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可以带给我们力量,超越挑战与障碍。
你同意以下的句子吗?
若没有处理愤怒的情绪,大多数的宽恕都只是表面的。真正的宽恕常包含愤怒。
多年处理功能失调家庭的经验,让我们非常认同以上的说法。然而,许多人对这样的说法感到困扰。他们对愤怒感到不安,尤其难以将它和宽恕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愤怒与宽恕的关系相当密切。在大多数案例中,除非我们处理好愤怒的情绪,否则无法真正地宽恕。换句话说,处理愤怒常是宽恕过程中关键的一步。
大多数人对愤怒的观念常混淆不清。我们常以为生气是错的,甚至是有罪的。但是,愤怒是人生的一面。我们难免会有生气的时候,然而我们如何看待它呢?许多人会玩弄文字游戏,我们会说“有一点不高兴”,或说“心情不好”,或说“有一些沮丧”,我们总是拐弯抹角,而不愿直截了当地说“我非常生气”。
事实上,我们常常就是非常生气——这完全没有不对的地方。就愤怒的情绪本身来说,没有所谓的对错。容我再说一次,愤怒的情绪本身没有所谓的对错。它本来就存在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配备”。我们处理愤怒的方式才有所谓的对错、好坏、健康或不健康的分别。
我们有可能滥用愤怒,或以不健康的方式来表达,就如我们无缘无故就对他人“大发脾气”。不健康的愤怒使我们与所爱的人距离越来越远。
然而,我们也可以将愤怒使用在达成健康的目标上。举例来说,愤怒可以带给我们力量,超越挑战与障碍。我们当中有谁没有因一些老是克服不了的问题而“气愤不已”,然后借着这股愤怒产生的力量越过山峰?
愤怒也警示我们,需要与其他人设定界限。这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法。有些人在屡次受冒犯之后,不是脸红脖子粗的生气,而是化为行动,致力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他可能不会用“愤怒”这个字眼来形容他的感受。他可能会说他“受够了”,或“感到很挫折”。但事实上,使他对整个情势作出健康回应的,正是愤怒。
我们可能很难接受“愤怒是正常的,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这个观念。反之,我们所受的教导是,生气永远是错的,“好人”从不生气。
真是一派胡言。事实的真相是“好人”经常生气。问题是他们并不明白自己在生气,或说他们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愤怒。
再重复一遍前面所说的:愤怒本身没有对错。感到生气,并且把愤怒的情绪表达出来,是一个健康人的正常反应。失去感受和表达愤怒的能力,或者习惯于将愤怒压抑在心底,是大有问题的,而非一种美德。
(摘自华夏出版社《原生家庭的进化》 [美]大衛·史都普 [美]詹姆斯·曼斯特勒\著 顾琼华\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