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视角,让复杂问题简单化

2021-08-09 02:42邓育兵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体积

邓育兵

[摘 要]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总希望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尤其是那些情况很复杂的几何变形体问题,如果只是按照几何变换的过程一步步推理,那么问题将会变得无比困难,但忽略那些变化的表象,抓取不变的本质规律,那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关键词]体积;几何问题;割补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0-0029-02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4年第5期刊登了余志军老师的一篇论文——《对一个思考题的再思考》,谈论的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8页的一道关于圆柱形容器排水的思考题。余老师对如何讲解这道题进行了充分调研,尤其是其他教师对这道题的讲评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解答时常见的障碍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剖析。读罢此文,如醍醐灌顶,不得不佩服余老师见解独到。钦佩之余,笔者斗胆对余老师的“再思考”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原题:在一个圆柱形储水桶里,把一段半径5厘米的圆钢全部放入水中,水面就上升9厘米;把圆钢竖着拉出水面8厘米后,水面就下降4厘米。求圆钢的体积。

一、余老师的解法

余老师曾在《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8年第11期上发表过研讨这道题的文章,文中提到“如果圆钢放入水中时,水面刚好浸没圆钢”的特殊情况(如图1),假想将圆钢竖着拉出水面8厘米时,水下会留出一个半径为5厘米,高为8厘米的圆柱形“空洞”,这个“空洞”的体积需要用下降的4厘米环形水柱来填满。后经过仔细推理,发现这种设想有偏差,因为题中已经明确说道“把圆钢竖着拉出水面8厘米”,而这句话大有深意:竖着拉出水面的8厘米包含圆钢本身上升的高度和液面下降的双重效应,并不是圆钢上升高度的“净含量”,因为竖着拉出圆钢的同时水面也在下降,二者是一个相对运动的状态,这是一个同步推进的动态过程,不能静止地考虑问题。

余老师通过“再思考”确认:圆钢实际上升高度只有4厘米(因为拉起圆钢后,水面同时下降4厘米),照此推算,水下只能形成一个半径为5厘米,高为4厘米的圆柱形“空洞”(如图2),这个“空洞”需用下降的4厘米的环形水柱来填满。按照这种思路,先求出下降的环形水柱的底面积是3.14×5[2]×4÷4=78.5(平方厘米),由此推算,原水面下圆钢的体积(即上升9厘米的环形水柱的体积)是78.5×9=706.5(立方厘米),而上面9厘米圆钢的体积是3.14×5[2]×9=706.5(立方厘米),总计是706.5×2=1413(立方厘米)。

二、將情况想得太复杂,简单问题复杂化

余老师在文中还着重分析了学生理解的难点,一共有两处。一是当储水桶里面的水足够深、水量足够大时,圆钢能完全浸没在水下,圆钢顶端到水面还留出一大段距离,情形则为之一变,学生理解起来也很烧脑,就连有些执教教师也容易被绕进去。因为此时水面上升的9厘米是一段环形木柱加一段圆柱形水柱(如图3),如果对学生解释“上升9厘米的水柱的体积刚好等于圆钢的体积”,那么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困难。二是“竖着拉出水面8厘米的圆钢体积等于下降水柱的体积”对学生而言也很费解。笔者对余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甚为钦佩,同时认为余老师解答该题时,采用的方法似乎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1)余教师假想把圆钢竖着拉出水面8厘米后,水下会形成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柱形“空洞”。暂且不管这个所谓的“空洞”有多高,就这么一个“空洞”就能把学生弄得头昏脑涨。因为储水桶里装的是液态的水,是流体,并非结冰的固态水,圆钢也不是插在冰柱中的铁棒,往上拉出8厘米,就能形成显而易见的“空洞”,就连空间观念超强的余老师在首次推想时,也难免将“空洞”的高度错算成8厘米。另外,竖着拉出圆钢后留下的“空洞”由下降的4厘米环形水柱来填满,更是给学生出了一道世纪难题。单是环形水柱体积的求法就难倒一批人,还要脑补出整个水体静止,再将环形水柱转移到“空洞”处,这更是难上加难。

