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贺攀科
摘 要:现代化工企业对员工素质要求在不断提高。技工院校生源起点低,基础差,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教学工作化,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在执行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解决。
关键词:技工院校; 一体化教学; 专业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7-106-002
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兼具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素养的技能型人才,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先天不足的生源学习动力差、基础薄弱,学习效果越来越差[1-3]。一体化教学是近年来技工教育的新兴方法,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根据学生工作后的岗位需要来确定培养目标,重新整合各项教学资源。适应时代要求和潮流的发展,使受教育者能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互相验证及时消化吸收,并转化为学生的职业能力[4]。本文旨在通过化工分析专业基础课程《分析化学》一体化教学案例“标定高锰酸钾浓度”的分析研究,结合我校在实施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探讨了技工院校提升教学实效的经验和做法。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比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
技工院校化工分析检验专业是我国技工教育的老牌专业。目前,技工院校化工分析检验专业教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比传统教学模式,一体化模式的优势比较明显。
1.教学情境贴近一线,学生有兴趣
一体化教学第一要务就是创设贴近生产实际的教学情境。学校尽量按生产环境建成一体化教室,学生在进入到现场之后就能感受到工作氛围,刺激学生情绪,使他们对学习有兴趣、有动力。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猛灌理论知识,在实验室里对实操技能进行有限的训练。对基础薄弱的技校学生来说,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往往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吸引力强,学生有学习动力
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是老师主讲,学生负责听,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严重不足,师生互动经常缺位。技工院校的学生基础弱,习惯差,自制力低,上课手机不离手,睡觉人事不知是“平常事”。在一体化课堂里,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就是设置各种环节,学生需要自己动手,在学习小组的团队力量加持下,搜集资料、梳理脉络,遇到问题及时向教师请教加以解决,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大增强。
3.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有机融合
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劣势在于教出的学生不适合一线岗位的实际生产要求,学生就业后在理论知识基础方面往往差强人意。操作技能方面,表面上的实验过程都是做过一遍的,有印象但未理解其内涵原因。平时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指导的内容存在脱节现象,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助益不大。我们在企业调研时看到过员工各种走形变样,匪夷所思的操作。
我校在落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课程开发之初就围绕企业实践展开,企业重视什么素质,学校就着重培养什么素质,从根本上避免了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的脱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按图索骥训练规定技能,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如角色表演,实际操作,发言讲解等等环节可选择性极大,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也比较到位[5]。
4.有效提升学生关键能力和职业素质
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老师讲是必要环节,但不再是唯一的环节。它包含了许多场景设置、角色扮演、情境模仿等一系列活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能力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位,会清楚自己将来的发展脉络和努力方向,明白自己适合干什么。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扮演老师、扮演现场的操作工、检验员,大赛裁判员等,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锻炼其综合素养[6]。
根据我们的实际经验,经过一年以上的运行,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清楚自己将来要靠什么生存。这样一来,他们才能自觉地在适合自己的领域里多锻炼自己,同时也对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将来从事的职业有一个合理的规划。
二、技工院校工业分析专业一体化教学案例——《仪器分析》“目视比色法测定饮用水源Cr(Ⅵ)的含量”章节为例
1.发掘学生职业意识,设置场景贴近一线
Cr(Ⅵ)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国家标准对饮用水中Cr(Ⅵ)含量有非常严格的要求。2014年至今,我校开始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在第三方检测机构和自来水厂中工作的学生100%需要例行测定Cr(Ⅵ)含量,这已经成为企业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再配以角色扮演实验室主任、分配任务等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真实的职业体验,这对培养安全生产、团队合作、照章办事等职业素养很有帮助。
2.层级设置任务,激励学生投身学习過程
按照由浅及深的课程逻辑,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五个任务:任务1:学习小组根据教师讲解和查询的资料,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任务2:各组依次展示本组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同时接受大家的提问;任务3:教师点评各组表现,各组讨论后以抢答形式完成;任务4:以2人为一个实验组,测定教师给出学校饮用水中Cr(Ⅵ)的含量。所有的教学活动均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各成员能够在过程中尽展所长,兴趣盎然地投身教学活动。
3.理实一体化,提升教学实际效果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双师型”教师队伍名不副实
我校试行一体化教学的经验表明,理论基础扎实、技能操作娴熟的双师型教师是比较缺乏的。目前技校的青年老师绝大部分来自高等院校,缺乏教学经验和企业实习经历,实践操作技能基本没有。中老年教师中情况略好一些,但他们对于时代潮流、技术发展方向的掌握程度又令人堪忧。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技工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长期以来行动落后于口号,导致教师下企业实习机会少,专业实践经历缺乏,实践操作能力较弱,与主流工艺接轨的能力欠佳。
我校在推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实施“青蓝工程”由“双师型”老教师对新进教师进行传帮带,先打好基础;联系相关企业,教学半年左右的驻厂见习;组织教师在寒暑假时到企业专业见习;组织教师主动参加国家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在技师班、大赛培训队等班级上课时,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把企业在职人员作为技工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来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方面的工作在逐渐收到成效,学校各层次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稳步提升。
2.根据就业需要开发符合本校实际状况的教材
技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未来的一线工人,专业理论教学的占比应以能用、够用为准,将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校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经过详细的企业调研,适当减少了专业课程体系中过于难懂、将来企业生产不需要的内容,注重项目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标准制定培养方案,从解决工作任务入手,帮助学生展开学习;将这些知识点一一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后,教师再结合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理论解释,理论实践之间的相互印证加深了学生的理解[7]。我校编写了四本校本教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硬件配备欠缺影响一体化教学的实际效果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是将课本上枯燥无味的知识变成了实物,实现理论知识和创造技能的有机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帮助掌握理论知识。在一体化教室中学习理论课,用实践操作验证理论内容,也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学效果会更好。但目前的困境在于一体化教室的建设极度花费资金,为了做好一体化教学,教学实习的岗位安排最好是一人一岗,起码应该是一组一岗,还要配备必要的实训设施,试剂药品、多媒体、演示教学,满足各方面的硬件需求。只有这样,一体化教学模式才能够真正的发挥效力。我校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高昂经费建成了关于工业分析检验专业一体化教室,但其利用效率却又令人不甚满意。
参考文献:
[1]常艳艳,“无机化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3):87-88
[2]张小丽,“应用化学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为例[J]山东化工,2018,47(01):92-94
[3]万博,高职分析化学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究[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11):167-168
[4]尹洪喜,關于技工院校化工工艺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职业,2019(08):40-41
[5]李少博,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职业,2019(32):42-43
[6]苏海林,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化工管理,2019(31):36-37
[7]陈桂娟,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视界,2018(26):1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