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工业布局特征与发展对策研究

2021-08-09 02:41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课题组
现代管理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摘要]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的数据为了解掌握山东工业经济现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促进山东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跨越,从普查数据入手,全面分析全省规上企业的工业增加值、营收、利润等分布情况及重点行业在各地市的发展状况,深入剖析各市产业结构和发展重点,总结归纳全省工业布局特征。研究认为经过多年的发展,山东16市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和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但当前工业布局仍然存在问题和不足之处。今后工业布局调整优化的对策建议包括:一是提升产业结构,推动产业横向区域转移发展;二是强化经济内循环,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三是引导区域创新,实现产业错位发展新格局;四是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构建“雁阵型”集群发展模式。

[关键词]工业布局;经济普查;高质量发展

一、 引言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山东省工业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牢牢把握制造强省定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启了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的新阶段。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1规定,国务院于2018年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调查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按照全国统一部署,山东省也进行了第四次经济普查,其数据为深入了解山东省工业经济现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第四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对山东省工业布局现状及其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深層次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2. 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和参考山东省统计部门、中国知网(CNKI)、专著、期刊、网络资源等的山东工业经济统计资料及产业发展相关文献,收集并掌握大量资料,厘清与本文有关问题的理论渊源。

(2)统计分析法。通过对第四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制作图表直观比对,务必使经分析得出的结果客观和准确。

3. 文献综述

工业布局是一国或一个地区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和各生产要素的空间组合与安排。它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生产力布局的主要环节。它取决于社会经济制度,并受自然资源和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从纵向看,工业布局包括工业的总体布局、重大项目的地区分布、地点分布和厂址选择。从横向看,工业布局包括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工业企业的空间联系以及工业区域、工业枢纽、工业中心之间的各种经济技术上的空间联系。与此相关的研究理论主要有:

(1)古典区位论。系统的区位理论形成于20世纪初,其中两个重要规律是距离衰减法则和空间相互作用原理,包括以韦伯(Alfred Weber)1909年提出的工业区位论[1]、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1933年创立的中心地学说为代表的“静态区位论”和二战后研究者对影响工业布局的各种因素应用数理统计、线性规划、投入-产出等方法建立区域模型的“动态区位论”[2]。

(2)空间结构理论。这一理论的研究起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德国,是在古典区位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总体的、动态的区位理论,反映一定区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各组成部分的空间相互作用、位置关系、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主要包括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核心与边缘理论、梯度推移理论。

(3)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简称TPC)。TPC的研究起于前苏联,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被介绍到美国、英国,是关于在一定地域范围以一定的专业化部门组织整个地域经济生产的理论,这里的专业化部门是指与全国其他区域的产业都存在紧密联系的产业部门。TPC的理论体系包括生产结构理论、综合体内相互联系型论和动态理论[3]。

(4)新经济地理理论。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等经济学家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这一理论,在传统工业布局理论中增加了对规模报酬、集聚效益、不完全竞争等因素的考虑[4]。丹尼·库(Danny Quah)1999年提出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将影响工业布局理论的发展。当前,研究网络经济下的产业布局特别是新兴产业布局已成为这一理论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国对工业布局理论的研究最早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随后在中西部经济开发、国内城市化进程、国外先进理论、环境问题的影响下,理论研究重点先后转向各省级区域的行业产业布局、城市的工业产业布局以及区域理论在工业布局中的实际应用、环境协调与工业布局等方面[5-8]。近几年,区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选择和布局以及应用数理模型定量分析产业发展规划成为理论研究的新热点。因此,本文着眼于山东省工业布局的总体特征及各地市工业产业布局研究,从中分析出工业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布局调整优化的对策建议。

二、 山东省工业布局的主要特征

1. 头羊效应突出,产业梯队明显

根据山东省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2018年,全省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3万户,实现营业收入8.99万亿元1。形成了青岛、烟台两市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均超过9500亿元的第一梯队,工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占比均超过10%(表1)。两市工业企业数量累计占全省15.66%、工业增加值占24.4%、营业收入占22.27%、利润总额占25.25%、资产规模占23.87%、从业人员占20.63%,带动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头羊效应”突出。其中烟台市占全省6%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却贡献了全省11.08%的工业增加值、10.76%的营业收入和13.49%的利润总额,尤其是利润总额占比超过青岛1.76个百分点,高质高效发展表现突出。

