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梅,马翠丽,焦玉珍,黄荣春,徐恒戬
(1.山东理工大学医院卫生科,山东 淄博 255000;2.青岛农业大学校医院,山东 青岛 266109;3.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呈普遍上升趋势,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死因构成比一直居于居民总死亡的第1 位。高血压是我国心血管病最主要、普遍存在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常和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合并存在而出现危险因素聚集,使心血管病发病风险进一步增加[1]。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及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存在密切联系[2,3]。长期以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和人群血压水平呈上升趋势[4],防治高血压对预防心血管病至关重要。高校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身体健康。既往关于高校教师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血压水平高校教师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情况,为心血管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于2019 年4 月~11 月选取山东2 所高校正在从事或退休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40~75岁一线教师为研究对象,排除恶性肿瘤、严重肝脏疾病、严重营养不良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继发性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者,共4525 人纳入研究。
1.2 方法①体格检查:对研究对象进行健康检查,询问既往患病情况、用药情况等,按照常规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压测量使用欧姆龙电子血压计,静坐5 分钟后测量坐位右上臂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连续测量3 次,取平均值。身高体重测量采用超声波身高体重测量仪。②血液指标测定:使用BECKMAN AU680 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空腹血糖(FPG)。
1.3 诊断标准 ①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 或已确诊为高血压正在服用降压药者。正常高值血压: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20~139 mmHg 和(或)舒张压80~89 mmHg;正常血压: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20 mmHg 和舒张压<80 mmHg[4]。鉴于血压水平130~139/85~89 mmHg 与120~129/80~84 mmHg 进展为高血压的风险和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存在差异,参考2008 年Egan 等血压分级方法[5]将正常高值血压划分为1 级高血压前期和2 级高血压前期,将血压水平120~129/80~84 mmHg 定义为1 级高血压前期,血压水平130~139/85~89 mmHg 定义为2 级高血压前期。②肥胖: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对我国成人超重肥胖分类标准,体重指数(BMI)≥28.0 kg/m2为肥胖。③血脂异常:TC≥6.2 mmol/L、LDL-C≥4.1 mmol/L、TG≥2.3 mmol/L、HDL-C<1.0 mmol/L,具备一项或一项以上者为血脂异常[6]。④糖尿病:FPG≥7.0 mmol/L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检出率及聚集情况以[%(95%CI)]表示,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的相关性。检验标准α=0.05。
2.1 中老年高校教师人群血压水平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患病情况 研究对象男性2527 名,女性1998名,年龄范围40~75 岁,平均年龄(54.14±9.05)岁。男性正常血压、1 级高血压前期检出率低于女性,2级高血压前期、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合并1 个、≥2个危险因素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中老年高校教师人群血压水平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患病情况[n(%)]
2.2 不同血压水平高校教师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比较 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男性BMI、TG、FPG 水平和女性BMI、TC、LDL-C、TG、FPG 水平升高,男性女性HDL-C 水平降低。与正常血压人群相比,男性1 级高血压前期人群BMI 水平升高,2 级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人群BMI、TG、FPG 水平升高,高血压人群HDL-C 水平降低(P<0.05);女性1 级高血压前期人群BMI、TG、FPG 水平升高,2 级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人群BMI、TC、LDL-C、TG、FPG 水平升高,HDL-C 水平降低(P<0.05)。与1 级高血压前期人群相比,男性2 级高血压前期人群BMI、FPG 水平明显升高,高血压人群BMI、TG、FPG 水平升高,HDL-C 水平降低(P<0.05);女性2 级高血压前期人群TC、LDL-C、TG 水平升高,高血压人群BMI、TC、LDL-C、TG、FPG 水平升高,HDL-C 水平降低(P<0.05)。与2 级高血压前期人群相比,男性女性高血压人群BMI、TG、FPG 水平升高,HDL-C 水平降低(P<0.05),见表2。
表2 不同血压水平高校教师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比较()
表2 不同血压水平高校教师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比较()
注:与不同血压水平比较,*P<0.05;与正常血压比较,aP<0.05;与1 级高血压前期比较,bP<0.05;与2 级高血压前期比较,cP<0.05
