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青宇 宋婉婷
摘 要:本文以旅游消费空间——平遥古城为案例地,基于网络文本数据,通过ROST CM6软件,运用词频统计分析对平遥古城消费空间地方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古城墙、建筑、县衙、日升昌等传统景观空间是游客对古城消费空间感知的最主要的地方性要素;客栈、电瓶车、酒吧、商铺等商业经营要素是游客重要的地方性感知要素;以《又见平遥》体验剧为代表,摄影展等新型体验空间在旅游地消费空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要重视古城的活化、升级旅游产品供给和提高服务质量、打造更多的古城文化名片,以此营造可持续的旅游消费空间。
关键词:文本分析;消费空间;地方性特征;平遥古城
中图分类号:F592.7;F713.55 文献标识码:A
地方性(Placeness)是由地方发展而来的地理学概念,既包含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也是主体对地方的情感依附[1]。20世纪70年代,人本主义地理学家已经开始注重文本中所表现的地方性,认为文本在地方性的塑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自平遥古城1997年成为世界遗产以来,经过20多年的旅游发展,古城已经成为国内游客争相追逐的旅游目的地。2018年,平遥提出打造“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后,消费者个性化的体验需求使符合全球化和现代化发展背景的旅游消费空间诞生,古城已经从主要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消费空间向服务游客和居民、具备使用价值与符号价值的消费空间转变[3]。在这个过程中,游客对古城地方性的感知也发生明显变化。
(一)平遥古城概况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隶属于晋中市平遥县,是一座具有2 700多年历史的明清古县城,也是我国四大古城之一。境内拥有古城墙、文庙等20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建筑大多呈现出14—19世纪北方汉民族的建筑和文化特色,几乎保留着明清古县城的所有地方特征,因此成为展示我国明清时期县城风貌的杰出典范。平遥古城1986年成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6年又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其依托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见图1)。
(二)旅游经济发展状况
在全球化大背景以及文化品牌塑造的加持下,古城旅游经济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从2000—2019年的旅游经营数据来看,古城在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总体上呈逐年递增的态势,近5年的年均接待游客量保持在500万人次以上,年均旅游收入达150亿,其旅游效益可见一斑(见图2)。其中在2014年前后,《又见平遥》大型情景体验剧的常态化上映以及大西高铁太原至西安段的开通给古城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随着“平遥中国年”“平遥国际摄影展”“平遥国际电影展”“平遥国际雕塑节”等重大节庆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了古城的国际影响力。2017年,其成立了平遥古城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古城的市场化进程开始加快。2019年,公司又依托故宫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故宫文创·平遥礼物”。20多年的旅游发展历程,古城旅游从最初单一的“观光旅游”向多元化的“体验旅游”转变,古城空间日益从消费的空间向空间的消费转型。
(一)数据来源
网络游记等是旅游者对地方感知的文本重现。通过这些信息可以了解旅游者所认知的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性要素[4]。其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游客的评论、游记等文本信息来分析不同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性特征已有相关的研究[5]。本文利用收集到的信息描述或包含平遥古城地方性特征的语句,通过高频词提取和共词网络分析,再结合原始文本信息,探究游客感知视角下的平遥古城消费空间地方性的特征。笔者通过携程、马蜂窝、同程等3个专业旅游平台以及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收集描写游客对平遥古城的游记和评论,时间横跨2015—2019年。为了保证样本信息的真实性和研究的规范性,在浏览收集的游记或评论的过程中,首先要甄别和修改信息中的错误用词(如“莜面栲栳栳”易写错);其次剔除旅游商家(如景区平台、客栈老板等)发布的带有渲染性质的文章 ;再次剔除游客评价中与游览平遥古城体验无关(交通攻略、历史陈述等)的部分文本内容 ;最后整理出 7 万余字的游记等文本信息。
(二)特征分析
笔者通过对描写平遥古城消费空间地方性特征的高频关键词(见表1)进行分析发现,“平遥古城”“城墙”“特色”“客栈”“文化”“又见平遥”和“建筑”最能体现平遥古城消费空间地方性特征,上述高频词不仅单独出现的次数高,均在177次以上、在高频词排序中位于前10,而且还与其他高频词密切相关,如“城墙”与“建筑”、“特色”与“又见平遥”等,同时这些高频词基本上反映了古城内最基本的物质元素依然是游客最重要的地方性感知对象和旅游消费空间的本底所在;进一步通过平遥古城地方性特征的高频词网络分析(见图3),对高频词分析结果加以验证。在图3中,除了“平遥古城”具有最高的中心度之外,“城墙”“特色”“客栈”“又见平遥”“文化”等关键词均具有较高的中心度,很好地反映了平遥古城消费空间的地方性特征,与高频词分析结果一致。联系原始文本及平遥古城旅游发展的相关背景可以初步判断,在旅游经济主导下,平遥古城消费空间逐步从传统的观光型古城消费空间向多元化体验型的文化消费空间转变,地方性特征逐渐与客栈、夜晚、《又见平遥》、酒吧、电瓶车、高铁站、电影宫、摄影展等词语相联系,这些催生出的文化符号也反映了平遥古城消费空间地方性的变迁。
两千多年的古城历史文化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女的民族记忆和地方认同,保存较完好的文化遗产资源一直是平遥古城旅游发展的优势所在[6-7]。因此,在今后消费空间地方性塑造中,首先要就地保护好古城范围内真实的历史遗存,同时古城的民生改善也需要得到重视,维护好古城传统居民的切身利益,这样既可以避免古城遗产被破坏,也能保证古城的活力和文化的延续,实现平遥古城的活化目标。其次在服务古城居民和游客的消费需求上,一方面要营造符合消费者个性化体验的消费空间,另外也要在游览、住宿、餐饮等服务质量上同步提高,让更多的消费者对古城产生积极的地方性感知。最后,文化是平遥古城的精髓,要立足本土文化特色,不断挖掘其独具的晋商和明清建筑等文化消费符号,打造更多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赋予古城消费空间更多的生命力,实现“全域旅游”的目标。
[1] RELPH E. Place and Placelessness[M].London:Pion, 1976:2-46.
[2] 唐顺英,周尚意.浅析文本在地方性形成中的作用:对近年文化地理学核心刊物中相关文章的梳理[J].地理科学,2011(10):1159-1165.
[3] 季松.消费时代城市空间的生产与消费[J].城市规划,2010(7):17-22.
[4] 唐顺英,殷秀梅.游记对旅游地地方性的影响研究:以曲阜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111-116.
[5] 凌欢.旅游影响下曾厝垵的地方性变迁研究[D].厦门:华侨大学,2019:1-7.
[6] 张晓梅,程绍文,刘晓蕾,王琦,李照红.古城旅游地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平遥古城为例[J].经济地理,2016(7):196-202.
[7] 宦震丹.旅游視角下古码头地方性构成与塑造[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