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
【摘要】家校沟通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对接的主要途径。利用互联网进行家校共育,能够增进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的相互转化,强化各种社会资源之间的联系、交流与共享。互联网给家校共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保驾护航。
【关键词】家校共育 学校管理 新媒体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种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人生起始阶段的家庭教育。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等,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校共育是指学校和家长、社区共同努力培养孩子,这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家长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对教育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他们不再满足于做学校教育的旁观者,他们希望成为学校的合作伙伴。
一、开启多元方式,让家校沟通更顺畅
随着社会网络化趋势的迅猛发展,如今家校联系的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以前的家访、问卷调查等形式都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通过QQ、微信等软件进行沟通的方式渐渐被人们所熟知并得到广泛应用。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网络的便捷功能,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
1.借助手机软件,实现双向互动
小学阶段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家校合作的意义重大。学校要求每个班级都要建立一个班级群,开学初制定好规章制度,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群里及时发布学校的各项新闻、活动剪影、电子作业等等,并不定期地转发优秀的文章,推荐读物。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沟通,可以很好地规避人员集中、地点固定、时间持续等问题,为家长们提供了“碎片式”学习和“及时性”沟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班利用手机软件将学校的各项通知、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等“点对点”发送给家长,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家长、学校之间的双向互动。
2.创建“小群”,实现高效管理
学校各项工作繁多,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更快地解决突发事件,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各种小群,如“家委会群”“班干部培养群”“朗读群”,以及各类“特长群”“值日群”“黑板报编辑部群”“亲子活动群”“家访对象群”等,同时灵活创建“临时群”——“突发事件解决群”和“活动比赛群”等。这样就能使班级管理对象更集中,管理效率更高,且因各类人群是特定的,因此对别的家长不会造成影响。充分利用好各种“小群”,让学校和家庭建立良好的关系,加强联系、密切合作,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3.建好学校网站,实现全员育人
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发布教育教学前沿信息,公布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活动计划,引导家长了解、评价学校的各项活动,也可以提出建议,更好地激发家长的潜能,让家长们高效地学习。学校网站的“优秀家长园地”这一版块,留给认真、负责的家长分享经验以及交流教育方法,辐射了其他的家长,大大提高了教育的效果。这样的做法,不仅密切了教师、家长及学生的关系,还打造了大批有智慧的父母,真正实现了全员育人的目的。网络改变了学校的教育管理方式,使学校管理变得更加透明、高效。
二、搭建活动载体,让家校合作更高效
家庭、学校、社会,是孩子成长的三大环境,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品格的形成、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大多来源于家庭教育。而受知识素养、教育能力等方面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家长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这种现状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认为,形成教育合力,不仅要在孩子身上下功夫,也要及时将科学的教育理念及方法传递给家长。
1.“作业大展台”,及时反馈情况
小学高年级学生从事写作业、背书等等“费神、费劲”的事情,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约为30分钟,高年级的书面作业大多需要1个小时左右完成,而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长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他们完成作业时经常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为此,笔者和任课教师商量,让家长规定孩子完成每门课作业的时间,每天抽出10个人,在规定的时间段展示出自己的作业。接着,家长评委、学生评委真诚地给予表扬,提出建議,同时也指出问题。看到同学展示的作业,其他的学生也会及时向爸爸妈妈反馈作业的完成情况。有了每天的作业展示,孩子完成作业时不再是焦头烂额,而是乐在其中。
2.“学长见面会”,传授学习方法
许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目标和梦想,觉得十分苦恼。何不让优秀的孩子做示范,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玩耍的快乐,还有其他的快乐呢?对于教师来说,带每一个班级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毕业后都会有很多学生一直保持联系,于是笔者利用网络让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们在视频中讲述自己“咸鱼翻身”的故事,给学弟学妹们讲述自己的学习经历,传授学习方法,让教师空洞的说教变成了身边的榜样示范,让孩子们接受更加感性的思想教育。“学长见面会”后,家长纷纷反映,孩子变了,变得有信心、有目标了,因为孩子们觉得自己变成伟人很难,但是变成身边的人似乎容易多了。
3.“变脸家长会”,拉近家校距离
传统的家长会,往往要求所有家长在固定的时间、地点聆听教师的讲座。而现代生活节奏快,家长们工作繁忙,往往不能随心所欲地安排时间,但在教育孩子方面丝毫不敢松懈,针对自己孩子的情况,每位家长有不同的做法,有不同的经验,有不同的收获。面对如此情况,笔者在每学期开学初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家长,让他们确定一个跟大家交流的话题,大家商量确定一个合理的时间,举办全班视频家长交流会。会上,还可以播放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不同时间、不同主题、不同内容的家长会,拉近了学校和家长、社会之间的距离。每一次家长会,都是全班家长学习、沟通的平台,也是所有人心灵碰撞的过程。
如今,网络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家校共育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仅是借助于网络发布通知,还可以将教师专业的知识以及社会资源充分进行整合与利用,并及时分享给家长。
三、整合多重资源,让家校共育更融通
家校共育形成的力量是巨大的,所以家校共育已成为中小學教育中不可分割的部分。面对高素质的家长群体,我们建立了班级网站,开通家校沟通的绿色通道,打破常规的家长学校模式,有效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开通家校“双通道”,全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的网络平台,打造家校教育共同体。开放网络,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如果说班级网站是让家长增进了与教师的沟通,能全面了解学生、班级的情况,参与班级管理,那么,家长网校则是让全体家长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学校以及参与学校管理的一个“文明窗口”。
1.“家教知识”,开阔视野
如今,各种新闻、“心灵鸡汤”铺天盖地向我们袭来,本来想看的内容往往就被无效阅读占领了。为了让家教知识的获取更加高效,我们特地邀请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定期地搜集、整理适合本年级家长阅读并借鉴的家教常识,发到班级网站的“家教知识”栏目中,为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家教实践经验,并整理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著作放置其中。这些文章传授了教育技巧,开阔了家长的视野,丰富了他们教育孩子的知识。
2.“法制园地”,约束行为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四合一”或者“六合一”的模式,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和重心,每个家庭成员都对孩子宠爱有加。有的孩子遇事容易激动,平时因为一件小事就发脾气,甚至会跟同学大打出手,给班级带来不良的影响,事后又会后悔不已。于是我们邀请来法律工作者,创建并管理学校网站中的“法制园地”栏目。这是一个向家长普及法律知识的地方,提供了大量案例作为反面教材,大家还把在网上看到的一些教育新闻放上去,让家长在了解新闻的同时,接受一次法制教育,从而懂得更好地教育孩子。
3.“心理辅导”,呵护心灵
近年来,单亲家庭逐渐增多,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已经成为校园里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对这一部分学生的教育和帮助也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因此,笔者邀请了学校特约心理咨询师进入我们班级的QQ群,让有需要的学生跟心理咨询师单独进行交流,倾诉心里话,寻求帮助。在这些学生遇到挫折时,跟一个素未谋面的专业人士交流是最好的选择,避免了正面触碰他们本来就敏感的神经,给他们留下一片情感的蓝天,保护他们脆弱的心灵。
在家校共育的工作中,新媒体固然有使用方便、沟通快捷、互动及时、可视化表达等多种优势,但根据不同的合作目的,针对不同的工作内容,可以将新媒体和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相结合,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总之,合理地利用互联网和传统的联系方式进行家校共育,增进了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的相互转化,强化各种社会资源之间的联系、交流与共享,让孩子在校园中更好地成长、生活。我们将站在新的起点,与家长同行,谱写家校共育的和谐乐章。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