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旧城社区生活圈规划探索

2021-08-10 00:49韦丽华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41
安徽建筑 2021年7期
关键词:生活圈公共服务公园

韦丽华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41)

1 引言

一场疫情,带来了全球对于健康城市的关注。我国老城区建筑密度高、人口密集、老旧小区众多,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健康管理单元,在抗疫期间尤为重要。探索旧城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供给质量,完善社区治理以及倡导建设日常健康生活圈,可大大提升城市的韧性安全。

2 构建社区日常健康生活圈体系

2.1 合肥市社区发展概况

大建设以来,合肥的发展令人瞩目。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建设的巨大成就深刻地影响着每个合肥人的生活。居民在对外出行、居住环境、休闲体验、娱乐等方面有了更加多样的选择。但同时,这种“选择”仍是不足的,基层公共服务供给与居民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之间还有较大差距。应对突发应急事件,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有待优化。人们对于应急防灾避险、休闲健身、医疗养老、人文教育、邻里关怀、环境美化等多个方面的需求导向更明确。

目前,合肥市城市新区基本建立了完善的15min生活圈体系,以社区综合体方式整合公共配套设施,为居民生活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城市旧区涉及城市更新地区和老城区,现状社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缺少必要的防灾避险设施,日常休闲健身等缺乏,慢行系统环境有待改善。

2.2 社区日常健康生活圈体系

结合合肥市现有社区发展的趋势,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步行可达为基础,以保障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硬件设施为切入点,分级配置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形成15min、10min、5min三级社区生活圈。

后疫情时代,基于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和突发应急事件情况下的需求,将绿色生态、步行可达和方便宜居等健康要素考虑在内,完善旧城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本文重点提出公共设施体系、公共空间体系、慢行交通体系三个策略研究,构建完善的社区日常健康生活圈体系,创造安全、卫生、健康、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空间环境。

3 公共设施体系

3.1 构建多层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基于对居民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多层次日常健康需求的分析,建议对城市旧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街道级、社区级、小区级分级设置,创建服务—类型丰富、便捷可达的多层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以便设施种类满足各类健康需求,设施分布满足步行运动需要。

基于旧城区用地局限,综合服务中心应补缺补差、灵活应对。应充分利用现有服务设施,尽量整合零散设施,体现集中效应,可形成多个专项中心(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文体活动中心、社区医疗养老中心等)。通过合并、改建、置换、租用等方式,逐步补齐短板。

3.2 城市更新地块配置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以合肥老城某更新地块为例,地块内为多个老厂生活区,场地内建筑分为使用中建筑及闲置建筑/废弃厂房两类。场地内原有厂房部分改造为文化活动中心、书画社和社区养老,其他房屋处于闲置状态。厂区东北侧有零散房屋和水塔,已经处于损毁和废弃状态,急需进一步改造更新。场地内闲置建筑的形式多样,面积最大的是北侧的三层老工厂建筑,现已腾退。另外还有一组小型的车间和配套用房,以及一座废弃的水塔。规划分为社区基础功能和社区拓展功能。基础功能以满足社区住户尤以老年人需求为主,包括老年活动、棋牌,食堂、托老中心等功能。拓展功能考虑放在改造二期,满足社区中青年及儿童需求为主,包括共享阅读、书画、文创空间。拓展功能以社区展览、书画工作坊等为主。以文化站为核心,扩大社区食堂面积,增设户外就餐区,增加室内棋牌室桌数,拟将现状老工房改为社区托老所。原有舞台拆除,移至文化站西侧,结合场地原有高差形成看台,增加社区主要通道活动内容,增强社区活力。文化站南侧修整场地界面,梳理停车方式,保证人车分流。文化站东侧未来拟改造为社区配套,以阅读,四点半学堂,文创类功能为主。水塔区域结合东侧建筑群,形成该区域视线焦点。

