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娟娟,周雁琼,舒 优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综合医疗科,湖北武汉,430030)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疾病治疗中使用最多的治疗手段[1],有研究[2]显示约79.1%~95.0%的住院患者接受静脉治疗。护士是静脉治疗的直接执行人,其执行规范程度直接影响治疗质量和患者医疗体验[3]。因此,静脉输液规范程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和疾病的恢复。目前,市面上的输液器都会自带排气管,保证硬壳塑料瓶包装袋和玻璃包装药液能够顺利输注至患者体内。输液器排气管的作用主要是对抗输液瓶液体在重力作用下不断下流导致的密闭容器气压不断小于大气压,使得密闭瓶形成负压导致液体越流越慢,最后造成不滴的现象。但是在输液初期,液体瓶内往往是正压或者压力跟大气压相等的情况,在重力影响下,输液瓶内的液体往往会顺着输液器排气管下流,导致排气管积液。长时间排期管积液可能会导致排气管滤过膜的破坏,引起排气管积液在一段时间内反抽困难,导致当前液体输注过程中不能够回抽或者全部回抽会输液瓶内。在后续液体输注的时候,当后续液体瓶回缩更强,比如负压瓶,或者后续液体瓶持续回缩超过排气管阻力的时候,会把排气管残留液体回抽到后续液体中,导致与后续液体混合。此外,临床护士由于工作忙碌、对此现象认知不足、缺乏有效的处理方法,导致没有及时处理或者处理结果不佳,可能增加输液配伍禁忌的风险。本研究讨论输液器排气管积液对后续输液的影响,为临床输液规范化、安全化提供重要依据。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医院在职护士为调查对象。其中新入职护士16人,初级职称护士33人,中级职称护士64人,高级职称护士11人;工作年限<5年32人,5~10年55人,>10年37人;大专20人,本科101人,研究生及以上3人;年龄≤25岁28人,26~30岁34人,30~35岁47人,>35岁15人。纳入标准为:知情同意之后,愿意配合研究;上班模式多为责护班。排除标准:长期在护理行政岗位人员;取得护士执照尚未进入临床护士。
1.2.1 线上调查:通过“问卷星”在线调查工具,制作线上调查问卷。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实际临床经验进行相关条目设定,经专家组成员3轮审核修改后确定最终试用版,发放试用版问卷调查对问卷表进行测试,反馈修订后得到最终关于“输液器排气管积液对后续液体影响”的线上调查问卷,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您是否有注意输液器排气管积液对后续液体影响问题?”“您觉得输液排气管积液对后续液体影响这个问题严重吗?”“您觉得输液器排气管积液需要处理吗?”“您是否有处理过排气管积液?”“您对排气管积液的处理结果满意吗?”“您是否遇到过排气管积液相关的医疗纠纷问题?”。选择项目由“是”“否”“其他条件选择项”构成。
1.2.2 线下调查:笔者为综合医疗科护理人员,因此选择综合医疗科进行实地考察,对综合医疗科进行为期1周的用药、换药调查,调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的综合医疗科自愿者,从综合医疗科随机选取8人,2人1组,根据每个人排班进行分时机动分组,根据标准进行如实记录和填写。
采用SPSS 25.0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81(65.32%)例护士注意到输液器排气管残留液对后续液体的影响,21(16.94%)人没有注意到该问题,有22(17.74%)人只关注到了有颜色液体的排气管液体残留;8(6.45%)人觉得排气管积液问题不严重,49(39.52%)人觉得该问题严重,67(54.03%)人觉得需要看具体情况;5(4.03%)人觉得输液管积液不需要特殊处理,53(42.74%)人觉得需要看具体情况决定处理与否,66(53.22%)人觉得输液管积液需要处理。
在临床实际操作中有26(20.97%)人只处理了有颜色的排气管积液,40(32.26%)人没有处理排气管积液,58(46.78%)人处理过排气管积液。处理结果有32(25.81%)的人员对处理结果满意,92(74.19%)人对处理结果不满意。调查对象中有28(22.58%)人遇到过排气管积液相关的医疗纠纷,96(77.42%)暂时还没有遇到过输液器排气管相关的医疗纠纷。
