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富英教授运用东垣清暑益气汤治疗眩晕经验

2021-08-09 11:23陈畅焦富英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眩晕

陈畅 焦富英

摘要:总结焦富英教授应用东垣清暑益气汤治疗眩晕经验。东垣清暑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焦富英教授结合2019己亥年,岁土不及,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土不及风乃大行,补土则可御风,厥阴风木司天,风木克伐脾土,治当扶土以抑木,总以补土益脾为要的运气特点。应用东垣清暑益气汤,在补土中紧抓土虚,脾为湿困,清阳不升,兼热、兼气阴两虚之象应用,临床疗效显著,为治疗眩晕提供新方法新思路,以供参考。

关键词:眩晕;清暑益气汤;焦富英;临床验案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06-0100-02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是继发热、头痛两大临床症状之后的第三大临床就诊症状。眩即目眩,指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为头晕,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由于二者通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

现代医学在临床上常将眩晕分为系统性眩晕和非系统性眩晕,系统性眩晕又分为前庭周围性眩晕和前庭中枢性眩晕,其中前庭周围性眩晕疾病主要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前庭中枢性眩晕疾病主要包括: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等)、前庭性偏头痛、肿瘤、炎性疾病等。

中医对眩晕早有记载,对其病名有“头晕”、“头眩”、“掉眩”、“冒眩”、“眩冒”、“癫眩”、眩运”等记载,明清时代对眩晕的认识日臻完善,命名多采用“眩晕”之称,沿用至今。

焦富英教授为辽宁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硕士研究生导师。近年有幸跟诊运气大医顾植山教授学习五运六气理论的临床应用,在顾师指导下灵活运用三因司天方、经方、时方治疗疾病,每收良好疗效。今将焦富英教授应用五运六气理论,结合2019(己亥)年运气格局下眩晕发病及运气治疗思路,选用东垣清暑益气汤治疗眩晕经验加以分享,期与同道共参运气之理。

1 病因病机

眩晕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论述颇多,有从风(外风、内风)、从寒(外寒、内寒)、从湿(外湿、内湿)、从火(相火、肝胆郁火、心火)、从气(气逆)、从虚(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精虚、五脏虚)、从痰饮、从瘀、从毒等[1]。其中风、火、虚、痰、瘀等学说常为目前大部分中医学者所采纳。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2],载有天元纪大论、五常政大论、气交变大论等运气七篇大论,详述不同年份运气规律及民病特点,为后世医家应用五运六气诊疗疾病提供理论指导。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中所收载《三因司天方》,既是围绕五运六气理论,制年运时气民病证治方10首,六气司天、在泉时行民病证治方6首,是古人应用五运六气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体现。

2 导师经验

2019己亥年,运气特点为中运少宫土,土运不及,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素问.气交变大论》“岁土不及,风乃大行”,《素问·五常政大论》“厥阴司天,风气下临,……风行太虚,云物摇动,目转耳鸣”。《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厥阴司天之政,……风乃时举,民病泣出耳鸣掉眩。”如此格局,民病眩晕可知。土不及风乃大行,补土则可御风,厥阴风木司天,风木克伐脾土,治当扶土以抑木,针对此运气格局,三因司天方制白术厚朴汤补土以御风,敷和汤扶土以抑木,总以补土益脾为要。以上二方在己亥年眩晕疾病中应用机会较多,且疗效显著。顾植山教授临床带教时亦常提到,司天、司人、司病症,在把握运气病机的基础上,不应拘泥三因司天方,无论经方时方,均可作为司天方使用。