2.3 不同血压水平高校教师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检出和聚集情况 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男性女性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检出率聚集率呈上升趋势(P<0.05)。与正常血压人群比较,男性1 级高血压前期人群肥胖检出率升高,男性2 级高血压前期和女性1 级高血压前期人群肥胖、糖尿病、合并1 个危险因素检出率升高,女性2 级高血压前期和男性女性高血压人群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合并1 个、≥2 个危险因素检出率均升高(P<0.05)。与1级高血压前期人群比较,男性2 级高血压前期人群糖尿病、合并1 个危险因素检出率升高;女性2 级高血压前期人群肥胖、血脂异常、合并≥2 个危险因素检出率升高(P<0.05);男性女性高血压人群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合并1 个、≥2 个危险因素检出率均升高(P<0.05)。与2 级高血压前期人群比较,男性高血压人群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合并1 个和≥2个危险因素检出率升高(P<0.05);女性高血压人群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合并≥2 个危险因素检出率升高(P<0.05),见表3。
表3 不同血压水平高校教师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检出率及聚集情况[%(95%CI)]
2.4 不同血压水平高校教师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合并1 个、≥2 个危险因素为因变量,以血压水平分组为自变量,进行二元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调整性别、年龄后,结果显示1 级高血压前期人群合并肥胖和≥2 个危险因素的危险性升高,分别是正常血压人群的2.46、1.79 倍;2 级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人群合并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1 个、≥2个危险因素的危险性均升高,分别是正常血压人群的3.63、1.40、2.07、1.55、2.60 倍 和7.32、1.98、3.48、1.96、5.41 倍,见表4。
表4 不同血压水平高校教师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的Logistic 回归分析[OR(95%CI)]
既往研究证实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本研究对中老年高校教师人群血压水平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中老年高校教师人群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检出率聚集率较高,中老年高校教师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为40.57%,高于2012~2015 年[7]和2013年我国45~74 岁人群检出率[8];高血压检出率为39.88%,低于2017 年我国同年龄组人群检出率[9],且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男性BMI、TG、FPG 水平和女性BMI、TC、LDL-C、TG、FPG 水平升高,男性女性HDL-C 水平降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与年龄、生活方式、工作性质、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有关。高校教师群体文化程度较高,健康素养较高,但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长期从事脑力劳动,静息生活方式为主,很多人作息不规律、睡眠不足、缺乏运动。因此应注重加强高校教师人群健康管理,增强健康意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正常高值血压,特别是130~139/85~89 mmHg血压水平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和危险因素检出率聚集率及危险性显著增加。正常高值血压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处于正常高值血压的人群心脑肾等靶器官已经受到损害,容易合并糖代谢异常、脂代谢紊乱等多种危险因素而出现危险因素聚集,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增加[10]。本研究结果发现,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男性女性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检出率聚集率均呈上升趋势,且男性肥胖、糖尿病检出率及危险因素聚集率高于女性(P<0.05)。既往研究发现[11],血压升高和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呈连续性关联,130~139/85~89 mmHg 血压水平人群进展为高血压的风险和心血管病发病风险较高。因此,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应密切关注血压变化,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及时筛查治疗合并的危险因素,防止进展为高血压而使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增加。此外,高血压人群更容易合并其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而出现危险因素聚集,使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增加。本研究结果发现,1 级高血压前期人群合并肥胖和≥2 个危险因素的危险性升高;2 级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人群合并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1 个、≥2个危险因素的危险性均升高,提示高血压患者合并其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时,应在降压治疗的同时,及时筛查治疗合并的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以进一步减少心血管病发病风险。
综上所述,中老年高校教师人群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风险有关,对血压水平升高人群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