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环节,而初中阶段是学生进入独立阅读、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关注到课后阅读的引导,通过更新阅读教学观念、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阅读的兴趣、组织适宜的交流与推荐、指导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等多种形式,以课堂带动课下的活动开展,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后阅读;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18-012-02
【本文著录格式】劳清霞.关于初中语文课后阅读的有效性的策略简析[J].课外语文,2021,20(18):12-13.
前言
在初中阶段,学生处于习惯养成和兴趣培养的阶段,自立意识也在不断形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照到学生的课后阅读环节,组织推进学生在课下自觉阅读,有助于学生终生阅读习惯的养成,积极拓展教学,也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指示了方向。在具体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从课堂教学做出调整,与学生形成课下的互动,积极带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多元、交流,以学生为本的阅读氛围。
一、更新阅读教学观念
随着新课标发展,阅读教学已经不再单纯关注到对教材中知识的讲解,也不仅仅是阅读文章本身。想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下阅读习惯,掌握课下阅读方式,还需要教师从课堂的阅读教学着手做出调整,更新教学观念、跳出文章限制,从阅读理念、方法等引导学生,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教师积极更新阅读教学观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调整阅读课堂教学目标,将视野从教材内容、考试需求等中调整出来,转向关注到学生阅读意识、阅读能力、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的建构中。更新阅读教学方式,引入生动、鲜活的教学形式,避免千篇一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形式、理念涌现出来,此时正需要结合班级学生情况及所学知识,展开深度的教学实践工作。扎实的教学理念,将语文阅读的视野扩展,不再仅仅关注到课堂的学习,而是积极投入到深度阅读中。
二、于课堂中调动学生兴趣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课堂与课下的联动,激活学生的阅读活动全面开展,以带动学生在课下的自主阅读达成。教材是教学的基础,纵观我国当前初中语文教材,会发现其中陆续展现出来的变化:一是阅读占比及布局的调整,使得阅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二是综合实践性内容增多,对语文学习的要求早已不再停留于教材。基于这样的变化,课堂中,教师可以从以下角度对教学工作做出调整:立足教材,讲精讲美。初中阅读文章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内容,如朱自清的《背影》里“别扭”的父爱;《我与地坛》中深沉的母爱;《桃花源记》中令人向往的桃园之美等,这些都值得教师深度挖掘,向学生展现出文字的美,展现出阅读的魅力。积极拓展,视野开放,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课堂表现力的同时,积极为学生做出扩展。如《归园田居》《桃花源记》背后所隐藏的作者陶渊明的故事与心境等。很多经典文章源于经典名著,如《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源于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其中108位英雄好汉每位都有自己的故事。在课堂中,适当引入扩展的故事,带动学生成长,促使学生在课下做进一步的阅读。立足学生,文本交流。在课堂教学中,也要积极关注到对学生作为阅读主体地位的体现,引导学生由被动地跟着教师节奏的阅读,转向主动的自发的阅读。在课堂中尝试为学生增加交流互动契机,实现与文本的独立交流,使学生作为主体与文本形成互动。
三、适宜的交流与推荐
尽管阅读是相对主观、个体的事,但也需要相互的交流与互动。在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合作者、陪伴者、引导者的教师,有义务为学生推荐适宜的读物。教师可以准确把握初中阶段学生阅读需求,以此为基础,为学生推荐经典的、可供认真品读的读物,并获取学生的阅读反馈,与学生进行沟通及交流。推荐不仅是从教师到学生的,也可以作为一项交流活动,促成学生之间的互相推荐。学生与教师的思维不同,推荐的书籍也相对活泼愉悦,在课堂教学中,组织适宜的书籍交流活动,既是带动学生读的过程,也是一个将读的内容内化之后表述出来的过程,是一个经由吸收到分享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恰当的推荐与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等,并让这种推荐成为日常化的活动。学生的交流中,包括了对喜欢的阅读内容、阅读感悟及心得等的全面关注与思考。
四、指导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
