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的育人困境与创新路径研究

2021-08-05 13:22徐佳雯齐秀强
速读·上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创新路径育人

徐佳雯 齐秀强

◆摘  要:高校志愿服务对于学生成长成才、高校提升育人水平、社会和谐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仍然在育人理念、育人价值、育人实效、育人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应着力提高志愿服务的获得感与归属感,发挥多元主体协同效应,健全志愿服务育人机制,丰富志愿服务育人内容,以推动形成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育人体系。

◆关键词:志愿服务;育人;育人困境;创新路径

一、高校志愿服务的育人价值

1.微观价值——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高校志愿服务最直观的育人价值体现在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一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志愿服务可以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中,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二是高校志愿服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可以在广泛接触社会各类群体的同时增强自身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在帮助团队完成志愿活动的策划、实施等环节的同时增强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三是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可以增强舍己为人、严于律己的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中观价值——助力高校提升育人水平

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优质人才的育人平台,更应当注重自身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设。首先,高校完善志愿服务有利于推进高校立德树人战略实施。高校推进志愿服务活动本质上就是换一个场所、换一种方式培育人才,其不仅符合立德树人的内涵,更是一个使高校与学生、学生与社会双向成长、双向受益的活动。其次,高校发展志愿服务有利于完善高校教学体系。志愿服务融入高校实践教学是深入践行劳动教育育人的必然要求,能够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共同发展。最后,高校加强自身志愿服务建设可以使高校志愿服务机制更加完善,为高校完善其他事务管理体系提供借鉴。

3.宏观价值——助力社会和谐进步

高校志愿服务是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第一,高校志愿服务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服务社会加强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第二,大学生这一年轻活力的群体可以为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增添新鲜的血液,不仅加强了学生群体与社会其他群体的沟通交往,还可以减轻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第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需要志愿服务,其在落实精准扶贫、普及法律教育、推进环境保护、宣扬社会风尚等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二、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的育人困境

1.育人理念有待完善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要建设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育人体系,一方面要实现从“重活动开展”到“活动开展与机制建设并重”转变,另一方面要实现从“重服务社会”到“服务社会需要与服务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并重”的转变,这对以往单纯重服务的思想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社会政策环境变化也要求当前志愿服务向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这无疑赋予了当前志愿服务育人理念新的内涵。

2.育人价值认识不到位

学生志愿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被多元化的价值观所削弱。就学生层面而言,学生功利化倾向严重,许多学生为了增加学分、获取荣誉奖章、赢得入党机会等目的参加志愿服务,将志愿服务作为交换品而非公益活动,降低了志愿服务助人助己的社会价值。就学校层面而言,相关领导更注重志愿活动的开展数量,重量轻质的同时缺乏对志愿者工作的正面肯定,志愿者无法通过合理的渠道进行弹性反馈,进而挫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就社会层面而言,极端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消解了育人价值的内涵,降低了人们对志愿服务的认同度。

3.育人实效得不到保证

目前高校志愿服务的育人实效还有待提升。一是志愿培训不够专业。在培训目的上,高校更多注重如何使志愿者做好当下志愿服务活动,忽视志愿者个人特质与长期发展;在培训内容上,更多关注志愿者的技能培训和组织纪律培训,欠缺志愿服务理念和志愿精神的培育;在培训方法上,以灌输式教育为主,未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二是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呈现低端重复化的严重局面。高校现开展的活动较为单一。很少开展结合自身特色与学生专业知识的志愿项目,项目内容呈现出粗放化特征,志愿者不能实现社会与个人双向发展的培育目的,从而背离育人初衷。

4.育人机制不健全

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组织内部欠缺相配套的运行机制。在招募機制上,相关流程缺乏统一标准,志愿者素质参差不齐。在培训机制上,缺乏常态化的体系,志愿者队伍专业性不突出,个性特点未有效发掘。在宣传机制上,宣传主体局限于高校、学生,政府和媒体的角色缺位。宣传方式守旧传统化,不能紧跟时代步伐;在监督机制上,缺少内外部共同监督,奖惩方法不够鲜明。在保障机制上,资金匮乏导致许多志愿活动缺乏物质供给来源,法律法规的保护处于真空状态使得侵害学生志愿者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育人的创新路径

1.提高志愿服务的获得感与归属感

要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获得感与归属感,一是要丰富志愿精神的内涵。必须牢牢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阶段任务,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新时代相融合,焕发出新的精神内涵。二是高校要加强思政教育创新,将志愿服务精神纳入思政课堂中,同时开设志愿服务实践课程,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三是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志愿服务育人氛围。社会媒体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宣扬典型代表,调动全社会公民志愿光荣的思想意识。高校要建设自己的一体化宣传平台,建设志愿项目品牌。四是要破除学生的功利主义倾向。高校要合理运用激励机制,重视精神奖励大于物质奖励,在降低志愿服务计入实践学分或奖励加分的比例的同时,尝试多样化的激励政策,使志愿服务更多与个人成长记录、个人思想进步等方面相挂钩。