图1 合肥某更新地块现状建筑使用分析图

图2 更新改造公共服务中心示意图

4 公共空间体系

以空间开放满足交际需要,尺度宜人环境优美满足心理需求,活动场地满足锻炼需要为目标,建立老旧社区公共空间体系。

按照“开放共享、融合发展”的思路以及现代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需求,针对各个年龄阶段对体育锻炼、健身休闲的不同需求,构建覆盖全龄的健身休闲空间,满足居民从基础健身到专业训练等各类全民健身需求。尽可能利用老城边角地、插花地、未用地、街头陈旧绿地建设社区室外健身场地。

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加强社区公园、社区游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街头绿地等社区公共空间建设,不断提升社区公园覆盖率和联系度,增强开放度,满足居民休闲游憩的需要。鼓励各级生活圈内部商业、办公、文化设施、居住、学校等用地中的附属绿地广场向社区居民开放,增加社区公园及公共空间面积。

构建社区公共空间网络。以各级社区公园为核心,增强与周边市区级公园、开敞空间的联系度,依托社区内生活性支路、公共通道、水系等建设社区级步道,与市级步道对接,满足人们日常休闲散步、跑步健身、商业休闲活动等日常公共活动需求,串联地区及社区级主要公共空间节点,形成大众日常公共活动网络。

对使用状况较差的小广场小绿地、屋顶、桥下空间等进行改造,以口袋公园、迷你公园、小型公共空间的塑造,使原来较为消极的空间转化为积极有活力的空间。

针对不同人群的绿地、广场设计宜兼顾社区内不同人群的需求,设置幼儿游戏场地、儿童游戏场地、青少年活动与运动场地、老年人健身与休闲场地。各类活动设施包括幼儿和儿童的游戏器具、青少年运动的运动器械和为老年人健身与休闲使用的设施。户外活动场地的配置与设计宜以居民的年龄结构为基础,其分类与设计根据不同年龄组人群活动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以及行为特征来进行。

5 慢行交通体系

社区街道是营造社区出行环境的重要载体,是连接社区居民主要出行、休闲、生活、交往等需求的线性公共开敞空间,也是展示城市生活魅力的重要载体,与道路相比,社区街道更为强调人性尺度、功能多样和景观特色。构建既符合日常状态健康需求,又满足突发应急事件需求的适应性慢行体系。

结合社区规划,积极推进慢行交通改善。提倡“慢行优先”的理念,提供骑行顺畅、步行有道的慢行环境,打造环境友好的慢行体验。

①优化道路断面设计。确保路权向行人倾斜,完善机非隔离设施、保障非机动车道宽度要求,确保各行其道。18m以上道路应设置绿化带、栅栏、隔离桩等机非隔离设施,条件允许时,应优先采用绿化带形式进行隔离。独立非机动车道宽度一般不小于3.5m,最窄不低于2.5m;划线非机动车道通过路面标线划示与机动车道进行隔离,宽度一般不小于2.5m。

②合理确定步行通行宽度。步行系统应结合道路沿线用地功能、业态、开发强度、公交设施等因素合理设置通行宽度,不宜小于3m,不得小于2m,在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如商业街区、轨道站点出入口等不宜小于4m。

③道路宁静化设计。采取优化断面形式、街道宁静化管理等多种措施,维持街道的人性化尺度与形成速度,确保社区内部街道宁静共享。

④一体化道路共享设计。加强人行道与周边空间一体化设计。沿街建筑底层为商业、办公、公共服务设施、公园绿地等功能时,道路红线内人行道应结合建筑退让、公共空间进行一体化设计,在铺装、标高等方面统筹考虑,限制设置台阶、停车、不可进入的绿化等消极隔离设施。

6 结语

后疫情时代,健康社区的营建和全人群健康目标的实现愈发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基于构建完善的社区日常健康生活圈体系,本文从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公共空间体系、慢行交通体系三个方面提出配置建议。未来可通过在不同社区开展实证研究,探索在不同类型社区健康生活圈的建设策略。

猜你喜欢
生活圈公共服务公园
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生活圈划分研究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以人为本的社区生活圈模式探析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基于GIS的生活圈居住区规划与优化研究
——以哈尔滨市道外区为例
公共服务
广州周边:价格洼地!“一小时”生活圈 7字头置业广州后花园
在公园里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