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仙玲
随着课改的深入,原来以教师讲解、学生听记为主的教学方式正在被改变,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但是,伴随课堂的开放,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学生插嘴”的现象。一方面,表明学生想要急切地表达想法,对于学习有很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时这种行为会打乱教师正常的教学节奏,如果处理不当,对教学效率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如何利用好“插嘴”资源,让其发挥积极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为“插嘴”做好铺垫,激发思维
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那他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会不太理想。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插嘴”时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
比如,针对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一课,可以这样教学。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天空中的云彩,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它们在天空中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出示PPT,呈现不同形状的云彩,同时提供仿写句式:云彩呈现出______的形状,那是__________)
师:请大家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等会儿我们再来交流。
交流时,不待教师把话说完,学生就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学生通过“插嘴”,真正理解了天空就像一位魔术师,会变幻出各式各样的云彩,也真正明白了天空的云彩如同经过雕饰一样,是多么奇妙。随着回答问题的热情高涨,他们的思维被真正调动起来,并且富有创造性。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上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
二、学会等待,让“插嘴”引发思辨,深化理解
面对学生“插嘴”急于表达的现象,教师不要一味地将答案塞给学生,让他们被迫接受。这时候,教师需要寻找一种全新的策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认真思考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并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由此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一课中有这么一句话:“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有个学生将“巴”念成了“趴”。他刚读完,没等教师开口,另一个学生就大声说道:“读错了,‘巴成了‘趴”了。”接着,其他学生表示自己也发现了这个错误。于是,教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巴和‘趴换一下,可以吗?”课堂上出现两种声音,一種说可以,一种说不可以。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做一做“趴”的动作,学生发现“趴”是胸腹朝下卧倒或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显然在轮船底下贝类是无法这样趴着的。随后,教师又抛出一个问题:“那么‘巴能换成其他什么动词呢?”有学生说能换成“黏”,随即有人反对,理由是需要分泌出黏液的物体才能用“黏”。大家借助字典知道了“黏”的意思是像胶水一样,使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个物体上。通过做动作、查字典,学生明白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真正理解“巴”是指紧紧地贴住。他们联系生活,有的想到了厨房里的小挂钩通过小吸盘紧紧地巴住墙壁,有的想到了满墙的爬山虎紧紧地巴在墙壁上……
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是一个探索学习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可以说,教师充分发挥了插嘴的正能量作用。
三、及时点拨,借“插嘴”营造氛围,激发潜能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打开学生的心扉,不应该只顾着将知识授予他人,而应该激发学生的潜能,发散他们的思维,促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比如,教学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时,教师问:“如果你是雨点儿,你最想去哪一个地方?为什么?”学生有的要去河里和小鱼交朋友,有的要去马路上帮助叔叔阿姨打扫卫生。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哪里都不想去。”教师微笑着走到他面前,问道:“为什么?”学生小心翼翼地回答:“如果大家都离开的话,天上就没有白云了。白云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人们看不到它会难过的。”其他学生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开始窃窃私语。教师对这名学生的发言予以肯定,说道:“只要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学生都觉得很有道理,大家的思路打开了,回答也更精彩了。
有时候,学生插嘴时会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小心思”,把握住这些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及时点拨,授人以渔,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积极引导,借“插嘴”提供展台,深化学习
只有营造出宽松的氛围,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习走向深处。如果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插嘴现象,教师不应该急于否定,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个性与才华的机会。
比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狐狸和乌鸦》时,在最后环节,教师请两个学生分别饰演狐狸和乌鸦。话音刚落,有学生发出一声怪叫:“老是这样,一点也不好看。”霎时间,全班学生都把目光投向了他。于是,教师说:“既然同学有意见,那我们自由组成小组,可以表演,也可以续编故事。”没想到,第一个上台的就是那个发出怪叫的学生,看来他早有“预谋”。只见他胸有成竹,有礼貌地说:“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故事是《乌鸦又受骗了》。”其他学生也受到了启发,纷纷上台,有的几人一组表演新的剧本,有的想象乌鸦回家后被家人批评后的情景……学生尽显才华,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当学生插嘴后,教师不能选择逃避,应该主动引导,以“插嘴”为契机,为学生尽可能地提供展示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心灵在和书本对话,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文本内容,发表他们独特的见解,在主动学习中提升思维品质。
总之,教师要善于捕捉有意义的“插嘴”,可以采用等待、倾听、点拨、喝彩、参与等策略,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展开有意义的对话,生成鲜活有效的教学资源。这样,语文课堂就会更加精彩,更加有活力。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3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