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理工类专业课程对学生爱国情怀的培育

2021-08-03 05:22罗冬梅靳瑞发孙菱翎张晓艳赵丽娟肖文敏辛景凡
关键词:爱国情怀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罗冬梅 靳瑞发 孙菱翎 张晓艳 赵丽娟 肖文敏 辛景凡

摘 要:本文论述了课程思政融入理工科专业课程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中心目标以及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办好社会主义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论述了理工类专业教育和课程体系全方位各环节融入课程思政和对学生价值观引领育人全过程的情怀培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制度、方法的保障,并结合化学化工类专业物理化学理论及实验课程思政的引入及成效进一步阐述了爱国情怀和专业担当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立德树人;理工专业;课程思政;爱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5-0085-05

高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立身之本——立德树人[1]。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将德育放在首位。古往今来,教育都是重德育,天行健,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路上自强不息,地势坤,社会主义中国雄起东方厚德载物。德为水之源,德为木之根,德为金之本,德为君子之魂,德为学子之魄。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育和引领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国家观、历史观,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人才,为祖国发展和各项建设培养人才,为民族复兴和实现中国梦培养人才。高校是青年成长和教育的最主要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目标,每一位高校领导和高校教师都肩负着立天地公心,谋民生福命,续往圣绝学,开万世太平,立万邦归属的引导和育人职责,思政教育和课程思政贯穿到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得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时同向而行势在必行。尤其是理工类专业课程,全方位融入课程思政,融进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师可以接触和影响学生的各个方面,常抓不懈,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专业情怀,担当精神。

一、理工类专业课程全方位融进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思政教育和课程思政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核心要务,将课程思政引入教学与育人的每一个方面和环节,要常抓不懈,要建立机制,要落到实处,又要防止为了思政而思政,要拒绝生搬硬套,脱离教育教学实际。尤其是理工类专业课程,表面上看与思政没有直接关系,但实际上息息相关,诸多课程和育人细节都是思政教育的直接体现和现实案例,是真实有效的课程思政。理工科的专业特点是紧密联系国家发展、建设、国防、信息、生产生活实际,而这些重要方面和领域都要求各级各类人才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才能确保一切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国家和民族利益安全,为人民服务的主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育人过程筑牢社会主义的思想和魂魄,才能确保在工作中的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做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里,德为统领,位属第一。确保人才培养过程中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德,树新时代祖国建设事业优质接班之人。专业课程思政的动人之处,不仅仅在于知识本身和它所依存的理论体系,更加在于知识的发现、发展与运用于祖国建设过程中所蕴含和体现的思政点、爱国情、担当心,还有伴随这些过程中那些感人的故事和细节,这些都是课程思政最真实的案例和最感人的课程思政教学点,更是专业课程的灵魂和闪光点。科学知识本无差别,但是科学家、教师、学生都有祖国,根植爱国情怀的专业课程与专业知识才能真正服务祖国发展和建设,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因而,课程思政在理工科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十分必要,同时理工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思想水平、道德修养、教学创新、情怀感染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有高尚道德和美好情操、有扎实功底和渊博知识学识、有平等公正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职责也成了对一名合格高校教师的必然要求,而且这些素养和要求必将代代传承,实现教育资源和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师德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理工类专业课程融进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理工类专业课程引进课程思政是切实可行的,其实“课程思政”并不是新开一门专业课程或者思政课程,更不是抽出专门的时间在专业课程授课中对学生进行脱离专业的专门的思想教育,而是潜移默化地将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应点科学地引入专业课程教学的恰当位置,统一实现专业知识传授和课程思政育人与道德风尚引领相结合的育人目标,体现专业领域里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既不离开专业知识的严格要求与悉心传授,又要深植良好品德与高尚情怀于专业育人的全过程。理工类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的課程思政点往往是那些知识背后的历史沿革和名人故事,还涉及资源、环境、创新与担当。绝大多数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已经在不自觉地进行着,而且专业课程思政对学生的影响也较为直接和深远,这是专业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可行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指出了课程思政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重要性和贯彻落实的必要性。而且德育是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家国情怀的最佳体现。这是课程思政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这解决了专业教育是为社会主义国家培养人才的根本问题并提供了制度保障。诸多的理工类课程里均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对应点,只要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指导过程、辅导过程中善于发现,并且运用巧妙的方式和灵活的方法,恰到好处地点出,适当地引导学生,一定能够使得育人效果巩固、提高,实现知识育人、思政育人、情怀育人。

