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的英语阅读课程建设与改革

2021-08-09 16:39张义杜艳娇
校园英语·下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英语阅读课程改革课程思政

张义 杜艳娇

【摘要】为了强化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能力,并使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三观、塑造健全的人格、能以语言作为桥梁传播中国文化,笔者所在院校尝试基于课程思政理念进行英语阅读课程的建设与改革。通过确定建设目标,探讨建设路径,从理论与实践层面验证英语阅读课程思政化的可行性。多维度的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也能够拓宽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

【关键词】课程思政;英语阅读;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张义(1987.07-),女,安徽芜湖人,燕京理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研究;杜艳娇(1982.04-),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燕京理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翻译研究。

【基金项目】燕京理工学院校级项目“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雅思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20YITSRF207)。河北省教育厅2019年普通本科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国际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优化策略研究——以燕京理工学院‘海外升硕项目为例”(项目编号:2019YYJG091)。

一、引言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发展等五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更着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目标。

英语阅读课程隶属大学英语课程群,是高等学校外语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是学生积累英语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拓宽国际视野的重要媒介。英语阅读课程思政化的建设与改革,不仅可以从理论与实践层面验证英语类课程思政化的可行性,也可拓展课程思政的维度与宽度。

二、建设目标

我校英语阅读课程面向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大一、大二两学年,四学期。每学期共计16个教学周,周学时2,每学期总学时为32学时。作为大学人文教育的一部分,英语阅读课程具有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语言目标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阅读课程思政化建设旨在完成课程建设理念的提升、课程内容设置的优化以及课程成果的建成三个目标:

1.课程建设理念的提升。思政化的阅读课程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应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应阐述英语知识背后的逻辑、精神、价值,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有效地传达给学生。

2.课程内容设置的优化。思政化的阅读课程从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提升三个方面深入挖掘阅读课本中富有人文内涵和课程思政的语言内容,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育人点,探究课程思政理念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的可行性。在依托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加入时政素材、采用多媒体、线上资源及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等途径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以此推动课程思政的现代化、专业化、精细化和多样化。

3.课程成果的建成。提供具有一定显示度的英语阅读课程思政改革成果,制作一定数量的体现“课程思政”核心要义的教学微视频。同时,鼓励学生分享具有正能量的微视频。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深度融合、双重思政,提高学生英语技能,增强学生的课程认同感,让英语学习更具有内涵。

三、建设路径

1.形成以价值引领为导向的阅读课程思政模块。对现有阅读教材进行深度地思政探索,并对可融入的价值观培养进行系统梳理,试图打破传统的以课本目录为脉络的授课方式,改为以价值观如学生的文化观、科技观、道德观等培养为导向的课程脉络体系。

教师通过整合阅读教程的单元话题,确定了自我认知、文化自信、国家意识及国际视野四大模块,并对每个模块进行细化,如自我认知模块细化为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奋发向上、与人为善等若干子版块。通过系统梳理阅读教程各个单元及其子部分的思政因素,确定其所属模块,并通过课程思政化的设计,突出“不忘初心,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价值引领为导向的阅读课程思政模块通过“课程思政”理念的探究与融入,实现了阅读课程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三者统一。

2.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在进行课程全方位教学设计时,教师全面分析、收集及整理了四册阅读教程各单元的思政元素,梳理提炼出语言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进行“融入式”设计。通过整合阅读教程的单元话题,对现有阅读教材中的部分文章进行课程思政理念融入的探究,筛选出相关思政元素,并进行内容设计,形成较为典型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以第二册教程中的科学技术单元为例。教师首先确定本单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技观的思政目标,并通过思政化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尊重科技、适应科技并合理利用科技造福人类,树立生而为人的人格自信。本单元两学时的思政教学设计如下:

在进行单元学习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韩国棋手李世石的退役采访。采访中,李世石表示退役的真实原因是因为多次被AlphaGo打败,让他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对人类棋手的信心。因为眼前这个强大的机器人敌人似乎是不可战胜的,人类的智慧在它面前显得太微不足道。另外,他也失去了对围棋的信心。一直以来,他都被告知围棋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美,但是AlphaGo的出现,似乎降低了围棋的艺术美,让它沦为了一种纯粹的算术比赛。教师基于视频内容设置两个问题:(1)你怎样看待李世石对AlphaGo的评价?(2)人类应该如何面对由我们创造出来却似乎比我们更强大的科学技术?教师可以通过呈现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话题,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这些话题的实用性和挑战性,为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墊。

