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庚
饶国模(1895-1960)
一
饶国模,又名绍文,字范英,1895年出生在四川省铜梁县云露乡(今重庆市大足区国梁镇)一个书香家庭。饶国模兄弟姐妹四人,饶国模排行老三。饶国模的父亲希望他的儿女们将来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和时代楷模。因此,他为四个子女分别取名“国栋”“国梁”“国模”“国材”。饶国模的大哥饶国栋,是老同盟会会员,后来在国民政府做事;二哥饶国梁,是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过去的国梁乡、今日之国梁镇,就是为纪念饶国梁而得名,现在重庆大足北山公园还塑有饶国梁的塑像。弟弟饶国材,抗战初期在成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饶国模从小就受两个哥哥反清革命的影响,尤其是二哥饶国梁对她的影响可谓巨大。
饶国模在成都益州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期间,与成都高等工业专科学校的学生刘国华勇敢地冲破封建婚姻习俗,自由恋爱,于1915年师范毕业后自主结婚。婚后的饶国模,满怀“教育救国”的理想,先后在威远和铜梁等地小学任教,而丈夫刘国华则混迹于官场。刘国华当上县长和四川大军阀刘湘的经济顾问后不但在外拈花惹草,还要娶二房。坚持近代妇女独立精神人格尊严的饶国模毅然与之分居。
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
饶国模带着三个孩子,离开喧嚣的繁华市区,在荒谷红岩嘴安营扎寨,盖了一栋小楼作为栖身之所,苦心经营起她的“大有农场”,雇人修水坝,开陂塘,延聘农艺师种植优良的桃、李、柚、葡萄等果树。经过一番栉风沐雨、披荆斩棘的艰苦奋斗,饶国模创业有成,其农场所产的果品远近闻名,成为四川有名的实业家和农场主。她还鼓励三个子女离开富裕而舒适的家庭,到社会上追求进步,为国家效力,最后三个子女全都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
二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合作抗日协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以八路军的名义在国民党统治区一些主要城市设立公开的办事机构。
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重庆公开设立的合法机构。1939年1月,中共中央在重庆组建南方局,周恩来任书记,董必武、叶剑英、秦邦宪、凯丰、吴克坚等为常委,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对外,代表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对内,它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是中共在抗战大后方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共领导国统区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机构。
1938年10月,日机开始肆虐重庆。日机轰炸重庆的次数越来越多,每次来的飞机也越来越多,重庆市区内的人们为躲避日机空袭经常被搞得疲于奔命。房屋被损,人员伤亡,百姓苦不堪言。
1939年春,为方便开展工作和躲避日机空袭,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决定离开拥挤且经常遭日机轰炸的市区,在市郊寻觅安全新址。南方局书记周恩来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对重庆四郊颇为熟悉的中共川东特委书记廖志高等人。
经勘察,有几处地址不错,但经过认真比较和考虑,廖志高等看中了郊外靠山隐蔽的红岩嘴。当周恩来看到中共川东特委在报告中提到的“饶国模,是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饶国梁的胞妹,且本人思想进步,支持共产党……三个子女,业已加入共产党”等情况,便一锤定音,选定了红岩嘴饶国模的大有农场作为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新址。
当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处长钱之光和副处长周怡等人专门到大有农场与饶国模洽谈在她的农场内建八路军办事处时,饶国模“慨然应允”和“欣然延纳”,对中国共产党表示出极大的热忱和欢迎。她激动地对钱之光说:“我是到处想找共产党都不得其门而入,你们今天到了我的家门口,我真是有说不出来的高兴啊!”恰好这时,饶国模也正准备在自己的农场内修建房屋,便迅速与钱之光达成协议:由办事处出资3000元,饶国模负责具体建筑事宜,房屋修好后,办事处无偿使用三年,三年后若需继续使用,每年再付给租金若干。
