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角下《红高粱家族》英译本研究

2021-08-09 16:55董晓倩
文学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接受美学不确定性

董晓倩

内容摘要:本文以《红高粱家族》的英译本为对象,从接受美学出发,探讨了译者作为读者是如何实现和原文的视野融合,以及如何处理原文的空白和不确定性,以实现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和译文的融合,为今后的文学翻译提供借鉴。

关键词:接受美学 视野融合 空白 不确定性

《红高粱家族》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抗战时期为背景,主要通过“我”来叙述我的土匪爷爷余占鳌率领武装压击日军,以及“爷爷”和“我奶奶”戴凤莲之间的爱情故事。在2000年,《红高粱家族》入选了《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红高粱家族》的英译本于1993年出版,译者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当代文学学者和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2001年,美国《今日世界文学》杂志把《红高粱家族》评为1927-2001年出版的“全球40部佳作”之一。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一种文学理论,代表人物是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姚斯(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接受美学将文学研究的重点从以作者、作品为中心转到以读者为中心。本文将从接受美学出发,研究《红高粱家族》的英译本。

一.接受美学与翻译

伽达默尔继承了海德格尔的解释学思想,借用了自尼采和胡塞尔以来特别明显被用于哲学的术语——视域。“视域就是看视的区域,这个区域囊括和包容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视域其实就是我们活动于其中并且与我们一起活动的东西。视域对于活动的人来说总是变化的。理解其实总是这样一些被误认为是独自存在的视域的融合过程”(伽达默尔,1999:388,390,393)。可见伽达默尔认为,视域并非固定不变,理解是一种视域融合的过程。视域也称作视野、视界。姚斯受伽达默尔的影响,提出了“期待视野”,这是接受美学的核心概念。“期待视野”是读者解读一部作品之前已有的思维定向、先在结构或审美期待。任何文学作品都不是处于信息真空中,即使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总会唤起读者已有的阅读经验和对作品“中间和结尾”的期待。阅读的过程中,这种期待会继续保持,或被改变、调整,甚至讽刺性地实现。文学作品刚出现时,对第一个读者的期待视野是满足、超越、使失望或否定。读者的期待视野处于不断地变化、修正、调整,甚至再生产中(Jauss,1982:22-25)。每个读者的阅读经验、知识结构、文学素养不同,所以期待视野也因人而异。同一个读者的经验和知识也处于变化中,所以期待视野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理解就是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本文融合的过程。姚斯(1982:19)指出,“在这个作者、本文和读者构成的三角形中,读者不是被动的接受,仅仅做出反应。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如果没有读者的积极参与是难以想象的。”接受美学重视读者的接受,强调读者积极参地与本文,理解本文的意义。

英伽登将文学作品看成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图式结构,需要读者填补不确定的点。伊瑟尔受其影响,认为本文具有不确定性和空白,读者使不确定性具体化,填补空白,两者引起了读者和本文之间的互动,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它们的互动(Iser,1978:182)。胡开宝和胡宝荣(2006)认为,“文学文本的空白可分为四大类:(1)表现为复义、双关、隐喻、含蓄、寓言、暗示、反讽和象征等形式的语义空白。(2)对习惯性语言常规的反拨或破坏所产生的句法空白。(3)采用跳跃、穿插、倒叙等方法形成的结构空白。(4)体现文学最高审美本质的意境空白,即文外之旨,言外之意。未定性则指语言、结构、意象和主题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或模糊性。”

国内学者将接受美学和翻译相结合,提出了许多见解。译者要确保在与本文的互动中达到期待视野的第一次融合。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要考虑现时读者的期待视野、审美趣味和接受水平,使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和译文达到第二次融合(马萧,2000)。译文读者能够理解时,译者应该保留原文的不确定性和空白。译文读者难以理解时,译者可以采用脚注、括注、或直接译出其内涵等手段来填补空白,使未定性具体化(胡开宝、胡宝荣,2006)。在进行文学翻译时,译者要把握原作的精髓,在译文中保留和体现原作的模糊性,发挥译者的想象力,再现原作的美学意蕴(魏晓红,2009)。译者也是读者,参与了原文意义的生成过程,应采用合适的翻译方法,提高翻译质量(左飚,2015)。译者要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使读者可以理解作品的表层含义和深层的文学意义,但同时也要对原作保持忠信(吴涛,2018)。总的来说,译者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审美能力,同时若条件允许,采取和原作者沟通或其他方式,尽可能理解原文的意义、神韵,使自身的期待视野和原文融合。译者在翻译时,应考虑现时译文读者的接受水平,主要是普通读者。若读者普遍有较高的知識水平,较好的文学阅读能力,译者可最大程度的保留原文的不确定性和空白,再现原文的美学特征和文学意蕴。反之,译者应填补空白,使未定性具体化,实现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和译文相融合。

