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菊利
王旭東指出,“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以整个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就免不了社会各种相互知识的联系和渗透。”[1]历史学综合性的特点不仅决定了其囊括的知识包罗万象,也使得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来改进历史教学成为可能。自上世纪后半叶以来,历史学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已日益显著。同时,随着课程改革深入发展,课程综合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孤立、分散地讲述历史知识已不符合新环境下的要求。因此,如何合理地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对课程内容加以整合,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已成为教学优化的一大方向。基于此,本文试以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例,就学科交叉视域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优化问题做一简要探讨。
一、迁移理论框架,凝练教学主题
国际关系学是二战以后迅速兴起的一门学科,其中的现实主义理论又在学科内部长期占据主流地位。现实主义强调,国际政治是国际关系的核心,国家是国际政治的基本研究单位,国际关系的实质便是列国基于国家利益和权力的争斗。这种对国际关系的抽象和概括,为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世界现代史提供了有益参考。
作为反法西斯阵营中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美国和苏联,它们的关系发展对二战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美苏关系的变化则受到国家利益的影响。早期,两国由于意识形态呈现敌对状态,双方相互隔绝、对立。然而,1939年德军突袭波兰,特别是1940年日军偷袭珍珠港成功后,迅速占领东南亚,法西斯势力猖獗。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美苏两国终难独善其身,遂结成同盟。以美苏为首的同盟国的团结协作,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但二战结束后,两国在国家利益上的冲突,又引发了冷战的对抗,引人深思。因此,倘若将二战放置到一个更长的时段之中进行考量,会发现它是世界现当代史中的重要一环,与一战前后的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等历史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对二战的理解应当采取动态的眼光,从整体上进行看待。
除此之外,教学主题的确定也离不开对历史课程本身的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教材中涉及到的重要时间、地点、人物、战役琐碎而繁复,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有着较大考验。同时,课标明确指出,“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并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2]换言之,学生在本课的学习当中,不仅要了解基本的历史事实,还需要进一步理解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与胜利原因。这无疑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讲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因此,笔者拟将本课的教学主题定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关系变化的视角,理解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与历史价值。由此,学生可以以美苏两国为“抓手”,将反法西斯战争的扩大、转折、胜利的全过程,以及胜利原因贯通起来,认识国际关系的变化、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和破裂的原因。这样既凸显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大国合作,也为接下来冷战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学科交叉互融,推动教学实施
李惠军老师认为,“简单的理论套用和机械的方法推演,未必能获得历史内性、内在、内藏的智识,相反却往往使历史公式化、教条化。”[3]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当中,教师除了要关注理论架构与历史的大格局,还应留意课堂的精细化处理,挖掘历史的细节与魅力,避免课堂的简单化处理。
基于以上思考,在本课导入部分,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美苏军队在德国易北河畔托尔高会师”的经典照片,引导学生对照片信息进行描述,进而抛出问题,美苏关系向来如此融洽吗?由此,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还有助于引出本课的关键线索——美苏关系的变化。
在“第一部分:从敌视防范到密切合作”中,教师遵循本课线索,展示两则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美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帮助学生认识到美苏关系在十月革命到二战前夕期间,从敌视转向相互观望的过程。强调双方关系转变的重要因素是出现了共同的敌人法西斯,从而引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欧亚战场的态势。
材料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引起了美国资产阶级的惊慌,恐惧和敌视……美国对苏维埃国家采取了极端敌对的政策——拒绝承认它。
——桂立《苏美关系七十年》
材料二:在直接参加美苏建交谈判的三个美国外交官中,有两人认为纳粹德国的存在是美苏建交的重要原因。
——沈莉华《试析美苏建交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教师结合教材、地图,引导学生梳理1937年到1941年初太平洋战场与欧洲战场的重大事件,这将有助于学生构建起初步的历史时空序列,形成对二战过程的动态性认识。同时,请学生思考:为何法西斯的侵略可以如此顺利?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对国家行为的影响。由于美苏等国在战争早期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各自为阵,美国孤立主义盛行,这给了法西斯国家可乘之机,他们在全球疯狂扩张。
材料三:社会制度间的矛盾及民族意识使他们互相猜忌,互相戒备,彼此都无诚意承担维护自身以外的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义务。
——王雪:《惨痛的历史教训——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因的思考》
但是,正如汉斯·摩根索所言,“一国是否采取联盟政策,并不是原则问题,而是取决于对该国是否有利。”[4]在法西斯势力的疯狂侵略扩张之下,美苏等大国无法独善其身,到了这个时候,赢得战争的胜利已然成为各国压倒一切的共同利益,于是反法西斯同盟有了其建立的有利条件。
在“第二部分:密切合作下的反击”当中,教师结合时间轴梳理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过程,重点讲述《联合国家宣言》的相关内容,通过宣言中宣告各国相互支援、协同作战的共同目标,指出这将促成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根本性转折。教师选择纪录片《天启:第二次世界大战》片段播放给学生,说明美苏等国结成同盟国后,大战态势很快被扭转。并结合地图,分别讲述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同盟国大反攻的情况,提示学生将斯大林格勒战役放在整个世界战争的格局分析,并突出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贡献。呈现了以上信息后,教师给学生布置小组讨论任务,请学生结合纪录片和所讲内容,思考反法西斯战争为何得以转折?除了之前介绍的反法西斯同盟结成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促成了转折?从而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对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
材料四:雅尔塔会议尽管笼罩着被罗斯福夸大地成为“家人团聚”的合作气氛,但促使盟国战后分裂的一些纠葛反而由于胜利的临近而更加显著了。
——时殷弘《美苏从冷战到合作》
最终,在同盟国的协同作战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为了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这场会议意义重大,它涉及了如何结束战争和如何重建国际秩序等关键问题。因此,在第三部分“战争胜利与分歧乍现”中,教师将就雅尔塔会议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做详细介绍,但同时也将结合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会议当中存在的利益分歧问题,从而为第五单元的冷战教学作初步的铺垫。历史发展的进程,很好地呼应了摩根索的现实主义理论,“一旦赢得战争的胜利并签订和约以后,嬴得战争这一压倒一切的共同利益,以及通过和平解决以确保联盟为之奋战的利益,必然服从各缔约国各自的传统利益,而这些利益又经常是水火不相容的。……因此,联盟通常都是短命的。”[5]
三、回归历史本位,实现情感升华
任何的工具、方法最终都要回归到历史教学“育人为本”的本質要求。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6]因而,在本课的最后,教师结合数据和图片等材料再现战争的残酷性,凸显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来之不易。
材料五:这次大战的伤亡人数达到了5000万人,其中包括2000万苏联人、1500万中国人、500万德国人、250万日本人、100万英国人和法国人、30万美国人。最令人震惊的是,在这5000万伤亡人数中,有近五分之一的人是被残忍地杀害的。这1000万受害者是因种族、宗教、政治或其他原因而被当做“不受欢迎的人”被灭绝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
同时要求学生课后自主观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视频,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谈谈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价值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引导学生反思战争,树立热爱和平的观念和忧患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作用。
本课教学将现实主义理论与历史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一方面,历史事实是现实主义理论分析的基础;另一方面,基于现实主义理论所构建的逻辑线索又推动了各教学环节的实施,最终达到了优化教学的目的。
【注释】
[1]王旭东:《史学理论与方法》,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7页。
[2][6]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3、35页。
[3]李惠军:《沉潜课堂,倾听历史深处的回音》,《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年第9期,第34页。
[4][5][美]汉斯·摩根索著,徐昕、郝望、李保平译:《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9、244—2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