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景模拟的元阳梯田开发策略研究

2021-08-06 14:19郑阿敏王映月朱铨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可持续性发展情景模拟开发策略

郑阿敏 王映月 朱铨

摘要 以元阳梯田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分析找到梯田现存问题,包括梯田生产方式、经营管理方式和旅游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基于此,从政府、旅游运营者及游客3方面入手,运用 Net Logo程序中的Wolf Sheep Predation模型,构建不同角度下的情景模拟,旨在研究元阳梯田的可持续性开发策略。期望为元阳梯田开发利用的提升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与理论基础,为梯田旅游的开发提供借鉴,为农业旅游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元阳梯田;开发策略;情景模拟;可持续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 F-59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3-0145-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3.03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Yuanyang  Terraced Field Based on Scenario Simulation

ZHENG A min, WANG Ying yue, ZHU Quan

(College of Tourism and Health, 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1300)

Abstract Taking Yuanyang terraced field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erraced fields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including the unsustainability of production mod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 of terraced fields. Based on this, starting with the government, tourism operators and tourists, the Wolf Sheep Predation model in the Net Logo program is used to construct scenario simulation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iming at study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Yuanyang Terraces.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better scientific basis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Yuanyang terraced fields,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rrace tourism, and provide a new research meth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tourism.

Key words Yuanyang terraces;Development strategy;Scenario simula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随着哈尼梯田受关注度的上升,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效应的显现,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一股围绕哈尼梯田的旅游开发热正在兴起。如果旅游开发行为不恰当,必然會对哈尼梯田及围绕哈尼梯田所形成的文化景观造成破坏。各方围绕哈尼梯田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地所展开的利益博弈也更为明显和复杂,对遗产地的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遗产地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威胁。因此以保护、传承与合理统筹利用遗产价值为出发点,及早制定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地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是延续并传播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协调各方利益、确保哈尼梯田生态旅游业有序开展、规范旅游开发行为的需要。

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后,做好遗产地旅游产品的开发成为政府、学者和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元阳县正塑造“游梯田、看云海、观日出、跳乐作、品长街宴、住磨房、捉梯田鱼”的旅游形象,把哈尼梯田打造成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1]。有学者认为申遗的成功有利于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品牌、吸引全球目光,招徕各地游客;有利于提升农副产品的经济附加值,促进乡村旅游服务业发展,为当地群众致富创造新途径,进而推动红河两岸的经济社会发展。然而,如何实现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调统一也是受关注的问题,哈尼梯田申遗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真正目的是保护与发展,而梯田只能在发展中才能得到保护,才能造福百姓。农民是梯田的主人,只有让他们安居乐业,他们才有信心和决心保护好梯田,这是申遗能否成功、成功之后能否保护好的根本所在[1]。按照“以田兴旅,以旅养田”的思路,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以保护促进开发,以开发带动保护”的原则,把保护作为开发的基础,以开发作为保护的动力,通过发展提高对资源保护的认识、提高对资源保护的投入,努力做到既发展旅游,又保护资源,实现资源环境保护和旅游发展“双赢”。

目前,应用ABM对景区进行分析较少,但应用情景模拟方法探讨其他用地空间结构的研究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应用的主要手段包括元胞自动机和多智能体模型。廖江福等[3-4]应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对城市扩展邻域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多智能体模型则多数应用于城市扩张,已经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刘小平等[5]则利用多智能体对土地利用的优化进行了研究。在国内外,常用来模拟股票市场由于每个股票交易者对风险的容忍度是不同的,故即使把他们放到同样的环境之中,作出的决策交易也会完全不一样[6]。由于大尺度的土地利用是由农户个体土地利用行为涌现出来的宏观结果,属于复杂的系统,针对土地利用变化进展研究,通过使用ABM系统来模拟土地利用在不同尺度上的耦合成为当下的重要趋势[7]。部分学者深入探讨了元胞自动机模型与多智能模型的耦合,并构建了基于多智能体和元胞自动机结合的模拟模型,分别对多个城市的用地扩张和用地类型变化进行了模拟[8]。