潍坊、滨州、济宁、东营、淄博、临沂、济南3等七市作为第二梯队,各项经济指标全省占比均在5%~10%之间,七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占比超过全省一半。其中工业企业数量累计占全省47.34%、工业增加值占44.98%、营业收入占54.27%、利润总额占46.24%、资产规模占50.34%、从业人员占47.66%,成为支撑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中临沂市工业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占比达到12.01%,贡献的利润总额占比位居全省第三名,成为第二梯队中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发展,基础牢、潜力大、动力足的地区之一。菏泽、威海、聊城、德州、日照、泰安、莱芜、枣庄等八市是第三梯队,各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占比均未超过5%。八市合计工业企业数量占全省37%、工业增加值占30.62%、营业收入占23.46%、利润总额占28.5%、资产规模占25.81%、从业人员占31.72%,是全省工业经济下一步发展潜力空间较大的地区。其中菏泽市在第三梯队中,各项工业经济指标位居首位,工业企业数量占比甚至能排在全省第五名,加上鲁西南特有的区位优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好,潜力大,是最有希望跻身全省工业第二梯队的区域之一。

(1)从企业规模分布看。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3万户,临沂工业企业达到4358户,占全省比重10%以上,居全省首位。占全省比重5%~10%的有青岛、潍坊、菏泽、德州、济宁、淄博、烟台、聊城、济南九市;全省比重占3%~5%的有威海、滨州、泰安、枣庄四市;比重在3%以下的有东營、日照、莱芜三市。

(2)从工业增加值分布看1。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1万亿元,青岛、烟台工业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比重占全省工业10%以上。全省比重占5%~10%的有东营、潍坊、淄博、济南、济宁、临沂六市;全省比重占3%~5%的有聊城、德州、威海、菏泽、泰安、滨州、枣庄七市;全省比重占3%以下的有日照、莱芜两市。

(3)从营业收入分布看。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营业收入8.99万亿元,青岛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烟台营业收入超过9000亿元,两市占全省比重超过10%以上。比重占5%~10%的有潍坊、滨州、济宁、东营、淄博、临沂、济南七市;比重占3%~5%的有菏泽、威海、聊城、德州、日照五市;比重在3%以下的有泰安、莱芜、枣庄三市。

(4)从利润总额分布看2。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4872.3亿元,烟台、青岛、临沂三市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分别比重占10%以上;济宁、潍坊、淄博、菏泽、济南五市比重占5%~10%;德州、威海、滨州、日照、聊城五市比重占3%~5%;泰安、枣庄、莱芜、东营四市比重在3%以下。

(5)从工业企业资产分布看。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额9.74万亿元,青岛、烟台两市工业企业资产超过1万亿元,比重占10%以上;济宁、潍坊、滨州、东营、济南、淄博、临沂七市比重占5%~10%;德州、威海、聊城、菏泽、日照、泰安六市比重占3%~5%;枣庄、莱芜两市比重在3%以下。

(6)工业从业人员分布看。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数655.98万人,青岛、潍坊两市工业从业人员比重占10%以上;烟台、济宁、临沂、威海、菏泽、淄博、济南、德州、滨州九市比重占5%~10%;东营、聊城、泰安、枣庄四市比重占3%~5%;日照、莱芜两市比重在3%以下。

2. 工业门类齐全,行业优势集聚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山东省工业在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大门类、41个大类和197个中类中均有分布,其中机械、化工、轻工、纺织、建材、医药等工业行业在全国均位居前列3,集聚分布优势明显(表2)。

(1)机械工业。2018年,全省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1.55万亿元,主要集中在青岛、济南、烟台、潍坊四市,营业收入均超过千亿元,占全省比重均在10%以上,分别为28.48%、13.91%、13.80%和11.26%,累计比重超过60%。比重占5%~10%的是济宁市;比重在3%~5%的有临沂、威海、泰安三市;其他九市分布比较均衡,都低于3%。

(2)化学工业。2018年,全省化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2.39万亿元,主要集中在东营、淄博、潍坊三市,比重分别为21.67%、18.56%、11.20%,累计比重超过50%。菏泽、滨州、青岛三市占比在5%~10%;烟台、济宁、临沂、德州四市占比在3%~5%;济南、枣庄、日照、威海、聊城、泰安、莱芜七市在3%以下。

