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妍 张帆 刘俊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影响因素; 综述; 展望
【中图分类号】 F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1)15-0060-05
一、引言
近几年来,企业环境污染、食品及生产安全、假疫苗等事件使得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关注度持续升温。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局限于物质文化生活的满足,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具体到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则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通过公开披露社会责任报告这一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反映企业履责情况,而且是企业与利益相关各方进行直接、有效沟通的重要工具。以和讯网公布的2019年度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评测结果为例,在评测的3 807家上市公司中,得分最高的澜起科技(48.87分),得分最低的天津松江(-17.21分),两者相距甚远;得分在40分以上的只有4家,仅占评测总数的千分之一。可见,目前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总体披露水平偏低,个体之间披露水平参差不齐,披露状况不容乐观。因此,理论界围绕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因素,以提升其披露意愿和水平为目的而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本文期望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归纳和总结,提出值得未来深入了解和详细研究的方向,为今后拓展和深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些许参考和有益借鉴。
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在探讨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因素时,国内外学者从公司特征、制度环境延伸到高管个体特征,展开了多层次、多维度的规范和实证研究,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且存在观点不一致的情形。本文将按照公司财务特征、公司治理特征、制度环境和高管个体特征这一顺序进行分点阐述。
(一)公司财务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目前文献在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这两个财务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关系方面基本达成一致。Knox等[ 1 ]、沈洪涛[ 2 ]、马连福和赵颖[ 3 ]认为公司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正相关,源于规模大的公司为了在社会公众面前保持良好形象,会更愿意积极地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Ruf等[ 4 ]、沈洪涛[ 2 ]、马连福和赵颖[ 3 ]指出盈利能力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正相关,因为盈利能力好的公司不仅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强,而且将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传递给利益相关者的愿望强烈,所以会披露更为充分的社会责任信息。沈洪涛[ 2 ]以我国A股上市的石化塑胶行业公司为样本,对财务杠杆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关系展开研究,经验分析后发现财务杠杆不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这可能与我国上市公司在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时忽视公司风险有关。
(二)公司治理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以往研究主要从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高管层治理方面探讨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关系。学者在公司治理整体水平越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这一观点上达成了共识。
现有研究赞同政府或国有控股相比非国有控股企业而言,倾向于披露更多的社会责任信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更高[ 5-6 ]。国有控股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过程中,还承载了更多的社会期望和社会义务,如支持政府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保护资源环境等,而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行为本身的成本和效益关注较少,因此有更强的动机去披露企业社会责任的完成情况。在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方面,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可能存在正负两方面效应:一方面,股权越集中,大股东更有能力和积极性监督管理层,减少管理者的败德和机会主义行为,改善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从而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 7 ];另一方面,股权越集中,越可能导致控股股东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侵占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之间负相关[ 8-9 ]。
在董事会治理方面,研究热点首先聚焦在董事会的若干基本特征如何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马连福和赵颖[ 3 ]、Khan等[ 10 ]认为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独立董事比例的高低均不会显著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其次,有关董事会关系网络的研究也逐步受到重视。董事可能在多个不同公司任职,由于多个董事头衔,其所任职的不同董事会之间互相关聯,形成了董事关系网络。Hashim和Rahman[ 11 ]认为董事会主席同时在其他公司任职董事,说明其拥有更强的信息优势和声誉,直接影响到公司信息披露决策,并进一步指出连锁董事的比例越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越高。如果连锁董事在目标公司任执行董事或目标公司和连锁公司属于同一地域时,两者的正向关系更为显著[ 12 ]。
高管薪酬是企业股东和高管之间重要的契约,是协调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利益的关键手段,成为高管层治理研究的重点。薪酬结构包括工资、奖金和股票期权等,对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重要影响[ 13-14 ]。郑冠群等[ 15 ]以2009—2011年我国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经验分析显示高管层股权激励和薪酬水平会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李强和朱杨慧[ 16 ]进一步细化到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认为高管薪酬激励负向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高管股权激励正向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
(三)制度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制度是整个社会的博弈规则,用来制约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大方面。制度环境是一个不可低估的外部力量,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1.正式制度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正式制度有着明确的条文表述,主要依靠国家机关、权威机构的强制力量来保证实施,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或规章等。目前探究环境方面法律法规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影响的文献较多,如Zeng等[ 17 ]、李强和朱杨慧[ 16 ]。他们认为,一系列与环境信息披露有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及实施,显著影响了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和维持规制的合法性。杨汉明和吴丹红[ 18 ]指出政府颁布的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现了政府部门的态度取向,对推动我国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非正式制度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主要依靠人们自觉、自发遵守和道德的约束力来执行,如价值观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道德伦理、意识形态等。辛杰[ 19 ]认为文化传统在非正式制度中位居核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管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基础和价值观,从而塑造了不同责任文化禀赋的高管。在探讨文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时,学者大都采用规范分析法研究国家(地区)文化传统或差异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19-20 ],而实证分析一个国家中各个地区的文化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的文献屈指可数。毕茜等[ 21 ]认为浓厚的文化氛围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张婷婷[ 22 ]利用学者计算的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文化得分,经验分析后发现在权力差距接受程度越低、对性别平等的重视程度越高、绩效导向程度越低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动机越强、质量越高。
(四)高管个体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高阶理论认为由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高管无法对企业所有方面均有全面的认识,此时高管的个体特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影响企业的战略选择,并最终影响企业行为。学者基于此理论,围绕高管的人口统计特征、政治关联方面展开了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的研究。
