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海 孙阁
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决定》,其中,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在典型介绍中,有这样一段话“1962年建场以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几代人听从党的召唤,响应国家号召,在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将荒原变成林海,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关于塞罕坝,有人说是“一片林到一片海”,有人说“是世界最大的人工林”,有的摄影家关注是自然风光,有的诗人写的是满蒙风情……
我因工作关系去过105次塞罕坝机械林场,这是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的直属处级事业单位,是一个大型国有林场,也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有草原、有丘陵;有森林、有湿地;有天然造化的风景,又有人文缔造的传说……
塞罕坝扬名中外,美在自然风光
有人做过一项统计,中国文化宣传战线中有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就是摄影人。在这个用镜头和光影诠解人间万象的特殊群体中,听说过、到过、拍摄过塞罕坝的达到了70%以上,塞罕坝把一批摄影人成就成了摄影家,缘于塞罕坝的美丽风光。
而这些美丽风光产生于过去的无边荒野中,更加增加了宣传的意义。
河北省政府原常务副省长陈立友,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开始拿起相机关注自然生态。他多次到坝上拍摄照片,老人一次次采访塞罕坝,亲笔写下了这样一篇文章《有个塞罕坝真好》。
陈省长用一组组对比的数据交待了塞罕坝的变迁。
“解放初期塞罕坝仅有以白桦、山杨为主的天然次生林19万亩,疏林地11万亩。那里成了‘风沙遮天日,鸟兽无栖处的荒原。从1962年2月14日,原林业部成立部属机械林场,后来归属河北省,经过40年的建设,已成为集造林、营林、木材生产、林产工业、森林旅游、多种经营为一体的大型国营林场。目前总面积141万亩,有林地面积近110万亩。”
老人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2001年,他用三大效益对比把塞罕坝的成就进行了概括。
“林场建成后,生态环境的可喜变化:气温有所升高,年降水增加113.3毫米,无霜期增加25天。塞罕坝成为一道绿色屏障,横亘于内蒙古高原南缘,阻止了浑善达克沙漠南移,为首都固沙源;保持水土,涵养了水源。”
在陈立友副省长的文章中,老人用摄影家的眼光评价了今天的林场“这里是华北地区最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区。浩瀚林海,无边草原,清澈溪流,遍野鲜花,珍稀禽兽,蓝天白云,浓郁的满蒙民族风情,构成了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夏季旅游、度假、避暑,观云海、日出、彩虹、日落余辉,秋季摄影、写生、赏白桦、红叶,冬季狩猎、滑雪,看雾淞、冰花,四季风景如画。”
这样的数据每年都在更新中。
2008年以来,有关林业专家多次成立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研究小组,对塞罕坝的森林资源价值进行科学评测。
今天的塞罕坝以机械林场为中心,总经营面积达到142万亩,是滦河、辽河两大水系的重要水源地。1962年由原林业部建场,1969年初划归河北省林业厅管理至今。
林场成立59年来,从当初仅有的十几万亩残次生林发展到今天的112万亩人工林,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林林场。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用不足全省1.3%的林地,培育了全省10%的森林蓄积。
