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会讲故事的思政课教师

2021-07-28 17:02龚红梅
天津教育·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

龚红梅

【摘  要】讲好故事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能力素养,尤其是讲好中国故事、家乡故事是思政课教师的必修课。本文以“红色三明故事”为例,从红色知识游戏竞赛让故事更有趣味;精彩生动红色宣讲让故事更有情味;走进家乡红热土地让故事更有力度;弘扬传承红色基因让故事更有高度这四个方面做了探究,旨在保护红色革命遗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学习红色精神,培养学生浓厚的爱党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和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身边故事;红色三明;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6-0097-02

To Be a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 Who Can Tell Stories

——Take the "Red Sanming Story" As an Example

(Sanming No.1 Middle School, Fujian Province,China) GONG Hongmei

【Abstract】Telling good stories is an ability that teachers should have, especially telling Chinese stories and hometown stories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Red Sanming Story" as an example, from the red knowledge game competition to make the story more interesting; the brilliant and vivid red preaching makes the story more flavorful; walking into the red hot land of the hometown makes the story more powerful; promoting and inheriting the red gene makes the story more interesting There are high-level explorations in these four aspects, aiming to protect the red revolutionary site, inherit the red gene, promote the red culture, learn the red spirit, and cultivate the students' strong love of the party, the country and the country, and the core quality of political discipline.

【Keywords】Side story;Red Sanming;Family feelings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要会讲故事、讲好故事,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小故事蕴含大道理,教师要把深刻的思想、抽象的道理转化为鲜活的通俗易懂的事例,符合中学生的心理认知。福建省三明市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有很多生动正能量的故事。教师可以选取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的、对理解教学内容有帮助的故事,将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故事引入思政课堂,让学生觉得更亲切、更有归属感,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下面笔者就以家乡“红色三明故事”为例,从“两味”“两度”四个方面对讲好红色三明故事展开探究与分析。

一、红色知识游戏竞赛让故事更有趣味

教師应创新故事的呈现方式,增加故事的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听、更爱听。孔子非常强调游戏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他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达到“乐”的境界,回归教育本质,让每个儿童、青少年乃至成人都能找到学习的快乐。结合中学生的特点,笔者将游戏化学习和互联网移动终端技术相结合,重塑学习方式,目的就是让学习更科学、更快乐、更有效。因此借助希沃白板5.0自带的丰富课堂活动,选择了“判断对错”的游戏竞赛方式。全班分两大组开展红色知识游戏竞赛,每组派选一位代表上台参加竞赛。根据课前下发的红色知识小册子,共完成8道判断题,每题限时5秒钟。伴随着游戏活动自带的配乐,学生在你争我夺的大比拼中学习红色知识,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游戏环节让学生有更直接的参与感和体验感,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教师以这种游戏化教学将学生带入特定教学情境,参与互动体验式的创新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课堂的互动性、有趣性和高效性有机融为一体,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实现教师在乐中教,学生在乐中学。

二、精彩生动红色宣讲让故事更有情味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应巧妙运用好故事,让故事更具情味。“情”是故事的灵魂,要着眼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让学生从故事中感知生动的人物形象,从中学习榜样力量,引发情感共鸣,接受思想熏陶和洗礼。例如笔者生动讲述在风展红旗如画的红土地上,宁化、清流、归化闽西子弟在湘江战役、红军长征中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的历史故事。学生认真地聆听、了解、铭记三明这份艰苦卓绝的历史。学生从这一故事描绘中感受到了三明苏区的英雄儿女为祖国革命献身的豪情壮志,这一组组血色的数字,不是简单的人数和力量上的对比,更是伟大精神、革命意志、必胜信念的生动体现,学生因此深刻明白这就是三明的红色精神,这就是风展红旗如画的豪迈。教师要通过精彩生动红色宣讲,让学生在重温历史和故事中深刻感悟苏区精神,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都要会讲红色三明故事,让红色故事走出三明,走进八闽,走向全国,传遍山山水水,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学习红色精神、争做时代新人!

三、走进家乡红热土地讓故事更有力度

新课标基本理念中强调“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关注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培育,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理论观点与生活经验、劳动经历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中、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为了让红色三明故事更有力度,我们做了以下尝试。首先,走访家乡革命遗址,增强调研能力。根据班级县城学生数过半的情况,课前要求学生回自己家乡革命遗址地走一走,回校后在课堂分享心得体会。课堂上来自宁化、清流、明溪三位县城的学生代表与大家分享红色足迹,谈谈走进红土地调研的所见、所闻、所感。其次,倡议保护革命遗址,提升实践能力。利用周末时间组织班级学生到街上开展保护红色革命遗址的倡议活动,通过发倡议书、街头采访、录制采访视频等方式进一步宣传保护革命遗址、传承红色基因,呼吁全体三明人加入红色革命遗址保护的行列,从而更好地弘扬三明红色文化。最后,小组协商探究举措,培养合作能力。针对当前革命遗址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围绕“如何保护开发利用红色革命遗址”这一议题,前后8人为一小组,限时3分钟讨论,之后小组派代表以接龙方式分享观点。教师通过参与调研,开展倡议活动、小组协商探究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形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强学生体验感,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在参与中引导学生发现当前革命遗址保护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关注身边热点的公共参与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切实培育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四、弘扬传承红色基因让故事更有高度

思政课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我们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上好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故事的结尾要凸显其精华所在,要升华境界,拔高主题,不单纯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故事应更好地服务教学,服务社会生活。例如在红色精神的激励鼓舞下,教师展示三明取得的各项国家级荣誉,让学生深刻领悟“好山好水好风情,数一数二数三明”,进一步激发其对家乡的了解与热爱,培养他们爱党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从而促使学生无形中将这种情怀转化为责任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三明而努力奋斗!

我们每个人都要会讲红色故事,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教育即生活”,生活中时时都在发生故事,处处都有故事,思政课教师要有发现好故事的眼睛、收集好故事的习惯、讲述好故事的本领,不断改变和创新教学方式,巧妙运用好故事,实现书本理论与学生的有机融合,通过讲故事吸引人,打动人,说服人,激励人,让思政课充满浓浓的人文情怀,焕发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俞珊.巧用本土化素材,激活议题式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03).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
浅析家国情怀教育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思想,因“家国情怀”而健康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论穆旦诗歌的家国情怀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抗战叙述和家国情怀
王文杰的家国正剧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