在对排气管积液相关因素分析中可以发现,“是否有注意到排气管积液对后续液体的影响”问题及“是否有处理过排气管积液”与学历、性别、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是否接受过培训、是否有人指导、是否接到过排气管积液相关投诉没有相关性(P>0.05)。对于“管问题严重程度的态度”只与性别、有无培训、有无相关指导相关(P<0.05),与工作年限、职称、学历、年龄、有无医疗投诉没有相关性(P>0.05)。对于“排气管积液是否需要处理”的问题与性别有关(P<0.05),与工作年限、职称、职称、年龄、有无培训、有无指导、有无遇到过医疗投诉无关(P>0.05)。对“排气管积液处理结果的满意程度”只与是否接受到过投诉有关(P<0.05),与工作年限、职称、性别、年龄、有无培训、有无指导、无关(P>0.05)。“是否遇到过排气管积液相关性医疗投诉问题”与是否接受过培训、是否有人指导、学历、性别有关(P<0.05),与工作年限、职称、年龄、有无排气管相关性医疗纠纷无关(P>0.05)。见表1和表2。
表1 输液器排气管积液关注度、严重程度认识度、是否需要处理的认识程度的单因素分析
表2 输液器排气管积液临床处理积极度、处理结果满意度、医疗纠纷出现度单因素分析
输液器排气管积液因素最常见的原因一致认为是输液瓶加入过多液体、输液瓶加入过多空气、排气管损坏,占31.45%(39/124)人。而对于输液器排气管积液最常见的处理方法一致认为是软袋配液、及时换排气管、排出残留液,占25.00%(31/124)。
现场调研中发现,在调查科室临床工作中每日用药量大,1周病房每日平均需要排气管辅助输液量59.61%,需排气管输液的液体中无回缩力硬瓶更换药平均每日12.09%,需排气管输液的液体中有回缩力的液体更换次数日均40.09%,需排气管输液的液体中有色液体更换总袋数日均13.74%,巡视责任护士未处理排气管积液次数日均26.37%,巡视责任护士有处理排气管积液次数日均4.31%,巡视到有排气管积液未处理而反抽回后续液体次数日均18.19%,排气管积液反抽回后续液体瓶引起患者投诉次数日均0,1星期仅有1次。见表3。
表3 临床科室实际考察结果
结合临床实际,多数未经负压处理的液体在插上输液器排气管之后都会因为重力因素使得液体反向回流到排气管中。表1-2研究结果发现,针对“输液器排气管残留液对后续液体的影响”有81(65.32%)人注意到了该问题,21(16.94%)人没有注意到该问题,有22(17.74%)人只关注到了有颜色液体的排气管液体残留;8(6.45%)人觉得排气管积液问题不严重,49(39.52%)人觉得该问题严重,67(54.03%)人觉得需要看具体情况;5(4.03%)人觉得输液管积液不需要特殊处理,53(42.74)人觉得需要看具体情况决定处理与否,66(53.23%)人觉得输液管积液需要处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有26(20.97%)人只处理了有颜色的排气管积液,40(32.26%)人没有处理排气管积液,58(46.77%)人处理过排气管积液。有32(25.81%)的人员对处理结果满意,92(74.19%)人对处理结果不满意。调查对象中有28(22.58%)人遇到过于排气管积液相关的医疗纠纷,96(77.42%)暂时还没有遇到过输液器排气管相关的医疗纠纷。总结为大部分临床护士有发现输液排气管积液对后续液体的影响问题,但是只有约50%的护士去处理输液排气管积液问题,但是处理的人员中又只有约50%只处理了有颜色液体的输液排气管积液,而且处理的结果不佳。由于输液排气管积液对后续液体的影响并没有带来很多医疗纠纷,因此到目前为止,约50%的护士放任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还有一部分护士由于处理结果不佳也没有及时处理,从而导致大部分输液排气管积液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表3结果显示,临床上对玻璃装和塑料瓶装需要排气管的药物量需求较大,都超过了病房用药的50%,因此该问题需要持续关注。