(2)余老师认为水面升高的9厘米是由一段距离的环形水柱加一段距离的圆柱形水柱“合流”而成(如图4)。如果继续解释“升高的9厘米的水柱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那么学生必定会误解题意”,不得已,只能采取等量代换的策略。其实,这个问题换一个思路和角度,就很容易理解。因为水的体积+圆钢的体积=钢水混合物的体积=蓄水桶中原有水的体积+升高水柱的体积,所以“圆钢的体积=升高水柱的体积”。

三、假想截取冒出水面的圆钢,复杂问题简单化

笔者潜心研究后,认为《教师教学用书》上提供的解法才是“学术正宗”:根据竖着拉出水面8厘米的圆钢体积等于下降的环形水柱的体积,即圆柱形储水桶的底面积为3.14×5[2]×8÷4=157(平方厘米),而升高9厘米的水柱的体积刚好与圆钢的体积等值,据此计算出圆钢的体积为157×9=1413(立方厘米)。如果学生理解遇到障碍,可以假想将“竖着拉出水面的8厘米圆钢”锯掉,那么这道题就演变为“在一个圆柱形储水桶里,把一段半径5厘米的圆钢全部浸没水中,水面就上升9厘米;假如将圆钢截断8厘米后,水面就下降4厘米。求原圆钢的体积。”(如图5)这样一来,就更好理解了,因为截断留出的“真空”需要下降4厘米的水柱去填满,于是下降4厘米的水柱的体积正好就是截断的8厘米的圆钢的体积了,二者刚好“扯平”。

割补法用在静态的平面几何图里非常管用,但是用在这种流体水中就显得捉襟见肘,因为水无常形,一旦投入水中的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就会影响整个水体体积的测算,水溶液的外形不再是一个规则的形状,也不再与容器保持相同。在抽离浸入水中的物体时,如果没有彻底脱离水面,水回流的体积(水面下降部分的体积)不再严格等于浸入水中的物体的体积,而这两大难点这道题全都占了。只有另辟蹊径,果断弃用“割补法”,不要纠结于其中水体变化的细节,而用整体法解题,牢牢把握整个过程的恒量,问题就会简单许多。

化繁为简的本质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其关键要素:浸没水中的圆钢的体积始终等于上升9厘米的水柱的体积,不管是刚好浸没还是完全浸没,都是这样。将圆钢抽出水面8厘米后,水面下降4厘米,根据相对运动,说明圆钢相对于储水桶底面只是上升了4厘米(8-4=4),水面相对于储水桶底面下降了4厘米,那么出水的圆钢体积就与下降的环形水柱的体积相等,所以圆钢的底面积与环形水柱的底面积相等,于是容易得出:储水桶的底面面积为圆钢底面面积的2倍,于是,储水桶的底面积为3.14×5[2]×2,圆钢体积为3.14×5[2]×2×9=1413(立方厘米)。

笔者认为这道题如果推移到“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之后,其功能将更加强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答,从而培养学生换位思考问题的能力和灵活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落实灵活选择方法解决问题的教育理念。因为圆钢的体积与升高的9厘米水柱的体积等值,竖着拉出水面的8厘米圆钢的体积又与下降的4厘米水柱体积等值,而上升的9厘米水柱与下降的4厘米水柱底面积相同,根据圆柱的底面积一定,体积与高成正比例关系,可以推知:上升水柱体积∶下降水柱体积=9∶4。应用等量代换,可以置换出整个圆钢的体积∶8厘米圆钢的体积=9∶4,所以整个圆钢的体积等于8厘米圆钢体积的9/4 ,也就是3.14×5[2]×8×9/4=1413(立方厘米)。

综上所述,这是一道训练学生空间想象力,提高推理能力的优质题,虽然难度大,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难题时,应抓住问题的本质展开分析,尽可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责编 李琪琦)

猜你喜欢
体积
体积占比不同的组合式石蜡相变传热数值模拟
基于重心剖分的间断有限体积元方法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
后浇带在大体积防水混凝土中的应用
化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