清暑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李东垣乃金元四大家之一,“金元四大家”学术思想的产生和五运六气有着密切的关系[3],五运六气是李东垣学术思想产生的基础和源头[3]。后世医家称东垣为补土派,关于东垣注重补土,顾植山教授指出“李东垣的重点是理土的气化功能,包括升清阳、除阴火等,不是一个简单的补脾概念”[3],李东垣清暑益气汤方药由黄芪、苍术、升麻、人参、泽泻、神曲、橘皮、白术、麦冬、当归身、炙甘草、青皮、黄柏、葛根、五味子组成。方中白术、人参、黄芪、炙甘草补脾土,神曲助运化,苍术、青陈皮、泽泻以化湿,升麻、葛根以升阳,黄柏清湿热,人参、黄芪、当归、麦冬、五味子益气阴。《脾胃论·卷中》论述:“心火乘脾,乃血受火邪,而不能升发,阳气伏于地中;地者,人之脾也。”“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营血大亏,营气伏于地中,阴火炽盛,日渐煎熬,血气亏少……是清气不升……。”主要病理机转为土虚兼湿、兼热、兼以气阴不及。顾植山教授谈及东垣在清暑中引入了升阳的思想,也是把太极、河洛里面重视阳气的思想相结合的体现[3],对于脾土运化失常的病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结合2019年运气特点土不及,风木克伐脾土,总以补土益脾为要,在补土中紧抓湿、热兼以气阴亏虚之象应用。尤其应用于眩晕患者,见有土虚,脾为湿困,清阳不升,兼热、气阴亏虚之症者,则每收效验。

3 典型病案

吕某,男,1944年6月12日出生,2019年7月15日门诊就诊,诉头晕沉,乏力,尤以双下肢沉重无力明显,口微渴,血压偏低,多年尿中红细胞,未明確病因。舌质暗红,苔厚腻微黄,脉濡稍数。2019年7月15日尿红细胞29/hp,回顾查看本院尿常规检查,2017年8月24日尿红细胞48/hp,2019年6月14日尿红细胞37/hp,为明确尿红细胞来源,建议尿系列检查红细胞形态。治疗给予李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味,处方:党参10 g,当归10 g,陈皮10 g,生白术10 g,黄芪30 g,麦冬15 g,葛根25 g,炙甘草10 g,升麻10 g,苍术10 g,黄柏6 g,五味子10 g,泽泻15 g,神曲15 g,青皮6 g,小蓟10 g,白茅根15 g,侧柏叶15 g。2019年7月22日复诊,头晕症状明显改善,双下肢有力。2019年7月20日尿系列检查红细胞0~4/hp,正常范围。去小蓟,白茅根,侧柏叶,继服巩固。

按:该患1944年出生,该年运气特点为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湿伤脾肾。又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风盛火扰。就诊于2019年,该年岁土不及,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又逢暑季,病象中含脾虚湿困,清阳不升(头晕沉、双下肢沉重、苔腻、脉濡),兼热(舌红、苔兼微黄、脉兼数象),兼气阴不及(乏力、口微渴),故选用东垣清暑益气汤,司天、司人、司病症,切合运气病机,故收良效。

4 小结

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学理论宝库中一颗最璀璨的明珠,承载着中医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内涵,在中医学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价值。《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

临证之时,要做到“必先岁气,无伐天和”。辨证力求以司天、司人、司病症为入手,紧抓运气病机。著名医家王肯堂亦提到:“运气之说,为审证之捷法,疗病之秘钥。

应用五运六气理论指导临床用方,正如顾植山教授所言,不应拘泥于《司天方》16首,只要符合运气病机,无论时方、经方,只要符合运气病机,皆可作为运气方使用。

运用清暑益气汤,紧抓土虚,脾为湿困,清阳不升,兼热、兼气阴亏虚,按照司天、司人、司病症的思路,审察病机,调整天人关系,使之和谐,不局限于眩晕患者,疾病只要符合运气病机,即会疗效显著,病症很快痊愈。

“大道至简”只要我们掌握五运六气这把打开中医宝库的密钥,指导临床,无论诊治何种疾病,都能充分发挥出中医的真正优势,济民于世。

参考文献:

[1]李桂杰,海英.眩晕中医病因病机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9):179-182.

[2]杨晓黎.《内经》对眩晕病的认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1):4-5.

[3]老膺荣.顾植山谈“补土派”[J].中医文献杂志,2015,33(1):52-57.

(收稿日期:2020-12-14)

猜你喜欢
眩晕
耳鼻喉科门诊100例头晕患者病因分析
协定方眩晕停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60岁以上老年眩晕临床分析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80例疗效观察
崔应麟教授临证验案三则
从痰辨治高血压病经验浅谈
常规针刺加四关穴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33例临床观察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特征探讨
迷失与眩晕
中医泽泻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