比如化工专业里的《化工导论》课程[2],化工专业的相关知识和应用已经遍布城市和乡村的方方面面和国计民生的点点滴滴,化工行业也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基础,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最直接的范例就是那些两弹元勋和他们感天动地的故事,对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培养既直接又重要。还有历史上我们的四大发明、金属冶炼、食品发酵等等开创性的化工领域成就,领先于欧洲上千年。今天,我们在化工领域的突破从侯德榜联合制碱法、牛胰岛素的合成到日新月异的创新,太多的思政点可以挖掘、太多的家国情怀可以感同身受,太多的勇于担当精神可以深入人心。绿色发展、绿色化工的理念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早已提上日程,爱护家园和地球,人人有责,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怎能不有所得、有所感、有所想、有所为。比如《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3],大家熟悉的青蒿素,那是一位科学家的坚守,那是医者仁心的体现,那是家国情怀的春风化雨。胺类化如青霉素,扑热息通、吗啡、麻黄素等的使用安全,强调辩证思维,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到苯和甲醛类致癌物时,是加强环境意识教育的最好切入点,牢固学生的绿水青山理念和家园意识。教师在讲授有机化学课程中,要时刻牢记师德为先,严谨治学,正确引导。比如《大学物理》课程[4],深刻体现着科学家在推进科学发展进步过程中的勇于探索、勇于突破、勇于担当的科学精神,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坚持了20多年才确立的,电磁感应定律是法拉第等科学家努力了30多年的成果,量子力学原理的建立和发展正是创新与突破陈规的最好例证,凸镜成像规律是对质量互变的哲学原理的很好解说,相对运动和相对论又是辩证法的完美例证。比如《天然产物化学》课程[5]与我国传统中医中药密不可分,而中医中药既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藏,又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新的时代,赋予中医中药新的使命和责任,天然产物研究因而喜讯连连,而且绿色提取、保护研发、建数据库等等工作,既提出了挑战,也拓展了机遇,更多的家国情怀也自然融入其中,因为大医必心怀天下,情系民生。再比如《高等数学》课程[6],战国时期就有了极限的思想,三国时期进一步完善,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授课过程中,学生必然充满民族自豪感和时代的使命感。比如《水力学与泵》这一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程[7],水利和环境工程应用于生产生活、国家建设、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课程本身就有职业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是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良好范例。大禹治水、都江堰、郑国渠这些历史上的辉煌成就,也是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的经典案例。比如《电力电子技术》课程[8],从我国电力电子器件产业遭遇部分国家对我国高科技出口管制,引发学生为国担当的爱国情怀,利用晶闸管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知识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责任心,整流电路谐波分析引入谐波污染,顺势讲工程师良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比如《生物化学》课程[9],与人民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的知识点很多,正是培养学生关心别人、实现团结友善的良好切入点,糖代谢异常现象与糖尿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学会关爱他人健康。

理工科课程的范例很多,不胜枚举,仅以以上几门理工类专业课程范例作为抛砖引玉之用,当越来越多的理工科课程都深入研究和发掘课程思政点,并有效实施,既能潜移默化也能开诚布公地用于立德树人,高举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旗帜,我们的高等教育必然更上一层楼,我们的人才培养必然凝成不可抗拒的合力,我们的国家建设必然蒸蒸日上,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早日全面实现。

