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路径下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研究

2021-08-09 02:13杨财根
旅游纵览 2021年7期
关键词:生态教育生态文明建设新媒体

杨财根

摘 要:生态教育离不开良好的教育渠道与教育方法。本文旨在剖析新媒体加速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的进程,提高民众对城市自然公园的生态教育参与度。文章指出新媒体路径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存在动力不足、内容缺乏系统性、绩效评价缺失等现实问题,并依据现存问题,提出新媒体路径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应完善生态法规、设立专用基金、开展社区教育以及吸引专家学者参与等方式激发生态教育动力,从媒体传播完整性,规划教育内容,重点传播公园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生态系统以及人与自然共生系统等完善内容的系统性,从评估媒体运营成本、生态教育进程效果、确立评价主体等方面构建评价机制等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资助项目(BRA2017483)。

引言

在当前阶段,生态平衡还面临着重大挑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需要各领域共同努力,生态文明建设依赖生态教育去推动与实施。生态教育重在提高全民的生态素养,而城市自然公园具备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与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能够吸引社会各类人群休闲游憩,属于大众旅游的典范,有利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为生态教育提供适宜的户外场所和良好生态材料,能启迪社会各类人群提高生态素养。生态教育离不开良好的教育渠道与教育方法,近期新媒体已经成为生态教育的重要渠道,新媒体在生态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应成为生态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1]。城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城市自然公园如何通过新媒体进行生态教育值得深入研究。

一、新媒体的界定与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的目标

(一)新媒体的界定

新媒体没有特指哪种媒体,主要是指与报纸、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介不同的媒体形式,如博客、微博、微信、网络电视、播客、视频、电子杂志等。新媒体主要采取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计算机、手机以及户外新媒体方式等作为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音频、视频、语音数据服务、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新媒体可以融合文字、音频、图片、视频为一体,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信息传播速度快,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传播性和精准性。

(二)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目标

自然公园当前并没有相对统一规范的概念,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自然区域可以统一称为“自然公园”[2]。自然公园也可概述为以自然资源为主体的公园,城市自然公园是指城市市区及近郊以自然资源为主体的公园。

生态教育主要是向民众传播生态知识,培养民众的生态意识,培养民众的良好生态行为,从而使民众能够较自觉地维护自然环境。生态教育是协调个人、社会和环境相互关系的教育,是培养和发展人的连续教育过程[3]。城市自然公园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公园自身能呈现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在“绿地”相对稀少的城市范围具有典型的自然生态吸引力,是大众休闲旅游的理想之地,是对城市居民进行户外生态教育的绝佳场所。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民众的生态素养,通过普及强调生态平衡与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传递公园自然生态信息,传播生态知识和生态文化、提高民众的生态意识及生态文明行为。

二、新媒体对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的促进作用

(一)新媒体加速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的进程

生态教育实质是一个长期不断实践与逐步提高生态素养的过程,并需要推动民众对自然生态的知、意、行相互转化、相互促进[4]。因而生态教育需要广大民众不断累积自然生态信息。目前,新媒体已得到大规模普及,以手机等移动媒介为主体的新媒体已为广大民众所享有,新媒体已成为生态教育的生力军,在传播知识信息方面不仅传播面广而且速度快。城市自然公园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网络电视、播客、视频等新媒体能够及时地将公园丰富的花草树木、生物繁衍、气候变化等自然生态信息传播出去,让城市居民逐步积累自然生态知识,并通过居民之间手机微信与微博等新媒体的互动更积极地理解探讨相关生态伦理、生态平衡等生态信息,提高民众的生态文明意识,进而通过图片与视频等分享从而促进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居民之间再通过手机互动等方式传播生态信息给更多其他城市的居民,提高其他居民的生态素养,进而推进更广泛的群体塑造生态文明行为。因而城市自然公园通过新媒体传播公园生态信息能加速推进生态教育进程(见图1)。

(二)新媒体提高民众对城市自然公园的生态教育参与度

生态教育需要全民教育,民众参与程度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显示生态教育的效果。城市自然公园是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居民的“后花园”,因而城市自然公园的相关动态比城市远郊景区更能够吸引城市居民的关注,但城市居民主要关注的是城市自然公园的景点与游乐场所,对公园内现存的较为传统单纯的生态教育关注度并不高。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而微博、微信、公交与地铁LED屏等新媒体已高度社會化,具有巨大的信息承载能力,能够整合大量的生态信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主导受众型”不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是典型的“受众主导型”,并且互动性强,每个人都可以接收信息,也都可以发布与转发信息,受众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可以自由阅读大量信息,也更能够体现受众的独立自主意识。城市自然公园通过新媒体路径进行生态教育,能够弥补公园生态教育中存在的现有资源、传播方法、教育效果等方面的不足,增强生态教育的活力,提高城市居民与外来旅游者对城市自然公园生态信息的关注,提升广大民众的生态教育参与程度,使被动的生态教育转变为主动接受自然公园的生态教育信息,有利于广大民众对生态的知、意、行相互转化,促进民众生态素养的提高。