在此背景下,利用ABM系统对梯田开发进行研究,既要保证当地居民利益,又使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目的在于将哈尼梯田及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场景转化成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使当地居民获得更多收益。

1 研究范围与方法

1.1 研究范围

哈尼梯田最显著的特点是“大”。以元阳县13 200 m2梯田为核心区,扩展至周边的绿春、红河、金平等县,总面积达70 000 m3[9]。该研究以核心区为主要研究范围,遗产区也就是梯田核心区涉及元阳辖区内的2镇5乡共48个村委会,254个自然村。

1.2 研究方法

采用入户调查(通过走访原住民利用问卷结合官方网站给出的数据)和景区问卷调查(在景区内发放了345份游客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为345份;有效率为100%)两种方式,获得元阳县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基本信息。

利用Wolf Sheep Predation模型,假设游客像grass(草),政府与旅游运营者可分别作为模型中的wolf(狼)和sheep(羊)。虽然不存在上下级别的关系,但三者相互依存,互相制约。将不同的主体设定下得到的不同数据代入ABM系统指定的程序Net Logo中,得到对应条件下不同的结果。

1.3 结果与分析

通过走访原住民利用问卷结合官方网站给出的数据,对元阳的社会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得出在被调查居民中约55.5%为男性,44.5%为女性(图1)。大部分為少数民族,其中哈尼族居民最多占62.6%,其次是彝族占到了31.0%(图 2)。遗产区村庄的空心化现象比较严重,45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占到调查总数的62%(图 3)。教育基础差,文化水平较低,其中未上过学的占49.3%,高中及以上文化仅占3.7%(图 4)。

遗产区是典型的少数民族集聚区。居民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务农为居民的主要生计来源。受现代化冲击,绝大多数村庄都出现了空心化现象,由于教育基础不发达,村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接近半数的居民没有受过教育故大部分以务农为生;人们的收入来源主要为农业,其次为外出务工,旅游服务带来的收入占比较低,与2016年公布的中国农民年均纯收入相距甚远。居民经营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以农业为主,旅游业处于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缓慢,居民人均收益低。在政府扶贫政策的帮助下,近年来村庄兴建砖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但是也导致了传统民居的日益减少。综上所述,元阳梯田现存梯田生产方式及旅游发展方式没能达到良好的发展模式,即农旅融合发展处于相对较低的发展水平。

通过在景区内发放问卷,调查游客对元阳梯田满意度(表1)。调查显示,游客对元阳梯田整体评价相对较高,累计98.6%的游客认为景区内自然环境相对较好;有85.0%以上的游客对景区内历史文化底蕴、治安与安全、居民好客度满意。分析不满意人群可知,他们中大多数人对当地交通条件,商业购物设施,区域环境卫生表示不满。

目前梯田遗产的保护存在诸多问题,核心问题是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冲突。哈尼传统民居日益减少,红河哈尼传统梯田劳作方式及生活习惯的保护与当地居民对现代生活向往的矛盾日益加剧,如何协调遗产地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是遗产地生态旅游发展的一大挑战[10]。综上所述,景区内发展规划应以保护好景区内历史文化为前提条件,提高景区内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及经营管理方式。

2 情景模拟

2.1 Net Logo

Net Logo很好地诠释了ABM系统的定义,是一个用来对自然和社会现象进行仿真的可编程建模环境。Net Logo是用于模拟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编程语言和建模平台,特别适合于模拟随时间发展的复杂系统。元阳梯田发展前景非常可观但也存在很多发展问题,属于比较复杂的系统。

2.2 模拟结果

对得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分别为截至2016年底年游客接待量153.25万人次,年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14.27%。旅游经营户共270家,其中259家分布在遗产范围内。政府“十三五”计划到2020年,游客接待量增长率达13%,年收入增长率21%。旅游经营户每年开业数量达7家,累计占比28.45%。将数据分别设定为模型参数带入模型,游客量带入grass number,政府收入带入wolf number,将旅游经营户带入sheep number。进行情景模拟。得到在开发初期,政府与旅游运营者处于和谐地位,一段时间后,由于开发的不规范,旅游运营者逐渐增多(图5);中期政府增加参与度、旅游运营者增多,市场逐渐混乱(图6);后期政府的增加使旅游运营者减少,开始退出市场(图7),末期恶性循环导致政府失效,自动退出(图8);整个景区回到初始状态(图9)。

