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碧璇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古典诗词的神圣“殿堂”。置身其间,仿佛与前人有了心灵的交流,让人受到精神的启发,灵魂的启迪,生命最初的感动。
小学阶段是学生教育的基础,诗歌是小学语文学习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线,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情感丰富、内涵深远,阅读诗歌对学生阅读视野的提升具有深远意义,因而必须重视小学诗歌阅读的作用。然而现今语文教育中,诗歌的阅读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小学课程教育改革深入发展,诗歌阅读也面临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关键词】小学;诗歌阅读;阅读视野;教学策略
一、小学诗歌阅读的目的及意义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目标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中关于小学古诗词教学目标表述如下:
1.总目标与内容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
2.学段目标与内容
第一学段(1—2 年级)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第二学段(3—4 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第三学段(5—6 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读可知,小学诗歌阅读的具体目标主要是诵读积累、感受形象、发挥想象、体验情感、培养语感等方面,其最终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提升学生的审美和文化素养,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笔者认为,学生的阅读视野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理解:
第一个角度是作者的角度。作者的心灵受到自然景象或社会人事的刺激而产生某种情意,这种情意成为了作者创作的动力,接着作者又运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动之情。如此,诗歌中的情感就成为作品的基调,是诗歌生命力的源泉。作者创作时所处的环境也很关键,读者务必对当时的环境有所了解,才能做出正确的诠释。
第二個角度是读者的角度。读者欣赏作品时有兴发感动之情,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有时候也会受作者兴发感动之情启发而对作品又产生其它的感发之情。每个人对古诗文的理解与诠释都是依据个人经验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应当欣赏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优秀诗篇,正因为中国古典诗歌意义重大,所以,它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中,小学阶段就有75篇。中国的古典诗歌充满着无穷的魅力,给人以美的感受。
(二)小学诗歌阅读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
在中国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文学的瑰宝,而诗歌以其准确的语言、生动形象的内容而为人称道,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长期熏陶在诗歌这种清新自然、典雅优美、恣肆纵横的的语言环境中,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文化素质。从《诗经》中,我们懂得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懂得了超脱,在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词中感悟到求索的不悔。古人们为我们创造了很多文学瑰宝,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应该去了解中国的古诗词,去体会中国的古诗词,去感受中国的古诗词。
现如今,小学生古典诗歌阅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古诗词让学生认识灿烂的中国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态度,使每个人都有一种心灵感情上的享受。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指出:“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告诉我们作为一个真实的人,我们有情感的流动,爱好诗词是生而有之,诗歌是我们生命的传达。叶嘉莹先生也非常提倡中国的年轻人多读诗,读古诗。老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说:“屈原、陶渊明、杜甫、李白、苏东坡、辛稼轩……那些古代的诗人们,在他们的作品中,蕴含着一份丰富的、美好的、高尚的品质,他们的理想、品格、志愿、情感甚至是修养,都是非常可宝贵的,我们的年轻人应该在这美好的文学里边汲取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的责任。”诗歌中生生不息的坚韧品格,是世界其它国家没有的宝贵特质。
叶嘉莹先生认为,读者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作为读者的我们在赏析诗词时,不该只是直白地解释文言文,应该在诗歌中融入自己情感,把诗歌的生命和感动传达出来。叶嘉莹先生在《迦陵论词丛稿》中提出,“一个艺术的作品是由两方面完成的。虽然我们创作时不一定先想着读者,但是你写出来要能够引起读者共同的一种感动和感发,这才是一个作品的完成”。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读者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读者在审美活动中是可以再创造的。因此,在诗歌阅读中,读者的作用巨大,中国的许多诗论强调“悟”,这就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全身心投入,走进诗歌中,去感受、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