三、新媒体路径下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的现存问题

(一)新媒体路径下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的动力不足

毫无疑问,新媒体有助于生态环保信息的传播,城市自然公园需要借助新媒体进行相关的生态教育。但当前我国自然公园日常运营基本处于企业化运行状态,公园追求经济利益已是现实所趋,相关政策法规文件缺乏生态教育的硬性规定,生态教育还基本处于缺失的状态[2]。相应管理机构部门、经营管理人员等生态教育考核机制也基本处于缺失状态。同时,公园普遍缺乏用于生态文明教育设施建设和从业人员培训所需的专项经费,直接影响生态教育活动的开展[5]。通过新媒体传播生态信息,进行生态教育效果检测不仅需要相关专业人员积极参与,相关自然生态信息图片摄制与视频影像制作等也都需要一定的经费,导致目前城市自然公园通过微博、微信、公交与地铁LED屏等新媒体路径进行生态教育的信息相对较少。

(二)新媒体路径下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

生态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面对全民进行相关的生态教育宣传,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面向民众进行宣传教育。新媒体可以成为生态教育的生力军,但新媒体传递的生态教育信息呈现断点式特点,传递的自然生态信息与生态文明行为缺乏相对完整的系统规划,呈现出内容不连续、碎片化、分散化特点,并且媒体传递的生态教育信息存在夸大渲染或失真现象,使广大民众难以理解接受,同时微博与微信等新媒体传播的内容的娱乐化现象较为普遍,进一步分散了民众对生态教育信息内容的整体学习[6]。当前城市自然公园通过新媒体传播的主要是花草树木四季更替带来的新景观等,而对公园资源与自然生态维护的有序整合传播则缺少相应的规划及实施。

(三)新媒体路径下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绩效评价缺失

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民众的生态素养,需要普及生态平衡与环保知识,传递公园自然生态信息、提高民众的生态意识及生态文明行为。生态教育不是简单地把相关生态信息发布出去,更重要的是需要评价这些生态教育的行為是否取得相应的成果。因而城市自然公园借助新媒体进行相关生态教育需要采用一定方法,对生态教育行动中的内容、实施过程和城市居民生态素养是否得到有效提高等进行相关评价。但当前由于新媒体在生态教育领域还处于生力军,各公园基本还未对相关的生态教育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四、新媒体路径下城市自然公园的生态教育措施

(一)提高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新媒体路径的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中长期战略,生态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城市自然公园提高民众生态素养目标涉及政府、社区、公园、个人、环保组织以及生态专家学者等利益相关者。当前城市自然公园通过新媒体路径进行生态教育,首先应通过建设完善相关生态教育法规确立各方生态教育责任,促使城市自然公园由被动实施生态教育转变为主动进行生态教育,并且依据公园收益情况设立一定额度比例的生态教育专用基金,以保障新媒体生态教育的经费支出。当地政府应鼓励支持城市自然公园大力开展社区生态教育,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车载广播、车载电视、地铁电视、楼宇电视、户外广告等新媒体传播城市自然公园的生态信息以及相应的生态资源维护信息,激励公园经营管理人员利用微博与微信等新媒体渠道传播相关生态信息,形成城市居民积极参与学习、转发公园自然生态信息的良好氛围,逐步培养民众的生态意识与生态文明行为。

(二)增强新媒体路径下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的内容系统性

城市自然公园通过新媒体进行生态教育时应保障生态信息传播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在媒体选择方面应具有一致性,如运用微信公众号传播公园自然生态新景观应确保微信公众号始终运营并更新内容,不应该还没有传播完成一个完整的内容就随意更换媒体,在传递信息时应保障每一篇相关报道要和上一篇相契合,保持生态信息的一致性,提高生态信息传播的连续性和有效性,防止碎片化而导致信息失真,进而失信于城市居民。城市自然公园对通过新媒体传播的生态教育内容本身应有相应的规划,根据民众生态素养提高的基本进程,结合城市自然公园资源与城市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密切关系,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重点应传播公园自然环境、公园自然资源、公园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人与自然共生系统等内容体系,通过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多角度激发民众对公园自然生态信息的学习兴趣与理解,保障民众接受生态教育内容有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

(三)构建新媒体路径下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绩效评价机制

通过新媒体进行生态教育是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的一个重要路径,而通过这个路径的生态教育绩效如何则需要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城市自然公园新媒体路径生态教育作为公园的一项经营管理行为,不仅需要评估此渠道运营的相关成本,更应当评估微博、微信公众号、车载广播、车载电视、地铁电视、楼宇电视等不同媒体的传播绩效,如微博与微信等手机媒体信息可借助大数据如信息点击量等方法确定民众的相关信息阅读情况,衡量生态教育信息的传播效果,依此作为媒体选择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对生态教育活动中的传播内容,民众的意见反馈和城市居民自然生态知识、生态环保意识以及生态文明行为等是否得到有效提高等进行相关评价。构建一个由专家学者、公园、环保组织、城市居民组成的评价主体,依据客观、公开、公平等原则评价整个生态教育的过程与效果,同时对评价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通过完善的评价系统促进民众生态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甲旬.生态文明教育的新媒体途径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6:4-6.

[2] 乌恩,成甲.中国自然公园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现状刍议[J].中国园林,2011(2):17-20.

[3] 张宏亮.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社区生态教育及践行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5(11):46-48.

[4] 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306.

[5] 陈萍.论生态旅游中的生态文明教育问题[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4):187-188.

[6] 廖冰.面向生态文明的生态教育主客体困境分析与路径探寻[J].生态经济,2017(8):209-213.

猜你喜欢
生态教育生态文明建设新媒体
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家具设计课程改革与研究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试论科技价值观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构建职业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