从模拟得到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单纯的旅游运营者主导型或者单一的政府主导型都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单一主体主导下的发展模式都会对游客的旅游体验产生影响,某一主体过分的主导都会破坏内部平衡的生态环境。找到三者健康且平衡的相处模式,才是可持续性发展所需要的。目前对于元阳梯田遗产区来说,虽有世博公司作为重要的资本平台但其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加上中小企业的作用明显不足,对于餐饮的卫生监管难度大,对于住宿的违建乱建管理难度大[1]。中低端模式旅游运营者数量众多,在羊过多的情况下可能造成草的消失。但倘若政府的过度参与,控制住旅游运行自由度,那么过多的狼会导致羊的消亡,从而形成草过多,导致供不应求,市场疲软。近些年随着国内生态旅游的兴起和遗产地生态风光逐渐为人所知,国内游客数量迅速上升,客源地不仅局限于遗产地周边和云南省内,经济发达地区的份额也在逐年增加;东部沿海地区,甚至港澳台地区对于遗产地壮美的自然景观的旅游热度逐渐升温,未来会成为遗产地旅游重要客源地。想要景区可持续性发展,那么旅游运营者与政府应当处于相对平和的状态共同发展,狼的数量控制着羊的数量,羊的数量决定了草的生长;反过来,草的多少可以控制羊的多少,羊的多少决定了狼的数量。

3 研究策略

基于元阳梯田情景模拟结果的分析及现存问题的研究,得到制约元阳梯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旅游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基于此该研究结合以上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农业旅游发展的相关实践经验,提出元阳梯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3.1 构建多主体共生协调机制

目前景区内缺乏配合协作及政府的监督管理,景区内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尤为严重,从而未能形成公平竞争、互惠协作、紧密联系的共生环境。景区内居民主要以务农为主,旅游收入占比较低,多数人选择外出务工,未能真正形成“社区+ 旅游运营者+ 原住村民”的社区参与模式。元阳梯田的健康发展必须明确旅游运营者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并通过同当地政府、外来游客之间利益共享及义务共担,在元阳梯田旅游市场这一共生界面中共同发展,实现各主体共生共享、互惠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因此,基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一体化共生模式是元阳梯田旅游多主体( 旅游运营者同当地政府、外来游客、原住居民)的目标模式。推动当地政府、外来游客及旅游运营者一体化共生发展,应以一体化形式优化当地政府、社区居民、外来游客及旅游运营者的组织结构,实现全方位合作,构建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利益共享”的一体化经营模式,最终达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元阳梯田的互惠一体化共生模式,即以旅游企业为主导,打造一体化供给,营造一体化效应,实现“旅游企业带动、社区居民参与、当地政府扶持、外来游客体验”的旅游发展模式,并通过旅游产业经济与进化多主体共生系统及优化多主体共生环境相结合的维度,构建出元阳梯田多主体共生协调机制。

3.2 加强旅游产业融合

从当前哈尼梯田的生态旅游带来的经济总收入的分配情况来看,当地的旅游企业和与之相关的服务行业是主要的获利者,反而遗产地的政府管理部门和当地的村民得到惠利较少。旅游导致梯田過量开发,但当地村民还相当贫穷。在同类旅游地中形成竞争优势的挑战除了哈尼梯田外,还有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的紫鹊界梯田、广西省桂林市龙胜县的龙脊梯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的加榜梯田、江西省崇义县上堡梯田、浙南山城的遂昌梯田以及福建的尤溪梯田等,多地的梯田景区都逐步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路线,各地吸引力的增强导致其景区竞争力提升,成为哈尼梯田遗产地生态旅游发展路上的新的挑战[11]。