塞罕坝巨大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为京、津地区净化输送清洁淡水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与建场初期相比,当地年均无霜期增加14天,大风日数减少28天,在华北地区降水量普遍减少的情况下,当地降水量反而增加100多毫米。
科学数据对于不了解塞罕坝的人来说是生涩而枯燥的。而对于来到塞罕坝的游人来说,直观地目睹了这里集中连片的百万亩人工林海,尽享蓝天白云掩映下的森林、草原、沼泽、湖泊的美景时由衷地赞叹于植树造林给塞罕坝带来的风光之美。
塞罕坝之美,美在精神内涵
塞罕坝生态建设成就,是一部不辱使命、坚守初心的创业史。
到过塞罕坝的人首先必看展览馆,从展馆的介绍了解其历史。都知道“一棵松”的故事,王尚海纪念林的故事,还有刘文仕、张启恩、李兴源等一批典型人物。
游人留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才有了今天的万顷森林”。
1962年,369名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创业者,从四面八方奔赴塞罕坝,在白雪皑皑的荒原上,拉开了创业的序幕。在第一任党委班子带领下,啃窝头、喝雪水、住窝棚、睡马架,以苦为荣,以苦为乐,走出了艰难创业的征程。
成功的路上总不会一帆风顺,1962年,林场开始造林,时年春季造林近千亩,但成活率不到5%;1963年春季再次造林1240畝,可是秋季调查成活率不到8%……
两次造林失败,热血沸腾的拓荒者冷静分析原因:造林失败,不是树苗在塞罕坝活不了,也不是造林技术存在问题,主要是外调苗木在途中时间过长,运到塞罕坝已处于半死状态了;塞罕坝风大天干,异常寒冷,外地苗木适应不了塞罕坝的气候。连续造林的失败,一度冷却了年轻人火热的激情,冰冻了他们的欢声笑语,林场骤然刮起了“下马风”。
党委书记王尚海,为了稳定军心,毅然把年过古稀的老父亲和妻儿老小从承德市搬到坝上,住在狭小的房子里,生活异常的艰难,在这样的条件下,他还动员妻子姚秀娥补贴那些城里来的女青年,做职工家属的思想工作。场长刘文仕,也举家搬迁到坝上,为查找机械造林失败的原因,他带领机务人员顶风冒雪,忍饥受冻,踏查地块,反复试验改进机械。技术副场长张启恩,为了查找机械造林技术原因,他带领技术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一块地一块地地调查,一个棵苗一棵苗地分析,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推断,终于找出了造林失败的原因。
老工人、老领导今天给我们讲那时的故事,依然激情满怀。
1964年春天机械造林大会战,为按时完成任务,上至书记、场长,下到普通工人全部到造林一线。领导每人带一个机组,一台拖拉机挂三个植苗机,每个植苗机上坐两名投苗员。坝上的春天还是零下五六度,植苗机在高低不平的山地上来回颠簸,取苗箱里的泥水不断溅到身上,一会就结成了冰粒,风刮起的沙尘和泥水溅在脸上,一个个人就像刚从泥坑里爬出来似的,根本分不清模样。
饿了拿起冰冷的窝头和着泥水啃,渴了就喝化雪水、沟膛水。
大家拚命的干,在零下五六度的气温下,好多工人挥汗如雨,大家喊着叫着,都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把树种活,一定要把林场办下去。
“马蹄坑誓师会战”,这一场战斗写进了塞罕坝的造林史,大干三天,机械造林516亩,最终树苗放叶率达到96.6%,开创了国内机械种植针叶林的先河,一举平息了“下马风”。
今天,我们一次次来到这个叫马蹄坑的地方,满眼高大茂密的松林,松涛阵阵,似乎再一次听到当年人欢马叫的奋战场景。马蹄坑的树林间有一条弯曲的小路,通向一座雕像和一块墓地,黑色的墓碑上写着“王尚海纪念林”几个金色大字。当年遵从王书记的遗愿,把他的骨灰撒在了林间,林场将这片林地命名为“尚海纪念林”。
老书记王尚海,他就是塞罕坝林海中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这面旗帜,在一届又一届党委班子手中高高擎起,接力传承。
塞罕坝第一代和第二代建设者在提及过去的岁月,没有纠结于条件艰苦,而是诉说着塞罕坝“先治坡、后治窝”的历史背影,听他们说“会战马蹄坑”的辉煌,听他们说住地窨子、吃刀砍冻土豆、雪水和苦力的“甜蜜”往事,他们没有一丝一毫的报怨,而是怀念和留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塞罕坝,目睹了这里集中连片的百万亩人工林海,尽享蓝天白云掩映下的森林、草原、沼泽、湖泊的美景。但对林场建场57年来,围绕着克难攻坚造林,不断完善造林方式方法等事例却鲜为人知。
