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

2021-08-09 10:23董静
重庆行政 2021年3期
关键词:师德师师德高校教师

董静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代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1]科学、有效、合理的体制机制是保障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基础,是提升高校教师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教师日常晋升的评价标准。当前,我国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整体呈现良好态势,绝大多数教师在提升业务素养的同时,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甘于奉献、爱岗敬业、严于律己、教书育人、关爱学生,赢得了学生的肯定,受到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难题,如理想信念动摇、敬业精神下滑、教学目的功利化、师生关系庸俗,等等。对暴露出来的师德师风问题,要高度重视、及时解决。

一、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导向机制构建

新时代,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教师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把言传与身教统一起来,把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统一起来,把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关联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教师队伍,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好教师,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保障。

(一)引领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信念

加强师德教育培训是提升高校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各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了解教师思想动态和学习诉求,建设信息化学习平台,健全师德教育学习培训制度,加强师德修养教育,依托国内高水平高校教师培训基地,统筹党校(行政学院)的教育资源,定期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灵活运用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培训班、读书班等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精心组织新进教师入职培训、新上岗研究生导师培训、处科级干部培训、青年干部教师理论学习等各类培训,以师德师风报告、论坛、征文、演讲、讲座等系列活动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师风系列活动,将师德教育摆在教师培养首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教育思想学习研究,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主线,将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红色教育、廉洁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纳入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课程内容体系,大力普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系统宣讲《教师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中有关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要求,将师德建设作为培训研修的必修专题。将师德教育摆在教师培养和发展的首位,将师德教育作为优秀教师团队培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领军人物培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努力构建岗前职后相贯通、学习实践相结合的师德教育体系,增强师德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激发广大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不断提高师德教育效果,造就一支师德高尚、师风优良的教师队伍。

(二)强化师德宣传,培育重德养德良好风尚

将培育良好的师德师风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坚持师德师风宣传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将师德师风宣传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以及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自身修养,弘扬高尚师德要把握师德建设的舆论导向,挖掘和提炼学校师德师风先进典范,培育师德建设品牌项目,精心策划“师德建设月”主题宣传活动,开展“师德标兵”“我最喜爱的老师”“优秀模范教师”“最美校园人物”等评选活动,注重发现典型,培育典型,宣传典型,充分利用教师节、校庆日等重大节庆日,综合运用授予荣誉、专题研讨、事迹报告、媒体宣传、文艺创作等手段,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及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形式,组织教师队伍中“时代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国家教学名师”“最美教师”等先进典型,开展师德宣讲,讲好师德师风故事,集中宣传优秀教师的典型先进事迹,大力宣传新时代广大教师阳光美丽、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改革创新的新形象,树立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强化师德典型引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努力营造崇尚师德、争创师德典型的良好舆论环境和校园氛围,做到校校有典型,榜样在身边,弘扬主旋律,增强正能量。

二、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监评机制构建

高校应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用奖惩、职称评聘的重要指标,把师德师风建设贯穿到日常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中来,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完善师德师风监督评价机制,对教师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评判,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档案,对于师德师风考核优秀者,学校要树立典型、予以奖励,并在教师中广泛宣传,引导更多教师向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学习;对于考核不合格者,要在教师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獎励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

(一)加强师德监督,强化师德师风刚性约束

科学有效、公正严明的师德师风监督是提升高校教师师德水平的重要手段。师德师风监督主要是对高校教师主体的师德状况以及与师德师风有关的教学行为、师德表现加强跟踪、督促和制约。加强师德监督,首先,要制定监督的标准,使师德师风监督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紧密相连、相互制约、协调运转,各学校和教师要认真对照师德师风建设标准开展自我查找,列举问题清单,形成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其次,要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督主体,构建“主管监督、党组织监督、同行监督、家长监督、学生监督、社会组织监督”的监督网络,触动教师规范师德行为、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态度、提升教学质量。再次,高校要专门成立对教师师德师风进行监督的领导小组,实行小组成员不定期轮换制度,并接受全体教师的监督。通过领导听课、教学督导、教师互评、学生评教等形式对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师德遵守、教书育人等进行调研与监督。最后,要通过设立举报邮箱、举报电话、师德监督网站等灵活多样的监督形式,在校园显眼位置公示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举报电话、邮箱等信息,确保监督渠道的畅通,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全面监督,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监督网络体系和高校师德监督机制,依法依规接受监督举报,对人民群众反映和检举的师德师风问题要开展专项督导、严肃查处、严惩不贷。

(二)优化师德评价,有效防止师德失范行为

科学、合理的师德师风评价方法和评价机制不仅能激励教师提升道德修养,约束教师的言行举止,还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的工作作为、教学效率。对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的评价,要正视其评价导向不明、评价内容不足、评价方法陈旧、评价范围狭窄、评价形式空洞等不足,坚持以客观、辩证的态度,从认识层面、价值层面和操作层面加深对师德评价的认知,在评价标准、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强化制度建设,构建符合社会发展主流趨势、遵循教育客观规律的高校教师师德师风评价的制度化体系。

对教师师德师风评价应以事实为依据,从多维度出发,坚持多主体多元评价,评价的主体不仅包括教育界的专家、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还要吸纳其他行业专家,同时邀请家长和社会其他组织参与到高校师德师风的评价队伍中来,坚持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对高校教师在政治素养、学术道德、品德行为、教学质量、育人实效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加以评定,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并强化师德师风评价对教师观念、态度和行为的约束和激励作用,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校以及教师本人,并纳入教师成长档案,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评优、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绩效考核、科研和人才项目申请等的重要参考。

