论结合”,在解答开放性试题时,还要能够将自己的认识思考融入其中,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述有力。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提高,将高考历史测量真正落实到了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两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