二.接受美学和《红高粱家族》的英译

1.译者期待视野和原文的融合

《红高粱家族》的译者是著名汉学家和翻译家葛浩文。在20世纪60年代,葛氏在台湾学习汉语,后获得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汉语诗人、翻译家柳无忌。在1974年,葛氏完成了《萧红传》,该书获得“萧红文学奖”。在1980年,葛氏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中文专著《漫谈中国新文学》,体现了他丰富的文学知识。在翻译《红高粱》英译本出版之前,葛氏已经翻译过了萧红、杨绛、李昂、张洁、白先勇、贾平凹等作家的作品,积累了阅读经验和翻译经验,对中国当代文学有了更深的了解。葛浩文作为读者阅读《红高粱》时,此前的阅读经验、先在知识、文学素养构成了他的期待视野。他的期待视野并非固定不变,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作为一个译者,我首先是读者。如同所有其他读者,我一边阅读,一边阐释(翻译?)”(葛浩文,2014)。作为读者的葛浩文,在阅读的过程中,阐释原文的意义,可通过联想,填补原文的空白,使未定性具体化。此外,葛氏与莫言多次通信,他的太太林丽君是台湾人,也是翻译家,中文功底深厚,这些都可以帮助他更好的理解原文。葛氏理解原文的过程,就是其期待视野和原文融合的过程。通过与原文的融合,对原文进行解读,葛氏丰富了阅读经验,获得新的审美体验,期待视野不断拓宽。

2.译文读者期待视野和译文的融合

在一次访谈中,葛浩文说:“我认为一个做翻译的,责任可大了,要对得起作者,对得起文本,对得起读者。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对得起读者,而不是作者”(季进,2009)。可见葛浩文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向读者负责。译者作为读者追求和原文的视野融合。与此同时,译者也应该考虑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译文最终要给读者看,读者也会参与译文意义的生成。如果译文没有一个读者,那么译文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接受美学认为,原文中的不确定性和空白体现了文学作品的模糊美,使读者的多种解读成为可能,引导读者与本文互动,共同构建本文的意义。许多原文本中的不確定性和空白因为经常出现,对读者来说已经习以为常,而对译文读者来说可能非常陌生。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该考虑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以决定如何处理原文中的空白和不确定性。当读者接受能力较强时,应尽可能保留文学作品的空白和不确定性,使译文读者更好的感受本文的文学价值。当读者接受能力较弱,译者可通过多种翻译方法,填补空白,使未定性具体化,帮助读者理解译文,使译文读者期待视野和译文融合。

A.保留空白、不确定性与视野融合

译者根据现时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即先在的知识结构、文学阅读经验、审美期待,选择保留《红高粱家族》中出现的大部分空白和不确定性,如隐喻、含蓄、非常规性的语言,使译文读者既可以获得填补空白、使未定性具体化的乐趣,又可以感受到本文的神韵,实现译文读者期待视野和译文的融合。

例1:高粱地里悠长的哭声里,夹杂着疙疙瘩瘩的字眼:青天哟——蓝天哟——花花绿绿的天哟——棒槌哟亲哥哟你死了——可就塌了妹妹的天哟——我不得不告诉您,我们高密东北乡女人哭丧跟唱歌一样优美。(莫言,2003:33)

The disconsolate weeping in the sorghum field was dotted with words, like knots in a piece of wood: A blue sky yo—a sapphire sky yo—a painted sky yo—a mighty cudgel yo—dear elder brother yo—death has claimed you—you have brought down little sisters sky yo—I must tell you that the weeping of women from Northeast Gaomi Township makes beautiful music. (Goldblatt,1993:43)

