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全和完善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机制的思考

2021-08-10 21:52朱宝龙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主要矛盾考核机制

朱宝龙

摘要:从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出发,分析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机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缺少独立、系统的考核机制,可量化项目少,连续性不足,考核方法不完善。指出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机制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考核工作专业性与统战工作整体性的矛盾、考核内容全面性与考核执行现实性的矛盾、考核结果精准性与统战工作抽象性的矛盾。提出优化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机制的方案,包括考核机制的基本架构、考核内容、标准设计和方法设计,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用科学有效、有理有力的考核实践,推动基层统战工作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关键词: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机制;考核标准;主要矛盾

中图分类号:D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496(2021)04-039-06

基金项目:辽宁省统战理论研究2020年重点课题“完备可行均衡有效推进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机制建设”(20200029)。

考核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工具,对于激发基层工作活力,增强工作针对性、有效性和创新性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考核机制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建立和应用。不过,从当前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机制建设的具体内容与施行效果来看,其在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限制和不足,“考核”作为基层统战工作指挥棒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新时代统战工作触角向基层延伸,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充分发挥基层统战工作效能是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重大课题。[1]着眼未来基层统战工作的进一步深化与提升,健全和完善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机制将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与选择。

一、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一)夯实基层统战工作基础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一系列改革,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实施之后,基层统战工作得到了很大加强,各级党委对统战工作的重視程度也显著提升。[2]不过,这种改变却并不全面,基层党委对统战工作的重视多为“机械式”“被动式”,“只知统战重要,却不知为何重要”的问题仍然存在。考核机制作为一种管理工具,不仅仅是对工作成效的考评,也是对基层被考核地区或单位的一种引导。通过考核内容的系统设计,基层党委能够对统战工作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重点任务等方面有一个更加全面、清晰的认识。在考评结果的目标约束下,基层党委也能够更加认真地认识、研究和推进统战工作,夯实基层统战工作基础。

(二)提升基层统战工作实效的客观需要

对于基层统战工作而言,考核机制不仅是对任务目标的明确,也包含了完成任务的方法和路径,能够有效推动基层提升工作实效。通过考核项目与内容的设计,基层统战干部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央、省(市)委的精神要求,准确把握工作方向,突出工作重心和着力点,并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工作方法,进而实现工作实践与认识的双提升。同时,考核机制也可以明显提升基层统战工作的主动性。作为一种考评安排,考核机制可以对基层党委、统战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起到明显的督促作用,打破一些基层单位长期存在的“惰性”问题,从源头上激活基层统战工作。

(三)破解基层统战工作难题的客观需要

受不同方面因素的影响,基层统战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矛盾突出、敏感性强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的利益关系十分复杂,并不是统战部一个职能部门所能解决的。其工作方式由“单一”向“多样”转变了,过去偏柔性的统战工作也越来越需要刚性的资源和手段去推进,趋向项目化、载体化、实体化。[2]在这种情况下,考核机制的“攻坚”作用就变得格外突出,一方面它可以通过考评的目标约束,增强基层单位特别是各级党委“攻坚克难”的主动性,敦促其直面难题、处理难题、解决难题;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考核项目的制定,提升对基层单位的政策支持力度,增强基层单位解决难题的信心与决心。

二、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独立、系统的考核机制

目前,包含或涉及统战工作的基层考核虽然不少,但专门针对统战系统的独立考核机制却大多没有建立起来,其所带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考核缺乏全面性。以党建实绩考核为例,统战工作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在考核指标、考评依据等内容的设计上需要综合考虑,其中组织、宣传等其他方面的工作,不能完全按照统战工作的特点来设计和安排,其结果就是“能考核的才考核”,而不是“想考核的就考核”。这就会导致考核“碎片化”,无法充分反映基层统战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

2.考核缺乏针对性。统战工作系统性、复杂性、抽象性突出,在考核过程中,仅靠一个或几个指标往往很难作出准确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统战工作考核与其他部门考核统筹起来实施,势必要在考核标准与考核质量之间作出一定的取舍,这就在客观上降低了基层统战工作考核的针对性。

