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莘 曹云
摘要:目的 分析和挖掘曹云主任医师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用药组方规律。方法 收集曹云主任医师治疗胸痹心痛病的临床有效医案75例,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采用统计报表、归经分析、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对筛选出的有效处方进行分析,得出414首方剂共包含187味药物,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总和为10090次。其中川芎、延胡索、丹参、降香、当归、桂枝、络石藤、珍珠母、五味子、麦冬和党参出现的频次最高,且分别在用量15、10 、15、5、15、10、15、15、10、15、10 g时使用频率最高。入组方剂中,频次在200次以上2味药物的组合为22组,3味药组合为25组,4味药物组合为14组;频次在180次以上的5味药物组合为8组;频次在150次以上的6味药物组合为10组;频次在100次以上的7味药物组合为20组,8味药物组合为2组。通过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演化出3味药物的核心组合22组、4味药物的核心组合3组、5味药物核心组合2组,新处方2个。结论 曹云主任医师辨治胸痹心痛病总以行气活血、温阳通脉为主。
关键词:曹云;胸痹心痛病;用药规律;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中图分类号:R25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06-0019-05
胸痹心痛病是指以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证,甚至胸痛彻背、背痛彻心,喘息不得平卧的一种疾病,该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的范畴,对其症状的描述最早可追溯至商朝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祖国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劳倦内伤、痰浊、气滞、寒凝、瘀血等有关,而现代医学认为其发作主要是由于动脉管腔痉挛、狭窄或闭塞后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随着历代中医家对它的不断认识,祖国医学对胸痹心痛病的治疗也日趋成熟、疗效显著。
曹云主任医师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131工程第二层次人才,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近30年,擅长运用经方结合现代医疗手段治疗多种疑难杂症且疗效显著,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近年来,以五脏论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本研究收集了曹云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的有效处方,并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数据挖掘,旨在为中药干预该病做出临床指导和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8月10日—2020年8月20日期间就诊于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曹云主任医师门诊的患有胸痹心痛病的患者75例,總就诊次数为414次。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32岁,平均年龄为57.61岁。男性患者为27例(36%),女性患者为48例(64%),男女比例为1∶1.78。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制定[1]:(1)膻中或心前区有憋闷、疼痛感,甚至痛至左肩背、咽喉及左上臂内侧等。(2)胸痛呈发作性,于几秒到几十分钟不等可缓解。(3)常伴心悸气短、自汗甚或喘息不得平卧等。(4)常因劳累、受寒、情绪、饮食等因素诱发。
1.2.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制定[2]:(1)疼痛部位常见于左胸部、胸骨后,部分患者也可放射于颈部、左肩背部、喉部、左上肢等,每次发作部位相似。(2)疼痛常为紧缩感、绞榨感、压迫感、窒息感、沉重感等,部分患者仅描述为乏力、气短、针刺样疼痛等。(3)发作呈阵发性,可维持在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4)劳累或情绪激动等可导致发作,去除诱因可缓解。(5)心电图、心脏彩超可帮助诊断。
分级:I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发作;II级:日常体力活动稍受限;III级:日常体力活动明显受限;IV级:轻微活动或休息时即可出现症状。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且分级在I~III、治疗显效或有效的患者。(2)年龄在30~80岁,性别不限。(3)能够按时就诊,接受随访。(4)治疗期间未接受其他药物治疗。
1.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诊断标准,分级为IV、治疗无效或加重的患者。(2)不能按时就诊、接受随访且治疗期间配合服用其他药物。(3)有严重和合并症。(4)妊娠期、哺乳期患者。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疼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明显减少;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加重:疼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较前加重。
1.6 研究方法
1.6.1 分析软件 分析数据主要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发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
1.6.2 处方数据的录入与核对 将筛选后的患者所使用的处方信息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双人单录的输入方式,录入结束后再次随机抽样30个处方数据以进一步核对准确性。
1.6.3 数据挖掘与分析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中“统计报表”及“数据分析”模块中的“方剂分析”功能进行用药规律分析,将提取出来的方剂应用性味归经统计、频次统计、组方规律、规律分析及新方分析整理分析结果。
2 结果
2.1 药物的性味归经分析 在统计报表的“基本信息统计”中选择“四气统计”、“五味统计”及“归经统计”,根据药物性味归经归纳结果,可以看出药物以性温味苦为主,且归属肝经的药物最多,其次依次为归属脾经、心经、肺经、胃经、肾经、胆经、膀胱经、大肠经及小肠的药物。结果详见图1、图2、图3。
2.2 用药频次分析 对曹云主任医师治疗的75例患者的处方进行“频次统计”,得出414首方剂共包含187味药物,各种药物频次总和为10090次,将使用频次大于100的药物按照频次从高向低进行排序后,得出以下的药物使用频次情况(见表1)。34味药物中,行气活血类药物占主要比例。
应用数据分析系统中的“方剂分析-用量分析-药味用量”分析可以评价制订中药临床用量范围。分析结果显示,川芎的用药频次最多,且在15 g的时候使用频次最高(见图4)。此外,运用同样的方法分析频次居于前11位的药物,得出结论:除川芎外,其余10位高频用药——延胡索、丹参、降香、当归、桂枝、络石藤、珍珠母、五味子、麦冬和党参的用量分别在10、15、5、15、10、15、15、10、15 g及10 g时出现频次最多。