塞罕坝之美,美在艰苦创业
塞罕坝生态建设成就,是一部不辱使命、顽强拼搏的奋斗史。
那是1963年,家在外地的创业青年,在思乡中熬着漫漫的严冬,盼望着春节能回去和家人团聚。春节快要到了,一场无情的大雪下了近一米厚。灰白的阳光,照耀着风雪连天的塞罕坝,莽莽荒原中到处是肆虐的“白毛风”,身处莽原不知何处是归途。为了送他们,林场特意派出一辆链轨拖拉机推雪开道,可车没走几步,就被狂风卷起的雪又埋上了,一天也没走出4公里,20多人只好返回总场,伴着大雪度过了除夕之夜!这也是他们在坝上的第一个除夕。
也是在1963年,在一场暴风雪中,林场干部孟继芝迷路失踪,全场人全部出去在雪夜寻找,当发现他时,孟继芝已被冻僵,虽然保住了性命,但19岁的他不得不截掉双腿,终生与轮椅为伴。
1964年、1965年,一年又一年,每年的300多天里没有节假日,白天看云起云落,工人们挥汗如雨在植苗、整地、造林。可怕的冬季,处处寒风处处霜,冰雪是最大的敌人,少粮无菜,生活困顿,寂寞和疾病时时考验着塞罕坝的建设者们,此时在塞罕坝,能住下来就是奉献。
张启恩来林场时是林业部造林司的工程师,组织一声召唤,他退掉北京林业部家属院的房子,五口人举家迁上塞罕坝。他的妻子张国秀在中国林科院工作,当组织要求她和张启恩一起上坝时,二话没说。坝上没有幼儿园,没电灯、没医药,没蔬菜......更甭说洗澡了!只有简陋的学校,大雪和风沙、黑莜面苦力、土豆和咸菜条……眼看着3个孩子又黑又瘦,她偷偷地流泪!她们住的是四处透风的小房,夏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冬天白毛风一刮,屋里一层冰,有时候孩子睡觉要带皮帽子。孩子们的脚冻裂了,手冻得跟馒头似的。
在当时,张启恩的一条腿粉碎性骨折,那时他躺在炼油灯下依然坚持写出了中国第一部《高寒沙地造林》专著。可惜他的三个儿女因为坝上的教学条件实在太差没有一个上大学。
陈彦娴是 “六女上坝”故事的主人公之一。刚刚建场,六个青春勃发、风华正茂的女高中生,为了美好的理想和追求,不顾恶劣的自然条件、匮乏的物质条件和繁重的体力劳动,毅然决然放弃高考,弃笔上坝,加入了塞罕坝艰苦创业的行列。花季少女每天象野小子一样,泥里来风里去,摸爬滚打。
陈阿姨告诉我们,她们当时苗圃育苗使用的是有机肥,都是用牛车拉大粪。夏天在厕所掏大粪是最难熬的活,一进厕所,苍蝇满天飞,往身上、脸上乱撞。她们用粪勺把大粪一勺一勺掏进桶里,再一桶一桶提到车上,一天下来,弄得满身都是大粪,收工时也只能在河边洗洗手,涮涮鞋,根本没地方洗澡。
曾经的花季少女,以浪漫的情怀、吃苦的精神、执着的行动,艰苦奋斗,在塞罕坝奋斗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林子长起来了,防火成了林场工作的主要内容,于是塞罕坝上又多了一个更加艰苦的工种,就是護林员。作为护林员,最具挑战性的是到远离人烟的望火楼上工作,一天两天很新鲜,但长时间坚守谈何容易?陈锐军、初景梅夫妇,在无电、无水、无路、海拔1940米的望火楼上,一干就是12年。12年里,他们昼夜重复着望、记录、巡查这几件事。每天吃的是主食就咸菜,夏天喝的是几公里外背上来的沟膛水,冬天大雪封山就喝化雪水,一部电话、一副望远镜、一个记录本、夜里一盏忽明忽暗的油灯,就是他们日常工作的全部家当。他们的儿子从出生到六岁,都生活在望火楼上,由于营养不良、缺乏交流,两岁多了还没出乳牙,三、四岁仅会叫爸爸、妈妈……
1983年11月,护林员赵福洲外出巡查火情,已经怀孕7个月的妻子陈秀灵清理水缸里的泥土和树叶时,不小心被缸沿儿重重地磕了一下。赵福洲回来看到妻子疼痛难忍,急忙向林场打电话求助,林场立即派医生骑马上山,但因山高坡陡,雪大路滑,医生经历15个小时赶到望火楼时,已是凌晨一点半,救治之下早产的孩子只活了一天就夭折了。哭过、痛过,他们擦干眼泪拿起望远镜继续坚守。
林场的9座望火楼中,有8座都是夫妻共同坚守。56年来,共有20对夫妻守候在望火楼,57年来,940平方公里的塞罕坝林场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
这些艰苦创业者们的无私奉献,换来了满目青山,他们用自己的坚守和奉献书写了人间大爱。
塞罕坝之美,美在科技创新
