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画艺术教学策略

2021-07-29 15:03刘妍静
参花(下) 2021年7期
关键词:国画传统文化

摘要:中国画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具有强烈的本土性和民族性,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这也是国画能矗立于世界美术之林、深受中外艺术爱好者喜爱的原因。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与其他的画种不同,其是一种通过毛笔蘸水、墨及颜料在宣纸或者绢上作画的艺术形式。国画主要以花鸟、人物、山水为题材,通过写意、工笔等形式,配上书法、篆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国画的学习过程中,人们往往会收获良多,国画学习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本文拟探讨大学生如何学习国画艺术,悟其韵味,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国画艺术。

关键词: 国画 传统文化 学习与推广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变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本土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的融合,是具有鲜明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而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国家精神文明的发展需要社会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即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重要性,并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兴趣。而校园作为国家精神文明宣传的主阵地,更要承擔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优秀文化的精髓,促进传统文化在当今发扬光大。

一、增强文化意识,打造精品课程

国画作为中国的传统画种,是一种通过毛笔蘸水、墨及颜料在纸或绢上作画写意的艺术形式,体现了画者在哲学、文化等多种方面的修养。而传承国画艺术不仅是在绘画技能上的传承,更是精神内涵的传承,是一种自身修养的提升。为此,专业教师应该增强学习意识,引导学生对国画的学习,同时根据自身的特点打造国画精品课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品鉴国画艺术,悟其韵味。

增强文化意识,专业教师要为学生讲解国画在我国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借助相关视频资料为学生树立起国画文化也可以在创新之下激发出无限活力,也可以对学生自身的修养产生影响。国画的内容以花鸟鱼虫和山水风景为主,讲究写神传意,以古色古香的风格描绘整幅画,使悠扬婉转之风跃然纸上。长期接触国画的人性格会偏向文静与内敛,受到国画画风的熏陶后,自身的内涵与外在仪表都会产生不小的改变。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国家宝藏》一类的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提升学生对国画的认知,激发学生对国画艺术的兴趣。另外,专业教师要打造专属的国画精品课程,国画艺术风格百花齐放,绘画内容多种多样,绘画技法也各具特色,教师应充分研究国画文化,并在课堂上加以讲解。传承国画艺术不仅是绘画专业教师所需要做的,其他专业的教师也需要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传承国画艺术,例如中文专业的教师可以将国画艺术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讲解结合起来,艺术设计专业可以将国画艺术与广告设计结合起来,由此共同打造国画课程,真正做到品国画艺术,悟其韵味。

二、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文化视野

精神文明的发展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重要性,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在时代倾向于发展先进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时期,传统文化的传承往往成了被忽略的方面,然而社会软实力的提升与人们对传统文化认可度密切相关,因此,社会各界要重视国画等传统艺术的传承。在传统学校课堂中,国画教学内容与模式相对单一,往往是教师带领学生观看相应的国画作品,并进行赏析,课堂氛围不够活跃,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国画的积极性。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各式各样的信息资源逐渐活跃在国画课堂上,对于国画学习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专业教师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丰富国画教学资源。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为学生搜索多样化的国画文化内容,尤其是当地的乡土国画文化资源,拓宽学生对国画文化的认知范围。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不同的文化作品,并为学生展示每一幅国画作品中,画家是如何一笔一画地细致描绘,如何进行笔锋的收敛与运用,如何经过多次尝试结合,最终构成整体画卷的。还可以为学生展示每一幅国画的创作背景以及当时的环境,使学生对国画欣赏有整体的把握。其次,专业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不同国画的创作视频,让学生通过欣赏不同的国画种类,提升学生对不同国画的欣赏水平与敏感度,并让学生发现自己喜欢的国画形式,进而在今后的学习中更有针对性。最后,在实际的国画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搜索国画大师的微课视频为学生播放,例如为学生搜索《国家宝藏》中讲解国画的视频,或者视频网站搜索其他相应的专家学者讲解国画或创作国画的视频,让学生根据更具专业性的教学内容加以模仿练习,全方面提升学生国画欣赏水平以及国画创作水平。

