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劭辉
岁月滑翔的声音就像鸟儿舒展羽翼的声音。不知不觉,我在古都洛阳定居,已有二十年时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生于贫瘠的豫西南虎狼爬岭下,最先明了的就是落后和贫困。我深谙亲人们生存的艰辛。他们节衣缩食,仅仅为了一块肥皂和一袋盐;他们卖掉含辛茹苦喂大的肥猪,仅仅为了能交上孩子们的学费或为了一包肥料;他们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裳,只为了把钱留给孩子添一件新衣。年少时的我,也曾饱尝饥饿的滋味,所以少年时最大的梦想,就是生出一双彩色翅膀,飞离这样的命运,翱翔在更广阔的天空。如今,我如愿以偿在城市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我清楚,这除了自身的勤奋执着外,更重要得益于文学对我的滋养,以及幸运地赶上了这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新时代。
我已无法回想当初是怎样如痴如狂地爱上文学。近三十年的时光其实让很多记忆变得面目全非,但我却清晰记得自己生平写的第一首诗《天空》:天空/是一部/深刻的哲理/白天与黑夜的轮回/是对与错的交替/一种方式的陨落/预示着/另一种方式的升起。那是1993年,我读初一的时候,县电视台搞了一个迎春赛诗会,盛况空前,参赛者中既有八旬老者,也有稚口少年——那就是我,我是参赛者中唯一的初中生。每个人要拿著自己的诗作到县电视台的演播厅舞台上当众朗诵,轮到我上台的时候,我听到下面响起一片惊呼声,因为和其他选手比起来,13岁的我显得太小了。
不知道和年龄因素有没有关系,最后我的诗作获得了二等奖,奖品是一条毛巾被,这在当时是比较贵重的物品。电视台记者还饶有兴趣地对我进行了采访,拍照时一闪一闪的镁光灯照亮了一个乡村少年心中那条通往外面世界的路。也许,关于文学的梦想的种子,从那时起开始萌芽并破土而出。
15岁时,我写的诗歌《竹魂》获得了全国中学生文学夏令营征文比赛最高奖——蓓蕾奖,我因此领到了一张在著名避暑圣地北戴河举办的文学夏令营的“通行证”。夏令营由全国二十多家知名的青少年报刊联办,是当时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学赛事。我第一次坐火车离开家乡,独自一人上北京,再到达北戴河,见到了以前只能在书上见到的著名诗人贺敬之、臧克家,尽情地在以往只能在梦中出现的大海里游泳。我跟来自全国各地意气风发的文学少年一起,度过了难忘的六天。我第一次见识了外面精彩的世界,也开始更强烈地向往外面广阔的天地。
回来后我发奋读书,心中也埋下了改变命运的决心!虽然后来我只上了一所普通的师范学校,但我从未敢懈怠,热爱文学的我始终坚持勤奋笔耕,同时开始广泛涉猎阅读朦胧派、先锋派等各种流派的现代诗,我的诗歌世界一下子开阔了,诗歌创作也进入高峰期,最多时一个月能写近百首诗,感觉整个人都在为诗而燃烧。回想起来,之所以如此热爱诗歌,可能那个时代的少男少女还都喜欢读诗写诗,诗歌使我在匮乏的物质生活面前保持了一种尊严,诗人的桂冠给了我一种精神荣光,感觉自己真的就像“穿草鞋在大地行走的贵族”一样。
在校期间,我的诗作登上了中国诗歌界的最高殿堂——《诗刊》,成为县城在《诗刊》发表诗作的第一人。我先后出版了两本个人作品集,我的文学事迹开始被一些报刊报道,得到了文联、作协和地方党报的关怀。平顶山市文联为我举办了诗歌研讨会,并在文联主办刊物《新城》上对我的诗歌集中展示和评论;我的母亲生病需要住院,时任汝州市作协主席的彭忠彦热心帮我联系医院和专家,我所在学校的赵武超老师为了帮我节省住院开销,把自己的一套教师宿舍让给我陪护母亲……以文为媒,我结识了编辑、记者、公务员、企业家、作家等各行各业的很多朋友,他们真诚而热情,我的交际面一下子扩大了,眼界也更开阔了。临近毕业,我开始“主动出击”,频繁地往来于郑州,到熟悉的报社“毛遂自荐”,我要奋力一搏,圆自己的“记者梦”。