加强旅游产业融合,优化元阳梯田多主体共生环境。在规模较大的旅游企业的带动下,元阳梯田微型旅游企业应聚集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并以旅游资源及市场为导向,以当地文化及产业特色为依托,开发并销售以游客为中心的体验型旅游产品。以微型企业作为游客的直接互动主体,应加强旅游产品和服务创新,开发哈尼族、彝族、傣族、壮族、瑶族、苗族等民族服饰和民间手工艺器,提升档次。打造元阳自己的服饰品牌和民间手工艺纪念品,突出民族化和特色化,塑造元阳的旅游产品品牌。真正让游客参与到旅游之中并体验元阳民俗风情,使游客在体验型旅游产品中获得更高的满意度。在元阳微型旅游企业集群化发展的过程中,旅游企业始终应以元阳生态民俗旅游为契机,形成企业协作带动产业、产业深度融合的示范效应,营造元阳旅游多主体“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利益共享”的良好共生环境,建立健全元阳“景区旅游企业带动、社区居民参与、当地政府扶持、外来游客体验”多主体对称互惠一体化共生模式的长效机制[12]。

3.3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

目前遗产地自然生态系统极为脆弱,四素同构的景象正在面临极大的威胁,涵养水源的森林正在遭受破坏,部分梯田已由水田改为旱地。遗产地存在水土流失、灌溉水量不足、梯田崩塌的问题,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是在遗产地旅游发展中的一大挑战[13]。对外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加快元阳县外部大区域通往元阳哈尼梯田旅游景区的高等级公路网建设。加快元阳至红河、元阳至河口的二级公路建设,形成进入红河哈尼梯田的交通大动脉;对内尽快争取资金实施元阳至绿春二级公路,该公路的建成将极大地促进元阳哈尼梯田三大片区的整合利用;规划近期在现有基础上,提高通乡公路及通村公路的技术标准,加快各乡镇农村公路的路基、路面改造,加快提高农村公路的通村率及其硬化率。建设完成梯田景区旅游游步道的铺设。基本实现哈尼梯田景区一大一小两个旅游环线。

4 结论与讨论

随着农业旅游的迅速发展,农旅结合不仅拓宽了旅游业的广度,又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态结构,强化了农业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加速了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是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措施。因此基于情景模拟构建模型分析云南元阳梯田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探寻多主体共生模式,加强元阳梯田的农旅融合发展,给出适合元阳梯田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期为农业旅游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睿.元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地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文化旅游公司为例[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5.

[2] 杨艳琼.探析保护哈尼梯田文化遗产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J].信息周刊,2019(52):1.

[3] 廖江福,唐立娜,王翠平,等.城市元胞自动机扩展邻域效应的测量与校准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12):1624-1633.

[4] ANGEL S,PARENT J,CIVCO D L,et al.The dimensions of global urban expansion:Estimates and projections for all countries,2000-2050[J].Progress in planning,2011,75(2):53-107.

[5] 刘小平,黎夏,艾彬,等.基于多智能体的土地利用模拟与规划模型[J].地理学报,2006,61(10):1101-1112.

[6] 吴静.人地关系分析的自主体模拟理论框架及其平台开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7] 戴伦·J·蒂莫西,斯蒂·W·博伊德.遗产旅游[M].程尽能,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8] 杨青生,黎夏.基于遗传算法自动获取CA模型的参数:以东莞市城市发展模拟为例[J].地理研究,2007,26(2):229-237.

[9] 李雪松,陈国松,吴凤婷.基于民族文化保护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以云南元阳梯田为例[C]//云南省第三届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学术大会论文集.昆明: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会,2012:92-102.

[10] 卢双珍.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湿地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8(9):247-249.

[11] 段兴凤,宋维峰,李英俊,等.湖南紫鹊界、云南元阳及广西龙脊古梯田研究进展[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1,23(1):31-35.

[12] 向程,唐仲霞,刘梦琳,等.基于旅游企业视角的民族社区旅游多主体共生协调机制研究:以互助土族自治县土族故土园为例[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7(2):76-84.

[13] 喻庆国.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湿地生态旅游生态补偿机制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902-7908.

猜你喜欢
可持续性发展情景模拟开发策略
绿色施工管理理念如何创新施工管理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体验旅游开发ASEB分析
Materials Studio软件在材料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模拟在“公共关系学”礼仪与技巧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高职高专文科(政法类)学生公共基础知识和能力构成的分析报告
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效果的探讨
情景模拟在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的应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