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颖妍
◆摘 要:教师的课堂教学语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观当下,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不尽人意,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教师要想改变这样的局面,就要使自己的课堂活起来,同时加强自身专业修养,努力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语言;思维品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对语文这一概念作出这样的论述“语,是指口头语言,文,是指书面语言。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统一。”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上除了接触教材这一书面语言形式,就是教师的口头语言。口头语言的表达不仅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还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反观现在的教学,教师的课堂语言不尽人意,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比如导入语缺少新意,平铺直叙;讲授语随意性过多,指令不清;提问语缺乏启发性;评价语过于单一,没有针对性;结束语草草收尾,缺少凝练......究其原因,在于教师自身对教材和学生缺乏足够的认识;自身的专业修养有所欠缺,教学理念和实际操作相脱节......
为此,探索如何锤炼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
一、导入语注重新颖有趣,唤醒学生沉睡的思维
于漪老师曾说: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导入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导入语是桥梁,连接起旧知和新知。它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从刚刚热闹的课间活动氛围中拉回到我们的语文课堂,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让思维产生碰撞的火花。但现实是,很多语文老师在课堂导入时都草草了事,一带而过,甚至直切主题,使得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一种低迷的状态,学习兴致不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导入的时候要避免平淡无味,多一些新颖有趣的方式,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歌曲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或者悬念导入法等。在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时,也要稍微有些变化。低年段学生以具体形象为主,导入时直观为主。中高年段思维方式逐渐脱离具体变抽象,教师导入语可以采用间接的方式。例如,笔者在执教一下《小青蛙》这课的时候,是这样导入的: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一则谜语,想不想看?(出示谜语)猜猜看,谜底是什么?
生:小青蛙!(兴奋状)
师:看,可爱的小青蛙还给我们聪明的小朋友们带来一首儿歌呢,想不想读一读?
生:想!
这样新颖有趣的导入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主动去思考谜底到底是什么,求知欲望被唤醒,自然就能让学生很好地进入学习转态。
二、讲授语注重正确规范,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
教师的讲授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听课效率。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听到教师发出“嗯、喔、额、呢、吧”这些语气词或者是地方方言,使用频率过高不仅会模糊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还会影响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纯度的体验,这一点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自身对自己的要求不高,没有分清教学语言和日常用语的区别,课堂语言事先不经过严密的组织。
要想改变这一局面教师就要遵循使用讲授语正确规范的原则。正确规范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讲授内容要准确。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暂时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三观,对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全然信之,没有自己的判断。这时候如果教师讲述了一个错误的知识,会在他们大脑停留很长的时间,对他们发展不利。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生字“长”的笔顺时,第二笔容易说成竖提,实际上第二笔是横。二是语言表达应不折不扣使用普通话,注意语音语调,避免方言的大规模使用。
三、提问语注重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发散的思维
美国学者史蒂文斯曾指出,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提问和回答的循环。教师在课堂提出的问题要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以及认知水平,提問的时候注意启发性,要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和运用祖国的文字,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而现阶段,学生往往不喜欢教师在课堂提问,听其“色变”。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没有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所提的问题和课文内容关联度不大。其次,教师问题指向性不明确,学生常常答非所问。
由于小学生经历有限,再加上语文学科特质,很多问题的答案不是立马就能够得到的,需要教师在课堂的一步步提问引导得出。如何做到启发引导?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切合学情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同样一个问题,有的学生立马就能明白老师想问的是什么,有的学生还是云里雾里。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的时候,根据学情,调整自己的教学语言。例如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提问语要简单明了,同时语言要富有生动和趣味性。对于中高年段的学生提问可以稍微复杂一些。
(二)恰当留白
国画中常用留白来表示画面中所需要的其他元素,给人无限遐想。同样,在教师提问的时候也要适当地抓住空白处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例如,笔者在执教《坐井观天》的时候,考虑到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怎样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寓意是一个教学难点。于是设计提问: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它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说法?这样的提问给学生做了进一步的延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力,给学生留下了自由讨论的空间。
(三)提供线索
教师的提问作为课堂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的好坏也深深影响着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性。教师的提问语需要具有线索性,语言中要让学生找到回答的方向,同时也要指引接下来的教学目标。
四、评价语注重针对明确,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
好的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可以激励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打开心扉。相反,不恰当的评价语言则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课堂中教师的语言评价应该是形式多样的,但是现阶段课堂语言评价还存在着单一浅显,随意性大的问题。例如,在一些课堂当中不乏听到这样随意的声音“哇塞,你太棒了!”“嗯,读得还不错。”“你回答的很好。”这些教师语言太普通化,对学生的评价也是泛泛而谈。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还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错失了提高自己的机会。
所以,教师应该对自己的课堂评价语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评价时注意针对性,语言要明确。笔者在执教《端午粽》的时候,课堂中请了几位不同能力的学生起来朗读课文。对于朗读得比较到位的学生,会评价说“听你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不仅读出了声,还读出了情。”而对于胆子比较小,读得小声的学生是这样评价的“谢谢你的朗读,声音很清楚,但是后排同学好像还没有听清楚,你能为我们再读一次吗?”这位学生点点头,提高音量再次朗读了一遍。由此可见,通过提高课堂评价语的针对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不同程度的激发出来,思维得到了很好的活跃。
五、结束语注重余音绕梁,培养学生美感的思维
明代学者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意思是说文章的开头应该要像放爆竹一样,掷地有声;結尾应该像撞钟的声音一样,余音袅袅。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小学语文课堂。刚我们谈到课堂的导入语应该新颖有趣,引人注意。同样的,最后的课堂结束语也应该给人余音绕梁的感受,让学生回味无穷,带着对美的思考走出我们的课堂。反观现实教学,很多教师课堂结束语都是草草了事,只一句“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结束语成为了下课铃的前奏,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知识厌恶心理,特别是到后半节课的时候便开始左摇右摆,没有心思听下去,学习变成了一种定时任务,也不利于教师教学的有效开展。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教师已经习惯于任务教学模式,把授课当成一种任务,课讲完了就算了,没有做到目中有学生,把学生的思维培养放在首位。
如何让课堂结束语变得余音绕梁,给学生以美感的启发呢?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着手:一是设置悬念法;二是编小诗总结法;三是号召结束法;四是作业布置法。笔者在执教一下《四个太阳》时就采用了作业布置法,效果较好。在最后结尾的时候,提问学生“课文里的小画家画了四种不同颜色的太阳送给四季,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小朋友们想画个什么样的太阳,表达什么样的心愿呢?”此时,教师播放一段轻音乐,在音乐声中,学生纷纷拿出画本,画出心中的太阳,这样,既学完了本课内容,又使得课文有了延伸,通过画画的方式也使得学生的美感思维被启发。一节课也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新课标指出,语文不仅有工具性还有人文性的一面,教师不应该只是把课堂语言当成一种教学手段,而是要精心锤炼自己的语言,让语言充满真正的魅力。 但是,教师教学语言的锤炼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始终要做到目中有学生,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放在首要位置。唯有如此,课堂才能散发它应有的光彩。
参考文献
[1]王宗海,肖晓燕.小学语文教学技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于漪.语文:教文育人的沃土[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3]王美.浅谈语文教师讲课的语言艺术[J].鄂尔多斯理工学校,2016:226-227.