饶国模迅速地从老家铜梁请来了建筑工人,购买了一应材料,在农场内一块向阳的坡地上动工,为中共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建筑大楼。经过夜以继日地施工,很快,一座新建的带有欧式风格的依山而立的三层大楼便拔地而起。
1939年8月,八路军办事处大楼竣工落成了,楼房就要交八路军办事处使用了,按照事先的口头协议,八路军办事处需要与饶国模签订一个租房合同。但是,当钱之光去与饶国模商量这件事并交上建房款时,饶国模却不收3000元建房款,也不愿签订什么租房合同,她是真心诚意愿意把这栋楼无偿提供给八路军办事处使用,而且随便住多久都行。用她的话来说就是“红岩有幸留英志,英雄借此可为家”,她对办事处的入住是求之不得的。但是,周恩来和钱之光、周怡等人经过认真分析商量,拟定了一份租房合同,周恩来亲自送钱去,恳切地说明共产党虽然经费困难,却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了房东的安全,不使房东落了个“通共”“资共”的罪名,所以要签订一个租房合同并在报上公布,在合同上还要把租金故意定得高高的。饶国模心领神会,这才激动地收下了这笔钱。
饶国模成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的房东后,她真有说不出来的高兴。女实业家饶国模最终选择了共产党。此后八年间,饶国模不但从来没有按合同收过房租,而且在办事处困难的时候,还经常给办事处提供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三
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机关、工作人员都搬进了这栋刚刚建成的新楼房。公开的八路军办事处设在一楼,南方局机关及其领导人住在二楼,机要科和秘密电台设在三楼。饶国模的大有农场,从此成为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在重庆的安身立命之所。
国民党重庆当局把这栋不受他们欢迎的房屋编为红岩嘴十三号。
由于饶国模的二哥饶国梁是国民党称颂的中华民国开国烈士,许多国民党元老对她都表示敬重,加上她大哥饶国栋是国民政府官员,而且已对外公开宣称,楼房是租给八路军办事处使用的,这只是商业行为,所以,军警、特务也就不便公开下毒手。但重庆的国民党军警、特务部门,一直把红岩村看作是眼中钉、肉中刺。办事处驻红岩村(1945年红岩嘴改为红岩村)的八年间,日夜都有鬼鬼祟祟的魔影在周围晃动,饶国模家里也不断有声称“查户口”“查电线”的凶汉闯入。国民党政府又在“八办”对面盖起参政会大楼以进行监视,旁边还修了碉堡式岗楼,射击孔里的机枪时时瞄准饶国模的楼房。饶国模一家并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人员,名副其实地日夜生活在国民党枪口之下。
尽管长年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恫吓,但饶国模全然不怕,也不理睬已分居多年的丈夫刘国华出于恐惧前来相劝。刘国华曾央求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劝说饶国模与他和好,饶国模也曾一度考虑重新接纳他,但在皖南事变发生后的特定政治风云下,因不能容忍作为国民党官员刘国华的政治态度而终未能破镜重圆。
皖南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停止对八路军发饷,还密令粮商不得向八路军办事处卖粮。饶国模闻听此事,为不使八路军办事处人员断粮,便连夜赶往铜梁县老家,以农场需求之名买了几车大米运回送给办事处。
四
八路军办事处虽租住三层大楼,但因不断增加工作人员,还要接待来重庆办事的八路军官兵,住房还是显得十分紧张。
1940年秋,周恩来的父亲和邓颖超的母亲一起从贵阳来到重庆,与周恩来、邓颖超相聚。
周恩来父亲生于1874年,本名贻能,又名劭纲,字懋臣。周懋臣先生为人忠厚老实,在白色恐怖笼罩下,作为中共领袖周恩来的父亲,他四处漂泊,担惊受怕,艰难度日。
邓颖超母亲杨振德,1875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一官宦人家,14岁时父母先后去世,家道中落,自幼识文断字的杨振德开始自学医术,立志要治病救人。经过三年时间苦学,她渐渐可以为人治病,而且医术颇佳。杨振德不但医术好,为人也极其善良。来看病的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她从不区别对待,尤其对穷人,她更加耐心,甚至分文不收。
1932年,杨振德随周恩来、邓颖超夫妇,从上海来到中央苏区。时年57岁的杨振德参加红军,在中央红军医院担任中医师,亲自为红军官兵看病、配方、煎药,战士们把她看作亲爱的妈妈。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杨振德因为年迈而被留在苏区,后转移到南昌,于1935年8月,不幸被捕,关在九江书院监狱。当国民党知道她的身份后,采用各种威逼利诱的手段,试图让她劝说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归顺党国”,可他们低估了杨振德。面对各种诱惑,杨振德表现出了一位革命母亲大义凛然的不屈气节。国民党没办法,只得将她关押在监狱里当人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杨振德才被放出,只身辗转到贵州乡村。