2.3 基于关联规律的组方规律分析 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界面上,通过“数据分析-组方分析-组方规律”,将“支持度个数”设置为94(支持度为50%),置信度设置为0.9,按照药物组合出现频次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结果显示,两味的药物组合共192组,出现频次在200次以上的两位药物的组合为22组(表2)。
此外,入组方剂中,3味的药物组合共444组,频次在200次以上的25组;4味的药物组合共559组,频次在200次以上的14组;5味的药物组合共392组,频次在180次以上的8组;6味的药物组合共152组,频次在150次以上的10组;7味的药物组合共29组,频次在100次以上的20组;8味的药物组合共2组,频次在100次以上的有2组。各组药物之间的相关规律见图5。使用方剂“规律分析”分析所有药对的用药规律,结果共得到置信度在0.9以上的数据7865条,其中置信度为1的数据有1508条。
2.4 基于熵方法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2.4.1 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 根据方剂数量,结合经验判断和不同参数提取出数据的预读,设置相关度为5,惩罚度为2,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治疗胸痹心痛病的187味中药两两之间的相关度,将其中关联系数在0.04以上的21个药对进行列表,详细数据见表3。
2.4.2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 以改进的互信息法的分析结果为基础,按照相关度与惩罚度的约束,演化出3味药物的核心组合22组、4味药物的核心组合3组、5味药物核心组合2组(见表4)。
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的新处方分析,在以上核心组合提取的基础上,点击“提取组合”,通过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到以下核心组合(见表5)。
基于熵层次聚类,表5所示的核心组合可以进一步组合,形成治疗胸痹心痛病的新处方。候选处方(1)为:葶苈子,黄芪,王不留行,山萸肉,泽泻,茯苓,山药;候选处方(2)为:连翘,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焦槟榔,菊花,枸杞子。
3 小结
胸痹心痛病是临床常见疾病,祖国医学认为其病变部位在心,与肝脾肾等脏器密切相关。曹云主任医师认为该病的发病与肝密切相关,概因肝主疏泄调达,肝气不舒,则气血凝滞,气机不畅,则心无力推举血液,血脉痹阻。因此在治疗上,曹云主任医师主张在益气温阳活血的同时,要注重疏肝理气,取“木郁达之”之意,方能更好地药至病所。
经过软件分析统计,有效处方中,用药以性温味苦为主,以归肝经的药物居多。对用药频率进行排列,总结出居于前11位的药物分别为川芎、延胡索、丹参、降香、当归、桂枝、络石藤、珍珠母、五味子、麦冬、党参,且用量分别在15、10、15、5、15、10、15、15、10、15、10 g时出现频次最多。对常见药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显示出曹云主任医师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用药集中性。通过组方规律分析可得出曹云主任医师最常用的两味药物组合为22组。基于关联规律发现延胡索和川芎的配伍使用频率最高,频次可达377。此外,入组方剂中频次在200次以上3味药组合、4味药组合分别为25组、14组;频次在180次以上5味药物组合为8组;频次在150次以上的6味药物组合为10组;频次在100次以上的7味药物组合为20组、8味药物组合有2组。结合“关联规律”分析结果可得出,曹云主任医师治疗胸痹心痛病的药物方剂主要包括川芎、延胡索、丹参、降香、当归、桂枝、络石藤、珍珠母、五味子、麦冬、党参。通过熵方法分析数据,得出4对核心药物组合;通过熵方法分析数据,得出2个候选新处方。以上结果皆为临床治疗胸痹心痛病提供参考。
以上药物及配伍符合曹云主任医师对胸痹心痛病的病机认识。用药以归肝经为多,主因调节肝之疏泄有助于推动气血运行。通过以上结果可知,曹云主任医师治疗胸痹心痛病的药物方剂主要包括川芎、延胡索、丹参、降香、当归、桂枝、络石藤、珍珠母、五味子、麦冬、党参,这些药物具有行气活血、益气温阳的作用,是名方生脉散及由我院名老中医任仲传之验方冠舒汤演化而来的新冠舒汤的核心组成。其中,生脉散具有益气通脉止痛之效。麦冬能稳定心肌细胞,生津养阴,五味子可以通脉益气,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两者合党参,共同达到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4]。新冠舒汤之核心药物包括川芎、延胡索、丹参、降香。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有研究表明,它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可能是主要通过抗氧化、抗炎、抗凝血、促进血管生成、扩张血管及调节血压实现的[4]。延胡索具有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其有效成分延胡索碱能够抵抗冠心病性心律失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5]。而丹参对冠心病的作用是多途径的,其中,丹参酮IIa主要通过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提高心肌抗氧化水平而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6]。降香能够化瘀止血、理气止痛,现代医学表明,它可与丹参产生协同作用,帮助丹参更好地发挥药理活性[7]。此外,当归可以补血活血止痛,桂枝能够温阳通脉、温经通络,络石藤取类比象且具有通络、抗氧化的作用[8],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定惊,诸药合和,共奏行气活血、温阳通脉之效。
结合临床病例,运用中医传承辅助软件分析曹云主任醫师对该病的基础用药规律对临床医师治疗胸痹心痛病有一定的帮助。但经过演化得到的核心组合及新处方的临床价值还需要进一步评判。
参考文献:
[1]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S].北京:中医标准出版社,1997:20-38.
[2]中华医学心血管分学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35):195-206.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9.
[4]赵松伟.生脉散加味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证)39例[J].实用糖尿病杂志,2020,16(4):135.
[5]赵新望,徐文华,赵阳,等.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川芎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J].中成药,2019,41(9):2096-2101.
[6]赵新望,徐文华,赵阳,等.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川芎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J].中成药,2019,41(9):2096-2101.
[7]苏丙贺.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丹参对冠心病的作用机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20,26(5):340-346.
[8]张前.“丹参—降香”君—使对药药代动力学及作用物质基础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收稿日期: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