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21年前在郑州露宿街头的那些夜晚。那是三四月份,春寒尚料峭的夜晚,为了节省住宿费,我怀抱作品和梦想,在偌大的郑州,靠不停地行走为自己抵御寒冷。那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啊!我想,深夜和凌晨郑州街头的路灯,一定记住了一位少年为梦想奔跑的瘦小身影。后来,我发现一些酒店的大堂可以“收留”我,我可以坐在大堂的沙发上,短暂地打一个盹,这个意外发现让我喜出望外……一位在报社工作的单身文友得知情况后,真诚地邀请我以后到郑州,可以去他的住处留宿,从此,他位于金水区西韩寨的出租屋,成为我心中全郑州最温暖的地方。
2000年毕业那一年,我终于迎来了改变人生的机会。这一年,国家改革用人体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事业单位聘任制。在此背景下,郑州一家报社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凭借发表的数百篇作品和出版的两本书,文凭不“硬”的我,硬是从强手如林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顺利应聘到这家报社当了一名记者。自此我跳出“农门”,在城市有了一席之地。
入职后才知道,号称“无冕之王”的记者看似光鲜,实则辛苦,白天奔波,晚上熬夜。好在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最不怕的就是吃苦,我凭扎实的写作功底在报社如鱼得水,采写了很多有份量的报道。半年后,我又被选拔聘任为编辑。
如果日子就这样波澜不惊地走过,我现在很有可能是一位职业编辑或职业作家。但写作,却让我的人生再一次发生了转折。在采访工作中,我被洛阳市的一家银行“相中”,几次三番拋来“橄榄枝”,并许以优厚的条件。思虑再三,我选择投笔从“融”,跨界进入到陌生的金融领域,来到这座自小就向往的十三朝古都,成为一名光荣的洛阳市民。
刚进银行时,我凭借写作特长很快成为了单位有名的“笔杆子”。但我意识到,在专业性很强的银行,不懂业务很难有发展空间。我主动要求从机关下到基层,从一线岗位干起,经过八年的磨砺,逐渐在业务领域风生水起崭露头角。后来得益于金融机构唯才是举的用人机制,我一步步走上了银行支行行长、分行副行长、基金公司投资总监的高管岗位。虽然这八年时间暂时告别了文学创作,但我心里清楚,是文学,赋予了我勤奋、执着、真诚的宝贵品质,并使我具备较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当然,如果不是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也许我的人生将重新改写。
世人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我深知,如果金子埋于地下,它的光芒又怎能为世人所知?回首自己二十多年的奋斗历程,表面上看是自己辛苦付出的结果,其实,如果没有政治清明唯才是举的大好环境,如果没有那么多师长朋友的关怀和扶持,我又如何能支撑起自己理想的春天呢?我又如何能微笑着走到现在,并拥有如今的这一切?感恩伟大的共产党——让祖国繁荣昌盛,让人民安居乐业,让我一个农家子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几年,在事业和家庭稳定下来后,我又重新提笔,成为洛阳文学院的签约作家。我要让写作再次成为生命表达的一种方式,以感恩之心歌唱时代发现美好记录生活吟咏平凡,让人生因书香浸润而诗意盎然。有一次应邀为洛阳市西工区打造的特色文旅商业街创作《西工小街赋》,得到西工区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要求在改造后的西工小街显著位置,专门设计建造一座“精神堡垒”勒石刻赋予以展示,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文学的力量和这个时代的诗意。在全面弘扬文化自信的伟大新时代,文学,将为我的第四个12年,书写什么样的精彩呢?
我期待着。
责任编辑 杨 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