三、理工类专业课程融进课程思政的制度和方法保障

课程思政的理念要深入人心,尤其要深入到学校办学理念当中,以实现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学校要明确中央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将课程思政写进学校管理制度、人才培养制度、图书管理和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制度、实验室管理与使用制度,并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态化地进行课程思政育人。同时也要将课程思政写进教师队伍建设制度、融入教师奖励机制。因为大学里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龙头在党委和各项制度。在制度上确保课程思政的挖掘和落实,并使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同时宣传部门加大力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可以举行师生均可参与的思政点小征文比赛、思政点故事、知识竞赛。让课程思政不仅仅体现在教育教学的育人过程,也体现在学团活动的第二课堂,既不脱离专业又丰富第二课堂,达到育人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建立课程思政教师评比激励机制,加大教育教学政治方向引导和监督力度,设立课程思政监督机制。确保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方向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可行性、红色基因的传承性。

从制度上不断完善和加以保障,课程思政将逐步走入人才培养的正轨,同时形成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持续性助力。各类关于课程思政的深入和推进方法也应该不断摸索,并逐渐走向成熟。另外,作为高校和各个地方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另一个服务型主阵地,图书馆也在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全体师生选择和提供什么样的书籍,就好比帮他们选择什么样的良师益友,如何才能对专业育人有所助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践行有益,对学生身心健康、情怀熏陶有益,怎样更多选择和为师生提供积极、向上的、具有专业参考性、品德养成性的书籍和杂志,以及选择和提供对前沿科学、国家建设重点和急需人才有所启迪的书籍,都是图书馆工作的重点。图书馆服务理念、方法和手段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求而不断改进和进步,做到图书馆服务体系融思政影响和专业助力与先进服务于一体。学校的实验室是学生从书本知识走向科研和生产的必经之地,更是从理论到实践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管理和建设好各级各类实验室,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科研品质、环境意识、节约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担当意识都有无可取代的作用。同时在实验室里,结合专业知识和相关思政点育人,能够让学生对我们的科学发展和建设成就感同身受,培养他们的各种良好的操作习惯、分析和思考能力、爱国敬业的情怀。

课程思政从点点滴滴挖掘上升为课程思政建设层面,需要从制度上加以保障,全员动员,全员努力,将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所起到的育人效果要总结推广,对人才培养的深远影响做好记录。从学科建设、专业课程建设到专业课程授课以及课程反馈的所有环节抓起,形成课程思政建设育人体系的闭环和开放的课程思政挖掘点与面,让课程思政建设与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及所有育人环节紧密联系,相得益彰。

四、理工类专业课程融进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根据教育部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纲要和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思想政治育人贯彻育人全过程,全课程,体现立德树人根本标准。我们在学科建设、专业课程建设、教师备课、课堂授课、课程跟进辅导和反馈过程中,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内容,将其有效融合在专业育人、思想育人、情怀育人的各个环节中,已逐步取得成效。我们根据具体的专业课程和育人环节,随时随地,自然而然地引进课程思政点,将课程思政点与专业课程授课知识点恰当对接,融入教学,对学生成长产生明显而深远的影响。比如我们在化学化工类实验课程尤其是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中,首先强调实验室安全,科学合理保证学生安全,这是学生中心地位的首要体现,也是严谨治学态度和良好科研品质培养的起點。要讲个人安全,集体安全,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并适当引申到化工安全生产。我们在课前的沟通中就强调,进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女同学不能披散着长发,男同学不能穿拖鞋,女同学不能穿凉鞋,避免仪器绕头发和药品灼伤,这样做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对科研与化工生产的敬畏心、庄严感,以及不同场合的得体着装意识。关于用电尤其是高压电安全,比如需要用到高压电的实验胶体电泳、二组分金属相图等实验,一定要强调用电安全,一切准备工作有序完成,确保手是干的,才能开启电源,调出电压,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由此继续讲仪器设备的安全与爱护,讲到节约实验室水电、药品与公共资源保护意识。讲到实验室水电安全与节约,学生迅速回应,赤峰是缺水地区,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用大烧杯接冷凝水做临时冷水浴,给新制备的胶体降温,用冷凝水管回流补充恒温槽水位,用冷凝水初步清洗玻璃仪器。在称量药品时,严格按照分析天平使用规范进行操作,既节约药品,又有效地保护精密实验仪器。实验完成后严格按照仪器使用注意事项,实现保护性关机,比如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实验,一定要在系统放空,真空压差计显示数字为“0”左右,方能关机,以实现保护真空压差计等仪器和仪表的目的。需要有冷凝水的加热装置在开启加热装置之前,必须先开启冷凝水,冷凝水的水流适中,过大易造成浪费,而且会由于水压不稳导致管路跳动,影响实验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一旦开启加热,保持安全距离,尤其不能从正上方观察,以防止喷溅灼伤。通过实验课程实践,强化了学生的安全意识、节约意识、严谨治学精神、公共资源意识。而且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激发学生小创新的想法和做法,比如,测蒸气压的药品装填方法、表面张力仪器密封和调节法、胶体电泳实验改进法、电泳管清洗法等,启发了学生思考,培养了创新意识。