饶国模见两位吃了不少苦的老人,年事已高,身体不好,便主动邀请二位老人住到她那里去,一切由她妥为安置。她非常尊崇追求独立、勇于进步、襄助革命的比她年长近20的杨振德老妈妈,请她住到她的小楼二楼上,与她隔壁,便于照顾。将周恩来的父亲周懋臣老先生,安排住在办事处西边百多米远的农场的一排房舍里,那里空气新鲜,非常安静,便于休养。
1940年11月,邓颖超母亲杨振德不幸病逝,饶国模忙着张罗后事,并把自己在小龙坎福园寺一块地皮拨出来作为墓地,安葬邓颖超母亲。
1942年入夏后,67岁高龄的周懋臣老先生患病卧床,病情恶化。1942年6月中下旬,周恩来因小肠疝气复发,经中共中央批准,住进了重庆歌乐山的国民党中央陆军医院医治。这期间,作为周恩来夫人邓颖超,身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兼妇委书记,又为国民参政会中共方面参政员,既要处理公务,又要到医院看望、照顾周恩来,忙得不可开交。为不使邓颖超分心,饶国模和她家中女佣罗大娘,便主动地去精心照料病中的周老先生。
周恩来、邓颖超在邓母杨振德墓前
重病中的周懋臣老先生,在周恩来住院期间突发中风,经过一系列抢救无效后,于7月10日溘然长逝。7月18日,周老太爷也被安葬在小龙坎福园寺。
以后,只要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华日报》的同志及在渝亲人病逝,饶国模都让他们安葬在小龙坎福园寺的墓地里,这里名副其实地成了“八路军驻渝办事处革命公墓”。1978年,邓颖超在北京家中接见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的同志说:“当年,饶国模把我们南方局和办事处的生老病死都管去了。”
五
八路军办事处年轻人多,这些年轻人陆续结婚成家,有了孩子。饶国模看到办事处一些夫妇双双忙于工作,难以带孩子,便向邓颖超提出应建一所幼稚园。当得知地皮和经费有困难时,她二话不说,马上让人砍倒了山坡下一片梨树,自己花钱建起一排朝阳的房子当幼儿园,还领着保姆带孩子。“刘妈妈”这一情谊,使许多老同志和孩子们终生不忘。
八路军办事处,吃饭的人越来越多,大家想学习延安,自力更生,开展大生产运动,垦荒种些蔬菜。饶国模又在农场内拨出了几块地给办事处作菜园,让办事处同志种瓜种菜,改善伙食。
饶国模与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办事处结下了鱼水情。每年农场的桃李、葡萄、鸭梨熟了,办事处干部、战士和家属天天从旁边路过,却遵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从不摘一个。然而,每当果子成熟,在还未上市之前,饶国模总是首先让园艺工人拣最好的果子摘几筐抬送到办事处,请办事处人员及家属尝尝鲜。
在艰险的环境中,这位“太太”帮助了党,她自己也深受党的教育和革命作风的感染,曾一再表示过参加党的愿望。许多同志敬佩她,却因她有资本家身份而难以答复。一次,她直接问周恩来:“周副主席,像我这样的人可不可以成为共产党员?”周恩来马上答道,党已把她看成自己人了,在如今危险的环境下还是留在党外更好。不过,谈话结束时,周恩来郑重地将“刘太太”改称为“饶国模同志”。听到这句称呼,她感到了最大的满足。
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时,白天在桂园(张治中将军公馆)会客,晚上大部分时间都回到红岩村休息,在红岩村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二楼东头靠北的一间屋子里住了40个晚上。
毛泽东下榻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的消息不翼而飞,很快就传遍了重庆各方人士。顿时,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周围本来就特务众多的小楼里,马上就开始拥挤起来。重庆军统、中统、宪兵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各部门都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对进出八路军办事处的人员、车辆和时间都进行认真的记录,各自分线每天向上司汇报。名义上都是打着为了保证谈判安全的名头,实际上是对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实行全天候监视。
毛泽东在红岩村曾专门设宴答谢饶国模对党的帮助。席间周恩来介绍说,饶国模的三个子女都是共产党员,有两个正在延安。毛泽东高兴地称赞:“是一个革命家庭嘛。”
六