1.高管人口统计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张正勇和吉利[ 23 ]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企业家学历、年龄、社会声誉会正向显著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囿于研究样本选择的不同,有的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王士红[ 24 ]以2009—2014年我国强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高管团队的年龄、教育水平、平均任职年限这三个特征中,前两个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不显著,而第三个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除此之外,女性高管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公司女性高管比例越高,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回应越迅速,不仅提升了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而且正向显著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 24-25 ]。但张国清和肖华[ 26 ]细化到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概率和质量,经验分析后得出了相反的观点,认为女性董事长、女性CEO、所有高管中女性的比例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概率和质量都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拥有海外背景的管理者不仅备受我国内地企业的青睐,而且在我国企业中也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高管的海外背景不仅是一个重要的个体特征,而且是人生重要的历练和洗礼阶段,会影响他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基础和价值观,进而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实践[ 27 ]。蒋尧明和赖妍[ 28 ]、赖妍等[ 29 ]认为拥有海外背景高管人数越多、占比越重的企业,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越高。
2.高管政治关联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政治关联是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观点已基本得到现有文献的认同和支持。王成方等[ 30 ]区分了产权性质后发现,相较于政治关联的国有控股企业而言,政治关联的非国有控股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概率更高。罗双发等[ 31 ]对政治关联进行了详细分类,分为政府官员和代表委员两类,实证揭示出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促进作用更显著。陈浩等[ 32 ]将政治关联分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两级政府政治关联三类,发现拥有中央政府政治关联的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可能性和报告质量均较高;拥有地方政府政治关联的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可能性和报告质量均较低;同时拥有两级政府政治关联的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可能性较高,但报告质量较低。贺云龙和肖铭玥[ 33 ]认为政治关联负向显著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引入媒体报道这一中介变量后,削弱了两者间的负向关系。
三、文献评述
通过对近几年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文献的总结,笔者发现,学者已逐步转向基于高管个体特征视角的实证研究,从高管的年龄、性别、学历、任期、社会声誉、政治关联等方面分析检验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关系。这些文献基于高阶理论,将高管团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年龄、性别、任期、教育或职业背景等)作为高管认知的代理变量,强调其在企业战略决策中的重要性,但以上研究仍然局限在“高管个体特征→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这一简单的研究思路和因果关系上,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鮮有文献分析高管个体特征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作用机制,Lawrence[ 34 ]认为用可观测的人口统计特征代替心理特征,忽视了驱动高管行为的真实心理和社会过程,未对高管特征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进行具体阐释,这就是高阶理论中著名的“黑匣子”问题。Hambrick也意识到这一问题,在2007年发表的《高阶理论:一个更新》一文中指出,高管团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是高管团队的客观属性,直接分析客观属性对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中间跨越了高管团队的心理及认知因素,不能有效解释高管团队特征对企业战略决策发生作用的内在机理。
第二,鲜有文献挖掘高管个体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两者关系间可能存在的调节变量。要理解高管的决策行为,只了解高管的个体特征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了解高管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对环境的理解[ 35 ]。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地区受地形和气候、语言、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文化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在我国内部的政治体制、法律制度、经济环境等宏观背景相同或基本相似的前提下聚焦区域文化,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跨国文化研究中遗漏变量的问题,对揭示区域文化发挥的作用将更具说服力。此外,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不同,面临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发展需求也各有特点,这会导致企业做出不同的战略决策。可见,区域文化、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等都会对两者关系产生影响。
四、未来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且结论不尽相同。整体而言,以往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文献,多以公司特征、制度环境为主。近几年来,学者逐步转向基于高管个体特征视角的实证研究,着眼于该视角,未来仍有一些有价值的话题值得后续深入了解和详细研究。
第一,未来可在高阶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注意力基础观,有效揭示高管个体特征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作用渠道。以往文献仅停留在“高管个体特征→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简单的因果关系探讨中,未探究高管个体特征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作用渠道。Lawrence[ 34 ]认为高阶理论只关注高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企业战略选择和绩效的关系,而忽视了高管对企业战略选择和绩效作用的心理及社会过程,存在“黑匣子”问题没有解决。为了解决高阶理论遗留的“黑匣子”问题,Ocasio[ 35 ]提出了注意力基础观,认为高管团队的注意力是高管团队认知的一个重要反映,决策的结果取决于高管团队将自己有限的注意力配置在哪些议题或答案上,其中高管团队特征是影响高管团队注意力配置的关键因素。因此,未来可以将高阶理论与注意力基础观相结合,揭示高管个体特征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在作用机制。
第二,未来可以选择区域文化研究其在高管个体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发挥的调节作用。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基于市场经济的正式规则尚未完全确立,法律执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几千年传承、沿袭下来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等非正式制度却具有更为深刻、广泛的影响力。因此,对我国而言,基于文化、习俗、惯例这类非正式制度视角解释企业行为,可能比从法律、管制等正式制度视角解释企业行为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文化是非正式制度研究的主要落脚点,是非正式制度的重要表现形式。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受地形和气候、语言、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文化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因此,探讨区域文化如何调节高管个体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值得未来深入研究的一个方向。
第三,未来可以引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高管个体特征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决策的差异影响。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其发展速度较快,虽然有着扩大规模的需要以及较多的投资机会,但现金流、人才储备均较为匮乏。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其增速明显放缓,所在的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更为激烈和残酷。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市场份额逐渐萎缩,产品失去竞争力,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那么一个自然的逻辑,当企业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时,高管个體特征将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意愿和质量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未来值得研究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 KNOX S,MAKLAN S,FRENCH P.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exploring stakeholder relationships and programme reporting across leading FTSE companies[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5,61(1):7-28.
