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文化: 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内容

2021-08-06 03:09王振鹏刘凤彪
绿色中国·B 2021年4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王振鹏 刘凤彪

摘要:以自然界的植物为切入点来关注传统文化教育,挖掘植物背后独特的中华智慧,唤起人们对生命价值和高尚人格的追求,是植物文化的时代内容。植物文化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植物文化的厚重人文情怀,有助于我们更加敬畏自然、热爱植物,从而更好地传承古圣先贤倡导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生态思想,进一步强化民族文化自觉、厚植民族文化自信。

关键词:植物文化;传统文化;时代内容。

2017年7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的贺信中说:“中国是全球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人民自古崇尚自然、热爱植物,中华文明包含着博大精深的植物文化”。植物为人类提供了必备的生存条件,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在植物与文化的互通互融中,人们既享受着、也离不开植物的物质供给,同时还得到了精神层面的愉悦和提升,并在感悟植物的生命过程中学会了感恩,懂得了敬畏,领悟了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通过研究植物文化挖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普及植物文化培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植物文化的基本内涵

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人和植物之间呈现的是认识与被认识、选择与被选择、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目前,国内对植物文化研究比较系统的是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冯广平先生。他认为“植物文化是指人类和植物的选择关系和协同演化,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以植物为载体和诱因的成果类型和行为方式”①。鉴于文化内涵的廣泛性和人们对文化内涵解读的复杂性,对植物文化的演绎也就更加多元。比如,刘世彪②、张德成③、裴盛基④等人也都以不同角度对植物文化做了概念界定,概括起来都是探讨植物与人类在长期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2017年,刘凤彪在《植物文化赏析》一书中简要梳理了植物文化的概念,提出了植物文化的几个主要内涵⑤:

第一,植物文化源于人类对植物的选择利用,但在长期的演化进程中,不能忽视植物对人类生活的深刻影响。

第二,因为第一个内容,植物与人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相互的。

第三,一切发生在人与植物之间的影响,最终表达为人与植物的精神互动。

第四,植物文化与物质有关,但又超越物质,更关注超功利的价值取向。

第五,植物文化的核心在于表达审美,崇尚对人格和心灵的追问。

2020年,《绿色中国》先后刊发了《感恩:生命的逻辑起点》《敬畏:生命的哲学意蕴》《植物文化:生命的时代价值》《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的原点和归宿》四篇系列文章,再次从哲学层面深刻论述了植物文化的重要意义。

因此,从狭义上来讲,植物文化的核心在于表达审美,崇尚人格养成和心灵追问,在于人与植物的精神互动;从广义上来讲,植物文化是人与植物一切关系的总和,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构成人与自然生物圈、生态圈发展的命运轨迹和人类命运的未来走向。

二、为何需要植物文化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之一,就是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把生态文明建设当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将引领我们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自然生态,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同时,建设生态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显然,植物作为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生态要素。人类社会不能只站在利润的角度污染环境、滥伐森林、毁灭物种而导致自然灾害频发;相反,人类社会应当而且必须统筹推进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保护环境、保护植物、恢复生态,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202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讨论生态治理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以林和草为中心的“生命共同体”理念,超越了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着眼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思考未来的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天下情怀和担当意识。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认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和教育界的共识,关键是如何实施,以及利用什么样的途径和载体来传承传统优秀文化。

植物作为须臾不可离开之物,就环绕在我们身边。植物作为第一生产者,不仅提供清新的空气、果腹的食物、治病的良药、建筑的竹木、欣赏的美景,更平衡着生态、创造着环境、调节着阴晴、涵养着水源。因此,占据地球生态主体的植物,绝对是一个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绝好的载体和抓手,也会帮助我们跨越自然和人文这个跨界桥梁,从古老而又崭新的角度享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

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农业社会基础之上,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相互交融冲突的产物。而无论游牧文化还是农耕文化,都不可避免地要与植物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华传统经典著作中,植物与文化的相互交融是那么的自然、柔和,以至于无法分开它们。从《神农本草经》到《新修本草》,再到《本草纲目》;从《吕氏春秋》到《齐民要术》,再到《氾胜之书》、《王祯农书》和《农政全书》;从《诗经》到唐宋诗词,再到《红楼梦》,植物的人文性最终落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上,奠定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中庸和谐等这些中华文明的至高精神价值⑥。而且,植物界是除了人以外最具生命力的文化现场。在这样的场景中,你不必寻找废墟就能探知过去,也不必通过什么猜想就能抵达未来。只要一小片树林,你就能看到从几十亿年前一直到现在的大部分植物,从而演绎出惊心动魄的生命进程。

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不仅给人类提供了丰硕的物产资源,也为人们展示了色彩斑斓的视觉盛宴和沁人心扉的人文关怀,还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价值体系。所以,植物对人的影响不只在器物层面,在人文层面也有着丰富的内涵,承载着厚重的人文教育资源:古文化遗迹出土的农作物、遍布各地的古树名木都是传统文化的生动教材;春节的爆竹和桃符、清明的插柳、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桂花、重阳的茱萸和菊花等等,都寄托着人们丰富的情感;春兰的素洁与静立、夏荷的娇艳与出尘、秋菊的清华与淡泊、冬梅的俏枝与傲寒,植物不仅给人以美的直接感受,同时也让人产生各自的审美联想,从而就有了丰富的审美意境;梅寓人高、莲寓人淡、松寓人逸、桐寓人清等,如此丰富的人格文化内涵,拟示了人的品格、精神和理想追求;以花草树木为象征,植物经过诗情画意的韵染而被赋予某种思想情感之后不再是简单的植物个体,而是文学与植物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产物,也是植物与文人互相启导、互相发展的结果。