2.发挥多元主体协同效应

高校志愿服务的创新必须调动社会各方主体的力量资源,构建一个由政府引领、高校主导、社会支持、媒体衔接、学生参与的“五位一体”的主体体系。第一,政府应当对给予全方位支持。在资金支持上,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对高校志愿服务进行统一补贴的同时,对重点志愿服务项目进行重点补贴;在政策扶持上,将志愿服务列入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进行长期规划与指导;在法律保障上,通过法律法规对志愿者主体资格和想有个各项权益进行界定,对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实施保障。第二,高校要对志愿服务进行价值引领和系统管理。在价值引领上,高校要将志愿服务融入思政课堂,同时对志愿服务典型事例进行宣传,弘扬传统美德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系统管理层面,高校要建立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团委负责,各部门专门管理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避免管理层面的杂乱无章,职责混同。第三,企业、社会组织等对高校志愿活动进行资金支持和合作互助。本地龙头产业可以发挥力量带头进行资金扶持,在提升企业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拓宽资金筹集渠道;社会组织可以与高校志愿服务进行合作,高校利用社会组织的资源优势,社会组织利用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实现互利共赢;第四,社会媒体要充分发挥其互动性、广泛性的特点,集合志愿服务优质资源,加强志愿项目品牌建设,推动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学生社团要在坚持学校统一领导的前提下,赋予其更多的自主权,增强学生社团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在学生内部调动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3.完善志愿服务育人机制

健全高校志愿服务育人机制是促进志愿服务稳步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第一,健全有序的志愿服务招募机制。高校要制定统一的志愿者招募手册,明确招募流程,防止滥招误招。同时建立健全志愿者的进入-退出管理办法,建立高校志愿者名单库,做到志愿者信息内容的及时更新。第二,健全专业的志愿服务培训机制,做到培训的专业化、常态化和个性化。专业化是指高校要配备专业的教师向學生传授志愿服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素养。常态化是指要对志愿者定期持续组织培训,有固定的时间、场所和培训教师。个性化是指,针对不同志愿服务项目以及志愿者在项目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对志愿者进行个性化培训。第三,健全全媒体的宣传机制。在宣传内容上,要注重“言善事”“扬正气”“树新风”,助长社会善良风气。在宣传手段上,采取线上线下相联动,传统媒介现代媒介相互通的形式,打造全方位、深层次的志愿服务宣传机制。第四,健全全面的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国家要加强志愿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出台与落实,明确志愿者享有知情权、监督权、获得培训教育权等各项权利。高校和学生社团要把对志愿者的安全培训纳入志愿者培训之中,告知志愿者一系列安全注意事项。第五,健全高效的监督机制。政府、社会、媒体进行外部监督,高校部门、学生社团进行内部监督,在源头消除落后制度障碍。同时要建立直接责任人制度,对志愿服务的直接负责人员不作为乱作为或者因公徇私进行惩罚。

4.丰富志愿服务育人内容

时代的进步要求志愿服务育人内容不断创新,防止千篇一律。第一,重视实践育人。首先要提升高校志愿服务项目的影响力,形成志愿服务品牌效应,促使志愿服务长期化常态化发展。其次在实践中创新服务内容。要深刻体会国家形势,开展国家需要、社会需要、人民需要的志愿活动。再次,要创新服务形式,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等工具开展志愿服务,提升志愿服务的实施效果。最后要在实践中提升管志愿服务的专业性,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实现学生-社会的互动双赢。第二,加强思政育人。首先思政课堂要做到与时俱进,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使学生做到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更好的融合,还要将志愿服务融入思政课堂,不断为志愿服务育人教育注入新时代理念。其次要进一步发挥党政组织的思想带头引导作用,多组织学习活动加强志愿服务的思想教育,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第三,推进管理育人。首先高校要完善志愿服务管理,以网络信息管理为支撑,融合线上线下渠道打造专业性与志愿性相结合的管理育人模式。其次高校还要通过管理志愿者达到育人目的,一方面在志愿者招募时严格把关,另一方面培训内容要趋于综合化和完善化,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熟知流程,规范自身语言和着装等,以提升志愿服务的管理形象。

参考文献

[1]张拥军.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9(6):114-117.

[2]赵少华、王华琳.新时期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7(12):38-44.

[3]董前程.志愿服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诉求、价值与路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3):46-48.

作者简介

徐佳雯,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学生,主要从事志愿服务、环境法研究工作。

齐秀强,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党建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育人体系建设实证考察与创新路径研究——以驻保高校为例》(项目编号:X2020-212)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创新路径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