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武
摘 要:基于差异化的高中数学教学是素质教育改革的一种良好体现。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思维方式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的迫切要求。而实施差异化教学,则能够促进学生开展良好的自我实践和探索活动,并在此过程中有效完成学习任务。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差异化学习模式下均能探寻到数学学习的趣味,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自主性。文章以高中数学教学现状为出发点,探讨了实施差异化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并对差异化高中数学教学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差异化;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1-01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1.069
高中数学学习具有极大的难度,这种难度不仅体现在知识点的理解层面上,也体现在学生的运算水平上,所以教师应注重培养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等。而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思维水平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教师不能正视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就会严重影响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不利于高中数学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高中生面临高考的压力,且高中阶段需要学习的学科较多,学生的学习时间尤为紧张,学习负担和压力不断加剧。而对于教师来说,为促进高中学生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往往会通过直接性讲述的教学方式向學生灌输大量的数学知识,殊不知这种教学方式非但不利于强化学生记忆与吸收数学知识,甚至会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而不愿配合教师开展教学工作,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再者,在高中数学课堂之中,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学生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这也会导致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无法有效提高。
高中数学学习的难度较大,而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因其数学学习的基础较为薄弱,自身学习能力有限,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也不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所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感到十分吃力,因而这部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在课堂学习中很难跟上教师的课堂节奏,学习主动性也不强,不能有效地理解教学重难点等[1]。而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也未能重视这类学生的这一情况,对全体学生均采用相同的教学策略,导致一部分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甚至导致学生之间在数学学习层面上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难以切实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强调教师教学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这无疑会影响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
二、实施差异化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差异化教学主要指的是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之中,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天赋等差异开展与组织的具有层次性的一种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求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以不断提高各层级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有所提升。差异化教学强调因材施教,要求教师明确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并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才能够做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进行有效的知识学习,扬长避短,推动学生获得总体性、全面性的进步。
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务必要积极实施差异化教学模式,一方面应主动了解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因素,如学习差异、能力差异、思维差异等。另一方面还应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来制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案,以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够充分学习与掌握数学知识。由此可见,基于差异化的高中数学教学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务必要予以重视。
三、基于差异化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定位学生之间的差异化
教师需将差异化理念贯彻到整个数学教学体系中。首先应定位学生之间的差异,这主要是指教师必须要切实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如果教师不能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化状况,在数学教学时就难以充分地实施因材施教教学方案。而对于此环节来说,不少教师却时常会忽略。了解学生之间所具备的差异性的方式有许多,如通过考试的方式去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以谈话或是走访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要求以及兴趣等,还可以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数学学习所遇到的共性困难或是差异性困难,以及学生在学习阶段所存在的心理障碍等,这样教师才能够做到全面了解不同学生的真实情况,努力做到定位学生之间的差异化。这样,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才能够对此做到了然于心,更为细致且全面地开展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均能够有效学习数学知识,从而保障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搭配互补,合作学习
在运用差异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让学生之间进行搭配互补,合作学习也是贯彻差异化教学理念的一种良好途径。而搭配得科学与否,则会对最终的教学成效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务必要对全体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有效的划分,明确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便做到搭配互补,让学生在小组内能够进行良好的合作学习。在以往进行分组时,教师往往会将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学困生分别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小组,这种分组方式虽说具备一定的激励性作用,但是在整个教学期间会对学困生产生较强的心理压力,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应运用优势互补的方式来加以分组。比如,教师在各个小组之中应搭配不同层次的学生,如既有优等生,也有中等生,还有学困生,这样既符合优势互补这一原则[2],也有利于保障小组成员在认知能力、性别以及兴趣的诸多层面实施科学性配置,让小组和小组间能够形成一种平等竞争的关系。更为关键的是,这种分组形式能够防止损伤到学困生的自尊心,让其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自身的作用,从而促进小组内成员获得共同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