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柯燕
【摘要】文言文教学中长期存在“重言轻文”的现象,导致学生把背诵和翻译作为学习文言文的重点,失去了对传统经典作品的文化品味。本文试以高中文言文教材为例,浅谈思维导图的应用,对学生文言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帮助。
【关键词】思维导图;中央关键词;结点;高中;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是古代文化的载体。《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文言教学是为了“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1]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关注“言”的积累而忽视“文”的学习。
“思维导图”这个概念是由英国人东尼·博赞提出的,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他关联项目[2]。
在文言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改变应试教育中长期存在的“重言轻文”的现象,使学生从只重视文言字词句而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文言现象只会死记硬背的怪圈中走出来,同时也提升了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增强了人文方面的熏陶。
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呢?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展开。
(一)锁定根基,确立中心
苏教版文言文选材大多为杂记类,我们可以根据主要的表达手法确立中心。若以叙事抒情为主,就确立以事件中的主要人或物为中心。如必修五的《项脊轩志》,作者归有光的读书生活及怀念的人物事件,均围绕着他的书斋“项脊轩”展开,我们就确立“项脊轩”为思维导图中的中央关键词。若文章以议论为主,则以主要观点的对象为中心。如必修一《劝学》《师说》等篇目,从题目可以确定,前者的主要观点是“劝勉学习”,即中央关键词是“学”;后者是围绕“师”进行议论,即中央关键词是“师”。
(二)添加枝条,理清层次
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对中央关键词的确立要进行引导。而一旦确定之后,就不要过多干预,要留一定时间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围绕中心往外辐射,在纸上画图。等学生画好粗读文章的图后,教师进行适当点拨,指导学生抓住每一个结点,即思维的衔接处。比如《项脊轩志》,有的学生写了每段的大意,教师要提醒学生从中心词进行思维发散时,不要忽略每一个思维的结点,该学生仔细回想之后,终于确定了“环境”“人”“事”这几个关键词,然后由“环境”延伸到“修葺前”和“修葺后”的两种状况,由“人”引出了“我、先大母、先妣、老妪、妻子”,由“事”延伸出了“读书生活、家庭变故、老妪回忆先妣、先大母的期望、夫妻生活”。这样的思维延伸与单纯的段落大意概括,要更细致更具体。再比如《师说》,对“师”的态度分为“从师”“不从师”两个分论点,再细化为“古之圣人、爱其子之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之众人、其身、士大夫之族”两类人。
(三)枝上开花,夯实字词
所谓“枝上开花”,是指对第二步骤的再次细化。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文言文的具體翻译和解读,教师要及时点出关键字词,做好文言基础的落实。常说的“重言轻文”的后果,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课后由于知识点的分散导致记忆不深刻,即使记住的也不能灵活运用。而通过思维导图,把文章的主要细节通过辐射线进行连接,使学生对抽象的语言有了具体生动的感知,就能更加熟练掌握字词的用法。比如《项脊轩志》中关于“家庭变故”可以再细化为“分家前的格局、分家后的格局”,其中一处细节“始为篱,已为墙”,句中文言实词“已”解释为“已而、不久”,教师可以联系《劝学》中的“学不可以已”,让学生掌握“已”的一词多义,同时这个表示时间短暂的“已”,让人感受到大家庭分崩离析的哀伤。由于深入文章进行了感情悟理,学生对该实词的掌握不再是单一枯燥的,而是具体可感的。
(四)品味硕果,鉴赏手法
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手法是为文章主旨服务的,文言文也不例外。“言”组成“文”,“文”借助各种手法表现主旨。所以我们教学的最后一个步骤,是找出在各个结点中相关或相对的概念,涂上相同或不同的色彩。不同颜色的差别,造成视觉的冲击,使学生对文章的层次一目了然。同时,从中总结概括手法的运用,从而实现对主旨的全面把握。比如《劝学》中“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的比喻,“骐骥”和“驽马”、“蚓”和“蟹”的对比,从多角度多层次论证,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使学生在“朴实浑厚、详尽严谨”[3]的作品中体悟到为学的真理。
在进行思维导图的粗浅尝试后,我发现它在文言文教学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从整体和全局上对一篇文章进行细致的描述和分析,有利于对文本进行深入研究,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另外,通过思维导图串联起单个的字词,也可以说是“以文带言”的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参考文献:
[1]第八,《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2016年9月。
[2]第九,【英】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叶刚译,中信出版社,2009年。
[3]第十,胡格非.《从<劝学>看<荀子>的写作特色》,《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