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清分
在听障学生中实行探究性学习是特校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能让听障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我校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探究性学习的探索,其教学流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提出问题;(2)方案设计和探究;(3)总结和评价。
本文以教材《氧气的制法》一课,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的教学为例,谈一谈具体做法。
第一阶段:提出问题
在這一阶段,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把重点放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尽可能把教和学的过程变成“探究”和“再发现”的过程。课堂上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问题一:在加热氯酸钾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分解温度比未加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分解温度是高了还是低了?分解的速率是快了还是慢了?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了什么作用?
问题二:二氧化锰在参加氯酸钾受热分解反应之后质量是否发生了变化?化学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怎样证明你的结论?
问题三:是不是所有催化剂都能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加快?催化剂在参加化学反应之后物理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第二阶段:设计和探究
在这一阶段,学生为解决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并相互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组织和引导作用,不要急于给学生提供现成答案,而是营造有利于探究的宽松氛围。最后,学生提出解决方案。
问题一解决方案:(1)加热二氧化锰。(2)加热氯酸钾。(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问题二解决方案:(1)将反应后试管中的固体物质溶于水。(2)过滤后,将不溶物烘干(在坩埚中)。(3)在天平上称量(加入二氧化锰前需称量并记录二氧化锰的质量),并和反应前加入的二氧化锰的质量对比。(4)把烘干后的二氧化锰再加入氯酸钾中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看是否还能加快氯酸钾分解。
问题三有一定难度。第一次接触到催化剂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分解,学生观察到使用二氧化锰后氯酸钾分解速率显著加快了,教师可适当引导:有的化学反应太快,难以控制时,怎么办?有同学就会说,想法使它变慢。这就需要加入能减慢反应速率的催化剂。然后继续引导学生: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物理性质是否会变?
第三阶段:总结和评价
这是对第二阶段探索的分析、综合、归纳。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讨论,催化剂的概念就呼之欲出了。可让学生讨论回答,给催化剂下一个简明准确的科学定义。最后教师板书展示这一概念含哪几个要素,它们的关系如何。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相互交流的积极氛围中,既体验到思考探索的乐趣,又经历了心智锻炼,提高了动手能力。
(责 编 清 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