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宇师
学生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理解有难度,可以通过以下教学环节让学生感受“满十进一”概念的形成过程。
摆一摆:用小棒表示出24+9。
学生思考:你准备把哪些小棒先合并起来?合并后怎样让人一眼就看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1.引导交流问题解决的方法。
方法一:把4 根和9 根合并起来是13 根,然后从13 根中拿出10 根捆成一捆,把这一捆放在2 捆的旁边,多余的3根放在一边,一看就知道有33 根,所以24 加9 等于33。
方法二:从4 根中拿一根和9 根捆成一捆,还有3 根放在一边。
方法三:先把4 根和9 根合在一起有13 根,记在心里,再把13 加20 等于33。
2.观察思考。
(1)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小棒在计算前和计算后有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发现:比原来多了一捆。
追问:多出的这一捆是哪来的?
引导体会单根凑在一起满了10 根就可以捆一捆,就会多出一个十。
(2)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说说计算24+9 的过程。
追问:算式24 加9 等于33,原来只有2 个十,现在怎么变成了3 个十?请结合小棒图说一说。
1.呈现练习题17+8、36+4、25+7 并请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提问:比较一下,这三个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它们都是把两位数分成了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个位上的几加几,再和前面的整十数合起来。
追问:17 的十位是1,得数的十位却是2;36 的十位是3,得数的十位却是4;45 的十位是4,得数的十位却是5。为什么十位上都多了一呢?
引导发现:因为它们的个位相加都已经超过十了,所以十位上就多了一。
3.揭题:像这样,个位上相加满十,十位上多一的加法,就叫进位加。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
引导进一步思考:满十是什么意思?进一又是什么意思?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进一?
以上过程从实物操作到观察比较再到对比分析,逐步引导学生明晰怎么加、相加满十以后为什么要进一、这个一从哪里来的等问题。通过以上操作让学生的理解逐步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