(3)轻工业。2018年,全省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1.64万亿元,占全省比重10%以上的有临沂、青岛、潍坊、烟台四市;滨州、济宁、威海、菏泽四市占比在5%~10%。德州、日照、济南、淄博四市占比在3%~5%;聊城、枣庄、泰安、东营、莱芜五市占比在3%以下。

(4)纺织工业。2018年,全省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3514.02亿元,占全省比重10%以上的有济宁、潍坊两市,分别为23.62%、12.62%;青岛、菏泽、滨州、威海、聊城、德州六市占比在5%~10%;临沂、淄博、烟台、泰安四市占比在3%~5%;枣庄、济南、东营、莱芜、日照五市占比在3%以下。

(5)建材工业。2018年,全省建材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3417.84亿元,占全省比重10%以上的有淄博、济南、临沂三市;济宁、潍坊、青岛、菏泽、泰安五市占比在5%~10%;枣庄、德州、烟台、日照、滨州五市占比在3%~5%;威海、聊城、莱芜、东营四市占比在3%以下。

(6)冶金工业。2018年,全省冶金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1.29万亿元,占全省比重10%以上的有烟台、滨州、聊城三市,分别为22.06%、19.99%、10.29%,累计超过50%;莱芜、日照、东营、临沂四市占比在5%~10%;济南、潍坊两市占比在3%~5%;青岛、淄博、泰安、德州、济宁、菏泽、威海、枣庄八市占比在3%以下。

(7)医药工业。2018年,全省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2677.5亿元,占全省比重10%以上的有威海、临沂两市,分别为22.94%、11.78%;济南、菏泽、淄博、潍坊、烟台、济宁、德州七市占比在5%~10%;青岛占比在3%~5%;聊城、滨州、泰安、东营、日照、枣庄、莱芜七7市占比在3%以下。

(8)电子工业。2018年,全省电子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3590.93亿元,主要集中在烟台、青岛、济南三市,占全省比重分别为34.76%、27.40%、17.30%,累计达到80%;威海、潍坊两市比重在5%~10%;其他十二市零星分布,占比均在3%以下。

(9)能源工业。2018年,全省能源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6472.3亿元,主要集中在济宁、东营两市,比重分别为44.81%、13.47%,累计比重超过50%;其他各市占比都在5%以下,其中,烟台、菏泽、泰安、潍坊、青岛、淄博、枣庄七市比重在3%~5%,临沂、济南、滨州、聊城、日照、莱芜、德州、威海八市占比在3%以下。

(10)其他工业。2018年,全省其他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354.45亿元,主要集中在东营和潍坊两市,占全省比重分别为36.25%、35.64%,累计超过70%;烟台市占比在5%~10%。青岛、济宁、日照、淄博四市占在3%~5%;其他十市零星分布,都在3%以下,其中,聊城市没有该工业分布。

3. 区域分布鲜明, 发展重点明确

山东省各市结合工业历史基础、区位、资源、技术等优势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和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

(1)济南。济南市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为契机,聚焦数字经济引领、工业优化升级、服务实体经济三大重点任务,重点布局机械、化工、电子、轻工、冶金等行业,主要有中国重汽集团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济南市机械工业规模以上营业收入2160.70亿元,占全省机械工业比重13.91%,排名第二;建材工业在全省建材工业中占比为10.85%,排名第二。

(2)青岛。青岛市出台支持高质量发展政策,确定优化发展的“956”重点产业集群1,推进“双百千”行动2和“一业一策”计划3,机械、轻工、化工、电子等行业快速增长,主要有海尔集团、海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青岛市工业经济发展强劲,机械工业规模以上营业收入4423.02亿元,占全省机械工业比重28.48%,排名第一;电子工业和轻工业在全省该两类工业占比分别为27.40%、11.88%,排名都是第二,在全省有着重要的地位。

(3)淄博。淄博市制定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规划和推进方案,聚力做好“高新轻绿”,聚力推动工业迈向中高端,突出化工、轻工、机械、建材等行业,主要有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山东清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汇丰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淄博傅山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钢铁集团永锋淄博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淄博市化学工业规模以上营业收入4439.17亿元,占全省化工工业比重18.56%,排名第二;建材工业在全省建材工业占比为12.35%,排名第一。