三、以植物文化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

以植物文化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普及人文知识、提高艺术修养、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个大胆尝试,也是开展乐学教育、解决厌学问题的很好选择。在关注身边的一草一木、敬畏自然对生命的神奇创造之时,通过分析植物与人的相互关系,阐释植物背后所蕴含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以植物的生命智慧来唤起人们对生命价值和高尚人格的追求,其对学生素养教育的影响是很有意义的,也寻找到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支点。

(一)开展植物文化教育的原则

开展以植物文化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坚持一些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学生在生活中都会积累一定的植物常识,但这还不足以构成系统的学习材料,应当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学生的心智技能,通过植物识别、游园观赏、花草配植、春种秋收、植物科普等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创造性地把零星的素材转变成教材,巧妙地赋予身边常见植物以思想情感和价值目的,有针对性地施以传统文化素养教育,而不要成为系统的植物知识的学习。

2.时代性原则。不同的植物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精神内涵。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固守传统,随着历史的演变、氏族的变迁,再加上植物的进化,植物与人的关系也随着时空变化,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表达出时代的特质。时代已经进入生态文明时代,我们已经不能再以工业文明重技术轻人格、重物质轻精神的观念来对待植物,而以植物生命的人文力量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进而拯救当代的生态危机。

3.地域性原则。“欲知地道,物其树”。大多数植物都有着明显的地域选择特性,这种特性自然而然地为这一地域的人们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视角,同时也彰显了特定区域、特定民族或人群的精神价值。如北方的阔叶落叶树种--杨树“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参天耸立,不折不挠……也不缺乏温和……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茅盾《白杨礼赞》),表现了北方独特的地域风情。槐树因其耐寒、耐旱、耐瘠薄、易繁殖特性,在黄河流域广泛种植,被赋予了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并被称为“祖”、视作“根”,在炎黄子孙心中当做先祖的象征。所以,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自然会有不同的植被,选取当地文化积淀深厚,甚或与学校发展关联的典型植物作为教育素材,可以成为不可多得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内容。

(二)植物文化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以植物文化为主题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一些成果,一批职业院校借助自身的学科优势,开发并出版了《植物文化赏析》《植物的生命智慧》⑦《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中等职业学校主题班会创新案例集锦》⑧等植物文化教育类著作,初步形成了课程特色鲜明、教学形式多样的植物文化教育案例。

1.多样化课程。植物文化课程可以是独立课程、融合课程、主题课程等三类。独立课程是将植物文化作为独立学科而开设的必修课或选修课,比如植物文化赏析、植物文化概论、园林文化、地方植物与校园植物等,进入课表、给予课时。融合课程是指将植物文化教育内容与相关学科教学内容相融合的课程,以植物文化主题内容为依据,引导教师以学科融合的方式,在语文、历史、数学、美术、音乐及相关专业学科中融入植物文化。主题课程是指以植物文化为基本内容,结合学生成长而开展的主题班会课,把学生的生存、生活、生命教育与植物的生命智慧联系起来,如以竹子为主题的厚积薄发,以荷花为主题的修身之道,以苔花为主体的自尊自强等等,形成一系列具有植物文化特征的主题班会。

2.多形式教学。開展植物文化教育的指向是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植物专业知识,所以要立足学生素养的形成和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植物常识,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渗透到教学之中,以生活化的课程教学诠释植物文化的丰富内涵。比如游园观赏、传奇植物调查、校园植物科考、花果园试验、乡野游学等。游园观赏是让学生在阅赏经典和现代各类园林植物的活动中,去体验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流派文化现象的碰撞和交流,在其中领略自然的、人文的植物智慧,感受园林植物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传奇植物调查是选择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中出现在本地的古树名木,挖掘整理其背后的文化故事和文化事件,为中华文明探求有生命的见证。校园植物科考是对校园内的一草一木进行考证,为每一株植物贴上文化标签,倡导师生认识植物、感悟植物、爱护植物,实现人与植物的互融互通。花果园试验是为学生开辟一块试验田,比如小植物园、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等兼具观赏和农耕的室内外研究基地,吸引师生融入自然、探究自然,感受到耕做试验的自然魅力。乡野游学是在回归自然的过程中赏析、汲取人文知识,产生对自然事物认知兴趣,养成对自然事物观察、探究和品评的习惯,从而热爱自然事物,在游学的过程中体验做人做事、学会与人共处、与自然共处。

四、结语

植物所表达的人文价值,既不是凭空臆想,也不是牵强拼凑,植物文化既有历史积淀,又有当代思维,而且还有教育学意义上的多重考量。因此,植物文化成为颇具育人价值的教育资源。有了植物,传统文化教育有了直观的物质支撑,不再虚渺。以植物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内容,并不是要把师生带入植物科学相关领域,而是借植物的生命特质,凝练人文教育特色,将植物生命历程中丰富的正能量转化为积极的教育元素,那就是以植物文化为主题,以植物的生命智慧为主旨,彰显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

注释:

①冯广平.植物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科学通报,2013(58,增刊Ⅰ):1-8.

②刘世彪.植物文化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6:33-42.

③张德成 殷继艳.森林文化与林区民俗[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6:14-21.

④裴盛基 淮虎银.民族植物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9-12.

⑤刘凤彪.植物文化赏析[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7:14-18.

⑥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77-394.

⑦何树海.植物的生命智慧[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20:1-6.

⑧武向梅.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中等职业学校主题班会创新案例集锦[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20:1-14.

本文作者单位:

刘凤彪  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党校

王振鹏  邯郸科技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运用传统文化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论弘扬行为德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