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芳
衡水市人民医院,河北 053000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居第5 位,90%的病人发病年龄超过50 岁,且女性病人多于男性[1]。已有研究发现,胆囊结核、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疾病是导致胆囊癌的主要原因,且胆囊癌多与胆囊结石炎症并存,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消化不良及发热等[2-3]。该病由于其生物学易侵犯性,缺乏早期特异性症状,多数病人就诊时已是晚期[4]。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由于病人年龄较高,术后并发症(如胆管炎、切口感染、肺内感染及胆漏等)发生率增多,可延长住院时间,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5-7]。减少或减轻胆囊癌病人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是临床护理的重要任务,对疾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8],尤其是老年病人身体素质下降,行动受限等,对胆囊癌术后感染性护理的需求更高。本研究通过对老年胆囊癌病人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老年胆囊癌病人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预防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0 年3 月—2018 年12 月在我院实施胆囊癌手术的126 例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病理学活检确诊为胆囊癌;②肿瘤未累及临近脏器和无远处转移;③年龄≥60 岁;④接受扩大切除术、根治切除术及单纯切除术治疗;⑤病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继发性胆囊癌;②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③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按照感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将病人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50 例,其中,男27例,女23 例;年龄60~71(65.23±2.14)岁;胆囊癌分期[9]:Ⅰ期15 例,Ⅱ期11 例,Ⅲ期18 例,Ⅳ期6 例。对照 组76 例,其 中,男43 例,女33 例;年 龄61~70(65.34±2.32)岁;胆囊癌分期:Ⅰ期26 例,Ⅱ期15 例,Ⅲ期26 例,Ⅳ期9 例。本研究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调查方法 调取病历,对所有病人资料进行整理,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合并症、腹部手术史、体重减轻、黄疸、胆囊结石、术前贫血、低蛋白血症、TNM分期、分化程度、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额外消化道切除、术中输血、术中失血。体重减轻是指手术后1 个月,病人体重减轻程度大于或等于入院时体重的5%。黄疸是指病人体内胆红素含量高于17.1 μmol/L,且影像学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术前贫血是指男性病人血红蛋白含量<120 g/L,女性病人血红蛋白含量<110 g/L。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4.0 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频数及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将老年胆囊癌病人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带入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多元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老年胆囊癌病人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126 例胆囊癌病人中有50 例(39.68%)病人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14 例(28.00%),肺内感染15 例(30.00%),真菌感染5 例(10.00%),胆道感染16 例(32.00%)。
2.2 老年胆囊癌病人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见表1)
表1 老年胆囊癌病人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单位:例(%)
2.3 老年胆囊癌病人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作为自变量,以发生感染性并发症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体重减轻、黄疸、术前贫血、低蛋白血症、术中输血及术中失血均是老年胆囊癌病人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老年胆囊癌病人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危险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胆囊癌是胆道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会引起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并伴有强烈的疼痛感,且随着病情进展还会出现肿瘤细胞转移。近年来,胆囊癌发病率不断增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10-11]。胆囊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加之易复发和转移,预后较差。已有研究显示,饮食、生活不规律、经常吸烟均是诱发胆囊癌的主要原因[12]。慎浩鑫等[13]对2009 年—2013 年陕西省胆囊癌病人特点进行分析,发现陕西省12 所三级医院胆囊癌病人占同期胆道疾病的2.54%,占同期普通外科疾病的0.87%,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手术是治疗胆囊癌的常用方法,且具有较好效果,但由于病人年龄偏大,免疫力下降,机体防御机制下降,对病毒和细菌的抗感染能力较弱,长时间手术可加重免疫机制进一步恶化,从而增加术后感染发生率,延长病人住院时间,影响预后及生活质量。因此,对病人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寻求有效的预防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胆囊癌发生率,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14-15]。
本研究126 例胆囊癌病人中,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病人为50 例(39.68%),其中,切口感染14 例(28.00%),肺内感染15 例(30.00%),真菌感染5 例(10.00%),胆道感染16 例(32.00%)。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体重减轻、黄疸、术前贫血、低蛋白血症、术中输血及术中失血是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与杨杰等[16]研究结果相似。已有研究显示,有吸烟史的病人肺部功能较差,肺部分泌物不易排出,细菌感染机会增加[17-18]。低蛋白和体重减轻一般被认为是状态差的表现,因此也是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高危因素[19]。李皇保等[20-21]研究显示,恶性肿瘤病人常合并黄疸,淋巴切除等造成的手术应激也会引起高胆红素血症,而术前胆道引流可使黄疸病人肝功能恢复正常,对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前胆道减压可能减少术后感染发生。术中输血及术中失血常会导致病人术后贫血,使病人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感染发生风险。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对于具有危险因素的病人应予以重视,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时间较短,样本量不足,后期还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