(4)枣庄。枣庄市扎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主要布局化工、轻工、能源、机械、建材等行业,主要有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潍焦集团薛城能源有限公司、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枣庄市工业经济规模较小,各工业大类在全省排名均比较靠后,在本市各工业大类排名第一的化学工业,在全省化学工业所占比重为2.06%,排名仅第十二位。

(5)东营。东营市推动工业发展由量的扩张加快向创新发展转变,以创新为引领,重点抓好四大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全力培育工业新动能,化工、能源、冶金等行业优势明显,主要有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营鲁方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东营齐润化工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东营市因地理环境优势,化工工业规模以上营业收入5183.91亿元,占全省化学工业比重21.67%,排名第一;能源工业在全省该类工业占比为13.47%,排名第二,在本市工业中占比为11.62%,排名第二。

(6)烟台。烟台市在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上持续加力,积极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重点培育“7+N”主导产业集群1,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重点布局冶金、机械、轻工、电子、化工等行业,主要有山东黄金冶炼有限公司、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南山集团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烟台市工业经济发展强劲,电子工业和冶金工业规模以上营业收入分别为1248.05亿元、2854.42亿元,分别占全省该两类工业比重34.76%、22.06%,排名都是第一,占本市各工业大类比重分别为12.09%、29.51%,排名分别是第四、第一,在烟台市乃至全省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7)潍坊。潍坊市在全省率先组建新旧动能转换基金。16家企业列入国家、省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上云企业超过3000家,PPP项目入库和签约落地数量全省第一,化工、轻工、机械等行业优势明显,主要有中化弘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公司、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诸城汽车厂等重点企业。潍坊市化工工业规模以上营业收入2679.90亿元,占全省化学工业比重11.20%,排名第三,占本市各工业大类比重32.35%,排名第一,在潍坊市有着重要的地位;纺织工業和其他工业分别占全省该两类工业比重12.36%、35.64%,排名都是第二。

(8)济宁。济宁市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品产量翻番,针状焦、石墨烯等关键核心技术填补国内空白,重点布局能源、轻工、化工、机械、纺织等行业,主要有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如意时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山东太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华勤橡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济宁市工业经济总体向好,因地理环境优势,能源工业规模以上营业收入2900.09亿元,占全省能源工业比重44.81%,排名第一;纺织工业在全省纺织工业占比为23.62%,排名第一,在本市各工业中占比为11.05%,排名第五,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9)泰安。泰安市落实“产业兴市”战略,围绕“10+1”产业培育2,健全完善专项规划,组建“11+4”专班推进机制,优势产业加速发展,重点布局机械、冶金、轻工、能源、化工等行业,主要有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泰开集团有限公司、瑞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能源重型装备制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泰安市工业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各工业大类在全省排名均比较靠后,在本市各工业大类排名第一的机械工业,规模以上营业收入487.37亿元,在全省机械工业中占比重为3.14%,排名仅第八。

(10)威海。威海市坚持以“四新”促“四化”,聚焦数字经济,实施工业互联网战略和大数据战略,促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重点布局轻工、医药、机械、化工等行业,主要有威高集团有限公司、迪尚集团有限公司、三角集团有限公司、成山集团有限公司、惠普打印机(山东)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威海市医药工业规模以上营业收入614.13亿元,占全省医药工业比重22.94%,排名第一,占本市工业比重19.07%,排名第二,在威海市乃至全省有着重要的地位。

(11)日照。日照市编制实施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确立了“一带一路”港口枢纽、日照(石臼湾)中央活力区、先进钢铁制造基地、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基地等“十大专项”,重点布局冶金、轻工、化工、机械等行业,主要有日照钢铁有限公司、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日照宝华新材料有限公司、亚太森博(山东)纸浆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日照市工业经济总体发展比较缓慢,冶金工业规模以上营业收入941.47亿元,占全省冶金工业比重7.28%,排名第五,占本市工业比重34.75%,排名第一,在日照市有着重要的地位。

(12)莱芜。莱芜市(现为济南市莱芜区和钢城区)推进十大重点产业项目和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努力做好以“四新”促“四化”,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冶金行业优势明显,主要有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山东九羊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莱芜市工业经济规模较小,各工业大类在全省排名均比较靠后,发展最好的冶金工业,规模以上营业收入1138.38亿元,在全省冶金工业所占比重为8.80%,排名第四。