塞罕坝的生态建设成就,是一部不辱使命、用技术改善生态的兴林史。
从造林工具的改革到机械造林的成功,从一粒种子到壮苗上山,从一棵幼苗到万顷林海,无不凝聚了科技人员的辛勤汗水和勤劳智慧。
坝上地区高寒,年平均气温极低,加上降雨量少的可怜,一年中能够生长植物的时间不足两个月,好多种植物在坝上根本无法成活,就是长出了嫩芽也会被突然的一夜寒风冻死。
坝上造林种什么?能够让树苗活下来是困扰塞罕坝人最大的技术难题。
张启恩被称为坝上科技元勋,在攻关机械造林成功之后,他又组织技术人员,反复探索,大胆实验,在攻克属地育苗这一关探索全光育苗技术。通过严格控制播种覆土厚度、土壤湿度,改低床为高床,全光育苗,填补了我国当时高寒地区育苗技术的空白。
后来升任林业厅厅长的李兴源在担任林场苗圃技术员期间,苦心钻研,反复摸索,引进樟子松种子,用雪藏种子育苗法,农家肥做底肥,成功培育出了樟子松壮苗,从此樟子松在坝上落地生根,解决了沙地、石质阳坡造林绿化树种问题,今天国内同类地区依然效仿学习。
青年技术骨干曹国刚,半辈子心血花在把油松引种塞罕坝这件事上,目的是调整树种结构,减少病虫害。曹国刚有严重的肺心病,到了病发后期呼吸困难,心肺衰竭。一发病说不出来话就用笔写,写经验、写教训、写技术要领。弥留之际,他喘息沉重,脸色发紫,眼睛却依然瞪着。妻子知道他心中想啥,就伏在他耳边哭着说“放心吧,我让咱孩子接着搞林业,把油松引上塞罕坝。”
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抗争,塞罕坝人点点滴滴无时不在用科学求实的精神营林、造林。
一把植苗锹的改革故事写进了坝上造林史。
林场已经过世的老科长王文录在几年前接受笔者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件小事:“为了加快造林进度,尽快恢复本地的森林植被,建场初造林使用的是从前苏联引进的蔡金Ⅰ式植树机。像古代战场上用的长予一样的植苗锹是坝上造林的专用工具。坝上的立地条件和其他地区不同,引进的设备不能用,张启恩和工人们边干边研究改进了植苗锹,他带着我们创造了‘三锹半缝隙植苗法,看似简单的一插、一提、一拧却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和智慧呀,这种方法比传统方法造林功效提高一倍以上。“
塞罕坝的老工人没有人教,他们在加快攻克高寒、沙化、干旱条件下育苗技术难题的同时,对影响机械造林成活率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改进。将植树机装配了自动给水装置,解决了苗木在植树机上失水问题;将镇压滚增加了配重铁,解决了栽植苗木覆土挤压不实问题;将植苗夹增加了毛毡,解决了植苗夹伤苗问题……
沙地造林难上难,王文录带领第二代技术人员,反复试验,创新了沙棘带状密植、柳条筐客土造林等一系列新方法。
这些贴着塞罕坝人汗水与心血标签的特有治沙造林法,没有多么高深莫测的理论,却能让树活下来,长成材。
当人工林进入主伐期的时候,迹地更新造林的难题又摆在了新一代技术人员面前。技术员们又摸索出了 “ 十行双株造林”、“干插缝造林”等造林新办法。
石质阳坡成了攻坚造林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林场每年自筹资金近千万元,采取大坑套小坑、使用大规格容器苗,采取客土、浇水、覆土防风、覆膜保水等措施,让5万多亩石质山坡这种难啃的硬骨头都披上绿装。
一系列根植于塞罕坝的实际创新举措,又颇具推广价值。
在采访曾任林场场长刘海莹,后来调任省林草局的刘海莹同志时,他说“我从来到塞罕坝林场的第一天起,就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热土,我在林场先后担任过分场的场长、林业科长、总场党委书记、场长等职务。我经历了自1983年由造林为主转入营林为主的新阶段。作为坝上林二代,30多年来,我从这些老一代务林人艰苦创业的先进事迹中,渐渐读懂了第一代林业工人那份深深植根于骨子里的执着与坚强。”
塞罕坝人严格执行环环相扣的营造林作业流程,确立了人工林大密度初植、多次抚育利用和主伐相结合的可持续经营理念,完善了抚育间伐为主的生产体系。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塞罕坝标志性的营林标准,走出了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经营之路。