三、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奖惩机制构建

新时代,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要积极探索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的双向管理机制,将教师的师德表现与教师聘用、评优、晋职、绩效等紧密挂钩,对有违反师德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当前,要建立教师职业行为清单,深化高校队伍建设,为教师教书育人提供行为遵循和方向指引,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努力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依据《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从维护教师依法执教的职业权利,从政治立场、教育教学、情感育人、廉洁从教、敬业奉献等方面,制定具体可行的师德师风行为正面负面清单,明确教师管理学生的合法职权。以教育部规定的“七条红线”为依据,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学术道德、廉洁从教、生活作风等方面作出行为限制,严肃查处师德失范行为,强化师德师风的治理水平和监督能力。

(一)注重师德激励,引导教师提升精神境界

在师德激励方面,首先要凸显师德师风在高校教师评价中的地位,将师德师风置于和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将高校教师师德表现作为职称评聘、评奖评优、职务晋升、培训进修、年度考核的首要条件。在相同条件下,师德优秀的教师,在教师职务(职称)晋升和岗位聘用、研究生招生资格审核、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领军人物选培、各类高层次人才培育等环节中优先考虑。其次,要建立健全师德物质奖励制度,要对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并在岗位津贴、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必要奖励和政策倾斜,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民间组织对师德优秀的高校教师出资奖励,或通过依法成立基金、设立项目等方式对政治坚定、品德高尚、能力突出、人格健全的高校教师予以奖励激励,关心这部分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着力解决他们在培训、进修、访学和攻读学位等方面遇到的现实问题,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努力为教师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真正推动师德建设健康发展。最后,加大对师德优秀教师的精神奖励。大力选树师德典型,继续设立教师“金讲台奖”,继续开展“最受学生欢迎的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情暖校园人物”“校园先锋”等师德典型的评选,挖掘出师德优秀的典型代表,善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新媒体形式,传递教师正能量,生动展现当代高校教师的精神风貌,激发教师强化师德修为的积极性,增强其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场馆以及历史文化古迹和革命纪念馆(地)等对优秀教师实行“教师优先”的待遇。

(二)严格师德惩处,发挥制度规范约束功能

建立健全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对教师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严格实行高校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于存在与党中央背道而驰、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在科学研究中弄虚作假,学术不端;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以及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等财物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依规依纪给予组织处理或处分。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等;情节较重的,应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撤销教师资格,对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有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教师所在院(系)行政主要负责人和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师德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所在单位教师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监管不力、处置不力、方式不当,已作出的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决定落实不到位,师德失范行为整改不彻底,因师德失范行为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依据有关规定视情节轻重采取约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等方式进行问责,追究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建立师德失范曝光平台和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健全师德违规通报制度,对师德问题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复,有错必纠,坚决查处顶风违纪的行为,及时通报典型案件,并督促责任单位及时处理整改。通过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加以震慑和警戒,营造师德建设的强大舆论氛围,鼓励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控制,严守道德约束,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和知识水平,以期逐步达到“慎独”的崇高境界。

四、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保障机制构建

目前,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保障机制不够健全,不少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信息渠道不畅通,缺乏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信息收集规范系统,各部门缺乏整体联动,职能部门管理权限不明确,高校教师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因此,学校通过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领导体制,建立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协同机制,完善教师主体权益保障机制,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长效的保障机制,增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效性和保障性。

(一)健全師德师风建设领导体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特别强调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新时代,发展教育事业,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要压实党委责任,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落实党组织书记、校长第一责任人职责,明确院(系)党组织主要负责人、院(系)行政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师德建设的直接领导责任。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师德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来抓,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特色实践活动纳入“支部主题党日”,实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以党建凝心聚力,抓好教师党支部建设,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水平。

(二)建立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协同机制

各高校要成立师德建设工作委员会或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建立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党委宣传部主抓,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纪委监察处、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研究生院、科技处、人事处、工会等部门分工负责,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完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总体规划、制度建设、组织落实和检查通报等工作,对学生和社会反映的师德师风突出问题,强化各地各部门的领导责任,查找原因,及时研究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

(三)完善教师主体权益保障机制

全社会要树立“尊师重教”的理念,注重人文关怀,根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和高等学校章程,明确并落实教师在高校办学中的主体地位,健全教师主体权益保障机制,营造公平正义、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依法完善教师参与治校治学机制,尊重高校教师的主体地位,保障高校教师在干部选拔任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学术评价和各种评优选拔活动中所拥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营造公平公正、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充分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保障教师依法行使学术权利和学业评定权利。保护教师正当的申辩、申诉权利,依法建立教师权益保护机制,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健全教师发展制度,构建完整的职业发展体系,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培训、开展学术交流合作。

五、结语

新时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关系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关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培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对更优质教育资源的美好期待。新时代,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刻认识到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面临的严峻挑战、存在的突出问题,认识到强化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以增强理论学习涵养师德师风为切入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从内容、形式、手段、方法等方面探索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整合资源、协同联动、统筹推进,全员参与、全面动员、全方位推进,提升高校教师的核心素养,加大高校教师的日常监督,保护合法权益,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的高校教师队伍,不断提升师德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基金项目:2020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扬州大学)开放课题(项目编号:YDKFYB2020110),2019年度扬州大学工会工作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9YB13),2019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9SJA1811),2020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项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20ZD005)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人民出版社,2017:46.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人民出版社,2017:20.

作 者: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研究员

责任编辑:粟 超

猜你喜欢
师德师师德高校教师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如何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