(二)可量化项目少

统战工作是一项内容抽象、显性较弱的工作。这与政府工作数据支撑多、量化基础好的特征有所不同,统战工作很难通过精确的数字来体现,而现代考核机制的特点主要是强调“用数据说话”,这就在客观上限制了考核机制在基层统战工作中的建立与应用。在统战系统的考评项目中,能够量化的考核项目主要是“党外人士政治安排”这部分内容,其他的并不是统一战线的核心工作,而是“信息”“宣传”这类业务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机制也就很难找到有效的抓手。

(三)连续性不足

统战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很多成果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才能体现出来。但在当前的基层统战工作考核过程中,考核周期一般设为1年,即对年内的工作情况进行考评。这就使一些真正富有战略性、长期性工作成果无法充分体现出来,不仅打击了基层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也不利于总结基层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而这一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考核缺乏连续性,“一刀切”式地的用“即时标准”来衡量工作成效,忽视了统战工作的长期性和基层落实的实际困难。

(四)考核方法不完善

考核方法是影响考核结果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但从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情况来看,方法单一、局限性较强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首先,“看材料”仍旧是主要的考核方式,夸大甚至虚构工作成果的问题难以消除,特别是在一些不易量化的考核项目上更为明显。其次,“重方法,轻结果”的习惯仍然存在,在被考核单位上报的各种材料或是汇报中,主要内容大多是工作方法,工作结果往往不是侧重点或被模糊带过。其深层次的原因是被考核单位的实际成绩“不过硬”,只能靠方法来“堆砌劳动量”,回避了方法的实效性问题。然而,统战工作是一种“结果敏感性”较高的工作,方法再多、再新,如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也是无用的。

三、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机制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机制各种问题的出现,其根源在于考核机制与基层统战工作之间存在的内在矛盾。只有破解这些矛盾,才能有效推动基层统战考核机制建设的进一步提升。

(一)考核工作专业性与统战工作整体性的矛盾

考核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专门的人才与资源作支撑才能有效完成。对于统战工作而言,考核机制的建设只是其整体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涉及工作任务与资源分配的问题。要提高基层统战工作考核的专业性,就必须加强专门人才与资源的配置,但统战工作的整体性又要求人才与资源在各方面之间进行均衡配置,这就是考核工作专业性与统战工作整体性的矛盾。

从目前企业考核机制建设与运行的经验来看,这一矛盾并非无法调和。其途径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培养“多面手”式的管理人才,由他们兼职处理考核工作。二是将考核日常化。把考核任务分散到日常工作之中,这样就可以减少年终考核的工作量,减轻人员和资源的配置压力。

(二)考核内容全面性与考核执行现实性的矛盾

考核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工作、指导工作,这就要求考核结果能够全面地体现工作情况。基层统战工作涉及面广,各领域之间跨度大,客观上存在一个执行现实性的问题。一般来说,如果考核过程过长,就会出现时效上的延迟,降低考核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但如果不对基层统战工作进行一个全面性的考核,又不能准确反映出基层统战工作的实际情况,这就是考核内容全面性与考核执行现实性的矛盾。

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在于如何选择考核项目、设计考核指标和配置考核工作力量。实际上,只有具备执行的现实性,考核的全面性才有条件达成。因此,就需要以执行现实性为约束条件设计考核的具体内容,努力达到全面性的要求。

(三)考核结果精准性与统战工作抽象性的矛盾

做好党外人士的政治引领是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但思想认识工作历来都是主观性强、量化难度大的工作,它的工作成效往往需要通过其他方面才能间接体现,具有明显的抽象性特征。但对于考核机制而言,结果的公正性与准确性是其价值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现代考核机制都尽量采用量化标准,这就造成了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机制建设过程中,考核结果精准性与统战工作抽象性之间的矛盾。

