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传承发展中田野工作的重要性

2021-08-05 06:48张舒涵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张舒涵

摘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需要开展田野工作。 田野工作作为一种以实地调查为显著特点的工作方式,对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发展和舞蹈工作者的健康成长都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田野工作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传承发展

前言

中华民族疆域辽阔、历史悠久,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一种被世人熟知的舞蹈种类,来源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也必须通过田野工作回到各民族中去吮汲文化营养。所谓民族民间舞蹈的田野工作,就是指舞蹈工作者亲自进入某一民族社区,通过直接访问观察、调查访谈、居住体验等参与方式,以获取第一手学习资料和研究资料的过程。做好田野工作,有益于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的把握、历史的探究、交融的演变和舞蹈工作者的健康成长。

一、有利于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传承

时至今日,优秀传统文化之于民族文化发展的意义,在一些国民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心中没有产生足够的认识,他们更多的被现代韩娱文化和欧美文化所吸引。如若不对优秀传统文化包括舞蹈文化实行保护和传承,时过境迁后还有多少国人会记起它的贡献并对自己的文化基因引为自豪呢?面临对外开放条件下的文化冲击和挑战,我们应当最大限度地保护好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统特色和民族个性,同时让其随着时代发展、根据自身的传承规律继续发展下去。

经典民族民间舞蹈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是民族文化的标识,以非物质形态存在,需要世代传承。经典的传统表演技能、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以及相关文化空间等,都应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范围。

田野工作对保护民族舞蹈非遗提供了真实、准确的实践方法。田野调查可以通过撰写民族志、分析研究个案,来阐述舞蹈动作背后的历史来源、典型含义。撰写民族志可通过对身体语言的深度描绘、对传统文化继承者的描述记录和对舞蹈语言的影音记录,全方面、多维度探究舞蹈语言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内蕴,从而尽可能完整准确地记录该民族舞蹈的来龙去脉,这有利于舞蹈先祖的智慧结晶更好地传承下去。

湘西土家族的毛古斯舞作为一种中国民族舞蹈,其历史悠久,表演风格原始古朴、豪迈粗犷,是一种集毛古斯历史故事、日常习俗及歌、舞、词为一体的祭祀舞蹈。进入21世纪以来,湘西永顺县文化馆通过开展田野工作,发动群众推广毛古斯舞的传承,加大财政经费投入,挖掘、整理动作素材,引导民族舞蹈进校园等,使毛古斯舞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也使毛古斯舞得以保存并发扬光大。

二、有利于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发展

民族民间舞蹈以风格性、历史性和交融性为主要特征,是群体文化认知的体现,也是时代风貌的体现。民族民间舞蹈历经千年历史,离不开创新发展。从长远发展看,民族民间舞蹈的现代化发展,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民族民间舞蹈创新,开放思想、打破现有认知模式固然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围绕该地域民族群众的文化认同,创新反映民族文化的精神、智慧和特性,这就需要借助田野工作法。

田野工作最基本的环节就是对研究对象的记录。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多数时候是以舞谱记录或是对研究对象的传授进行录音记录,这类方法会产生一些弊端,很容易根据调查员的主观判断与音频缺失而产生一些与原文化不完全符合的偏差。好在现代录像设施的更新,为田野工作的记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田野工作者能够根据录像直观感受该民族的文化蕴含,降低与原文化的偏差,使舞蹈工作者更为准确地把握民族舞蹈的风格特性,并为原舞蹈元素的解构、分裂、重组提供了方便。

但是,田野工作的记录还不能完全把握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舞蹈作为主体肢体表意的语言,孤立看一个动作是不具备明确指意性的,需要进行“语境还原”。“语境还原”是把舞蹈动作放置在该文化场域中,从文化历史、日常习俗、宗教信仰等多维度解读舞蹈语言。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要经过“语境还原”步骤才能夯实基础。只有弄通“一手资料”,才能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精神内涵。

田野工作就是一种很好的“语境还原”办法。“语境还原是一种源头知识的学习”,它将“他者”文化的立场转化为“持有者”的文化立场,刻意与自我文化保持一定距离,不夹带任何局外人的观点。可以说,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重点,要放置在关注其“文化性”上,而不是“复制”舞蹈形态上,这样才能把握民族民间舞蹈创新发展的根和魂。

三、有利于舞蹈工作者的健康成长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及:作家诗人要随着时代的更新,对自己的艺术个性相应进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舞蹈工作者应当按照总书记的要求“走入生活、贴近人民”,并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不断提升艺术创作能力。

著名舞蹈家戴爱莲1941年在广西大瑶山看到当地瑶族群众每逢红白喜事都聚集在一起,击鼓起舞。这种风俗习惯激起了她的创作欲望,后来她经过田野工作和资料整合,编创了她的第一个以瑶族民族舞蹈为题材的少数民族舞蹈《瑶人之鼓》,为发挥田野工作在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开了个好头。我们应当通过田野工作,深入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底蕴、人文情怀、历史进程、风俗习性,努力实现民族民间舞蹈形态的转化和创新。

从培养人才角度看,田野工作对舞蹈教学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在当代,开设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的高校大都延续着“口传身教”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延续着北京舞蹈学院或中央民族大学的教学教材体系,另一方面比以往更加关注自己所在地区的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但由于诸多限制,有些教师没能真正进行田野工作开展实地调查,也有些教师带著“专业性”的眼光看低民族民间舞蹈,使一些舞蹈作品与原文化形态有些距离。而不少青年学生已经远离“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的原始农家生活,学习、接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方式大都来源于课堂教学和观摩视频。对学生而言,这些资料属于“二手资料”,如若没有经舞蹈动作“语境还原”的过程,那呈现出来的作品是很容易“形似神偏”的。因此,培养舞蹈人才、推动舞蹈创新发展,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节庆活动等田野工作,鼓励学生深入田间地头、乡村农舍,虚心向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学习,力求从民族民间文化中吸取舞蹈创作营养。

四、结语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凝聚着各民族的精神力量,传播着地域文化的历史故事,传承着中华始祖的丰功伟绩。田野工作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寻根究底、对民族舞蹈元素的探索求证、对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灵感激发都是不可替代的。广大舞蹈工作者应深入基层、走进田野、走到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中去,不断推动民族民间舞扎根本土、深植时代、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1]潘博,罗成芳.“语境还原”与“语境置换”: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模式的再探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0(01):127-130.

[2]赵铁春,王昕.与民共舞——“田野作业”对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的意义[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01):52-59.

[3]王晓燕.田野工作法视域下民族民间舞蹈发展问题研究[J].牡丹,2020(24):137-138.

[4]张凯.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J].艺术评鉴,2020(22):76-78.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专业2020级研究生)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养生角度下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探讨
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元白诗派诗歌中的“风雅”传承
传播学视阈下淮海戏传承发展路径探析
少儿花鼓灯舞蹈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