课下阅读是学生在课余时间独立完成的,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去读书,也要带动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得。良好的阅读习惯及阅读方法,能够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收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将阅读方法、阅读方式指导给学生。如一般写景的散文,对于景物的描写都有一定的顺序,如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等等;而一些抒情散文中对风景的描写,自然界的阴晴圆缺,往往都暗示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即“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读的过程中这些景物描写往往给人以启示。再如读的过程会分为精读、略读等,此时可以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即教给学生去读的一般技巧,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与探索,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实现对教学工作的突破与优化。除了阅读的方法,也可以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读书积累的方式与方法。开始的时候,学生读的时候很难做有效的笔记和积累,只能依赖于读的量的积累。也因此,指导学生必要的积累方法,如指导学生做阅读前的规划,包括每天阅读时长、读书笔记,从字词、文段、篇章等做出积累。每天可以按照相对固定的格式去制作一些阅读笔记等。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构建开放平台
在当代教育中,不可忽视的是信息化对教育工作的冲击。在当代教育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所带来的优势,以多媒体平台为基础,创新带动学生课下阅读工作的开展,可以有计划地进行课程的設计。在当前,很多读书类的APP会有打卡签到、记录阅读时长、积分兑换等模式,以调动读者的积极性。在中学语文课堂,尽管学生还不适宜以这种长时间盯看电子产品的形式推广阅读,但是教师不妨将线上模式改为线下,为学生制作适宜的打卡软件,只要每天提醒学生坚持打卡,还可以把想看的书籍加入心愿清单,作为班级图书角的待选书籍。当学生投票或阅读增多时,就由班费统一选购等。利用大数据的记录,也可以用以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加以科学、理性的分析,帮助教师综合地分析、把握学生的阅读情况等。多媒体开放平台的建设,也可以跨越距离将学生以阅读小组为单位加以划分,同一小组的同学可以通过微信或QQ群、阅读打卡软件等进行讨论、小组交流、互相监督提醒等,以此完成共同的阅读及成长。智能的形式是未来教育工作的走向,如今自媒体平台的充分发展,教师也不妨为班级建设阅读相关的自媒体平台,用以发布学生的阅读情况、定期推荐书单以及分享阅读心得、知识等,再如运用一些趣味的短视频、视频片段等,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些都是阅读工作的一种创新。
六、实现家校合作
对于学生课下阅读工作的指导,单纯地由学校教育、课堂教学、阅读小组等的工作还不完备,还需要家庭教育的积极参与。孩子的主要成长及阅读环境是家庭,课下阅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是一个细水长流、持之以恒的过程,是学生每天都要坚持完成的任务。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积极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关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日常家校沟通及教育工作的开展形式,实现初中语文阅读家校合作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做出尝试:首先是与家长取得交流,明确孩子的成长,是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学校教育需要家庭的支持与辅助。其次,是明确指导家长为孩子的阅读做些什么,这可以是以呼吁、号召、分享等形式,如与家长一起关注到孩子的阅读情况,呼吁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向家长分享阅读之美,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每天固定时间,如家长下班和孩子作业写完的时间重合,刚好可以阅读。或者为孩子维持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等。更为具体的,可以与家长分享孩子的阅读任务、阅读计划等,邀请家长监督孩子阅读,并且每日在群里帮助孩子打卡等,及时将孩子的阅读情况反馈给教师。
七、结语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关注到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关注到学生终身阅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建构,以此带动学生的阅读与成长,及时实现对学生的指导,为课堂教学工作带来丰富的体验,全面促成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积极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学习的开展,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带来更为深刻的体验,以此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杨梅.关于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9).
[2]王凤英.关于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儿童大世界月刊,2018(6).
[3]陈鑫.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6).
[4]鲁霞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9(4).
[5]崔华阳.初中语文教学提高经典阅读有效性的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2).
作者简介:劳清霞,女,1983年生,广西北海人,本科,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