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跨组队的科技创新创业竞赛模式探索

2021-08-10 17:22宋欣欣赵思铜
消费电子 2021年7期
关键词:引言

宋欣欣 赵思铜

【关键词】创新创业竞赛三跨组队

一、引言

自2014年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以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也逐渐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政府部门举办了大量的创新创业竞赛,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2015年,国务院办公发布不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意见提出,“高校要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同时,创新创业实践部分中提出,“举办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支持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由此可见,创新创业竞赛在大学生科技创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跨院系、跨学科和跨专业组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符合多学科融合的要求。面向学科竞赛,如何实现三跨融合,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创新创业竞赛现存问题

(一)缺乏信息渠道

调研显示,超过80%的大学生有参与创新创业竞赛的意向,但是竞赛信息发布渠道单一,大部分学校都是通过网站或者教师内部渠道进行发布,导致教师往往是收到信息的第一人群,学生收到信息滞后或者根本接收不到信息。而教师接收到信息后,往往只会找几个熟悉的同专业学生组队,导致最终得到锻炼的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达不到多数学生通过创新创业竞赛得到锻炼的目的。

(二)缺少三跨组队的途径

三跨组队需要学生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甚至跨年级进行组队,这种组队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达到收获最大化。首先,三跨组队可以提升团队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掌握更多实用的交叉学科的知识,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跨年级组队,可以达到传帮带的作用,既能提升高年级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帮助低年级的学生了解竞赛制度,掌握基础的知识。但是在实际的竞赛中,多数队伍都是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连跨年级组队的情况都甚少,更不要说跨学院、跨学科组队。

(三)缺乏教师指导的有效指导

目前,大多数竞赛都有指导教师,但是在实际参赛过程中,多数学生反馈,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很多创新创业类竞赛,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创青春”创新创业竞赛等,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专业知识,同时需要教师具备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企业运营等行业知识。而大多数高校教师都不具备创业的经历,对企业管理、运营等知识也仅仅停留在书本层面,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参与创业类竞赛。

(四)缺少合适的竞赛平台

多数学校都有自己的竞赛管理平台,但是平台的利用率普遍偏低,发布信息滞缓,仅仅能满足信息发布、报名的目的,而对于学生三跨组队、寻找指导教师、发布项目等目的,均无法达到[1]。

三、创新创业竞赛三跨组队存在的矛盾

科技竞赛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抓手。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本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为依托,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目前我国的竞赛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学科竞赛,另一类是创新创业竞赛。

学科竞赛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竞赛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学科竞赛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理工科类的竞赛,比如计算机设计竞赛、机械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等,这类比赛注重学生创新技能的提升。第二种是社科类的竞赛,比如市场营销竞赛、主持人大赛等等,以商业模式创新、社会模式创新为主,更看重的是学生的社会实践成果。

而创新创业竞赛是另种学科竞赛的结合,涉及“互联网+”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完成创新产品的设计、制作,同时需要根据市场调查的结果,进行商业模式设计,从而完成产品销售等。

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导致政府机构开展了大量的创新创业竞赛。而在竞赛中,有一个尤为突出的矛盾,即工程技术与运用管理之间的矛盾。这类矛盾,主要是工程的学生组队,有产品没有模式,而管理的学生组队,有模式没有产品。第二个矛盾是功能和外形融合的问题,这类矛盾体现在竞赛中,主要表现在工科类学生设计的产品,可以实现功能,但多数没有外观设计,以电路板为主。而设计专业的学生参与竞赛,只有外观设计,无法实现其功能。

四、大学生三跨组队创新创业竞赛模式的构建

大学生既是创新创业竞赛的参与主体,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接受者。如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要以学生所属的学科和专业为背景,实现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2]。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构建三跨组队创新创业竞赛模式需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三跨组队的实现途径,二是三跨组队的组织形式。

(一)大学生竞赛三跨组队的途径

大学生三跨组队本质上是帮助学生扩充知识储备,增强知识实践应用的实效性。因此,在进行三跨组队的形式探索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二)组建师资队伍

根据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可以将工科教师和管理教师一对一组建师资队伍,从而达到知识互补的目的,同时可以提高对学生竞赛项目的综合指导能力[3]。这种形式的三跨组队组织过程为,工科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点,以及专业领域选择竞赛,工科教师对竞赛的专业技术和核心资源进行指导。管理教师可以针对竞赛的成本、市场、管理、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指导,从而达到专业知识互补的目的。

(三)构建三跨教育创新創业平台

构建教师团队,需要大量的教师资源,同时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成本,实现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达到知识互补的目的,可以通过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组队参与竞赛,从而实现知识的互补,这种情况需要创新创业平台的支持。

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发布项目,选择竞赛,同时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发布成员组队需求。如工科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选择的项目,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缺乏市场管理、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可通过平台发布请求,寻找市场管理、财会专业的学生进行组队,从而实现专业知识互补,动态平衡的目的。

(四)建立创新创业项目库

对于许多创业实践类的竞赛项目,校内师生很难满足项目实现的需求,因此需要校外导师及政府和企业的支持[4]。通过建立创新创业项目库,可以整合政府企业、校内外导师及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团队,以弥补学生在创新创业竞赛中知识单一、项目缺乏实现性的不足。

五、总结

三跨组队的创新创业竞赛形式,是现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形式,要求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为中心,打破学科和专业的界限,实现教师、学生、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的有机融合。本研究也有不足之处,关于组队过程中的边界效应、创新创业竞赛成果的考核形式等,需要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引言
药用植物野外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大学生创业力提升对策研究
YK内部控制体系研究
浅谈酒店成本管理控制
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执行控制研究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探索
解读《欧也妮·葛朗台》中金钱禁锢下的人生
小桥桥台和隧道峒门基础下沉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基于思维导图的线性代数复习策略
提高小学低段课堂写字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