新的塞罕坝专业技术队伍接力传承,以林场纪委书记、原副场长等张向忠为代表的技术干部,近几年来共完成了 9大类60余项科研课题,总结编写了7部专著,编制省级标准、规程7项,发表技术论文700余篇,2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与北京林业大学等10余所院校建立了长期科研协作关系。
59年来,塞罕坝人在高海拔地区工程造林、森林经营、防沙治沙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其中5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成了樟子松引种、容器苗基质配方、森林防火技术研究等6大课题,部分成果填补世界同类研究领域的空白。
作为第一代建设者走科学求实之路的见证者,刘海莹常常对年轻一代的林场职工说:“塞罕坝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有良心的,你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它,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感悟它,它会用绿色回馈我们”
据粗略统计,1962年至1984年,塞罕坝林场共造林100万亩,总计4.8亿余株,按株距1米计算,可绕地球12圈;保存67.93万亩,保存率70.7%,创全国造林保存率之最。在高寒、高海拔、半干旱、沙化严重等极端环境下,林场的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却是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76倍、全国天然林和人工林平均水平的1.58倍,林场乔木的单位面积蓄积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3倍。林地肥力不断增强,部分地区林内植被达到30多种,形成了乔、灌、草、地衣苔藓相结合的立体资源结構。近28年来抚育间伐实现直接经济收入11亿多元。
塞罕坝之美,美在开拓进取
塞罕坝的生态建设成就,是一部不辱使命、绿色发展的进步史。
第一代建设者缔造了,后人总结的“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后来人没有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林场的职工曾这样算过一笔帐,“我们每年只砍一万亩林子,可以够我们林场舒舒服服过日子。”
林场的新一代建设者们在传承塞罕坝精神上把其发扬光大。今天的塞罕坝已经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林场在利用资源而不破坏资源的情况下发展森林旅游和苗木为主的多种经营。走出一条开拓创新之路。
1982年塞罕坝提前两年完成了规划建设任务,被林业部验收鉴定为“两高一低”,山川终于披上了绿装。
1983年转入了以营林为主的新阶段,探索形成了严格精细的科学营林体系,森林资源从此越采越多、越采越好,经济自给能力也越来越强。
1993年建立了国家级森林公园,开启了森林旅游的新纪元,产业家族增添了精兵强将。
2007年,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育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生物多样性有了更加坚强的保障。
特别2017年以来,林场在经营思路上以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为指导,走“生态优先,营造为本,科学利用,持续发展”之路。
据统计,2017年以来,林场大力推进荒山造林绿化,完成各类造林5.6万亩,平均造林保存率95%以上,每年产出的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总价值达145.83亿元。塞罕坝机械林场良好的生态环境带动了周边区域乡村游、农家乐、土特产品加工等产业迅速发展,年社会总收入达6亿多元,有力推动了周边乡村脱贫致富。
林场利用资源而不破坏资源,始终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工作的首位,再难的时候没有调减过造林任务,再苦的时候也没有挪用过一分管护资金。