(13)临沂。临沂市明确“一城引领、两廊带动、三园集聚、全域协同”的总体布局。对重点产业逐一制定专项规划,坚决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工程机械、木业、精品旅游、商贸物流四个产业集群,被列入全省首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布局轻工、化工、冶金、机械等行业,主要有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山东清沂山石化科技有限公司、临沂鑫海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东部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临沂市工业经济总体向好,轻工业规模以上营业收入2304.67亿元,占全省轻工业比重14.00%,排名第一;医药工业虽然在本市工业中占比为5.71%,排名第六,但在全省医药工业中占比为11.78%,排名第二,在全省医药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14)德州。德州市坚持以“四新”促“四化”,东部城区德州创新谷、高新区(禹城)中央创新区、齐河中关村海淀高新园区三大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物技术、医养健康、现代农业四个产业纳入全省首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布局化工、轻工、机械、冶金等行业,主要有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山东恒源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德州电厂、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德州市工业经济在全省排名比较靠后,在本市各工业大类排名第一的化学工业,在全省化学工业中所占比重为3.36%,排名仅第十。

(15)聊城。聊城市立足迈向产业中高端,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化、产品高新化、模式新型化、品牌高端化,产业发展竞争力全面提升,重点布局冶金、轻工、机械、化工等行业,主要有信发集团(茌平)有限公司、鲁西集团有限公司、阳光祥光铜业有限公司、山东鑫华特钢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冠洲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聊城市工业经济发展最好的是冶金工业,规模以上营业收入1331.33亿元,占全省冶金工业比重10.29%,排名第三,占本市工业比重42.34%,排名第一,在聊城市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本市各工业大类排名第二的轻工业,在全省轻工业中占比為2.99%,排名仅第十三;其他工业在聊城为空白。

(16)滨州。滨州市重点推动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向高端迈进,加快国家级轻质高强新材料产业基地、高端石化产业基地、粮食加工转化基地、新型纺织产业基地、优质畜牧水产基地和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冶金、化工、轻工等行业优势明显,主要有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西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山东广富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创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滨州市冶金工业规模以上营业收入2586.91亿元,占全省冶金工业比重19.99%,排名第二。

(17)菏泽。菏泽市聚焦“七大主导产业”,全面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十大工程”,东明石化产业园、定陶润鑫化工产业园等7个化工园区获省批准认定,化工、轻工等行业优势明显,主要有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恒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玉皇盛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铁雄新沙能源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渮泽市化学工业规模以上营业收入1775.21亿元,占全省化学工业比重7.42%,排名第四。

三、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工业分布集中于东部沿海,区域差距依然较大

多年以来,山东工业总体分布呈明显的集中特点,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以济青线为轴心的“工业走廊”。2018年,济青线两侧的半岛地区和鲁中地区各项经济指标依然占全省的半壁江山,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占41.76%、工业增加值占50.81%、营业收入占48.79%、利润总额占52.07%、资产占48.88%、从业人员占48.04%。工业布局的不平衡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工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和产业优势难以发挥。

2. 区域增长不均衡,三大圈层一体化发展面临挑战1

全省大多数城市工业经济虽然保持较快增长,但是依然存在着区域增速不均衡的现象。2018年,济南、青岛、淄博等13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保持在5%以上,而枣庄、东营、聊城、滨州四市相对低位增长,增速低于5%,其中位居第二梯队的滨州还是负增长;主营业务收入方面,日照、临沂、莱芜、淄博四市增速较快,增幅均在10%以上,而滨州、聊城则是负增长;利润总额方面,莱芜、枣庄、日照、淄博、泰安增速均在20%以上,而东营、滨州、烟台和聊城则是负增长。

3. 市域范围产业协同难度大,错位发展格局尚未形成

各地市产业协同发展方向不明晰,区域产业特色不鲜明,产业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比如在各市现有重点行业中,涉及化工行业的有16个市,涉及轻工行业的有15个市,涉及机械行业的有13个市,涉及冶金行业的有9个市,市域的行政区域划分、制度壁垒林立、公共资源失调等原因严重制约着这些行业的协同发展,同一行业在不同区域之间主要以低水平竞争关系为主,合作较少,良好的区域分工格局尚未形成。