[2] 沈洪涛.公司特征与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3):9-16,93.
[3] 马连福,赵颖.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7(3):4-9.
[4] RUF B M,MURALIDHAR K,BROWN R M,et al.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 in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a stakeholder theory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1,32(2):143-156.
[5] GHAZALI N A M.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disclosure:some Malaysian evidence[J].Corporate Governance: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in Society,2007,7(3):251-266.
[6] 尹开国,汪莹莹,刘小芹.产权性质、管理层持股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9):114-120.
[7] XIAO H F,YUAN J G.Ownership structure, board composition and corporate voluntary disclosure:evidence from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J].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2007,22(6):604-619.
[8] 张正勇,吉利,毛洪涛.公司治理影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经验证据[J].经济经纬,2012(6):107-111.
[9] 坚瑞,戴春晓.股权结构特征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J].科学决策,2020(4):41-56.
[10] KHAN A,MUTTAKIN M B,SIDDIQUI J.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disclosures: evidence from an emerging economy[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3,114(2):207-223.
[11] HASHIM H A,RAHMAN M S.A multiple board appointments: are directors effectiv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2011,2(17):136-144.
[12] 韩洁,田高良,李留闯.连锁董事与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基于组织间模仿视角[J].管理科学,2015(1):18-31.
[13] MAHONEY L S,THORN L.An examin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a Canadian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6,69(2):149-162.
[14] 苏然.CEO背景特征、CEO薪酬与企业自愿性社会责任[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6(11):76-88.
[15] 郑冠群,宋林,郝渊晓.高管层特征?策略性行为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J].经济经纬,2015,32(2):111-116.
[16] 李强,朱杨慧.外部压力、公司治理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基于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经济与管理,2014(3):68-73.
[17] ZENG S X,XU X D,YIN H T,et al. Factors that drive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in voluntary disclosure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2,109(3):309-321.
[18] 杨汉明,吴丹红.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制度动因及路径选择:基于“制度同形”的分析框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1):55-62,159.
[19] 辛杰.儒家义利观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J].企业研究,2010(21):58-60.
[20] VARGAS VILLAMIZAR O H,NOGUERA M, JOSE J,et al.Understanding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national culture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the case of Sweden[J].Pensamiento & Gestión,2015,38:1-15.
[21] 畢茜,顾立盟,张济建.传统文化、环境制度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J].会计研究,2015(3):12-19,94.
[22] 张婷婷.区域文化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1):31-39,80.
[23] 张正勇,吉利.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经验证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4):131-138.
[24] 王士红.所有权性质、高管背景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J].会计研究,2016(11):53-60,96.
[25] 黄荷暑,周泽将.女性高管?信任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基于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4):30-39.
[26] 张国清,肖华.高管特征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基于制度理论的经验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84-95.
[27] 文雯,宋建波.高管海外背景与企业社会责任[J].管理科学,2017(2):119-131.
[28] 蒋尧明,赖妍.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基于任职地区规制压力的调节作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41(1):70-86.
[29] 赖妍,杨玲,张红.高管海外背景、权力距离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J].会计之友,2020(6):58-64.
[30] 王成方,林慧,于富生.政治关联、政府干预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2):72-82.
[31] 罗双发,欧晓明,赖艳.政治关联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基于CSR信息披露质量前100名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10-116.
[32] 陈浩,刘春林,鲁悦.政治关联与社会责任报告披露[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40(4):75-85.
[33] 贺云龙,肖铭玥.政治关联、媒体报道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来自沪深A股数据的实证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71(2):93-102.
[34] LAWRENCE B S.Perspective-the black box of organizational demography[J].Organization Science,1997,8(1):1-22.
[35] OCASIO W.Towards an attention-based view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S1):187-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