近年来,林场把保护生态做为首要任务,经营、利用和培育并举,造林上做加法,加大零散宜林地、石质荒山等地的造林力度。采伐上做减法,保持年采伐量不超过年增长量的1/4,确保森林资源释放最大生态红利。
让塞罕坝逐步完成产业转型,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是林场领导班子和全体职工的共识。坝上人发自内心的说出了“用塞罕坝生态护京津蓝天”的担当。
增林扩绿是基础,林场转变观念,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广阔的草原和冷凉资源、冰雪资源以及湿地资源,适度发展生态旅游,每年吸引游客50多万人次,在为人们提供康养休闲胜地的同时,年收入4000多万元。
通过林下造林和迹地更新等方式,培育绿化苗木基地8万余亩,年收入千万元,林场还启动了营造林碳汇项目让林地生金。
近年来,林场加大民生建设投入。按照“山上治坡、山下治窝,山上生产、山下生活”的思路,为确保森林安全,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建立了科学严密的森林防火体系。
林场拿出经营收入近2亿多元,实施了职工安居工程、标准化营林区改造工程等工程,对基础设施全面改造提升。修建、改造林区道路445公里,林路形成网格化;将光纤网络延伸到基层营林区、望火楼,林区通电了,通讯了,通网络了。
全场所有的营林区、望火楼、检查站和管护点的职工,住上了集室内卫生间、洗澡、电视、网络等功能于一体的标间,极大提升了一线职工的幸福指数;全場1227户职工搬进新居,实现了老人孩子们在城里安居、求学,职工在岗位上乐业的全新人居模式。
今天的塞罕坝,战胜了高寒、大风、沙化、干旱,改变了风沙蔽日、草木稀疏、人烟稀少的荒凉。与建场初期比,年均无霜期增加14天,在华北地区降水量普遍减少的情况下,当地降水量反而增加100多毫米,大风日数减少28天,成为了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被赞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摄影家的天堂”。
59年来,三代塞罕坝人在这片荒原上建成了百万亩林海,栽下的树一米一株可以绕赤道12圈,从“一棵树”到世界最大的人工林海,每棵树的年轮都见证了塞罕坝的成长,写满了塞罕坝人的创业故事,记载着生态建设的进程。
塞罕坝绿了,塞罕坝富了。
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99万人呼吸一年,空气负氧离子是城市的8到10倍。塞罕坝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
国家给了林场12亿元的投入,塞罕坝回报国家庭社会202亿元的森林资源价值,实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赢!
近年来,林场获得了中宣部“时代楷模”、“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国有林场建设标兵”、“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2017年6月30日,又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2017年8月末,塞罕坝林场先进事迹报告团在人民大会堂做事迹报告,总书记又对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的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今天成就的取得,是在党的领导下,塞罕坝几代人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结出的累累硕果;是牢记使命、尊重规律、改造自然的伟大实践。
正是这一代又一代务林人,在塞罕坝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躬身实践,接力传承,共同创造了塞罕坝今日的辉煌,在塞罕坝生态建设的画卷上,留下了浓浓的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