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立仁
摘 要: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不断追求。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结合高等院校内涵式发展需求及某高校案例,提出了基于OBE理念构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E-I”机制新方法,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OBE) 教学质量 “E-I”机制
课堂教学质量是关乎院校生存发展、学生健康成长和OBE理念落实。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建校时间短、师资队伍相对年轻等问题,如何促进自身内涵式发展,如何适应OBE理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成为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时代命题,为此,本文开展了基于OBE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E-I”机制构建相关研究。
1.原有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机制存在的问题
1.1质量标准设置针对性不足。
质量标准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载体,是评价内容的外在表现,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指挥棒。然而现在一些高校在设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时,未考虑学科的差异性,所有学科均使用同一评价标准。有的高校设置有区别的评价标准只局限于领导用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督导用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同行用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等。不过只关注了不同的听课者,没有关注不同学科、不同年级课程的质量标准的差异性。而且评价指标的科学有效与否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有效与否的关键影响因素[1](102-108),但一些高校課堂教学的评价质量标准主要围绕教师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效果与特色等方面显得过于笼统。并且从指标上只考查教师“教得怎么样”,对学生关注较少,对学生“学得怎么样”没有观察和评价,质量标准评价的主要目的还是考查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组织能力。
1.2评价目的功利化比较明显。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手段,注重发挥导向和激励的作用。通过评价,教师、学生能够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提高教与学的水平。但在现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一些学校受“奖惩性评价理念”的影响,过于重视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用于教师职称评审、晋职晋级、职务聘用、工资定级等方面,被评价的教师难以知道自身评价结果,过于功利化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影响教师从教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激发教师教学的内在潜力。
1.3学生评教存在随意性、主观性。
现在很多高校都将学生评教放在期中或期末进行,虽然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初衷,可由于学生评价时间短,对已经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印象不深,有的学校甚至采取了学生不评教就无法选课、无法查分等强制性手段,因此学生在实际评价时大多数不看教师姓名甚至所上课程随意给分,评价分数采样值可信度不高。也有的学生结合个人好恶对教师进行评价,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由于学生评教存在随意性、主观性等特点,再加上学生评教分数会影响教师职称等,导致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不敢管,甚至不想管,久而久之出现了“教师我讲我的,学生你干你的”不相往来的课堂。
1.4评价结果反馈导向性不足。
各学校现行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基本以领导、督导、同行、学生评价等为主体,建立了多元参与、多维立体的评价体系。校内组成多元评价体系无可非议,无论何种教学,教学效果都需要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检验。因此,结合基于OBE理念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机制可以发现,目前学校缺少用人单位这一更重要的主体,比如企业对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有一定话语权。另外,各高校目前的督导队伍组成基本都是本校、本专业教师,由于本校、本专业教师与被评价教师属于同事关系,在评价时存在主观人情因素,造成评价结果导向性不足。有的高校采用教学质量监控系统进行课堂教学评价,领导、督导将评价结论上传到监控系统,由于督导教师没有及时看评价或者干脆不进行反馈,使评价失去时效性,造成评价结果导向性不明显。
2.高校内涵式发展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机制的新要求
2.1要建立OBE教育核心理念。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教学实施和教学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教育获得目标学习成果,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结束后获得的真正能力,即我们常说的“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2](128-129)。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产出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有很大区别,由此引发的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机制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2.2“E-I”机制的提出。
高校内涵式发展是基于OBE教育理念对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机制提出的新要求。为了调动教师从教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同时结合民办院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队伍相对年轻、学生生源基础知识相对较弱等特点,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发现,建立“E-I”机制(激励:Excitation-改进:Improve)比较适应OBE教育理念下的民办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大数据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丰富的评价资源与数据信息。在基于大数据的前提下利用“E-I”机制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客体对象的有效价值做出规范化、精细化判断。
2.3“E-I”机制构建原则。
基于OBE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质量提高“E-I”机制要体现激励为主、管理为辅、学为中心、多方参与、力求全面、持续改进的指导原则。激励为主就是把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机制的出发点、落脚点放在调动教师从教积极性及学生学习主动性上。管理只是一种手段,不能把它作为强制性、行政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学为中心就是在确定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机制标准指标时,应当主要围绕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激发主观意识、帮助学生锻炼实际能力、获得学习成果等方面进行考核。相应标准要围绕学生学习活动展开,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都应该有相应的提高学习质量标准。多方参与就是扩大参与评价主体的范围,尤其是应用型大学,要有企业专家等参与。力求全面就是要求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机制综合考虑教师、学生、环境等因素,从系统的视角出发揭示课堂教学质量提高问题的本质。持续改进要求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有相应评价周期,要对评价结果有反馈,用于改进。