在基层统战工作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工作成果很难量化的声音。其实,这种认识本身就是狭隘的,也是对“量化”的曲解。从数学和统计学的角度看,量化并非一定要精确到某个数值,数量趋势与区间,例如增长10%—20%,也是一种量化。这种量化虽然没有精确到具体数值,但也能体现出工作的基本状态。甚至在一些情况下,明确“正或负”本身是一种具有指导意义的量化,例如,统战工作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是“正作用”大一些,还是“负作用”大一些,也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对于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机制的建设而言,解决考核结果精准性与统战工作抽象性的矛盾,就在于充分利用好“量化”的概念,以更加全面和完善的架构设计,合理开展量化考评。

四、优化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机制的方案

(一)考核机制的总体设计

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机制应从地区实际出发,协调处置好“三大矛盾”,突出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考核“显示器”“指挥棒”的积极作用。

1.考核机制的基本架构。根据基层统战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考核机制系统性的要求,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机制应按照“一总一重五支”的架构来搭建。其中,“一总”就是指对基层统战工作整体情况的考核;“一重”就是指对某一项重点工作的考核;“五支”就是指对基层统战工作主要涉及的五个方面进行统筹考核,包括协商民主政治建设(思想政治建设、民主党派、党外代表人士等方面)、非公有制经济与新的社会阶层、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和统战机关队伍,这五个方面各自的背景和特點比较接近,便于统一组织考核。

(1)“一总”作为总体考核,应由上一级统战部门设计并组织实施,其内容应该涵盖基层统战工作的各个方面,充分体现出全面性、系统性的特点,是对基层统战工作的整体评价。

(2)“一重”是对基层重点工作的考核,根据实际也可以增加一至两项内容。由于处在不同阶段,基层统战工作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将重点工作单列出来,可以有效提升重点工作的推进力度。重点工作考核应由上级统战部门负责,保证领导层级和指导力度。

(3)“五支”是对不同方向上统战工作的考核。与“一总”不同,它是由上级统战部门分管领导及相关科室来负责,分别组织的工作考核,突出的是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谁安排谁考核”的方法,一方面可以使考核工作日常化,避免年底集中考核带来的任务集中,人员、资源占用大的问题;另一方面,将考核任务分包到具体科室,在提高考核效率的同时,也便于实际工作的推进。

同时,这三个方面的考核标准也略有不同。一般来说,总体工作考核突出的是“全”和“准”,要能体现基层单位统战工作的基本情况。重点工作考核要突出“细”和“深”,充分体现被考核单位重点工作推进的方法、成果。分项工作考核则要突出“长”和“质”,体现被考核单位具体工作的长期质量。

2.考核内容设计。考核内容主要是指考核机制中的具体项目,它是整个考核机制运转的核心,其设计应突出两个方面特征。

(1)全面性。无论是总体考核还是分项工作考核,都要覆盖到考核对象的主要工作内容,可以采取“必要项+附加项”的方式来处理。基层统战工作必须完成的内容作为“必要项”进行考核;基层统战工作中不作强制要求,但对未来发展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的工作,可以作为“附加项”来进行考核。“必要项”必须进行考核,“附加项”可以选择性地进行考核,这样就可以较好地协调考核全面性与执行现实性之间的矛盾。“附加项”考核可以用额外加分的方式来计算,既控制其对“必要项”考核的影响,也保证基层单位开展创新性工作的积极性。

(2)层级性。基层统战工作涉及领域多、覆盖面广,但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工作的重要性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考核内容的设计上,就要突出不同考核项目的层级性,即在考评分数上有所区分。目前,多数考核机制已经采取了这种安排,基层统战工作考核只需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进行进一步优化即可。一般来说,政治性、原则性的工作分数等级要高一些;自主性、灵活性的工作分数等级要低一些,具体情况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考核标准设计。基层统战工作的广泛性、复杂性和抽象性,决定了考核标准必须采取多样化安排,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考核结果精准性与统战工作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具体来看,可以采取以下三类标准来进行设计。

