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与传统开窗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对比

2021-08-04 14:27李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20期
关键词:孔镜椎间腰椎

李锋

腰椎椎管狭窄症是骨科常见病,其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其起病多隐匿,病程缓慢,好发于40~50 岁年龄段的男性[1]。对于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方式,目前临床常用传统手术方式与现代手术方 式[2],传统手术需做开放性切口,切口面积大,同时对机体的伤害也较大,易出现创口感染及难愈合等情况,对患者身体情况有较高要求。现代手术为椎间孔镜手术[3],其不仅创伤小,愈合快,而且不易感染,对患者身体情况要求较低。为证实椎间孔镜手术对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本文选取2018 年7 月~2019 年7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详情报告如下。

作者单位:225300 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7 月~2019 年7 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 例。治疗组男30 例,女20 例;年龄32~76 岁,平均年龄(48.3± 9.7)岁;病程3 个月~5 年,平均病程(2.7±1.5)年。对照组男31 例,女19 例;年龄31~77 岁,平均年龄(47.9± 10.2)岁;病程6 个月~6 年,平均病程(3.2±1.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通过影像学诊断确诊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治疗前3 个月未进行过手术治疗;均经过伦理协会审批,并知晓实验内容。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开窗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法:患者取俯卧位,使用C 型定位器对腰椎病变部位进行固定,做预防感染处理,于腰椎间盘狭窄处沿棘突中心做平行于脊椎切口,切口范围为5~7 cm。将皮下组织进行剥离,露出锥板,清理周围组织。视情况采用气动研磨机对锥板周围组织进行清理,清除部分黄韧带,待病灶髓核位置完全暴露后做清除术,并反复清理创面,闭合切口。

1.2.2 治疗组 采用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保持膝屈髋屈,使用C 型臂X线检查仪对狭窄椎体做造影,在皮肤上做标记,铺垫手术巾,进行局部麻醉。使用浓度为0.5%的利多卡因40 ml 在脊柱中线外侧9~14cm 位置进行穿刺,使用Thessys 技术在纤维环外椎管内进行手术。与安全三角区注射麻醉药,之后变换方向于上关节肩处做穿刺,置入导丝,沿穿刺针制作切面,长度为0.7 cm。留置导丝,穿刺针移除,留置1、2、3 级扩张导管和工作套管,后留置工作套管,移除1、2、3 级扩张导管,使用克氏针在C 臂影像的辅助下进行位置确定,利用环锯于钙化处、上关节肩处、侧隐窝增生骨质处做孔,并进行扩张,保证神经组织不被破坏,打开通道,置入椎间孔镜,清除游离、钙化组织后实施椎管扩大术、减压术。术毕移除工作套管,反复清理创面,闭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选择VAS 评定两组患者术后12、24、48 h 的疼痛程度,总分0~10 分,0 分表示无疼痛,10 分表示非常疼痛,分数越高代表疼痛越强烈[4]。选择ODI 与JOA 评价两组患者术后腰椎功能改善情况。ODI 评价内容包括站立、痛感、自理、睡眠、步行等10 项内容,每项内容5 分,分数越低代表腰椎功能恢复情况越好[5]。JOA 评价内容包括临床特征、病症表现、膀胱功能、活动受限等,分数越低代表功能障碍越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治疗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12、24、48 h VAS 评分比较 治疗组术后12、24、48 h VAS 评分分别为(4.13±1.04)、(3.12±1.07)、(1.28±0.48)分,对照组分别为(9.22± 0.44)、(7.38±2.19)、(5.32±1.38)分;治疗组术后12、24、48 h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ODI 评分与JOA 评分比较 治疗组术后ODI 评分为(12.74±1.39) 分,JOA 评分为(24.87±4.18) 分,对照组分别为(14.18±2.12)、(21.46±4.29)分;治疗组术后ODI 评分低于对照组,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腰椎管狭窄症在脊柱类病症的治疗中较为常见,容易发生于中老年群体[6]。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诱发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因素,因脊椎周围的神经遭到压迫,临床表现肢体麻木、疼痛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行动困难的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现如今,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7],而后者见效速度快,为常用方式。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医学微创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椎间孔镜手术作为现代微创手术的一种[8],术中使用椎间孔镜进行辅助治疗可以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伤,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椎间孔镜手术的术中操作极其灵活,手术安全性高,对患者机体刺激小[9],且对患者身体状况要求低,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患者。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10],椎间孔镜临床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显著,所以国内外都将该手术作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重要方法。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马航等[11]的研究报道一致,说明椎间孔镜手术由于对患者身体的创伤较小,能够在清晰的视野环境下有效避免对的神经压制,进而减少并发症,使住院时间大大缩短,不仅有较高的安全性,而且还能有效促进术后康复。同时,治疗组术后12、24、48 h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ODI 评分、JOA 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王翀等[12]的研究报道相一致。说明椎间孔镜手术由于切口较小,术后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痛感,且可以增强患者的行动能力。

总之,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选择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能有效改善围手期指标及术后疼痛情况,且增强腰部功能,应广泛用于临床治疗。

猜你喜欢
孔镜椎间腰椎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