亡夫过世,女人伤心不已。而女人哭丧像唱歌,大悲之事却伴着优美的歌声。奶奶出嫁的大喜之日,遇到女人在哭亡夫,暗示了这桩婚姻的不平静,而这优美的歌声似乎又在说明丈夫的离世对女人来说并非就失去了希望。读者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何歌声会和哭丧结合,当读者继续阅读,看到奶奶在患有麻风病的丈夫离世后,感觉自己得到了自由,心情畅快,也许会有答案。作者这样写,有意让读者参与本文,展开联想。原文几个口语化“哟”,体现了音乐性和节奏美,译文中直接音译,使用几个“yo”,保留了同样的语言特点。在原文中,“花花绿绿的天哟”和“棒槌哟亲哥哟你死了”相比“青天哟——蓝天哟”长度更长,为了保持节奏,更好地让译文读者体会到这段话像唱歌一样优美,译者将其切分为长度差不多的小短句,译为“a painted sky yo—a mighty cudgel yo—dear elder brother yo—death has claimed you”。因为you和yo读音相似,译者并未在you后面再加yo。译文读者可以体会到原文的音乐性,思考歌声和哭丧结合在一起到底有何意义,结合原文出现的背景,展开丰富的联想,在阅读后文后,使不确定的意义具体化,丰富自己的阅读经验,实现期待视野和译文的融合。

例2:奶奶说:“这酒里有罗汉大叔的血,是男人就喝了。后日一起把鬼子汽车打了,然后你们就鸡走鸡道,狗走狗道,井水不犯河水。”(莫言,2003:21)

“Uncle Arhats blood is in this wine,” she said. “If youre honorable men youll drink it, then go out and destroy the Jap convoy. After that, chickens can go their own way, dogs can go theirs. Well water and river water dont mix.”(Goldblatt, 1993:28)

冷支队想要收编爷爷到他的队伍里一起抗日,爷爷不同意,两者起了冲突,奶奶在中间缓和他们的关系。“鸡走鸡道,狗走狗道,井水不犯河水”是指两人以后各管各的,互不相关。鸡、狗在中文和英文中都很常见,可以用来比喻人。在中文中,和鸡、狗相关的成语大多数含贬义。此处的暗喻带来语义上的空白,让人思考冷支队与爷爷和鸡、狗有何相似。在英文中chicken指人时含贬义,意为胆小鬼;dog可以指卑鄙小人或者含褒义,如lucky dog幸运儿。译者保留了“鸡”和“狗”两个喻体,译文读者能理解两人以后各不相干。此外,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猜测谁是胆小鬼、卑鄙小人或幸运儿。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这两人的性格、命运,在后文看到冷支队在爷爷把敌人打死后出来抢武器、对村里的人见死不救,或者看到爷爷虽然是土匪,但是英勇抗日时,读者可能会有新的理解。若读者填补译文中的空白,自己的期待视野也会改变,容易实现和译文的融合。

例3:奶奶又骑骡进了一趟县城,给他干娘送去了一包沉甸甸的礼物。(莫言,2003:123)

Grandma rode into the county town to deliver a heavy bundle to her foster-mother as a gift.(Goldblatt, 1993:157)

奶奶的干爹误以为爷爷是土匪,把爷爷抓去了,奶奶去为爷爷说情,干爹查清楚了真相,派人把爷爷送回了家,奶奶于是去给干娘送礼物。当时的货币是大洋,越多就越重。沉甸甸的礼物,是一种暗示,说明奶奶给干娘送了很多钱。葛浩文没有直接译出隐含意思,将沉甸甸的礼物译为“money”,选用了“bundle”这个词,“a bundle”可指“一包,一捆”,再加上“heavy”一词,引导译文读者思考,到底是送的什么礼。当时美国的通行货币是纸币、硬币,读者可能会想是一包硬币还是一捆纸币,纸币面额更大,奶奶为了感谢干爹,希望干爹多照顾下她们,给干娘送礼,礼物自然非常贵重,肯定是纸币。“bundle”可能让读者联想到这就是一大笔钱,理解了原文隐含的意思,为读者的视野和译文融合创造了条件。

B.填补空白、使未定性具体化与视野融合

接受美学把读者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读者参与本文,与本文互动。接受美学和翻译结合,要求译者在翻译时,以译文读者为中心,尽可能让读者接受译文。没有读者接受的译文,很难在目的语中发挥作用,译文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即使译者拥有丰富的知识,译者的翻译应该优先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期待视野。当空白和不确定性造成读者的阅读障碍或误读时,译者在译文中应填补空白,使未定性具体化,以便读者的期待视野可以和译文融合。译者可以直接译出内涵、用译入语中的表达、或删除一些空白。

例4:罗汉,你们家那个老长工……他和你奶奶不大清白咧,人家都这么说……呵呀呀,你奶奶年轻时花花事儿多着咧……(莫言,2003:9)

Arhat, your familys foreman something fishy between him and your grandma, so everyone said... Aiyaya, when your grandma was young she sowed plenty of wild oats. (Goldblatt,1993:13)

