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张博
◆摘 要:目的:评价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法在药品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级药学专业的四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一班40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模式,二班44人设为实验组,采用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法。结果:实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多数学生认为慕课教学提升了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结论:将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法应用于药品检验技术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操能力,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慕课;混合式教学法;药品检验技术
慕课是指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其特点在于具备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慕课的学习者不受学习基础及地域限制,只要能连接网络,便可进行课程学习,并且能够自主掌握课程选择和学习进度[1-2]。慕课逐渐改变教师和学生单一的学习方法,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快捷便利的平台,已成为职业教育领域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药品检验技术》课程作为药学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课程内容包含有药典查阅、药物性状检查、鉴别试验、杂质检查、含量测定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点。通过慕课,同学们可以在课堂外进行药品检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不过对于检验实践操作,慕课学习只能提供观看操作的机会,不能完成实际练习,还需要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来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提高。
本研究根据药品检验技术课程的特点,将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法应用于药品检验技术的教学,探索实施方案,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强化课程教学效果,为药学专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经验。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学院2017年级药学专业四年级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将17药学501班40名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将17药学502班44名学生设为实验组,采用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两组教材、学时、授课计划、教学大纲完全一致,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平时表现、以前课程成绩等方面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在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开设药品检验技术课程,实验组采用基于慕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利用人卫慕课平台的药品检验技术在线课程进行线上学习,线下进行课堂讲授和实操训练。
1.2.1在线课程
人卫慕课平台的药品检验技术课程资源由我系教师自行制作,每个视频在10分钟以内,时长适中,适合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完成学习。人卫慕课平台除了微课视频外,还有课件、课后作业、论坛答疑、测验考试等项目,基本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1.2.2教学效果评价
学生成绩评价由平时成绩和考核成绩组成。实验组的平时成绩包括线上成绩,对照组不包括线上部分,两个班不具有对比性,因此只对考核成绩进行比较。考核成绩采用项目化考核的方式进行,在每个项目完成后进行理论和实操考核。
实验组的学生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慕课对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实操能力的影响,学生以无记名的方式进行投票。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材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采用c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学习成绩比较
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对照组成绩显著低于实验组(对照组73.36±9.20,实验组79.56±7.44,P<0.05),优良率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如表1所示。
2.2学生问卷调查的评价
对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如下:74%的学生认为慕课能够提高学习效率,61%的同学喜欢使用慕课进行学习,89%的同学赞同线上资源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知识点,71%的同学认为通过慕课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67%的同学认为通过慕课实验操作技能得到了提高。
3讨论
3.1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药品检验技术课程知识非常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慕课的内容通常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学习碎片,不但可以给学习者带来比较高的沉浸度,更为重要的是为学习者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慕课可使学生更有效预先了解知识内容与线索,分清知识重、难点,让学习更有针对性。此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各种疑问,总有这里或那里的知识漏听或没有听懂。而慕课可以让学生通过重复播放,多次观看漏听或者没看到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查漏补缺。
3.3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的检验操作技能
学生可以利用慕课提前对所进行的检验操作进行学习,熟悉操作流程,在实验课上进行独立操作,教师只进行点评,实现翻转课堂的可能。操作结束后再学习慕课,对本次检验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控,彻底改善了以前“做完就忘”的现象,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检验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将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法应用于药品檢验技术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检验实操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淼,燕良轼.“慕课”的知识传播模式及其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18(02):106-111.
[2]于佳.慕课视角下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成人育,2019(03):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