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挺
(罗山县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科,河南 信阳 464200)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 是临床常见疾病,是指中耳黏膜、鼓膜的慢性化脓性现象,临床多表现为耳内长期、间歇性的流脓,听力降低,鼓膜穿孔等,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易导致耳聋等并发症发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2]。临床对于CSOM 的治疗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听力,而手术治疗在临床已达成共识[3]。其中传统鼓室成形术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其具有一定的创伤,对患者术后恢复不利[4];而耳内镜可对窦腔进行探查,微创效果更佳。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治疗CSOM 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罗山县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CSOM 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9 ~58 岁,平均年龄(36.35±4.18) 岁;病程1 ~8年,平均病程(5.96±1.21)年。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0 ~60 岁,平均年龄(36.41±4.17)岁;病程1 ~9年,平均病程(6.01±1.20)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对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纳入标准: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CSOM[5];单纯骨膜穿孔;鼓室黏膜干燥或稍湿润;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严重精神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分泌性中耳炎。
观察组采用耳内镜下骨膜成形术。麻醉满意后,在耳廓上方颞区做横向切口至颞肌筋膜,取颞肌筋膜备用,耳内镜下对骨膜进行观察,对骨膜边缘进行剥离,在距鼓环约5 cm 处作外耳道前后下壁弧形切口,至骨皮质表面,将骨环暴露,掀起骨膜,将颞肌筋膜植入,明胶海绵填塞鼓室四周,对筋膜进行复位,并填塞术腔后,缝合切口,包扎。
对照组采用传统鼓室成形术。常规麻醉后,作耳后切口,对颞肌筋膜分离、显露,并取适当大小,备用,对离外耳道皮片,上至颞线,后至乙状窦投影区前缘,将外耳道前上棘暴露,对耳道皮片进行修理,置入牵开器磨除突出鼓鳞裂骨质,显微镜暴露鼓环、听小骨,植入颞肌筋膜,其余操作同观察组。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划分标准[6]:①显效:患者的听力恢复正常,临床体征及症状消失;②好转:听力明显提升,临床症状、体征好转;③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显效率+ 好转率为总有效率。(2) 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包括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24 h 疼痛程度及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0 ~10 分,分数越高疼痛越剧烈。(3) 比较两组并发症( 感染、鼓膜穿孔、晕眩) 发生率。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 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24 h 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s )
表2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s )
组别 手术时间/ min术中出血量/ mL住院时间/ d术后24 h 的VAS 评分/分观察组(n=40) 53.51±5.03 8.52±2.01 4.14±0.65 2.17±0.51对照组(n=40) 89.91±17.95 18.95±2.54 5.67±0.82 4.83±0.59 t 12.350 20.365 9.248 21.572 P<0.001 <0.001 <0.001 <0.001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0%) 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CSOM 是临床常见疾病,且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其由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转化而来。有部分研究指出,CSOM 与咽鼓管功能降低、免疫或感染等因素有关[7]。CSOM 患者临床多伴有间断或持续流脓,且病变主要侵犯中耳骨膜及黏膜甚至骨质,会导致不可逆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8]。以往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对患者的创伤小,耐受性较高,但其起效较为缓慢,病情易反复,效果维持作用较差,临床应用受限[9]。因此,寻找一种有效治疗CSOM 的方案,对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24 h 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CSOM 患者采用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创伤较小,术后疼痛轻微,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疗效较好。传统鼓室成形术治疗该病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其创伤较大,易对患者的听力恢复造成一定影响。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是一种微创手术,耳内镜下可靠近鼓膜进行手术操作,将穿孔边缘的上皮组织轻易取出,且不会损伤残余鼓膜撕裂。同时,耳内镜下可更接近观察物体,并有放大作用,加之耳内镜有多种规格及长度的镜杆,可将耳内镜越过狭窄通道,递送至术腔深处,较好地暴露死角及盲区,进行多方位的观察及操作;并可最大限度地保护鼓室内正常组织及结构,为中耳通气引流,减少手术创伤,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且并发症较少[10]。但耳内镜为单手操作,且视野显示为二维平面,操作缺乏立体感,并因鼓室结构较为复杂,需长期进行训练才可进行手术操作,需术者具有一定的耳外科解剖知识。此外,耳内镜下手术在出血后易对镜头造成污染,需反复对镜头进行擦拭,故在操作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并及时进行止血,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11-12]。
综上所述,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治疗CSOM 患者的创伤较小,术后疼痛轻微,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