“花花事儿”会让读者联想到吃喝玩乐,不误正业的花花公子,含贬义。结合前一句当时很多人都说奶奶家的长工刘罗汉可能和奶奶有私情,可以推测出“花花事儿”指的是以当时的标准来看,奶奶的私生活不怎么好,是一种含蓄的说法。Sow plenty of wild oats是指放荡不羁,尤其是在性方面。葛浩文没有保留原文中由含蓄带来的语义空白,将其直译成flower things,而采用了意译的方法,在英语中找到相似的表达,让读者更好的理解译文。该表达在很大程度上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有利于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和译文融合,更好地理解奶奶的形象。

例5:虽然我奶奶与他已经在高梁地里凤凰和谐,在那个半是痛苦半是幸福的庄严过程中,我奶奶虽然也怀上了我的功罪参半但毕竟是高密东北乡一代风流的父亲,但那时奶奶是单家的明媒正娶的媳妇,爷爷与她总归是桑间濮上之合,带着相当程度的随意性偶然性不稳定性,况且我父亲也没落土,所以,写到那时候的事,我还是称呼他余占鳌更为准确。(莫言,2003:76)

Even though by then he and Grandma had already done the phoenix dance in the sorghum field, and even though, in the solemn course of suffering and joy, she had conceived my father, whose life was a mixture of achievements and sin (in the final analysis, he gained distinction among his generation of citizens of Northeast Gaomi Township),she had nonetheless been legally married into the Shan family.So she and Granddad were adulterers, their relationship marked by measures of spontaneity, chance, and uncertainty. And since Father wasnt born while they were together, accuracy demands that I refer to Granddad as Yu Zhanao in writing about this period.(Goldblatt,1993:99)

“She”指的是奶奶,她當时是单家的媳妇,但是却在回家探亲的途中,和我爷爷在一起,有了我父亲。通过我的描述,“在那个半是痛苦半是幸福的庄严过程中”发现我对爷爷和奶奶在一起的态度,并非批判,用了“桑间濮上之合”来形容他们之间的关系。桑间濮上出自《礼记·乐记》,桑间在濮水之上,是古代卫国的地方。后出现在《汉书·地理志下》,指淫靡风气盛行的地方,也指男女幽会的场所。结合上下文知道我委婉地说出了他们的通奸之事。如果没有这个语境,现代普通的中国读者,都可能很难理解这个词,英文读者理解就更为困难。因此,译文没有保留原文的委婉色彩,直接译出内涵,“adulterer”意为“通奸者”,增加了译文的可读性,为读者减轻负担,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利于视野融合。

将接受美学与《红高粱家族》的英译研究相结合,可以发现译者葛浩文丰富的知识、文学阅读经验、审美能力,让他理解原文,实现期待视野和原文的融合。同时葛浩文坚持对译文读者负责,考虑其接受能力、审美期待,尽可能的保留原文的空白和不确定性,让读者通过先在的知识和不断丰富的阅读经验去填补空白,使未定性具体化,对文本意义做出解读。若读者难以理解时,译者译出内涵或借用译入语的惯用表达,帮助读者理解。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期待视野逐渐扩宽,和译文不断融合,形成新的期待视野。

参考文献

[1]葛浩文.我行我素:葛浩文与浩文葛[J]中国比较文学,2014(01):37-49+10.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0.

[3]胡开宝,胡世荣.论接受理论对于翻译研究的解释力[J].中国翻译,2006,27(03):10-14.

[4]季进.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9(06):45-56.

[5]马萧.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J].中国翻译,2000(02):47-51.

[6]莫言.红高粱家族[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

[7]魏晓红.接受美学视野下文学作品的模糊性及其翻译[J].上海翻译,2009(02):61-64.

[8]吴涛. 读者接受力与忠信原则:华兹生英译《史记》的双重限阈[J].外语学刊,2018(04):102-110.

[9]左飚.译事双“无”议[J].上海翻译,2015(01):27-30.

[10]Goldblatt,Howard.Red Sorghum[M].New York:Viking, 1993.

[11]Iser, Wolfgang. The Act of Reading,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M].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Press, 1987.

[12]Jauss,Hans Robert.Toward an Aesthetic of Reception[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9.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猜你喜欢
接受美学不确定性
中国银行业的未来:不确定性与希望并存
试论福楼拜小说的创新性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探究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俄国形式主义的读者意识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广义直觉模糊软集的格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