3.2.1 输液器排气管结构分析:经测量发现,输液排气管管腔的容量约1 mL,前为排气管针,后为排气管过滤膜组成,输液器排气管过滤膜可以对空气进行过滤,防止输液污染,但是排气管不是单向流动阀门,当输液瓶压力过高或压力与大气压相等,但是输液器排气管过滤膜达不到输液瓶液面以上高度的时候,就会出现输液瓶液体反流,当反流液浸泡排气膜的时候,就有可能会破坏输液排气管过滤膜,导致漏液,也会引起排气膜浸泡溶解,使得排气孔封堵。当排气管被封堵之后,外界空气进入不了输液瓶内,输液瓶也会靠着自身回缩使输液瓶内液体输注完,但在更换下一瓶液体的时候,责任护士如果没有排液,排气管积液就会被混入下一瓶液体中。如果下一瓶液体为负压,或者在液体不断输注过程中,液体瓶本身的回缩力不足以输注完液体瓶内的液体,在液体平面继续下降的过程中,重力转化而来的回抽力过大就会导致排气管积液反抽回液体瓶,导致液体混合的现象。
3.2.2 输液排气管积液现象没有带来大量不适后果:通过现场工作经验和表3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输液排气管积液并没有带来很多明显的输液不良反应和患者的不适后果,在1周调查时间里,引起排气管积液相关方面的投诉也只有1例,这样会让医护人员误以为输液排气管积液本身不需要被处理。
3.2.3 护理人员工作繁忙和处理方法及结果不佳:从表3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护理工作繁忙,换液量大,因此,护理人员在觉得不会影响患者治疗前提下不会关注过多的事情。表2可以看出有58人有处理过输液管排气管积液,26人仅仅处理过有颜色液体的输液排气管积液,其中92(74.19%)人对处理的结果不满意,32(25.81%)人对处理结果不满意,从而导致了临床上排气管积液没有得到明显解决。
3.2.4 输液相关培训:临床上输液相关培训多,但大多数都是对输液流程、人文关怀、无菌技术方面的培训,而对具体输液细节的培训相对较少,目前缺乏对输液排气管积液的相关培训暂,因此,针对相关知识培训和动态调整输液精细化内容尤为重要。
输液器排气管积液反抽最主要的影响有3个:第一,排气管积液反抽导致输液排气管积液与后续液体发生药物配伍禁忌;第二,有色排气管积液反抽导致后续颜色变化;第三,后续液体被污染可能。目前,对于输液器排气管积液对后续液体影响方面研究较少,研究[4-10]报道新型加膜排气管对于过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能力有限,全封闭材质更加有利于符合临床无菌输液规范,由于治疗和用药的方便程度以及多数玻璃瓶装药液暂时仍需要输液器排气管输液,导致较多医院暂时仍然不能完全采用全封闭输液系统进行输液,从而导致临床上仍然有许多需要借助输液器排气管进行输液的情况。
输液配伍禁忌是指药物在体外配伍过程中发生的药物理或化学性质变化或使得药物性质、效价改变甚至发生毒性反应的现象。有文献[11]指出综合医疗科护肝药物前十位的有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天晴甘美)、注射用还原性谷胱甘肽(绿汀诺)、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思美泰、喜美欣)、谷胱甘肽片、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熊去氧胆酸胶囊、双环醇片、苦黄注射液,此外术后患者抗感染、预防血栓、化痰、护胃、止痛都是常规用药,因此很多药物其实存在配伍禁忌,如丹参酮跟左克,莫西沙星之类的药物[12],β-内酰胺跟盐酸氨溴索类药物[13],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与莫西沙星及多种常见的抗生素发生反应[14,15],护胃药物中注射用兰索拉唑与血凝酶、多种维生素,盐酸氨溴索、舒肝宁、葡萄糖钙、左氧氟沙星、钾等药物反应[16]。泮托拉唑与痰热清、丹参酮、参麦、奥硝唑、酚磺乙胺等药物[17]。这些都是综合医疗科常用药物。门冬氨酸钾与兰索拉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丹参酮类多种中成药液发生配伍禁忌[18],丹参酮类药物与头孢类、痰热清、呋塞米、左氧氟沙星等发生配伍禁忌[19]。这些药物都是在综合医疗科常规输液用药。相关研究[20-22]表明临床护士和兼职护士对药物配伍禁忌知识掌握欠缺,加上临床上面药物更新换代速度快,护士工作繁忙等原因,会导致很多配伍禁忌不可避免,加强护士的培训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配伍禁忌,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23-24]。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