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安 傅满姣
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胸科中心 410004
胸腔积液的产生与肺结核有直接关系,结核性胸腔积液本身属于一种渗出性积液,在发病后若不能及时进行治疗,将会诱发包裹性胸腔积液,一些病情严重者还会出现肺膨胀受限及胸膜增厚粘连情况,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现阶段在胸腔积液疾病的治疗中倡导使用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方法,对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本文将94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尿激酶联合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治疗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4例,年龄34~58岁,平均年龄(46.7±2.4)岁;观察组中男22例,女25例,年龄33~59岁,平均年龄(45.9±2.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经X线检查诊断为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2)伴有午后低热、气喘、胸闷等临床症状;(3)胸腔中存在条索状分隔及积液者。排除标准:(1)治疗前服用过阿司匹林及肝素药物者;(2)活动性出血者;(3)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胸腔穿刺引流联合抗结核药治疗法,患者保持坐位姿势,腹侧面向椅背位置,将双臂放在颌下处,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主要采用胸部超声检查法,以明确积液的形态、范围、分房及包裹情况,对胸膜的厚度进行测量,穿刺点应做在积液区的下部位置处,在穿刺之前需要对积液区的深度进行测量,以此来明确进针的深度。对局部皮肤进行常规的消毒和穿刺,并铺洞巾,麻醉方式采用局麻进行,为患者注射2ml的2%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32022111,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使用16~18G PTC针进行穿刺,抽液需要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将胸腔积液尽量抽出来。使用300mg利福平(国药准字H11020094,华润赛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100mg异烟肼(国药准字H21022350,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50ml生理盐水(国药准字H12020004,天津海光药业有限公司)注入胸腔内,当药物注射后需要对患者的体位进行适当的改变,并保证胸膜与药物能够充分接触。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尿激酶治疗方法,在第1次胸腔穿刺抽液结束后,将10万U尿激酶(国药准字H20113006,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注入胸腔。两组均10d重复治疗1次,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共给药2次。共治疗1~6次。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0d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2)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0d肺功能(SVC、FEV1、MVV实测值占预估值比例)指标。(3)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显效:患者午后低热、气喘、胸闷症状消失,经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胸膜未出现改变,胸腔内积液完全消失;有效:患者午后低热、气喘、胸闷症状显著改善,胸膜增厚>6mm,胸腔内积液明显减少;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要求[2]。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1 治疗前后两组凝血指标变化对比 治疗前,两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凝血指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凝血指标变化对比
2.2 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
2.3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比对照组的78.72%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属于一种呼吸内科疾病,之所以会出现积液是由于胸膜对结核杆菌及其相关代谢物出现变态反应所致,有大量的细胞成分及蛋白存在于胸水中,若不能及时治疗,将会出现包裹及粘连现象。一些患者在发病后由于不能及时接受治疗,导致积液长期存在于胸腔中,胸壁上会沉积大量的纤维蛋白,胸壁与液体边缘部位处出现粘连情况,结核菌极易侵入粘连区域中,机体变态反应会出现不断增高情况,渗出液出现在粘连中间部位处,一些粘连不牢固的两侧胸膜部位处会翻开,进而引发包裹性胸腔积液的形成[3]。另外,还因为壁层胸膜及脏层胸膜之间会形成网状的粘连点,加速了多房性胸腔积液的形成。纤维蛋白本身会发挥出炎性作用,对血管的通透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对细胞的增殖及黏附起到促进作用,进而产生黏多糖和胶原蛋白,最终形成胸膜肥厚、粘连,严重者还会出现弹性纤维蛋白板。一些邻近的肺组织受非弹性纤维蛋白板及胸水压迫影响,引发肺膨胀不全情况的产生,进而出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降低了患者的肺功能,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均造成了极大的影响[4]。
临床上相关的研究表明,大多数患有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疾病的患者均具有肺结核疾病史,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疾病的产生,受结核菌和与其相关的代谢产物超敏反应有直接关系,当以上两种物质进入到患者的胸膜腔中后,会促使人体处于一种超敏状态,在胸膜炎作用影响下,增加了管壁的通透性,浆液性及纤维素从中渗出来,在发病后应及时进行治疗,若不能及时进行溶解纤维蛋白、消除胸腔积液及抗结核治疗方法,极易诱发患者出现包裹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胸廓急性及结核性脓胸等并发症,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5]。
经多年来的临床治疗显示,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在胸腔穿刺引流的基础上使用抗结核药。尿激酶本身属于一种溶栓药物,对于降低纤维蛋白具有重要作用,使胸腔引流增加,通过对纤溶酶原进行激活来生成纤溶酶,使胸腔中的纤维蛋白得以降解,胸腔积液的粘连性降低,胸膜分离被清除,确保了胸腔积液的充分引流及吸收,对患者的胸膜厚度、引流量及肺功能均起到了显著的改善效果,有效地避免了胸膜增厚情况的产生。异烟肼本身具有较强的杀灭及抑制结核杆菌作用,在用药后不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太大刺激,若是采用静脉注射或口服用药方式,药物会被肝脏所替代。因此,异烟肼在临床中使用倡导使用胸腔注入方法,以降低人体对药物的代谢速度,使药物的作用时效得以延长。利福平在使用过程中若是采用静脉输液治疗方法,血药的浓度会经半衰期进入到患者的胸腔中,疾病整体治疗效果不好,但是若经胸腔直接注入,会提升药物的利用率,使药物的浓度得以提升。另外,利福平对其他各类病菌及结核菌也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在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疾病治疗中联合异烟肼使用,抗结核效果会明显提升,使耐药性的产生时间得以延长,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通过在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疾病治疗中联合使用尿激酶、利福平、异烟肼等药物,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更为显著,胸腔积液吸收速度较快,胸穿次数降低,有效地避免了由于胸水中蛋白及纤维素的沉积而引发胸膜增厚及粘连情况的产生,包裹形成发生率降低,患者肺功能改善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疾病治疗效果。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10d观察组凝血指标、肺功能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通过在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中使用尿激酶联合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治疗方法应用价值较高,降低了凝血功能对患者所造成的影响,提升肺功能,有助于帮助患者机体恢复正常的凝血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中使用尿激酶联合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治疗方法,优化了凝血指标,提高了肺功能,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