我们根据专业理论课程内容和社会生活实际,随时融入课程思政,根据课程围绕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精神、家国情怀等展开。比如物理化学课程,我们会在热力学基本原理的讲授过程中深入能源节约、环境意识,在电化学里挖掘新能源、新材料的研发精神和创新意识,在表面现象和胶体里讲生活中的化学、安全生产,在化学平衡和动力学里引入哲学原理在化学领域的应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发现化学学科的奥妙。在化学专业的结构化学课程里,或者化工专业的物理化学课程的物质结构章节,我们讲量子力学原理及应用,贴合现在科学研究热点和习近平关于量子科学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最新讲话精神,深入讲两弹一星精神和与核能应用、量子卫星、量子计算机的相关科普知识,鼓励和引导学生战胜对繁难理论的畏惧心理,运用类比思维和图像思维方法,将繁难的理论借助简化的模型加以理解和掌握,并能运用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初步解决一些科学问题。此处可以融入教师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为化学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以及课程思政实施助力,讲授初步的量子力学模型设计软件及其应用,设计一些分子或者材料分子模型,并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改进母体分子的结构,初步设计出具有环保功能、药物载体功能的分子,并能初步进行简单的运算,从而扩展知识和视野,让量子力学的已有成就,促进学生的科学精神养成和担当精神培育。

在高校育人过程中,理工类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教育同向而行,协调同步,并贯穿在育人的全过程和全方面。理工类专业因其专业的特殊性而有其独特的优势,理工类专业本身在国家发展、国民经济建设、日常生产生活和国防等领域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和贡献,随处都有爱国奉献、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范例和功勋卓著的大国巨匠,他们以生动的事例、伟大的贡献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启迪着学生。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时加以引导,点亮爱国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激发和传承红色基因,对学生的培育更有时效性和说服力。因此在理工类专业课程育人的过程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能在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协调一致中落到实处。而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思政点,恰当引导学生吸收和理解、发挥专业育人过程中课程思政的作用,这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和高校管理者都应该孜孜以求的事情。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可行性、制度保障是一脉相承的,也是水到渠成的,更是高校育人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情怀至关重要的源泉。课程思政挖掘与实施任重道远,亦余心之所善,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四有”好老师的要求,我们义不容辞、欣然而坚定。

参考文献:

〔1〕牛宇飞,赵少慧,贺玉娇.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J].德育研究,2019(10):36-37.

〔2〕田维亮,吕喜风,夏旭东,李仲.化工导论课程融合课程思政元素教学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19(13):98-99.

〔3〕陈红军,刘秀,卿湘东,汲长艳,刘鑫.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研究[J].智库时代,2019(54):193.

〔4〕王本菊.基于大学物理教学融入“思政”的探究[J].读与写杂志,2019(11):45.

〔5〕段静雨,么焕开,李岩,张春平.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J].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9(21):30-32.

〔6〕徐萍.卓越人才培养中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32):101.

〔7〕初文华,张健,李玉伟.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32-33.

〔8〕王育飞,王鲁杨,赵玲,薛花.应用型本科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初探[J].科教导刊,2018(22):125-126.

〔9〕陈阳建,李凤燕,张立飞,罗方.“课程思政”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探索实践[J].管理观察,2018(26):128-129.

(責任编辑 曹彩霞)

猜你喜欢
爱国情怀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论红色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爱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