(1)正向标准与负向标准。对于基层统战工作中具有指向性、红线性但不易进行量化计算的项目,可以采用正负标准来进行考核。例如,民族宗教领域的部分工作就可以采取这种标准,违反国家民族宗教管理规定、“宗教逆中国化”等问题,就可以给予“负向”考评结果。对于极端重要的考核项目,可以设为“否决项”,强化基层对于这些红线项目的警觉性。

(2)数值型与等级型。统战工作中有很多工作内容在量化的过程中很难归结到具体数值。因此,采取数值型与等级型相结合的量化考核标准就成为一个重要选择。对于党外代表人士数量、信息报送等可以直接形成具体数据的工作,可以采取数值型的考核标准进行考评;对于思想政治引领、“两个健康”、新阶层等不易形成精确数据的工作,则可以采取等级型的考核标准,用“概化数据”大致体现出工作的一个基本状态。

(3)阶段型与即时型。“阶段型标准”就是对长期性工作分阶段进行考核,按照过程中的进展情况给予阶段性评价。“即时型标准”则是对短期性工作,以其当前取得的工作成效进行考评。从本质上看,“阶段型标准”考核的是长期工作的过程成果;“即时型标准”考核的是短期工作的最终成果,二者并不完全对立,也可以结合起來。例如,在党外干部配备方面,就可以采取阶段型标准,即本年度虽然没有达到要求,但是取得了一定进展,就可以根据这个进展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

4.考核方法设计。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机制的有效实施,需要客观、全面的考核方法,准确体现出基层统战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

(1)“材料+实绩”的综合考核。考虑到部分工作实地考核难度较大、时效性较差等情况,可采取“抽验”等方式来进行。首先,要对考核项目实绩考核的难度进行等级划分,容易进行实绩考核的项目应全部进行实绩考核,较难进行实绩考核的进行抽验考核。其次,根据抽验考核结果与被考核单位汇报材料之间的差距,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确定“折扣率”,并以“折扣”方式对被考核单位未进行实绩考核项目的成果进行评价。评价工作要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这样在统战工作中才能目标明确,改进工作,防止陷入“为评而评”的应付局面。[3]

(2)“结果+方法”的平衡考核。统战工作要看方法,但更要看实效;方法体现的是工作的创新性,实效体现的是工作的实际结果。对于民族宗教这类敏感性、原则性都较强的工作,就要突出“结果”的主导性,所用方法再多、再创新,如果没有取得实效就是不合格的;对于政治引领、新阶层等灵活性较强、空间较大的工作,可以在结果之外,增加方法的考核,引导基层统战部门,在工作方法上进行创新。例如,对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考核,除了新联会建立、成员人数增加等结果指标外,还可以增加工作方法创新的加分项,给予创新工作较为突出的基层单位适当的评分奖励,进而达到“结果与方法”平衡的目的。

(3)“年终+日常”的分散考核。对于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机制而言,化解考核工作专业性与统战工作整体性的矛盾,需要将考核工作分散化、日常化,一方面将任务分散到不同的科室,另一方面将考核时间拉长到全年,这样既可以减少年底考核工作过于集中带来的人员压力,也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基层实际工作状态。要在年度考核方案制定之初,就明确日常化考核的任务分配与阶段安排,各科室可以根据各自的工作计划来灵活安排;每季度,由上级统战部门进行一次阶段性综合评价,并把考评结果下发到基层,加强阶段性督促;年末,只需将各季度的考核结果综合起来评价即可。

(二)考核机制建设的保障措施

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机制的优化与实施,不仅需要有完善的设计,还要有系统、有力的保障措施。