四、 优化工业布局的意见建议

1. 推动产业转移发展

促进产业横向区域转移发展,推动山东钢铁、焦化、化肥、水泥、陶瓷等传统行业的生产性环节向中西部等经济发展缓慢地区转移,以腾出空间发展与高新科技、现代服务业相关联的产业,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和服务功能。鼓励菏泽、枣庄等经济欠发达地市关注资本、技术、信息和产业链节点,在产业薄弱的地方承接和吸纳产业的转移和辐射;引导青岛、烟台、潍坊等产业集聚地市借助高新技术资源,改造机械、化工、纺织等优势传统产业,并努力发展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增强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

2.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当前,在强化经济内循环的大背景下,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对区域协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根据产业集聚区、城市新区、开发区等不同载体的资源优势、环境承载能力、主体功能规划、产业发展基础等具体情况,制定和完善有差别的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强化区域联动,支持济南、青岛市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提高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以同城化为方向,培育发展济南都市圈和青岛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实施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的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全省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3. 实现产业错位发展

依照各区域所具有的自然条件、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实现区域间的产业协调错位发展,形成各市内部和大中小城市分工合理、布局科学的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方面,要发挥沿渤海、黄海的区位、资源、交通、信息、生态环境等聚集优势,集中布局高端石化、钢铁、海工装备等产业以及原料、产品进出口依存度较高的产业,打造山东沿海高端产业功能区。立足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基础和优势,深入挖掘发展潜力,推动工业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转移,推进菏泽、济宁、枣庄、滨州、东营、临沂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生产性服务业新的增长极。另一方面,要实施有效的区域内产业经济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充分发挥产业创新主体作用,突破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核心技术,引导产业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的优化与组合。

4. 壮大集群特色发展

要立足全省工业布局,在各市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做强化工、机械、电子、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集群,做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集群发展标杆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各市立足区域特色和产业基础,合理布局和积极引导产业集群的发展。一方面,以济南章丘和烟台福山汽车零配件组团、青岛家电及电子产品产业组团等为标杆,围绕骨干龙头企业形成和壮大一批产业集群;另一方面,以即墨服装产业集群、滕州市中小机床产业集群等为标杆,围绕同类中小企业形成和壮大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建立“雁阵型”产业集群及集群领军企业培育库,对认定的产业集群,明确在土地供应、资金安排、能耗指标、重大项目等方面政策支持。通过产业集群的布局形式,众多中小企业抱团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2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学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 贾益东.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产业布局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6] 刘涛,曹广忠,江艺东,等.区域产业布局模式识别:指标体系与实证检验[J].地理学,2010,2(30):190-196.

[7] 肖春梅.我国工业布局的演变特征、存在问题与优化策略[J].当代经济研究,2011(1):73-78.

[8] 张小平,邓晓卫,焦军彩.基于集聚效应的产业布局优化研究[J].商化时代,2013(4):119-120.

Abstract:The data of the fourth national economic census provides first-hand informat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dustrial economy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order to promot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economy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to speed up the leap from a big industrial province to a strong industrial province, this paper uses the census data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industrial added value, business income, total profit of enterprises above designated size on the provincial scale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major industries in 16 cities.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focus of each city, and summarizes the industrial layou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hole provinc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focus of each city are analyzed and the industrial layou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hole province are summarized,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16 cities have formed their ow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dvantages and established a pattern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ut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current industrial layout.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optimizing industrial layout in the future: first, upgrad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romote the horizontal regional transfer of industry; second, strengthen the internal circulation of economy and promote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 third is to guide regional innovation and realize a new pattern of industrial dislocation development; the fourth is to strengthen the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build the "geese formation" development mode.

Key words:industrial distribution; economic census;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课题组。课题组成员包括:刘际宁(1972-),女,本科,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工业经济;李国芹(1967-),女,本科,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工业经济;陈高华(1961-),男,本科,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工业经济;王巧婧(1982-),女,硕士,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工业经济;陈文(1982-),男,本科,山東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工业经济;邵磊(1983-),男,硕士,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工业经济。

(收稿日期:2021-03-09 责任编辑:殷 俊)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
关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加快建设适应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工业经济
加快发展现代种植业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善制度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