课上,学生就教师布置的视频任务进行展示,教师就学生展示情况组织生生互评与师生评价。之后,教师通过“科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这样简单易回应的话题打开话匣子,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话题之中,进而引导学生对于科技快速发展的利弊展开深入谈论,畅谈自己的观点态度,反驳相悖的观点。之后,教师引出单元阅读文章,布置学生速读文章,完成课后选择题。此部分主要考查学生速读和扫读文章及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教师利用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找出问题答案,从而理解课文结构、写作思路及主旨大意。通过文章结构讲解,完成课文summary的构思与展示。并对课文中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如Atomic Age, Space Age, intensive agriculture等进行扩展和讲解。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文章具体内容,帮助学生更深层地理解科技的发展,引导学生学会以辩证的眼光看待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强大”并不折射人类的“弱小”,人们要保持生而为人的自信,学会与科技合作。

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围绕课前所看视频,基于单元所学词汇和表达,就“如果你是李世石,你会退役吗?”这一话题,书写作文一篇。此任务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了解学生在单元学习结束后,对科技发展持何种态度。

本单元教学设计通过对科技话题由浅入深的练习,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可操作性,达到提升学生语言自信的工具性目标。同时,通过重塑教学目标,梳理教学过程,将英语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元素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

3.实现“双线”融合教学。根据2020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要求,各高校需顺应信息化技术发展潮流,把握好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发展趋势,革新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手段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后疫情”时代,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各种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为了解决现实困难十分有必要探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

可以對阅读教材及相关补充材料进行完整的课程思政探究。通过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明确以及教学方法的丰富,优化教学设计,形成优秀的教学案例并制作成微课视频上传至在线平台,供学生课下学习。可以将学生优秀的课堂展示作品进行录制,并共享至在线平台,供师生评鉴。线上平台的利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桎梏,为学生的泛在式学习提供可能。

同时,我们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分析并解决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英语阅读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线上线下课程定位与目标、线上线下课时分配及衔接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实现高校的英语“双线”融合教学,由单一的课堂讲授,变为线上线下的多元互动。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功能及第三课堂的微课等教育资源,深化育人理念,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

4.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英语阅读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通过完善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的顶层设计和实践策略,对英语阅读课程进行深度的思政探究,从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教学的构成要素出发,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英语阅读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并通过教学实践,对构建的教学体系进行评价与优化。

(1)在教学目标方面,教师的教学设计既要强调语言目标的实现,也要突出育人目标的达成。例如,在第一册教程《人生选择》单元,教材选取了一篇关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人生选择的文章。教师通过阅读教程和阅读练习,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人生选择的相关表达,使学生能从宏观上阐述人生中充满了各种选择及做出选择所可能承担的相关后果;另一方面,教师通过PPT和视频内容将新冠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抗疫故事等思政育人元素,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家国情怀、奉献精神等要素融入课程之中,提升课程的思政实效,让学生体会生死时刻医护人员的人生抉择。

(2)在教学评价方面,英语阅读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通过构建科学、多元、高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确保精准教学的顺利推进。评价过程中师生同时参与,互相分工,让学生相应进行同行评议,注重培养他们的分析与论证能力;此评价过程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在纠错中更深入地辨别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进而体会中英文化的异同。

四、建设成果

1.验证了英语阅读课程思政化的可行性。英语阅读课程思政化的建设与改革,验证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化的可行性,课程思政可以成为大学英语全新的生长点。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与探究,实现了英语阅读课程在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三者统一。多维度的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也能够拓宽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

2.实现了阅读课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重目标。思政化的英语阅读课程实现了线上和线下深度融合、双重思政,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技能,增强了学生的课程认同感,让英语学习更具有内涵。在丰富英语教学内涵的同时,通过融入思政理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际意识,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同时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

参考文献:

[1]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 2017(Z3):11-14.

[2]黄佰宏.“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20(4):466-472.

[3]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孔标.“大思政”格局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落实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3):179-182.

[5]李平.大学英语课程向课程思政拓展的可行性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8(10):137-140.

猜你喜欢
英语阅读课程改革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初探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低年级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