1.积极争取党委支持。党委支持是做好统战工作的前提。加强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机制建设,关键在于获得党委的有力支持,要积极完善考核机制的设计,形成有效方案报本级党委审批,提升方案获得支持的可能性。要发挥好党委统一战线领导小组的作用,可以争取先在统一战线领导小组范围内试行。要强化省、市党委对于统战工作的领导,以考核机制为牵引,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对基层统战工作的领导力度。统战部部长作为统战部门主要负责人,应积极与党委主要领导进行沟通和协调,排除考核机制建设与实施中的各种障碍,真正将党委对统战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

2.加强人员队伍建设。考核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且专业的工作,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必要条件。因此,各级统战部门也要切实加强考核人才的培养与建设。首先,要在现有的人员队伍基础上,从内部培养和挖掘考核工作人才,通过内部挖潜的方式,打造“多面手”,一方面增加部门人才储备,另一方面也减轻人员使用上的压力。其次,要合理分配考核任务,对于日常性的考核工作,可以下放到各个科室之中,通过“谁部署、谁考核”的方式,减轻集中考核的压力。最后,要组织开展考核方面的工作培训,通过集中学习的方式,树立起统战工作队伍的考核意识,并将其融入日常工作之中,进而全面提升统战系统考核人才的储备水平。

3.强化上下级部门联动。考核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了解情况,推动基层统战工作不断提升,强化上下级之间的有效联动,不仅有助于考核指标、考核依据等具体内容的优化设计,也有助于提升考核机制对于基层统战工作的指导作用。具体来看,首先要树立起上下联动的考核观念,将考核工作作为带动和提升基层工作的重要方法,而不仅仅是一种检查。其次,要明确上下联动的原则范围,即以传达考核精神与方向为主,主导权仍然在上级部门手中,对于下级部门提出的改进意见原则上只调整考核方式,而不改变考核项目。最后,要加强考核结果的交流,上级统战部门应根据考核结果形成评价报告,并传达到基层统战部门所在党委,强化考核结果的反馈与有效应用。

4.扎实做好“一号方案”。从考核工作建设的一般规律来看,第一个执行方案是最难制定的,也是最为关键的,但之后就会容易很多,只要根据实际调整即可。因此,做好“一号方案”就成为重中之重。统战部门应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制定“一号方案”,时间可以适当拉长,不求最快、但求最佳,努力形成一套可供长期使用的基础考核范本。要在“一号方案”制定过程中,认真听取基层被考核单位的意见,更好地适应基层统战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初始设计阶段就尽可能地形成最优解,为后期的运转与执行减少压力。

5.及时进行调整改进。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机制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要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当前,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机制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出现缺陷或问题是正常的。因此,就需要根据实际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各级统战部门要在考核过程中,对考核工作本身进行一定的记录,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特别是机制本身运行的问题,为后续的改进提供依据。最好每年组织一次专题会議,对考核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复盘,归纳总结发现的问题与不足,优化初始设计,完善执行机制,使考核工作不断适应基层变化,始终与时代保持同步,成为推动基层统战工作永续发展的重要助力。

五、结语

基层统战工作是推动统一战线事业不断发展的基础所在。考核机制作为一种系统性管理工具,对于引导基层统战工作有效开展,激发基层统战工作活力,提升基层统战工作成效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对新时代统一战线建设的新使命、新任务,各级党委、统战部门应抓住当前的历史契机,以考核机制建设为抓手,优化考核设计,强化考核保障,用科学有效、有理有力的考核实践,推动基层统战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谭建军.大统战格局下的广东基层统战实践及其启示[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21(1):34-38.

[2]谢伟.推动统战工作条例在基层落地见效[J].中国政协,2021(17):56-57.

[3]游生辉,李敏.高校院级统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25(6):66-69.

责任编辑:王绍阳

猜你喜欢
主要矛盾考核机制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重点定量确定方法
推进辽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巧抓主要矛盾,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率
企业预算管理执行与调整相关问题探讨
《计算机基础》课程探讨
美国大学体育课程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当前铁路客运企业盈亏总额考核机制探析
交通运输行业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正确处理关键与次要间关系是确保航天装备质量的科学方法和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