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巧留白 智慧大体现

2021-08-10 07:47
物理之友 2021年5期
关键词:向心力物块圆盘

(浙江省平湖中学,浙江 嘉兴 314200)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过早地对一个有着多重理解的问题给予终结性评价,势必会阻断学生探究与思考的过程,扼制其探索的欲望。美国心理学家奥斯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新颖、独特的见解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期。”对于学生的课堂回答,不要急于给出终结性评价,而是采用“留白”式评价,能够让学生头脑中新颖、独特的想法和观念在没有“看守”的情况下“蜂拥而出”,可以让学生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其从多种角度、多个侧面思考问题,进而达成教学目标,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1 “即时评价”遇挫

在进行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向心力”的新课教学时,当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后,为进一步突破“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这一教学难点,笔者创设以下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如图1所示,物块随圆盘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请判断它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

图1

应该来说,此题为教材中经典练习,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掌握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来源的特点和规律,相信不少一线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也会选择类似的例题。

然而,当提出问题后,发现不少学生仅仅是套用向心力来源的结论,机械地将模型代入,得出“物块所受静摩擦力指向圆盘中心”的结论。

此题对于初学者来说,思维要求高、难度大,能得到“正确答案”实属不易,笔者立即给予肯定,然后借题再回顾相关知识点,“顺利圆满”地完成了自己预定的教学任务……

但是当回顾整个课堂中学生状态时,心里不是滋味,有的学生的脸部表情仍是一副茫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样子,有的学生甚至还趴在课桌上懒散地动笔硬记答案,呈现出一种沉闷和消极的课堂氛围,表明学生没有真正弄懂其中物理原理,只是基于教材结论生硬接受答案,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尴尬境地……

反思整个课堂,不经意间想起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一句名言:“教学的艺术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笔者意识到在课堂上自己太急于给出答案和进行终结性评价,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疑惑,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探究、讨论。事实上有效合理的评价应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仅仅是教授知识。

2 “留白评价”改进

在另一个班的教学中,在不改变原有情境的前提下,笔者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留白”式评价。

生甲:物体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受摩擦力指向圆心。

笔者先不作评价,接着问学生乙:你的观点是什么?

生乙:物体随圆盘一起转动,感觉是摩擦力“带动的”,所以物块所受摩擦力向前,与运动方向一致。

笔者仍不作评价,再问学生丙:你的看法呢?

生丙:物体随圆盘一起转动,小物块有向前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方向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所以物块所受静摩擦力向后,与运动方向相反。

教师还是不评价,面向全班学生问道:三位同学的回答好像都有道理,大家再讨论一下,究竟谁的观点正确呢?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相当激烈。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也没有立即评价对错,只是在旁边适当引导、点拨,学生在相互讨论中彼此论证、推翻、再论证、再推翻……逐一排除错误观点,最终师生达成“物块所受静摩擦力指向圆盘中心”这样一个共识。

最后,教师还准备实验器材,演示以上情景,随着圆盘转速越来越快,最终物块沿半径方向向外飞了出去(图2),学生真正信服了“物块所受摩擦力指向圆盘中心”这一事实。

图2

同样的教学内容,通过合理的“留白”评价,把疑问传给其他学生,期待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探究。学生在“留白”评价所留下的广阔空间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展开思维活动,课堂成了内涵丰富的个性展示舞台,教学自然流畅,效果也自然事半功倍。

3 课堂评价反思

一堂课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并非都应及时评定,有时过早的评价反而会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新颖、别出心裁、有创造性的见解,常常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因此,教师应灵活运用“留白评价”的方式,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和谐、自由的氛围中联想,进而畅所欲言,抒发己见,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以获得更多的创造性见解,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猜你喜欢
向心力物块圆盘
马向明:双“星”交汇,打造湾区最强向心力!
为谱写新篇章提供强大“向心力”——党的十九大以来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精整线圆盘剪和碎断剪组合机构设计
圆盘锯刀头的一种改进工艺
探究传送带模型中两者共速后保持相对静止的条件
对一道力学试题的质疑
奇怪的大圆盘
临界速度的得出及应用
基于Profibus-DP的圆盘浇铸控制系统的应用
力与运动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