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艾华
摘 要:目的 分析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应用尿液常规分析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入临沧市人民医院于2018年7月~2019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以及另外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两组患者均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尿常规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分析50例糖尿病患者两种检测方式尿液蛋白质的结果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的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结果 糖尿病患者:Pr-为30例,Pr±11例、Pr+为5例。Pr++为4例。尿微量蛋白的检测结果:阳性有38例,阴性12例,采用试纸袋Pr-的30例患者中,18例为mAIB、12例为阴性;健康体检者尿常规显示均为阴性,血红糖蛋白的含量平均值为(5.92±0.80)%;糖尿病组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均比健康体检组理想,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采用常规的检测不能够及时的发现肾损伤,尿微量蛋白作为肾脏早期损伤的标志,能够较为准确的进行判定和早期预防,在临床上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查,其临床诊断准确率更高。
关键词:尿液常规;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0128-03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肾病也被称为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这属于糖尿病常见且很难治愈的微血管并发症,在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1],随着病情的发展,在后期会出现严重的代谢混乱,危害生命安全,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尿微量白蛋白作为肾脏检查的重要指标,能够准确的诊断病情,在初期采用试纸带法进行检查患者的尿蛋白为阴性,立马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有利于尽早的发现病情,能够尽早的进行干预和治疗。根据国外相关的资料显示[2],患者长期的控制血糖能够减少Ⅱ型糖尿病肾病的产生,也能够让尿微量蛋白下降至少30%,对此采用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准确的进行判定。在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分析以上两种方式的可行性,本文对我院2018年7月~2019年8月期间50例糖尿病患者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分析,评定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应用尿液常规分析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临沧市人民医院治疗的50例糖尿病患者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为2018年7月~2019年8月期间。其中糖尿病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最大在75岁,最小在36岁,平均年龄(40.36±5.55)岁,病程5~22年,平均病程(11.32±0.22)年;健康体检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在74岁,最小在36岁,平均年龄(40.22±5.25)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数据没有明显差异(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本次实验经过医院伦理会的批准,且患者和家属对此均知晓,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不存在因其他疾病造成的泌尿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等,经过临床诊断为糖尿病患者。
排除标准:精神障碍;存在沟通障碍;且在近期服用过肾毒性药物史等。
1.3 方法
所有进行实验的对象,均随机选取尿中段10mL,将其分成两管,一管以3000r/min进行离心,离心时间5min,之后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即采用金标斑点法定量读数仪器,采用专用的快速定量试剂盒,以固相光抗体夹心法为主要的原理,当显示mALB小于31mg/L,即可將其归为阴性。
另外一管则进行尿常规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采集手指的血液进行检测,当显示糖化血红蛋白大于6.1%,即可归为阳性。
1.4 观察标准
记录和分析50例糖尿病患者两种检测方式尿液蛋白质的阴阳性结果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的结果、两组患者的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所得的的数据均统一使用计算机软件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23.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的形式表示,并采用χ2检验 ,当P<0.05,即可证实该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0例糖尿病患者两种检测方式尿液蛋白质的阴阳性结果
50例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尿蛋白,Pr-为30例,Pr±11例、Pr+为5例。Pr++为4例。尿微量蛋白的检测结果:尿微量蛋白大于31mg/L,即可归为阳性,测定发现阴性有12例,阳性38例。采用试纸袋Pr-的30例患者中,18例为mAIB、12例为阴性。见表1。
2.2 30例健康体检者的结果
30例健康体检者尿常规显示均为阴性,采用胶体金法进行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小于31mg/L,且全部为阴性,血红糖蛋白的含量平均值为(5.92±0.80)%。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
糖尿病组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均比健康体检组理想,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的发病和人们的饮食结构息息相关,近几年随着人们经济能力的增加和饮食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在不断的增加,临床对于糖尿病暂时没有根治的方式,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服药,且糖尿病的并发症也比较多,其中早期肾损伤作为其中的一种[5],倘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在后期治疗的难度也较大。临床采用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的诊断较多,尿蛋白一般存在尿蛋白为阴性的患者中,因肾小球过滤屏障受损,尿蛋白无法通过,就会出现尿液中的蛋白含量较高,倘若采用传统的检测方式,因早期肾损伤尿蛋白的浓度不会太高,常常会出现漏诊的情况,就会耽误病情的治疗。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较难治愈的并发症,早期因为肾小球损伤造成,使用尿蛋白试纸带法,若检出尿蛋白浓度小于200mg/L即为阴性,正常人也会排出极少的的白蛋白,早期患者的肾损伤中白蛋白浓度升高,升高后浓度的水平较低,所以不容易被发现。但是糖尿病的患者一旦确诊存在蛋白尿,可以采用病理组织进行检测,了解系膜基质是否存在结节性病变或者是增加的情况,一旦被检测出需要尽早的进行治疗。同时糖尿病患者长期的血糖控制的精准指标为糖化血红蛋白[6],能够如实的反馈患者1~3个月内血糖的水平,在临床上为了更为精准的进行病情的判定,可将尿微量白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联合检查,能够准确的检测病情的变化、血糖控制,肾病的筛查等,且取材比较方便,实验结果也较为准确,能够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7-8]。
综合以上结论,糖尿病患者应用常规的检测不能够及早和准确的判定肾损伤,而尿微量蛋白作为肾脏早期损伤的主要标志,能准确判定和早期预防肾损伤,在临床上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查,临床诊断准确率更高。
参考文献
[1]刘国娣.尿蛋白分析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7,9(3):159-162.
[2]邓海云,薛金方.尿常规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糖尿病天地,2020,17(3):148-148.
[3]吴学海.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使用尿常规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8):32-33.
[4]张镓,胡方兴.尿常规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7):129,131.
[5]柏金华.用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法诊断糖尿病所致早期肾损伤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4):178-179.
[6]张兴莲.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5):811-813.
[7]谢国强.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尿微量白蛋白三联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0):37-38.
[8]赵丹华.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尿微量白蛋白三联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5):2828-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