三、注重实践教学,回归实际生活

学习品鉴国画能够修身养性,因此,弘扬国画艺术是提升个人内涵的方法。对于国画的学习与感悟也应源于生活,归于生活。专业教师应注重进行国画实践教学,不仅带领学生欣赏他人的国画作品,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切实投入到国画的实践中,尝试国画创作,在实际创作中领悟国画的别样风采,进而使得学生在国画课堂上的传承活动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有效落实,跨越历史的局限,构建国画文化传承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国画创作不仅有利于国画的学习,以及提升学生的国画欣赏水平与国画实际创作水平,还能加强学生的自身修养。国画的描摹在于一笔一笔地细致描绘,笔锋的收敛与运用需要多次尝试,最终构成完整的画卷。一幅整体感强烈的国画需要花费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其间容不得任何差错,否则必须从头再来。因此,能将国画完成得好的人往往比常人更具耐心。学生往往存在浮躁的现象,而国画可以让学生静下心来,体味传统文化之美,对于学生加强耐心、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国画创作,对于美术绘画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以增加国画为考试内容,切实以考试促进学生对国画创作的重视程度;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而言,则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国画美术艺术品分享交流活动,鼓励学生通过描摹周边的环境,提升国画创作认识以及创作兴趣,以实际行动投身于国画的传承当中。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关注其他大学或其他学生在国画传承上的实践活动,例如关注“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这一国内首次举办的全国性大学生美术创作成果大展。在展出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从观念到技法,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研和敬畏,对于现实的体察和思考以及热衷于艺术、勇于创新的精神,这些都体现在他们富有青春温度的作品中。通过关注此类国画艺术实践活动,可提升学生的国画素养。

四、学科综合教学,促进融会贯通

当下很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存在着错误的认知,尤其是对于国画类传统文化,大部分学生认为只有从事绘画专业的学生才有必要学习国画,而其他专业则没有必要学习国画这类的传统文化。然而,国画在艺术创作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社会、政治、哲学、文艺等多方面的认识,因此,学习与传承国画不只是绘画专业学生与教师的任务,每一个专业都应找寻国画与其专业的契合点,进行学科综合教学,促进各个学科教学内容与国画传承内容的融会贯通。

一方面,学校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国画公选课程。现在很多学校已经开展了学习传统文化的课程,例如中国吉祥文化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等等。为进一步传承国画文化,专业教师可以指导国画课程的建设,鼓励各个专业学生报名国画公选课程,将校内国画教师的教学对象由绘画专业的学生拓展到整个学校各个专业的学生,进而拓宽国画的传承范围,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国画、传承国画、欣赏国画,提升国画欣赏与创作水平。另一方面,各个专业的教师也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传承以国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文艺。例如专业教师可以让学生搜索相应的传统文化文献资料,提高认知水平,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将国画作为广告创意元素进行使用与创新;其他专业的学生则可以研究国画的发展历史,将国画发展史与相应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结合起来,由此促进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

五、结语

中国画是一门集中国传统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于一身的艺术瑰宝,在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传承国画艺术的重要性,在实际行动中传承国画艺术。单从传统文化的继承角度来说,就不能让一项优秀的画种在我们手里丧失光彩。从学习中国画本身的角度来说,中国画是优秀的艺术文化,学习国画能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不仅获得艺术上的体验,还能通过国画的欣赏与创作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升华自己的外在与内在。

参考文献:

[1]陈凯悦.当代国画艺术的笔墨传承与创新[J].当代旅游,2019(08):35.

[2]善发.国画在传承中走出创新之路[J].理财周刊,2020(09):68-69.

[3]李艷辉.大学生如何提升国画创作能力探析——评《国画创作》[J].高教探索,2019(05):130.

[4]侯凯.浅议大学生如何提升国画创作能力[J].艺术评鉴,2018(23):142-143+148.

(作者简介:刘妍静,女,本科,豫章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和艺术设计)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国画传统文化
国画《鲦鱼》
国画《鲿》
《难忘岁月》(国画)
《幽深》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