3.“E-I”机制的构建
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加强顶层设计,规范管理基础,激励谋求发展,改进促进提升”为思路,以实施“强能力、重素质”为优质教育体系特征,以“适合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为标志,构建“E-I”机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1加强顶层设计,以上下联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作基础。
加强顶层设计,夯实上下联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基础。第一,建设一套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全链条全过程多维多元的数字化管理系统;第二,建立校院、校企两级合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第三,建立教学组织指挥、教学运行保障、教学质量改进三个闭环系统;第四,构建校领导/校督导、院(部)领导/督导/同行、企业/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多维度、多元、全过程的常态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第五,建立专业建设质量标准、课程建设质量标准、教材建设质量标准、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五部分组成的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第六,建立教学保障系统、教学质量决策指挥系统、教学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教学质量评价诊断系统、教学质量执行跟踪系统、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建设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系统;第七,完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生源质量、学生发展、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七个监测方向内容。
3.2夯实管理基础,以主体规范的关键环节管理作为重点。
结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相关精神,出台《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实施方案》等系列指导性文件,构建课堂教學质量提高及综合评价的总体框架。围绕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制定或修订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课堂教学管理秩序,明确课堂教学各环节的责任主体与规范要求。细化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评价标准,围绕教书育人、以学为中心、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等方面构建相应指标体系,以切实增强课堂学习实际效果为标准,通过学生养成教育工程、教师养德修为工程建立良好校风、教风、学风,促进学生及教师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保障文化建设水平。
平时课堂的教学管理应加大课堂教学质量督导力度,教学督导坚持常规督导与专项督导并举,坚持“督导结合、以导为主”的督导原则,把督导的重点放在帮助教师增强教学能力上,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流课程”及学校相关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大胆创新开展多学科、多方协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集体听课研讨活动,校领导/督导、院部领导/督导、职能部门等多方联动,多视角、多方位诊断问题、改进教学,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坚持走校企合作、校行合作、校地合作之路,形成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共同实践教育基地、共同双向互聘机制的“五共”协同育人模式。学校和企业开展多种形式、不同深度的合作,通过创建定制班、冠名班等方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3激励谋求发展,以建立完备的教学发展机制作为核心。
“E-I”机制的核心是“激励”。注重以激励促发展,设立教学能力增强学分制、英才教师培养办法、校级名师选拔、董事长基金奖等阶梯式教师奖励体系,促进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设立一师一课制度、建立评选一流课程打造“金课”的递进式课程奖励体系,鼓励教师聚焦课程建设;建立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评选等奖励体系,引导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完善“十育人”体系,切实增强育人成效;加强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创造现代教育技术环境,聘请校内外名师系统开展教学培训,为教师增强教学能力提供支撑。在学生中除设立奖学金制之外,有各种增值性进步奖、竞赛奖、养成教育优秀奖、董事长基金奖等系列奖励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活力。
3.4技术管理融合,以大数据管理促进持续改进做支撑。
“E-I”机制的关键点是“持续改进”,在持续改进的前提下要有相应的数据支撑。学校注重以技术助管理,以数据助改进,以超星“一平三端”平台、教务管理系统、教学质量智慧保障系统构建“一平台两系统”的集课堂考勤系统、教学督导系统、教室管理系统、问卷调查系统、智慧教学系统等多项功能的综合教学质量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管理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满足学校信息技术要求下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和师生线上教学互动需求,实现教学全过程规范化、数据化、精细化管理,增强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和教学持续改进的时效性。
3.5关注学习效果,把以OBE理念的课堂教学质量落到实处。
注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不应单纯以学习成绩为评价标准,更应该关注应用型人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随着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深入人心、深入课堂,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不仅注重教师的“教”,还应该把关注重点放在学生高效的“学”方面,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评价目标“从关注教师转向关注学生,形成以学论教的局面”[3](238)。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师生间的合作关系进行评价,进一步反映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4.结语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接受者和合作者,评价内容应涉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及学习效果等方面内容,通过以学论教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E-I)”机制的建立,夯实了教学保障体系基础,为民办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提高提供了新理念,使学校上下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全面树立起“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共同信念,最终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丁雪儿,周毕芬,刘小果.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讨——以福建省F大学为例[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04).
[2]蒋丽霞.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美与时代(下),2017(12).
[3]施良方,崔允淳.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支持项目(编号:20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