1946年5月,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人员离开重庆奔赴南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南方局主要领导人之一的董必武,为感谢饶国模对共产党的支持,赋诗致谢:“八载成功大后方,红岩托足少恓惶。”简洁的诗句包涵了共产党人对饶国模无私无畏的支持寄予的深切感激。董必武还给红岩村留下墨宝,亲笔书写了“大有农场”牌坊。这是红岩村里又一珍贵的革命文物。同年8月,全面内战爆发后,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撤销。
1947年,国共和谈彻底破裂,中共代表被国民党驱逐离开重庆,红岩又成为川东地下党的秘密据点。饶国模继续秘密资助中共重庆地下组织和川东游击队。1948年,华蓥山武装起义失败后,饶国模挺身而出,掩护了大量的游击队员。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饶国模在这个“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再次坚定地向中共重庆地下市委妇委书记胡其芬提出申请,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初,中共重庆市委常委李维嘉代表市委批准了饶国模的申请,并分配她担任重庆妇女联谊会理事,让胡其芬转告饶国模。遗憾的是,胡其芬还没有来得及将这个党的决定告诉饶国模便被捕了。最终,因介绍人被捕牺牲和组织遭破坏,饶国模失去了与党组织的联系,她也不知道自己已被党组织接纳的喜讯。饶国模已被中共重庆地下市委吸收为党员这段历史,一直未得到证明,直至去世前都被作为党外民主人士来对待。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正当人们沉浸在无比的喜悦兴奋之中时,1949年11月27日,即重庆解放前三天,国民党特务在溃逃前夕策划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大破坏。早在是年夏秋之交,饶国模就上了国民党特务的黑名单,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帮助下,她到铜梁老家等地躲避了好几个月,直到1949年11月30日,饶国模才终于迎来了重庆解放的日子。
回到了刚刚解放了的重庆,饶国模担任了西南军政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委员,后来当选为重庆市和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七
1950年春,饶国模兴奋地从重庆来到北京。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在家召集在京的红岩村二十多位老“村民”,设宴款待了这位老房东。
从北京回到重庆后,饶国模将红岩嘴大有农场和连同此处大楼在内,包括福园寺等地的房产,全部无偿地捐献给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真正实现了她“他年凯旋高歌日,红岩即是众人家”的美好夙愿。
中共中央西南局决定利用这块有着光荣革命印记的地方办起了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邓小平,在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开学典礼大会上,拉着胸佩大红花的饶国模,向台下的学员们介绍道:“这就是红岩村的革命妈妈。”
1954年,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亲自提名,饶国模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以后又担任全国妇联执委。
1955年,也就是在她迁居北京这一年,重庆市人民政府经中央人民政府同意,在红岩嘴大有农场和城内曾家岩五十号周公馆的基础上开始筹建“红岩革命纪念馆”。经过三年的积极筹建,红岩革命纪念馆于1958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所在的大楼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红岩革命纪念馆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饶国模在北京与董必武一家合影
1960年,饶国模在北京因突发脑溢血去世,结束了其传奇色彩的人生,就地安葬在北京。生前,饶国模一直被按党外民主人士对待,但身后的碑文却终于按她的愿望所刻——“饶国模同志之墓”。
20年后的1980年,经破例批准,饶国模归葬重庆红岩村。
1985年金秋十月,81岁高龄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重返山城重庆,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和红岩革命纪念馆的同志深情地说:饶国模当年是我们的房东,可她更是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做过许多革命工作。党在困难的时候,饶国模无私无畏地支持了党,如果没有她,又哪里有一个红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